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1篇)

學案導學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下面小編整理了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通用11篇)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1

本學期以來,學校在課堂教學模式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進行導學案的教學。我認爲這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革命,尤其是在我們語文教學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

傳統語文課堂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好似知識的容器,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扼殺了學生語文學習的個性。導學案的使用改變了這種現狀,教師成了知識學習的引領者和組織者,好比戰場上的統帥;學生成了課堂學習的主人,成了學習的主體。這樣就會挖掘學生內在對知識的渴求,讓他們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學習知識進行轉變,充分體現了對學生主體的尊重。

二、改變和提升了傳統課堂中提問的隨意性和瑣碎性,提高了課堂的學習效率。

導學案中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節,都有教師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設置。雖然不同的課題、課型有不盡相同的設置,但經過教師的層次性和系統性處理,會形成一個嚴密完整的整體和訓練體系。或解讀理解文本,或品味感受語言之美,或知識遷移、拓展視野,或緊扣雙基、夯實基矗學生在導學案的引領和教師的指揮下一步步走向深入,既較好地掌握了知識,又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何樂而不爲呢?

三、 導學案對教師的業務、集體備課中的協作意識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讓導學案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提高針對性?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當中仔細的研究教材,深入的琢磨學生,合理的設置問題的層次。那必然對教師業務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及教育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變革。這必然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提高我們自身的各方面的素質,同時多和同頭教師交流、有效協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形勢的要求。

最後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千萬不要讓導學案固化了我們的課堂和學生的思維,成爲新的課堂教學束縛,實際中應注意靈活運用。

以上是我在導學案使用中的一些粗淺感受,和大家共勉。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2

本週二我參加了我們二七區首屆“多彩課堂文化”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通過聽教研室王麗娟副主任的講座及兩位優秀教師的觀摩課,我從中受益匪淺。

我知道了所謂“導學案”是指以學案爲載體,以導學爲方法,學生的自主學習爲主體,教師的啓迪引領爲主導,“傳業、授道、解惑”,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而“學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礎上的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而設置的一種學習方案。從“教案”到“學案”的轉變,其本質是教學重心由教師如何“教”轉變爲學生如何“學”,必須把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學習的目標,把學習目標設計成學習方案交給學生。

導學案的設計應具備以下特點:

1、圍繞學習目標,緊扣教材,從整體上體現較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及自己將要掌握的重點知識和要突破的難點知識。

2、設計的問題要有啓發性,對課本中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有適當的提示,配以一定數量的思考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培養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3、問題設計應有層次性,梯度性,應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使學生意識到要解決教師設計的問題不看書不行,看書不詳細也不行,光看書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這樣學生就能真正從教師設計問題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看書、學會自學。

導學案的設計爲師生帶來了很多好處:

一、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其實也就是學生的自學環節,學生之所以不預習,很大程度上是學生根本就不會預習或不知道預習什麼或者教師授課不是建立在預習的基礎之上。有了導學案,學生在課前的自學過程中不再茫然,學生有清晰的思路,對知識點的形成和其中的重點、難點、目標,藉助“導學案”完成課前數學學習。因此我們將導學案中的課前導學提前一天發放。對於課前預習的落實,在上課前我們會將課前導學案收回批閱學生的預習情況,將學生在預習中所暴露出的問題整理出來,教師便可以適當調整教案,有針對性的進行課堂教學,有的放矢。

二、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指導教師的課堂授課:

爲了極大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上要求我們做到三講三不講:“講重難點、講易錯點、講易混點;學生會了的不講、自己能會的不講、講了還不會的不講”。可是哪些知識點學生易錯,哪些是學生通過自學就能學會的,這要求教師必須準確掌握,不能僅憑教師在教學過程的的教學經驗。

另外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發現更多好的思路。我們在教學中常發現,對於某些較難理解的問題,有時學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講給同學們,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簡潔。因此當我們通過課前對導學案的反饋,還可以讓我們在課堂上該放手時就放手,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當小老師,這不僅僅提高了課堂效率,也能極大限度的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導學案的設計有效地指導學生的聽講

學生重點聽什麼?我認爲,學生在自主預習的基礎上,明確教材的重難點內容,上課聽講的重點自然就有了。一節課40分鐘很難保證學生分分鐘都在完全投入的認真聽講,因此重點聽什麼就成爲學生學習的重點,沒有保質保量的課前預習,學生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課堂學習效果。課前的導學案反饋也是對課前預習質量的監督。

導學案這種授課模式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動獲取知識,由“學會”變成“會學”,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教與學有機的結合,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今後我會在我的課堂教學中適當嘗試導學案,希望可以使課堂效率進一步提高。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3

下面就學案導學的談幾點體會:

一、 “學案導學”要求教師着力提高三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課堂公關”能力。教師必須在“導學案”的輔助下,在教學中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創設寬鬆氛圍、表揚閃光點、小組競爭、個別座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參與,我快樂,我提高”“我的課堂我做主”等思想,實施“三先”:題目讓學生先做,問題讓學生先想,答案讓學生先說。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二是“教學導演”能力。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導學案”,爲學生創造表演的舞臺,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減少語言密度,精講教學重點,必須根據教材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情,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亢奮狀態。

三是“指導催變”能力,讓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要求每個備課組選定一名首席學法指導教師,開展經常性的集中學法指導,在每週固定時間組織班級開展學法交流活動,爲自主學習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徹底拋棄以往那種“不講不放心;老師在講臺上自我陶醉,學生在下面渾渾噩噩;老師只爲自己完成教學任務而不關心學生學的情況”等種種傳統做法,不包辦,不搞一言堂,不要認爲課堂上多講幾個題就是課堂容量大了!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容量”、不要認爲喧囂的課堂氣氛叫“活躍”,要切實注重學生的“思維活躍度”。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給每一個學生提供表現成功的機會。

二、學案編寫至關重要

學案的編寫是整個導學過程的最重要的環節,要求老師對教材要有很深層次的理解、對知識點要正確地把握、對學生的“學情”即“認知程度”要有足夠的瞭解。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教師才能進行學案的編寫。在突破某個知識點時,以往“教案”無非就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然後“灌”給學生。而“學案”的不同點就在於,把新知識點“問題化”,就是把新知識點拆解成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就能解決的“小”問題,每個小問題點解決後,新知識點即所謂難點的解決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學案,應能充分體現導學的功能,把知識問題化,即通過學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閱讀課本,帶着問題去主動思考課本知識,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最大程度的還原科學發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養成發現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此可見,學案的實施,看似老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變“懶”了,實則不然,課下需要根多的付出才能達到目的!倒是原來的“滿堂灌”,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懶”了。

三、課堂上的具體操作

課堂操作要避免兩個誤區:一是單純放手讓學生自學,教師不管不問,“放羊式”;二是學生預習後教師再逐一講解,對答案,“灌輸式”。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饋,有目的地運用導語、演示實驗、歸納總結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對疑難信息適時點撥引導,對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給予精講,要畫龍點晴,以實現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和難點的突破,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準確把握學情,進行二次備課。

另外,在課堂上比較常用的一種模式就是“兵教兵”,這種模式在講評課及複習課中比較實用,“兵教兵”抓住了學生出錯後急於糾錯和學生樂於討論,喜歡輕鬆活潑課堂的心理特點,放手發動學生,通過板演、解析、點評、提問、討論等形式使問題暴露,不知不覺中解決。例如板演環節,不一定只是計算題,還可以是選擇、填空。因爲這類問題暴露不明顯,通過出錯學生板演、解析,其他學生點評、提問、討論能較好地解決問題。

“兵教兵”講評方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師來說,第一,課前要進行更詳盡的備課,統計出錯率、出錯點、出錯人,設置有層次的問題,有必要的輔以變式題、補救題,進行方法提煉等。第二,必須做到精講點撥,“兵交兵”效果雖好,但耗時較多,教師必須駕馭好課堂,適時設問、啓發、提煉,儘量少講,把機會留給學生。第三,靈活機智應對學生討論中的問題,對學生討論結果進行到位的評點、總結。這要求教師有更深厚的知識儲備。

對學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勵學生。做題時能認真對待,出錯後能認真糾錯,上課時認真聽講,這樣一來學生的主動性就調動起來了。第二,學生樂學,不再是老師一個面孔一個聲音,每個學生都可能成爲這節課的“教師”。學生興趣高了。第三,鍛鍊了思維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我縣倡導使用導學案已經有兩年了,在教學工作中我也開始使用有一年多了,新課改的浪潮使我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前進,爲此,我就多聽聽本校使用導學案班級老師的課,還到滎陽去學習使用導學案的經驗。我感覺現在使用導學案收效甚微,下面把我使用導學案後的體會簡簡單談談。

一、課前預習比以前有很大的成效。

學習語文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時,學生們拿着語文課本讀到一到兩遍,再寫一寫本課生字,就找不到可做的事情了,有很多學生都做了漏網之魚,書本簡單的批幾個字,沒有一點成效,而有了導學案同學們依照導學案的要求,能夠自己去學習,把文中的一些字或詞語通過各種方法(查工具書、問老師和同學等),批註到課本上或導學案上,這一點要在以前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做到,除此之外,導學案中的一些關於合作探究的習題,同學們也能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彙報,學習效率大大增強了。

二、課堂中角色的轉變。

原來沒有使用導學案,老師用的是陳舊的教學方法,老師講學生聽,因爲老師沒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根本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出來,所以一堂課下來老師是口若懸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整個課堂真是死水一灘。自從使用了導學案,把課堂交給了學生,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老師只起個適時點撥的作用,也就是說課堂上老師講得越來越少,學生卻說的越來越多,這樣一來,課堂氣氛肯定會十分活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們肯定想學、願學。

三、減輕了教師在備課上的壓力。

在使用導學案之前,老師要一課一課地把教案詳詳細細地寫在教案本上,費工又費時,往往寫教案時形式,對教學的作用不大。現在導學案的產生,減輕了老師在備課上的壓力,只要老師吃透教材在導學案上圈圈點點,認真備課就可以了。

我的困惑如下:

一、有部分後進生缺少自主學習的習慣,遇到稍有難度的題,不討論、不查閱資料,也不請教老師和同學,也就是說使用導學案後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棒,可成績差的是越來越差,形成了兩級分化。

二、由於個別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導致教學任務不能完成,一個課時的任務往往需要兩個課時才能完成。

三、課堂展示時,容易的題目爭着回答,難的題目都不講。

以上是我使用導學案的淺顯看法。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5

在大力推進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縣教育局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在全縣推行了“學案教學”教學模式,構建自主互動高效課堂。這一舉措如一石激起千層浪,每一位教師都在思索着、討論着、實踐着。下面我就學案教學的具體做法和粗淺的體會談一談,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對學案教學的認識

1、“學案”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案,是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爲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的實質是教師用來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樑,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它是教師站在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的角度對教學內容思考的文字表現,它不同於教案,教案是教師站在高於學生的高度,站在已知知識的高度對學生的居高臨下的指導。

2、“學案教學”是指以學案爲載體,以導學爲方式,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學習爲主體,以教師的指導爲主導,師生共同完成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一種能引發學生自主學習以促使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的教學模式。

二、具體做法

1、拿到學案後,根據學生的實際,再進行二次備課,將教學案一體化。學案是集骨幹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設計和編寫的,是質量較高的教學載體。但是我們在使用時還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班級學生情況進行再備課,大膽進行取捨和添加,使其達到最優化。2、就國小數學課而言,在實施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將一節課分四個環節,即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課堂小結、達標檢測。學案中有根據本節知識點設計的一定量的練習題,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最後小組長檢查,老師抽查。

三、“學案教學”的體會

1、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被動接受轉到自主學習,主動建構,從知識學習型轉爲知識學習,能力培養綜合型,從“聽衆”角色轉變爲“演員”角色。課堂上讓學生開展自主互動的學習活動,關注全體學生的參與,一方面教師用適當的方式適時提出問題,創設引起學生注意的問題情境。另一方面教師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技巧,關注各個層次的學生,調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傳統的課堂教學認爲,老師只要講得懂、講得深、講得透,學生就聽得懂、記得住。因此,一堂課老師講得口乾舌燥,學生聽得筋疲力盡,但最終收效甚微。素質教育下的自主互動高效課堂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學生通過學案進行必要的學習、探究、訓練、檢測和拓展,真正跳出了題海。通過老師的適時點撥突破難點,掌握重點,課堂效果較好。

3、老師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高效的課堂要求老師有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學案教學”的實施需要老師課前精心準備,研究學案,蒐集資料,設計問題。

總之,“學案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方式,既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又能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願雙峯教育的這朵“奇葩”會開得更加絢麗多彩!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6

很多同仁都在研究如何設計和使用導學案,並且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顧名思義,所謂導學案:“導”即指導,導學案出自於教師,是教師根據教學的要求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的學案,本身就強調了教師的主導地位,這是不可爭議的,“學”即通過導學案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但是,我在與教師進行教學研討中瞭解到,有的教師用導學案教學,教學效果卻不明顯,因此而產生困惑,筆者想談談自己的看法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實施導學案教學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

學校教學核心價值觀,主要以學生爲本,面向全體,全面發展,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觀是教學思想的核心問題,布魯諾在《教育過程》一書中指出:“我們也許可以把培養優異成績作爲教育最一般的目標;但是,應該弄清楚培養優異成績這句話指什麼意思,它在這裏指的,不僅要教育成績優秀的學生,而且也要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最好的智力發展。”學校學習就是爲終生學習奠定基礎,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導學案教學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重要途徑。

正確的教學觀以提高教學的整體水平爲着眼點,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導學案的功能首先是導預習,學會預習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前提,通過學生課前有目的的預習,帶着問題走進課堂,促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導學案還可以起到優化課堂結構的功能,真正做到做到精講多練,向每節課要質量。

二、實施導學案教學要轉變學校教學的管理方式

如果說實施導學案教學是在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應運而生的教學方式,那麼學校就應該從教學管理方式先行轉變,一是加強控制性管理,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提高對導學案教學的認識,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及評價方法。二是加強指導性管理,對教師進行培訓,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三、實施導學案教學要從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入手

教學改革倡導變注入式教學爲啓發式教學,然而始終也沒得到很好地解決,大多數教師願意把結論教給學生,總覺得自己得出的結論纔是唯一正確的結論,很難改變把學生看成是接納知識的容器這種理念,雖然到多數教師都在努力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但是效果不是很明顯。如何變注入式教學爲啓發式教學始終是困擾教師課堂教學的難題,如學會用學案教學,就可以使這個問題得到解決。

談到轉變教學方式我們還是先了解一下導學案的三大功能,導學案的三大功能是:導預習,導課堂,導課後。

一是導預習,預習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培養自學能力,經過獨立地閱讀和思考後,能夠發現問題、抓住問題本質,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很多孩子不會預習,特別是學習興趣低下、學習成績較差的的學生,更不能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有了導學案,提前發給學生,引導他們預習,學生按照導學案學習目標和內容,進行預習,能夠學有所依。

二是導課堂,由於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預習中存在的問題也不同,在課堂上學生依據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開始探討交流,學生以主體的身份參與課堂學習,才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提高。反饋和答疑是課堂關鍵環節,學生通過課堂上分組討論,協作探究,他們的學習成果和存在的疑難問題需要向老師和學生反饋,存在疑難問題的學生,通過老師和學生的答疑,問題最終得到就解決。

三是導課後,爲了幫助學生進行教材內容的梳理,培養學生的自主梳理與知識歸納能力,教師在導學案中要設計知識梳理或歸納環節。有的以知識框架、圖表等結構形式進行梳理,有的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梳理,有的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後反思。導學案中知識梳理環節的設計,爲培養學生知識歸納、自主反思的習慣起到了引導作用。

根據導學案的功能來看,教師用導學案教學,實際上也就該關了教師的教學方式。

四、實施導學案教學要從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入手

新課改的首要目標是關注人的發展,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要求教師教學要面向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瞭解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和情感體驗;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是最科學的學習方式,實施導學案教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最佳的教學模式。上面我們談到了導學案具有導預習,導課堂,導課後的三大功能,爲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新課程爲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合作學習中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促進學生之間能有效地溝通,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蒐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

談到轉變學習方式還是先說一說導學案內容,導學案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導學習目標,一個優秀的教師,要打造一個優秀的課堂教學模式,必須以學生爲主導,並且與學生自己的學習目標和現有的知識聯繫起來,聯繫的越多,學的就越多。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是教師寫教案,教學目標在教師的掌控之中,新課改提倡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教師提前把導學案發給學生,學生按照導學案學習目標和內容,進行學習,這樣就會很好的將教師的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的學習目標。

2、導學習方法,人們常把課堂要求掌握的知識要點叫做教學重點,對學生而言叫做學習重點,把教學過程中,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要點叫做教學難點,對學生而言叫做學習難點。教師在導學案中圍繞重點和難點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課堂上教師能夠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教會學生合作探究,引發學生問題意思,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是教學成功所在。

3、導學習過程,我們都知道課堂教學過程指的是引導學生掌握課堂學習內容的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認識活動是貫徹於教學過程的主要活動。教師必須通過教學過程來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採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把教學過程的設計轉換爲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設計,學生根據導學案的學習內容在課堂上進行分組合作探究學習,形成認知互補,因能夠順利的完成學習任務,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教師的教學方式轉變了,建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按照導學案的內容和要求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得到了轉變。

五、實施導學案教學着眼於轉變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方式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是多方面,這裏我僅就導學案教學談一談課堂教學評價。

1、採用導學案教學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得法、到位,能成爲學生和課本之間的橋樑紐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自己的才智和應有的作用,能和學生一起學習、探究、傾聽、交流,能營造寬鬆、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教態自然親切,對學生學習的評價恰當、具體、有激勵性,能夠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問題,所提出的問題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問題的提出,恰到好處。能啓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知識的構建,並能給學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時間,同時注重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

2、採用導學案教學對於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數量、廣度和深度;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表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是否敢於質疑,善於合作、主動探究並有實效;是否圍繞某一問題彼此間能交流、討論、傾聽,提出有效建議;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收穫以及學習效果等教師能夠隨時掌握,有根據的、恰如其分的對學生作出評價。

六、實施導學案教學要打造良好的教師團隊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假如一個學校裏有這樣的教師羣體,在這樣集體中每個教師看來,全校的成功佔第一位,而他班級的成功佔第二位,至於教師個人的成功只放在第三位,那麼在這樣集體裏纔會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馬卡連柯這段話精闢的闡述了教師團隊的重要性。在教學改革不斷向深入發展和新課改益見卓效的今天,一所學校裏不可缺少的是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但更重要的還是需要一支由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領銜的教師團隊,導學案的形成需要教師集體的智慧,通過集體備課,分工合作來完成,一個優秀的導學案必須是教師羣體智慧的結晶。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7

“導學案教學”是以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爲根本目的,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知識、提煉歸納知識、練習鞏固知識、形成系統知識爲主要途徑的。導學案教學重在兩個“開放”:課程和教學內容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總之,導學案本着“以學定教”的理念來設計教學。

一、導學案自學,嘗試解決

導學案給學生引路,讓其嘗試預習思考,從中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教師交待預習時應注意的問題。因此,“學案導學”設計中,數學教師一方面要以“學”的身份,思學生“所思、所感、所難,所錯、所樂”,另一方面以“教”的身份,如何幫助學生“變好動爲活動、變好勝爲好奇、變學答爲學問、變粗心爲細心、變從衆爲批判、變孤僻爲合作、變依賴爲獨立、變自卑爲自信”。尋求師生互動中的和諧共振,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二、質疑歸納,釋疑點撥

通過預習,學生對將學內容有了較明確的瞭解,還應使學生明確在哪兒找疑點。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在新舊知識的銜接處、學習過程的困惑處、法則、規律的結論處、教學內容的重難點處,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算理的推導過程中、解題思路的分析過程中、動手操作的實踐中等,還要讓學生學會變換視角,既可以從正面問,也可以從反面或側面問。即無處不可生疑,無時不可生疑。如先讓學生這樣想:“在預習中通過比較,歸納,實踐等方法,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再將不能解決的問題,歸納出來,新課學習時才能真正有所交流,各抒己見;也才能真正有所合作,適時加以驗證。教師在課堂上應重點點撥、引導預習時絕大多數學生存在的問題。這種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聽、說、思、記、操作等多種能力,爲終生學習、發展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反饋精講,自我矯正

爲了試探學生預習、交流後掌握新知識新內容的情況,此時可進行嘗試練習。在練習中教師可及時發現學生對新知的掌握還存在的問題,教師不僅要精講巧析、洞查、記錄學生的缺陷,及時對症下藥,並在下面檢測中有所側重,努力使學生做到“知此知彼,百戰不殆”,而且要讓學生學會正確地評估自我,自覺的查漏補缺。“導學案教學”是讓學生不僅會學,還要會講,學生講明白的老師不再重複,所謂“精”,則是“解”絕大多數學生的“疑”,要把握度。通過反饋精講,也可整理所學知識,讓學生系統化,條理化形成完整的結構體系。

四、達標訓練,反思領悟

通過自學、討論、釋疑、精講幾個環節後,學生對新知的認識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升。達標訓練是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技巧、培養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反思領悟對數學知識的構建起着無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時代的發展要求,合理選擇,精心設計出能覆蓋本課所學內容的題目,以查看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並針對學生反饋情況及時進行補償教學。

導學案教學,主要是依據“以學定教”理念,變教爲引,變學爲思,以引達思,學生多多參與,教師巧妙點撥、指導。它順應了學習內容越來越豐富、學習活動趨於多樣化的教育發展的趨勢。“導學案”的教學模式,彰顯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導學案”的設計,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注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8

隨着我縣課堂教學改革的逐步推進,在經歷了兩年多的學習、探索、實踐、改進之後,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漸漸有了個雛形,但我們現在又遇到了一個最大的困惑———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未能達到高效目標。這個問題已引起我們高度的重視,並積極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怎樣才能使導學案發揮出它的最大的效力呢?在此我談談個人幾點的體會與想法,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討。

一、導學案的備寫。廣而精,量適中,全而不亂。

首先,主備教師必須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挖掘教材的內涵和外延,導學稿上的每一句話、一道習題力求做到“彈無虛發”。

其次,對於教學設計既要對學生的學習有指導的作用,又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既要學生在自主研究學習中積累學習經驗;又要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能力;既要在小組總結交流的學習中共同前進,又要使學生在問題交流過程中有開拓創新的意識。保證課堂教學時間真正用於學生的有效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象廚師一樣進行“選料”、“配料”,既要使“菜”的味道有特色又要符合大衆口味。既要使優等生“吃飽”,又不能使後進生望而卻步。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參差的同學的學習實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變“要我學”爲“我要學”。

最後,導學稿是集體智慧的結晶,絕不是哪一個老師的功勞,而是備課組全體成員合作的結果。主備教師備好後,再由備課組全體教師共同討論修改,最終定稿。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體的力量纔是無窮的,衆人拾柴火焰高。

二、導學案的操作。

教師是導演,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監督者,見證者,合作者,是學生討論得出某種結論和規律的欣賞者。

首先,督促引導學生認真獨立預習,初步感知教材,發現問題,教師抽查一部分學生了解預習情況,以備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在預習環節上也提倡小組間探討交流,以小組爲單位將問題上解老師。其次是上課,避免就導學稿講導學稿,這樣學生無興趣,課堂氣氛不活躍。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好比導演,學生就是演員,要爲學生創造表演的舞臺,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讓課堂充滿活力。教師要不經意的有意操作教學程序,也可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去,及時引點迷津,監督見證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對學生討論得出某種結論和規律用欣賞和鼓勵性的語言加以評價,同時,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恰當使用多種教學手段,特別是多媒體教學不容忽視,做到寓教於需,寓教於樂,寓教於情,寓教於理,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亢奮的狀態。

三、導學案的批閱。有指導性、針對性、及時性。

一般地,一節課的導學稿的批閱次數爲三次。第一次爲預習部分的批閱,教師應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和預習疑難給以點撥和指導性的意見,爲課堂教學打基礎。第二次爲作業和課外拓展延伸部分的批閱,這一部分最爲重要,教師必須認真仔細的批閱,瞭解各個層次的學生知識的掌物情況。第三次,檢查學生對錯題的更正情況,避免學生將問題遺留積累,造成知識的負積累而成爲“差生”。不論是哪一次的批閱都必須及時,老師及時的瞭解學生,知道存在的問題,對症下藥,又便於課堂操控,查漏補缺。

但我認爲還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一、導學案要求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要做到“日日清”“週週清”。針對每天所講內容,及時進行反饋,這也就要求學生增強課堂上的“負擔”,減輕課外學習的負擔。每週還要進行“週週清”,面向全體學生,查漏補缺。但我們並沒有完全做到這一點,還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檢查不到位,無法及時瞭解、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生的成績也就無法提高。

二、導學案的使用使差生更加明顯。

導學案的運用,針對好學生,是很好的催化劑,更能促進他們的個性發展。而對於稍差的學生,他們的各種習慣都比較差、也比較懶惰,學習沒有動力,沒有積極性。怎樣才能更好的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能主動地去學習?是數學課的老師們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們出現的情況是“差生吃不了,優生有點吃不飽”,這樣導致優生能力提不高,差生在完不成任務的情況下只得抄襲,越來越差。而且大多學生的家長本身的素質不高,對學生的監督難以保證,使得他們偷懶、鑽空子,是能少則少,能不寫就不寫,該記憶的知識、概念、公式,都弄的是一知半解,有時提問什麼都不知道,沒學幾天就把老師教的還給了老師。所以我們老師貧於抓學生、盯學生,還不一定得到好的成績。因此我們只能再加強責任心、更加努力地來抓學生、盯學生以提高數學成績。

總之,新時代的進步,促進着教育的新形勢,同時新課標的提出,代表着教育的進化,指引着數學課堂的不斷更新、不斷完善,作爲新時代的教學同樣也要求能善於利用新課標的教師,其實新課標的提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新課標”下沒有優質的“新課堂”。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份份導學稿不僅傳授了知識更多地傳遞出教師與教師之間精誠合作的情誼,架起了學生與教師之間良好溝通的橋樑,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9

導學案試教兩個多月了,感覺導學案確實好,但只有運用得當,才能收到山東杜郎口那樣的效應。怎樣科學運用導學案呢?我認爲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教師要用螺絲釘的精神,專研和吃透教材,設計好學案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猶如汽車的方向盤,指揮着教學的方向。方向對纔可能教學成功,方向不對,只能是南轅北轍、事與願違了。

教學目標的設計,一定要落實三維目標,不能只重視知識技能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也很重要,它可以使學生的內心快速成長成熟,有好好學習、好好做人的內驅力。如果不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落實,學生的內在靈魂就會很軟弱,只能靠外在教育管束去學習去成長。內驅力和外驅力的效果之別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教師要用顯微鏡的精神,瞭解看清學生,選好學案的教學過程方法。過程和方法猶如汽車行駛的路徑,影響着教學的速度。好的方法和過程可以使學生學習的事半功倍,單一的陳舊的過程和方法,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還會是對牛彈琴收效甚微。

老師們也許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一個知識點,你認爲很簡單,課堂上同學們好像也都掌握了,可是下來一做題很多同學都不會,鬱悶啊!我想這就是沒深入分析學情的後果。老師們也許還會有這樣的經歷:一個重點知識,你教了“九十六”次了,可有些同學還是不會,無奈啊!細想想,不是學生笨,是自己選用的方法不對啊。所以,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不管什麼方法,一定要選用學生喜歡和能接受的方法和過程進行教學。

另外,看清學生,還有助於我們編寫自我檢測題。不同學生的基礎能力不同,所以我們設計自我檢測題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據學生情況設計不同難易程度的檢測題,分發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去做,讓每個學生都嚐到成功的甜果。

第三,教師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大膽改革教學,夯實小組合作探究環節。傳統教育束縛着老師們的心和手,使老師們不相信學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實踐出真知,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教師們不要心急,不要擔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與其放心卻低效的包辦代替的去教學,不如用心的耐心的去指導他們研討。

要夯實小組合作探究環節,我認爲教師須從這幾方面下功:

1.公平的異質分組;

2.課外下功,培養得力的小組長;

3.小組分工明確;

4.制定出合理的賞罰制度;

5.創造出愉快的合作氛圍和激烈的競爭環境。

第四,教師要用螞蟻互助精神,開展以生教生,共同進步的小組互助活動。在城市風的影響下,農村教育,差等生多,優等生少。培優補差的工作只落在教師一人身上,任憑教師有三頭六臂也會忙不過來。如果發揮學生力量,開展一幫一手拉手活動,中等生優等生因爲責任會更有興趣更認真的學習,而且還會鍛鍊他們口語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差等生有了專人輔導進步會很快,這樣每個人都會進步,教師也會輕鬆很多。

總之,我認爲,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不能喧賓奪主。學案教學的核心就是讓老師幫助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的做。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隨着我校《國小語文教學中“導學案”的設計與實施》課題的開展,“導學案”在我校教學中已經開始實施。“導學案”是由教師根據課標要求、教材設置和學生學習情況設計,其中 “導”指的是引導、指導,是教師輔助和引導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和課堂上自主學習的方式、方法,涵蓋導學、導思、導練的功能;“學”是學生藉助導學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課前預習,課堂內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逐步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目的。我們認爲“導學案”就是教師從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掌握知識技能,獲得情感體驗,人生經驗、形成價值態度的一種學習方案。

“導學案”更多地關注了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關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注教師教學的針對性,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彰顯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理念。我在“導學案”的教學實踐中,對 “導學案”有了一點粗淺的思考。

一、“導學案”設計的特點

“導學案”從教材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獨立看書、自學、思考、探究,使學生課前就對教材有一個初步的瞭解,及時地發現問題,完成第一次的課前預習;然後在課堂上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討論交流、合作探究,並在教師的適時點撥下,完成第二次的課堂學習。這種設計,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供了條件和明確的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的學習時間有了保證,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強。

二、“導學案”實施中的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案”調整不及時

通過收集調查我們發現已經成功實施“導學案”的學校都是在上課前一天,把“學案”下發給學生進行研究,對於國小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不會妥善保存“學案”,於是我們把全期“學案”裝訂成冊發給學生,因此在實施中我們無法根據學生的學情發展和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再次對“導學案”進行調整。

2、課前預習無法落實

“導學案”的.學習流程分爲四個內容:獨立嘗試、交流探祕、鞏固提升、回顧反思。獨立嘗試即課前預習,有的學生拿到學案往往不是按要求去認真看書,而是淺嘗輒止,急於做題,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況下對照例題等直接解題。有的家長看到孩子不理解題意非常着急,沒有給孩子時間思考就給孩子講題,還要求孩子完成整節課的學案,導致學生對課堂失去興趣。

3、課堂失去應有的魅力

“導學案”使得學生與學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表達各自的意見,但同時,這樣的課堂變成了師生覈對答案的講堂,學生失去了知識的一個形成過程,減少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

三、“導學案”實施的有效策略

1、對學生使用“學案”的要求

⑴、在上課前一天,要求學生根據學案內容認真閱讀教材內容,提醒學生要重點掌握的問題,激發學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信心。

⑵、強化學法指導,通過文本分析,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背景,預測可能出現的難點。使學生知道採用什麼樣的學習策略才能省時省力效果好。碰到學習過程中不懂的知識點、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做好標記,第二天與同學交流或在課堂上向老師質疑。

2、對教師使用“學案”的要求

⑴、教學流程因學案導學而調整

學生之間是有差異的,預習後差異更大,因此,教師要“以學定教”,把握好教學的起點、內容、要求和節奏。對於預習之後就能掌握的,可以少講甚至忽略,而對於一點就通的可以以點撥爲主的指導,把最多的時間用在有一定難度的知識面上。

⑵、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引導學生通過展開充分的思維活動來獲取知識,顯現學生思維過程中的困難、障礙、疑問和錯誤,尋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及時地給予鼓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的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⑶、用“導學案”進行課堂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教師要根據教材精選學習材料,精選導學策略,精收反饋信息。優選教學方案,優化教學手段,在抓住“重點”、凸顯“難點”、破解“疑點”上下工夫。

教而有法,但無定法;學而有法,貴在得法。總之,在“導學案”實施中,教師要有較高的課堂駕馭能力,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學習活動中以學生爲中心,以學案爲載體,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各種良好學習習慣爲最終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除了抓好導學案,我還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1、走進教材,讓學生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精神。

語文課程含有豐富的情感和人文內涵。對人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對學生心靈的震撼是極其深遠的。所以要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直接體驗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篇課文。教師應重視用文學性的語言把學生帶進教材,讓學生在聽、說、讀中體會語言文字的美。如:教學第十二單元時,由於課文涉及藝術,是學生難以體會的,所以我運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圖片,如《小馬過河》、《特殊的考試》等,讓體會圖片表達的不同情感,由於有着親身的情感體驗,學生對課本的藝術描寫更深刻,透徹,學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在教學中通過多種形式的表情朗讀,展現課文描寫的形象,抓住課文中有一定內涵的詞句進行體會,落實語言文字的綜合訓練。

2、走出教材,讓學生擴展閱讀,多實踐,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

從課內來說,每一節語文課留出3至5分鐘給學生擴展閱讀和本次課文相關的材料,讓學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體驗,語文素養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從課外來說,必須加強課外閱讀和實踐。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有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有得天獨厚的語文環境。班委選舉;課前一分鐘演講;評論班級生活;開主題隊會;讀書、看報、聽廣播;參加文藝、體育、科技競賽??都會使學生在“語文化”的生活中,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這都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方法。

3、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的好方法。現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 朱熹曾經說過: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同作用。心理學家早有實驗結論:多種分析器官協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覆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4、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爲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

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纔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學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採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新的火花。我們許多老師在新老教材的語文教學中,曾經嘗試運用過“小組互動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讀——讀喜愛的語段;2.說——說探究的內容;3.問——問不懂的問題;4.幫——幫助解決疑難。例如:學習《小馬過河》時,就是主要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問一問、幫一幫的過程,以多元的對話爲模式,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同學之間的合作探究,這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使整個課堂瀰漫着一股親切、活潑的氣氛。課堂上或爭先發言、或點評、或小組討論。教師在課堂上架設起一座文本與學生對話的橋樑,使學生學會了真正地學。

從現在實施課改的課堂教學實際來看,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過去那種被動接受式轉變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不僅使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知和領悟得到了落實,還讓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學生學習的主動意識、進取精神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激發和增強。但我們在提倡尊重和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我們並不能完全抹殺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能。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爲進一步推進我校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6月20號下午,學校在多功能會議廳舉辦了學習“一二三導學案”課堂教學模式的啓動儀式。

在這次學習中,我深有體會,受益匪淺。在當前教育教學中,課堂模式一貫都是“灌輸式”,以教師爲主體,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學生學,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學以求分,學以應試。如此教學方式下,學生學習沒有主動性,被動的接受着知識,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失去了靈性、悟性,失去了主動學習,自己動手“捕食”的能力。即得到了“魚”而沒有學會“漁”,沒有自學能力,無法進行終身學習,影響了以後的發展!甚至有很多學生在這種枯燥的學習模式中厭學棄學,令人痛惜。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所以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將知識能力化,是當前教學過程中時刻應該注意的問題。在這種導向的探索下,“導學案”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導學案”教學模式是針對目前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而探索的一種新的着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它重視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學習與思考,合作與創新,以及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在將來運用知識,創生知識!所以,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導學案“一、二、三”教學模式中的“一”指的就是自學環節。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一定要反覆強調學習方法,要求學生:遇到困難不要輕易退卻,所有問題都要先嚐試自己獨立解決,反覆思考,實在不能解決再向同學或老師請教;嚴格按照導學案的要求閱讀教科書,對問題進行探究,對重要單詞,短語,句子圈圈點點,加強記憶;對重要短語,句子要認真體會,學習其用法,對練習努力做到準確、迅速、規範、靈活,好中求快,力求落筆準確;每次預習結束後要對知識和方法進行自我梳理。當然,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是有限的,所以,爲了讓他們不厭煩預習,必須給他們降低難度,減少數量。佈置知識鏈接、課堂提升以及知識鞏固三部分,學生一般都能完成,完成的同學給予大力表揚。之後的“三”指的就是課上的交流研討,展示提升,效果校驗。就是教師上課環節。主要進行第一項是自主學習檢查。一般來說,課堂測試部分我採用讓學生口答的形式,不進行書面展示。而課堂提升和知識鞏固部分需要課前書面展示出來,通過學生的展示與講解,來及時掌握學生反饋的學習信息,主要有:學生的學習目標哪些已經完成,哪些沒有完成?沒達到學習目標的原因何在?出現錯誤的原因是什麼?這兩部分的展示如果有些學生做對了,有些沒有做對,這時教師仍然不講解,引導學生對練習結果進行討論,力求通過集體討論,使得學生自己糾正、解答一部分沒有做對的習題,進一步理解掌握學習的內容。在上課這個環節中,切忌不能成爲一個對照答案的課堂!畢竟學生學習能力有限,還需要老師的點撥與指點!可以適當將傳統教學模式與“導學案”教學模式相結合,取長補短!在這裏教師要重點精講。教師的講解不要從頭開始,這裏的講解與傳統的講解還是不同的,因爲學生的起點已經不一樣了,學生在導學案的指導下也已經經過自學課本,嘗試練習與課堂討論後,對新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瞭解,因此講授就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根據前幾步的反饋信息,針對重點和難點,重點分析做對的道理和做錯的原因,抓住導致理解困難的癥結講解就可以了。最後環節是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的繼續和深入。在這一環節中,要敢於放手給學生,給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探究、交流展示的平臺。同時教師要積極參與其中,對學生適時點撥,正確引導。最後可以通過複述使學生對知識形成一個清晰的脈絡!另外,通過刪減但課堂上仍處理不完的習題可留一小部分作爲課外作業。

“導學案”教學模式對學生的發展非常有利。首先,提前閱讀導學案,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了,主體地位明顯了,學習由被動變爲主動,學生成爲了學習的主人,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給了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由此培養他們主動探索、主動學習的習慣。其次,在“導學案”教學模式中無法獨立完成的部分需要小組同學互助合作來完成。通過小組合作,表述自己的觀點,歸納別人的意見,吸納別人的長處,完美自己的主張,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善於聽取意見的好習慣和團結互助合作的能力。通過“導學案”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學習與思考,合作與創新,以及終身學習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在將來運用知識,創生知識!這對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義。讓每一個學生在“導學案”的教學模式中都能充分張揚個性,敢想敢爲,自主學習,充分發展,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實現學生人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夠爲社會貢獻自己的一生!

不過,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我們不但要學好他人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同時我們也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靈活運用導學案教學模式。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在領導的關懷下,我們三中的導學案課堂教學一定會做得更好,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