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認識實習日記四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麼總結呢?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認識實習日記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認識實習日記四篇

認識實習日記 篇1

7月5日星期六

接着,我們參觀了主校區的建工實驗室。主校區的一個實驗室中一部分是對建築材料應力和變力的實驗室,另一部分是混凝土養護實驗室。我們首先參觀了建築材料應力和變力的實驗室,實驗室裏最引人注目的是兩臺鋼材壓力試驗機,地上放着許多試件。聽老師介紹,它可以產生30噸的壓力,鋼筋在上面可以有兩種測試方法,一種是拉伸測試,一種是下壓測試。後面還有一些機器,主要是做混凝土試件壓力測試,石子,黃沙,水泥沙漿的強度,易和性測試。然後還有混凝土培育室,裏面24小時保持高溫高溼,由於現在沒有使用,所以我和幾個同學進去看了一下,裏面的一排排鐵架子上放着幾個立方體的水泥塊,天花板上還有像消防噴頭一樣的東西,聽老師介紹這些噴頭可以使房間裏保持高溼的環境。然後我們來到水力測量實驗室,裏面有許多精密的實驗設備,老師說將來我們學專業課程的時候將來這裏做實驗。

7月6日星期日

今天是實習的第二天,老師在車上就跟我們說:“今天主要去市區參觀一些有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築。”

車來到一座還沒建好的建築前停下,我們下了車,因爲天氣非常熱,我們只能圍着老師站在一小塊陰涼的地方。老師指着這座還沒建好的建築說:“這座本來將是一個非常宏偉的建築,但由於技術人員出現錯誤,導致沒法完工,看來只能拆除拉,現在就是一片廢墟啦!”

過了一會兒,老師指着這個廢墟意味深長地說:“以後大家即使不能建造出非常優秀的建築,也不能做出這種浪費資源的事情來——建造出這種廢墟的建築。”

南昌紅谷大廈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建築。對於當代的建築,也產生了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建築結構設計是建築的主要部分,他關係到建築的安全,可靠的程度,還有是否能夠滿足人們的使用要求。現在的建築結構是從解放的時候繼承下來的,所以,有很多東西雖然還是適合建築,但是,卻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了,所以,建築結構的設計有待提高。首先,要從建築結構安全的角度來提高,其次,在從建築結構的材料、使用方面來提高,建築結構的提高將會給我們國家的建築業的發展帶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常說百年大計,這是建築的年限,和你的身體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人的骨骼非常的結實,那麼他會是一個健康的人,也是能夠提供很多的勞動力,反之,則會給社會帶來很多不便。同樣,建築的結構和人的骨骼是一個概念的兩種事物。我們提倡全民健身運動的目的就是要我們的都有個健康身體來適合這個社會的發展,所以,建築結構的發展也同樣會帶來建築業的發展。

建築的發展歷史是悠久的,從原來的草棚到後來的用木頭做房子再到用石頭及其他的材料,這樣的發展過程;每一次的發展都帶來一次新的社會的變化,一種是社會制度變化,一種是社會的科技發生了變化,所以,我們現在就面臨着這樣一個問題,是如果在現在的社會中找到一種適合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學技術的建築,因爲,我們人類一直居住在一個能夠遮風擋雨的地方,原來人們想的是如何能夠生活的溫暖和不受外界動物的侵襲,而現在,我們的社會發生了變化,現在,在人們的思想觀念裏,居住的環境要舒心才行,所以說,建築業有待於發展,現在我們已經發現一種建築正在來臨,那就是——人工智能建築。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是人們心理趨向的一個產物,所以,他是合理的。我們現在就應該想一下現在的建築是不是真的要走向人工智能,是不是下面還有更加先進的建築等待我們,我們面臨着這樣一個社會就不能推辭什麼,只有,爲了建築業的新發展去努力,纔是我們當前應該做的。不難看出,建築業的發展不是單一方面的問題,而是,需要很多方面的協助纔能有所發展的,對於,我們應該勇於探索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我國的建築能夠成爲國民的滿意產品,也同樣成爲國際市場的搶手產品。

認識實習日記 篇2

第一天

新一天,新氣象。一大早,我們懷着一顆激動的心,早早的就從被窩爬起來,期待着早上8點參觀期待已久的通信展覽館。來了學校兩年,幾乎天天都經過這裏,但就從來沒有機會進去過,這次認識實習周,終於有機會了,對我們專業開放。

我們幾個班級進門排好隊,隨後一名女講解員過來了,帶着我們講解進門左手側牆上的通信發展史,瞭解下我們通信專業的背景知識。

隨後,我們朝前走,來到了大影音播放廳,影視版的通信發展史畫面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每個人都身臨其境,感覺到那個年代的人們真不容易,隨着技術的發展,我們一路走來,來到了現在的3G網絡時代。我們都以爲視頻要結束了,已經放了從古到今的視頻。沒想到精彩繼續,播放了未來的通信技術,看的我們好興奮,太神奇了,全場的同學們都感慨,我要是活在這個時代多好啊,太神奇,好不可思議,真的是一種享受,那個年代跨國際的視頻電話只是小技術,更多的定位技術,投影技術,深知技術之先進。

走出影音廳,一路看到了各種設備處,講解員耐心地給我們講解,從最原始的通信設備到光釺通信,再到3G時代,最後到4G時代····

滿載澎湃的心,不知不覺一個半小時已經過去了,我們參觀也快結束,大夥們又有秩序的退場。跨出門之後,我們幾個又掉頭看了下展覽館裏面,這裏記載着過去,承載着現在,夢想着未來·····

第二天

聽說要去移動東井亭參觀,而且還可以坐校車去,對於從未坐過校車的我們來說,情緒都很高亢。雖說老師指令我們7點20就要到南二廣場結合,8點就要開始參觀。但是大家各個都很準時到那裏結合,平日裏這個點正在做夢的同學們也乖乖的過來了,充滿着激情。7點10分南二廣場已經站滿我們的人,大家都買好早飯帶着準備坐車上吃,但中途出現了問題,班車誤點,9點纔到移動。

到了移動東井亭,大家都很高興,估計自己的未來可能就在移動工作,可以提前來感受一下移動的設備,技術。我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來到3樓機房,看到了滿層樓都是交換機,可算是大開眼界了,這麼多的設備,我們就邪惡了一下,要是沒有這麼多空調設備,這裏豈不是成了火爐了。技術人員把我們帶到一處交換機就開始給我們講這個交換機的東西,說軟交換的技術比較高端,普及運用等等。

之後,我們來到了6樓樓頂,信號發生器。雖然大家都不怎麼懂原理,可是大家都很HIGH,這就是技術。等所有人都參觀完了,我們就下樓了,回到車上,開開心心的回去了。

下午,我們參加了通信講座,這個講座基本和週一早上參觀的通信展覽館差不多,鞏固了一遍我們的對通信發展史的瞭解,老師講的也比較生動有趣,我們各個聽的也比較愉快。一個小時很快過去,我們晚上回到宿舍,很多人就開始打開電腦,對移動的設備百度了一下,好奇心的同時又在學習···

第三天

今天依然是出學校參觀,今天我們參觀的是南郵本部(三牌樓),我們這屆到了大四有可能搬到那裏去,所以大家都很好奇那裏到底是什麼樣子。都知道那裏的校區很老,設備差,

地方小,當車開到東門的時候,我們朝着校園裏一齊望去,感覺到有種大學底蘊的味道。下了車後,我們順着路線,看着校園的環境,學長學姐們的氣質,深深的感覺到這裏學術風濃厚。

來到了科技樓,我們參觀了,衛星通信站,在裏面看到好多的信號發射器,而且學到了很多通信知識,瞭解到我們日常手機通信的發射模式。圖像實驗室裏面裏面的技術也不遜色,各種圖像處理分析,技術型也很強。微波暗室裏面的只要把門一關,所有的信號全部屏蔽,很封閉的一個暗室,第一次見到過這種技術場合。光網絡實驗室,S-1240機房,軟交換實驗室,廣電實驗室,TD-SWCDMA 技術,校園網設備處等等好多展覽實驗室,頓時感覺到自己的母校原來這麼厲害,真的見識到了, 原來只是聽說,今天真的見識到了真正的技術。

下午,我們把所有的都參觀完了,本週的認識實習基本接近尾聲,在老師的帶領下,最後老師總結了一下,我們的認識實習到此就結束了,更多的知識等着我們未來慢慢去學習,通信行業的未來就看我們的今天怎樣的努力。

認識實習日記 篇3

今天是認識實習的第二天,早上十點的時候,我們便來到了學校圓樓的通信展覽館門口集合,準備集體參觀展覽館,瞭解通信發展史。

我校通信展覽館是於近期落成的,面積近1000平方米,展覽分“通信.歷史”、“通信.世界”、“通信.未來”三個專題,是一座帶有視覺藝術效果的綜合性展覽館。

沒多久我們便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進入了展覽館內部,進入館內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世界通信 南郵同行”八個大字。體現了學校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接着我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按照通信史的發展,參觀了各個時代的通信設備。館內豐富的圖片文字資料和每一件珍貴的實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最早期的烽火臺傳遞信息到現代的數字通信,衛星通信等,每一處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們。除了這些珍貴的歷史相片向我們形象地展現了不同年代的通信方式和設備外,江蘇移動、南京普天、江蘇聯通等單位提供的交換機等實物也讓我們對通信設備有了更具體實際的認識。在這裏我看到了最早的電話機、最早的手機、光纖、電纜等設備。還看到了大地震時我校捐贈的短距離通信設備的原型,它爲抗震救災發揮了一定作用,再次展現了科技的力量。最後還了解校園網的佈局,對校園網有了整體的認識。講解員還向我們介紹了國際電報聯盟,從中我簡單的'瞭解了國際電聯的歷史變遷和發展。另外還了解了在這方面取得成就的中外名人,我校校友趙厚鱗更是擔任了國際電報聯盟的副祕書長。

在參觀完後我們還看了關於未來通信設想的短片,短片通過一箇中國家庭的生活、學習、工作情況和家庭成員的所使用的交通工具,日常生活用具等向我們展現了未來通信給我們帶來的無窮便捷。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都將成爲現實。

通過此次參觀我較爲全面地瞭解了通信技術發展、進步的歷程和各種通信方式的主要技術和發展趨勢,增加了感性認識。

認識實習日記 篇4

建築工程實習開始之前進行了部分課程的學習,通過這一實踐性教學環節,增加學生對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感性認識,使學生能對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進行思考,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瞭解專業課程所涉及的內容,爲專業課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通過對施工現場的參觀以及技術人員,指導教師的講解,瞭解工程的概況,施工平面佈置,施工方案,主要施工過程.並通過實習調研活動,鍛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認真,主動的工作作風和學習態度.

20xx年9月6日 星期日

今天第一天來工地,工地上的師傅給我們大體的講解了一下,我們明白這個工程是個由6棟小高層組成的住宅小區工程,是典型的框架剪力牆結構的工程,用的模板基本上都是竹膠模板,減力牆200厚,砌塊牆有100厚和200厚兩種。此時還有一部分工人正在綁紮鋼筋.牆體的混凝土已經澆注完成,還用“SBS”改性防水卷材覆蓋着地下室的外牆鋪設一層防水卷材,工地上的工人忙的熱火朝天,因爲晚上就要開始澆築屋面混凝土。

9月7日 星期一

第二天來到工地,沒急着上現場,而是在辦公室看圖紙,那的一個師傅看我再看圖紙就問我你會看圖紙嗎?知道怎麼看,再看的過程當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麼?我一是語塞了,師傅笑了笑就跟我講了應該怎麼看圖。師傅說“看圖你要了解結構的柱距、柱網尺寸;柱和樑的斷面、高度和跨度;圍護牆體和柱軸線之間的尺寸關係;板的厚度和結構標高等。明確柱子縱向鋼筋的強度等級、規格、數量以及搭接要求;箍筋的規格、間距、和強度等級;每層柱及柱的配筋量的變化;樑的配筋要求及每層樑及樑的配筋量的變化;板的配筋要求等;瞭解各層所用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以及其他特殊要求如抗滲、抗蝕、防腐等。圖紙的審覈主要是爲防止一些圖紙的矛盾對施工的影響,如建築標高與結構之間是否矛盾,管線的安裝對結構是否有影響,圖紙的設計是否能夠實現等。”

9月8日 星期二

今天來到工地,現場在打混凝土,師傅給我們講解了很多關於混凝土澆注的知識,下午我辦公室也查閱了一些書籍,結合在學校課本上學習的知識,讓我懂得了使用插入式振搗器必須掌握的基本要求:移動間距不大於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爲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應能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振實部分邊緣。

澆築混凝土一般還必須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儘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h時,應按施工縫處理。

9月9日 星期三

今天要繼續澆築混凝土所以監理要檢查隱蔽工程的驗收,於是我跟着監理來檢驗鋼筋的綁紮和型號以及箍筋的個數是否正確。通過他們的檢驗最主要的問題是支鋼筋的馬凳少了,底層鋼筋的墊塊少,這樣的話要是澆鑄了混凝土了就不能保證混凝土的最小保護層的厚度。有的鋼筋的間距不滿足圖紙設計要求,下午經過項目部安排工人對以上問題進行了修正工作。

9月10日 星期四

今天看甲方檢驗鋼筋,發現了不少問題,有的鋼筋並不在放線的範圍裏面,於是工人們就強行把鋼筋扭曲放在線的裏面,這樣就造成了鋼筋的一次疲勞所以應該截斷重新打孔焊接,有的預留電箱孔洞的四周沒有加附加筋,還有些窗臺樑的兩邊不一般高,超出了允許的誤差範圍,這是由於工人沒有按標準標高施工的原因,經過甲方監督修改,所有的都檢驗合格了才進行下一道工序。

9月11日 星期五

今天來到現場沒什麼事,自己到工地上轉悠,看見有在那放線的,就湊上去看了看,也學到了不少東西。放線是在澆築的混凝土面上定出柱子和牆的位置,因爲牆是豎直澆築的所以他們既根據在一層牆上的標記在地面上定好經緯儀然後瞄準拿一點直接向上打上一層的軸線。這些都定好後就在屋面上定牆、邊柱、和樑的位置,而且在樓梯和電梯口的邊緣都定二道線,最外邊的一條是控制線是防止裝上模板後把樑的邊線擋住。

9月12日 星期六

一到辦公司看見有一臺水準儀,我一看就說我學過會這個,問他們幹什麼用,什麼時候用,他們說是爲了地面找平用的,在柱子四周量出一個統一高度的點,就找到地面的統一高度了,我想那不是很簡單啊,就要求試試,然後那的一個師傅就帶我到這小區的另一個樓上開始用水準儀測量了,試了好幾次不知道爲什麼柱子的四個邊測的高度都不一樣,所以一點用也沒有,看來還是水平問題,在學校也學了啊,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啊,師傅說還是練得少了,還有就是上學的時候學的不紮實,只學了點皮毛,很鬱悶,丟臉了,同時自己也反思了一下,以後不管學什麼一定都要好好學,不能太浮躁!

9月13日 星期日

今天週末沒去工地,他們說週末可以不來,我就在家休息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