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星生產實習報告

《創業之星》實習報告

創業之星生產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創業之星的目標,是爲所有學生而不僅僅是部分學生提供一個創業實踐的訓練平臺,使創業教育真正落地。透過創業之星領先的商業模擬引擎,讓學生在虛擬創業空間裏,全面體驗創業的全過程,盡情釋放才智,揮灑創業激情,放飛創業夢想!在這裏,創業不再是停留在書面上的理論知識,而是真實的體驗與實踐。

二、實習時間

2011年6月20日—2011年6月24日

三、實習軟件簡介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9年發表的《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中提出:提升高校創業教育質量,使學生“具備創業意識,創造就業機會”,已成爲當代大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之星-大學生創業模擬實驗室》就是在這種大環境背景下推出的一套全面創業模擬實踐的解決方案。《創業之星》運用先進的計算機軟件與網絡技術,結合嚴密和精心設計的商業模擬管理模型及企業決策博弈理論,全面模擬真實企業的創業運營管理過程。學生在虛擬商業社會中完成企業從註冊、創建、運營、管理等所有決策。通過這種實訓課程,可以有效的將所學知識轉化爲實際動手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就業與創業能力。

《創業之星》涵蓋了從計劃、準備到實施的創業全過程。《創業之星》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功能模塊:創業測試、創業計劃、創業準備、創業實踐。

模塊一:創業測試

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創業者綜合能力素質的測試,幫助創業者更好的瞭解自己的性格特徵、職業傾向、創業能力等,使創業者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更好的做好創業準備,爲將來的創業行動打下紮實的基礎。

模塊二:創業計劃

根據《創業之星》整個訓練系統平臺的商業背景環境與數據規則,完成創業計劃書的編寫。創業者首先對背景環境進行商業機會分析,組建經營團隊,制訂資金籌措計劃,撰寫公司名稱,制訂公司章程,並編寫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

在拿到商業背景環境的資料後,參加學習訓練的學生需要完成以下幾項工作:組成創業公司的訓練團隊首先要對市場商業機會進行研究,並分析市場競爭形勢,從而制訂出合理的創業計劃書。創業計劃書的內容主要包括:摘要、公司簡介、市場分析、競爭分析、產品服務、市場營銷、財務計劃、風險分析、內部管理等方面。

模塊三:創業準備

當創業者有了想法,並已經做好了資金、人員、技術、場地、設備、公司名稱等方面的各項準備工作後,就進入了企業的初創階段。參加訓練的學生需要獨立完成公司註冊審批流程的所有工作。

模塊四:創業實踐

企業的生存發展如同一個生命的有機體一樣,也會經歷初創、成長、發展、成熟、衰退等階段,即企業發展的生命週期。《創業之星》在創業管理模塊環節就是讓學生實戰中模擬企業的運營管理,圍繞企業發展的生命週期,制定各項決策,並最終推動企業成長壯大。

創業管理是本系統的核心部分,是訓練和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的關鍵環節,也是檢驗創業計劃可行性的實踐環節。通過對真實企業的仿真模擬,所有參加訓練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組建成若干虛擬公司,在同一市場環境下相互競爭與發展。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擔任虛擬公司的總經理、財務總監、營銷總監、生產總監、研發總監、人力資源總監等崗位,並承擔相關的管理工作,通過對市場環境與背景資料的分析討論,完成企業運營過程中的各項決策,包括戰略規劃、品牌設計、營銷策略、市場開發、產品計劃、生產規劃、融資策略、成本分析等等。通過團隊成員的努力,努力使公司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並在所有公司中脫穎而出。

在《創業之星》中,每個小組需要獨立做出衆多的經營決策,使創業企業能夠逐步成長壯大。這些經營決策涉及一個創業企業的各個方面。同時,團隊合作、溝通技巧、執行力等也是整個決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如何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是制訂有效決策和最終取勝的關鍵。

教師端程序主要功能:

教師端程序由實驗課授課教師使用,主要供教師調整模擬參數、進行開課管理、控制上課進度、查詢小組數據、分析點評成績等使用。教師在整個訓練過程的不同階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調動者、觀察家、引導者、分析員、業務顧問等等,教師的重點在於幫助學生掌握操作方法,熟悉運營規則,總結經營績效,分析管理問題等,幫助學生全面體驗創業的全過程。在每階段經營結束後,教師幫助學生一起分析經營管理狀況,發現管理中的問題,改進經營管理水平,提升企業經營績效。

學生端程序主要功能。

在《創業之星》中,每個小組需要獨立做出衆多的經營決策,使創業企業能夠逐步成長壯大。這些經營決策涉及企業的戰略、營銷、財務、生產、研發等各個方面。同時,團隊合作、溝通技巧、執行力等也是整個決策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如何綜合考慮各種因素的影響,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是制訂有效決策的關鍵。

所有小組組建的公司之間是相互對抗競爭的,每個公司的目標就是使公司實現經營目標,並戰勝其他公司。因此,如何思考並制定出有效的各項決策,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學生端程序包括了背景資料、數據規則、實時狀態、經營決策、數據分析等功能。各小組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利用團隊的力量,通過對本企業實時數據及競爭對手數據的分析,制訂企業運營中的各項管理決策,與其他學生組成的虛擬企業展開競爭,並努力使企業績效達到最佳。

《創業之星》領先優勢:

創業教育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僅僅傳授一些創業理論知識與方法,無法讓學生體驗到創業實踐的真實情況,對創業過程中涉及的各項事務、經營決策、風險控制等都很難有切身的體會。作爲一門實踐性課程,《創業之星》全程在模擬實戰中進行,真正讓學生體驗創業的具體操作,增強感性認識,提升綜合素質。

1、創新性

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創新,強化實踐動手環節,徹底解決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狀。

2、先進性

設計理念先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內涵,突出教育創新和學生實際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業意識,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

3、系統性

全面涵蓋創業所需的各種知識,包括創業計劃書、資金籌措、企業註冊、創業管理、風險控制、團隊合作等各方面。

4、實用性

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通過仿真的創業過程與精心設計的背景,使學生彷彿身臨其境,教學過程就是一次虛擬創業過程。

5、趣味性

獨創的3D引擎與動態建模技術,逼真再現企業場景,學習過程生動有趣,同時又充滿對抗競爭。產品支持數十人的小班教學和數千人同時進行的大規模競賽。

6、互動性

學生全程實戰,師生實時互動,動態生成圖表數據,方便教師授課指導與分析點評。

《創業之星》適用學習對象:

《創業之星-大學生創業模擬實驗室》適合於所有大中專學生作爲創業教育的配套實踐課程使用。本系統是集理論、實踐爲一體的'教學模式,提高和增強了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與創業能力,爲有志於創業的學生畢業後步入創業的行列提供實踐訓練平臺。本實踐課程是建立在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基礎上,既是一種教育思想,也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是把素質教育引向深入的一項有效措施,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形成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

基於《創業之星-大學生創業模擬實驗室》平臺、由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主辦、金蝶軟件集團承辦的2015年教育部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吸引了全國近八百所院校參與,爭奪十萬元創業基金。本次大賽於2015年8月圓滿閉幕,取得了巨大的影響。基於《創業之星》平臺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即將拉開帷幕。

四、實習過程

創業之星是一款以團隊合作的軟件,通過分工來完成各自的工作的軟件,系統會預先給予參加遊戲的團隊一定的創業資金,然後在開始前會有一個準備階段,主要的是爲公司的成立做準備的,和一些細節問題比如公司名稱的註冊、財產評估等等。創業之星是按照季度劃分的,每個季度都會有兩個階段,一個是開始市場的調研,市場分析,然後進行生產,到了每一個季度的後一個階段則是進行產品的配送,然後根據自己的訂單情況,如果產品不足則可以去市場拍賣的自己的訂單。總的來說,實習過程中團隊中各自分工,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一個小團隊就是一個公司,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做到最好。實習過程再開始熟悉階段幾乎都是CEO的權限,所以好多東西都受到限制,以至於到後來進入實驗階段可能會感覺好亂。

五、心得體會

通過對於創業之星的學習,因爲時間的原因,學到的東西不是很多,一個星期的實習,只是認識了這個軟件,對於一些基礎性的東西熟悉了,而對於好多東西還是不是很瞭解,不過還是有寫收穫。

1、首先團隊合作是一個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2、其次各司其職可以更好的使工作順利的進行。

3、對於工作或者市場要有預見性和創新性,就如銷售渠道的問題,人們可能一般是按照順序進行開發渠道的,可以反其道從後面開始。

4、對於生產中的一些東西計劃會比沒有計劃好。

5、團隊裏職位的分工也是非常重要的。

6、一週的時間可能還不能讓我們完全的掌握這款軟件,但是我們已經有一定的瞭解了。

六、幾點建議

1、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設置各自的權限,以便後來實驗,不要什麼都是CEO,只有各司其職才能更好的熟悉自己的工作。

2、四人一組顯得有點勉強了,因爲軟件本身是五個人,而且CEO不能兼任。

3、應該合理安排學生每個季度的時間,特別是配送階段的時候,以免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