38婦女節由來和意義

三八婦女節又稱國際勞動婦女節。在國際上,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那麼,38婦女節是怎樣由來的呢?

38婦女節由來和意義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

1857年3月8日,美國紐約的服裝和紡織女工舉行了一次抗議,反對非人道的工作環境,12小時工作制和低薪,遊行者被警察圍攻並趕散,兩年以後,又是在三月,這些婦女組織了第一個工會。

1908年3月8日,15,000名婦女在紐約市遊行,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勞動報酬與享有選舉權,禁止使用童工。她們提出的口號是"麪包和玫瑰",麪包象徵經濟保障,玫瑰象徵較好的生活質量。五月,美國社會黨決定以二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做爲國內的婦女節。

三八婦女節 - 意義

國際3.8國際婦女節是全世界婦女的節日。這個日子是聯合國承認的,同時也被很多國家確定爲法定假日。來自五湖四海的婦女們,儘管被不同的國界、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所區分,但在這一天能夠同時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讓我們再回首那九十年前的爲得到平等、公正、和平以及發展所做出的鬥爭。

國際婦女節是勞動婦女創造歷史的見證,婦女爲爭取與男性平等所走的鬥爭道路十分漫長。古希臘的莉西斯特拉塔就領導了婦女鬥爭來阻止戰爭;法國革命時期,巴黎婦女高呼“自由,平等,友愛”,走上凡爾賽的街頭爭取選舉權。

在這一天,世界各大洲的婦女,不分國籍、種族、語言、文化、經濟和政治的差異,共同關注婦女的人權。近幾十年來,聯合國的'四次全球性會議加強了國際婦女運動,隨着國際婦女運動的成長,婦女節取得了全球性的意義。這些進展使國際婦女節成爲團結一致、協調努力要求歸還婦女權利和婦女參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的權利的日子。

其他國家的婦女節都咋過?

印度胡裏節:撒顏料 棒打男人

胡裏節本來跟婦女節沒啥關係,這個節日主要是爲了迎接多彩的春天到來,參與慶祝的男男女女,會事先在身上撒滿彩粉和顏料。不過地域廣闊的印度,慶祝胡裏節的做法不盡相同。

胡裏節棒打男人不是所有地方的做法。在北方邦馬圖拉,除灑彩粉之外,婦女纔會手持木棒追打男子,男子不能還手,但會用花瓣作爲回擊女人的“武器”;在拉賈斯坦邦,人們則將浸水的衣服擰成一股繩,用來打人。

瑞士:婦女掌權日 婦女說了算

二十世紀,瑞士婦女地位漸漸得以提高,但無論是政治地位、社會地位還是經濟地位,仍落後於大多數西方國家。最明顯的例子是:瑞士婦女是歐洲婦女中最晚取得選舉權的。直到1971年,瑞士才賦予了婦女在聯邦的選舉權。

爲了在社會中樹立男女平等的觀念,瑞士聯邦政府設立了特殊的婦女掌權日。根據規定,每年的1月前四天,是瑞士某些地區的“婦女掌權日”。在爲期4天的節日中,家裏大小事務全由婦女說了算,男人統統“歇菜”。一向對家務不屑一顧的瑞士男人,在這幾天也必須老老實實地聽從家庭主婦的安排,如果做得不好,可能還得隨時返工。

德國:婦女狂歡節 男人無權過問

每年的10月10日至15日,是德國萊茵地區的“婦女狂歡節”。在此期間,婦女“大自由”,男人們不得查探婦女活動的內容,違者會被抓問罪。

狂歡節晚上,德國女人們都傾巢而出,參加各種酒會、派對。當天,女人們還有個重頭節目就是,剪斷男人的領帶。如果哪個男子不合時宜地西裝筆挺,女人們自然不會放過他。很多男人在這一天都嚇得不敢打領帶。還有男士爲了取悅女性,準備了多條領帶。當女人們進攻時,他們就乾脆舉手投降……然後,換下被剪的,又戴上一條新的。

這一天,在德國,工會會給女職工送上鮮花,但沒有休假,也不額外發錢,德國的商場也沒有打折。市內的酒吧、賭場、電影院、度假酒店和藝術中心,都會紛紛響應節日,舉行女士之夜、女權電影節、女藝術家作品展、美臀小姐選舉、溼恤衫大賽等活動,部分婦女團體更會趁機組織巡遊,與響應節日的女士一起狂歡。

除了萊茵地區,8月23日至9月15日是德國漢堡的“太太節”。由婦女組成的演藝團體,專演一些宣傳男女平等的戲,以示慶祝。

英國:婦女求愛日 男方拒絕會被罰

每逢閏年的2月29日這天,女人可以擺脫世俗的清規戒律,大膽向意中人或未拿定主意的情人示愛。這是英國的一項舊俗。

早在1288年,蘇格蘭的瑪格麗特女王就頒佈法令,宣佈閏年的2月29日爲“婦女權利日”,女人可以向男人求婚,並對無拘無束地追逐女性的男人實行罰款。

對在這一天拒絕求愛者的男人,或是用1英鎊作爲象徵性的“贖免”,或罰他們以綢緞衣服贈給“傷心的女方”。從十七世紀開始,這個風俗習慣廣泛流傳並普及整個歐洲。現在每到閏年的二月二十九,向男子求婚的女子多達七千人。

英國某電視臺的氣象女播報員,曾當着全國觀衆的面向在場的攝影師求婚,最終手抱帥哥歸。

意大利:滿街都是小黃花

意大利的婦女節,時間就是我們這個國際統一標準,不過比較有節日氣氛。

滿大街都是一種叫Mimosa的小黃花(含羞草科),據說在意大利這種小黃花象徵着女性。

無論年輕的還是年邁的女人,那一天手裏都拿着這花兒。不少男人手上也捧着,準備送給老婆或者老媽的,還會有人在路上免費發放。

日本“女孩節”

每年的三月三日是日本傳統的“女孩節”,又稱“雛祭”,是日本民間五大節日之一。這時正值紅桃報春,是女性美的象徵,所以也叫“桃花節”。

這天,凡是有女孩子的家庭都會在客廳裏設置一個階梯狀的偶人架,在上面擺放各種穿着日本和服的小偶人,以示祝賀並祈求女兒幸福,以慶祝女孩健康成長。

希臘“主婦休息日”

12月31日到第二天中午是希臘的“主婦休息日”,婦女在家不幹活,一切家務全由男人承擔。

這個節日被看作是女性地位提升的一個具體表現。在這一天,家庭主婦最大,廣大男性朋友就需要充當回家庭婦男,做些主婦平時做的活,可以加強彼此的相互理解。

有報道提到,這個節日最早可能是起源於古希臘人們慶祝莉雅女神的節日。這女神就是宙斯的母親,幾乎希臘所有的神都從她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