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類實習報告範文合集六篇

隨着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事務都會使用到報告,報告成爲了一種新興產業。爲了讓您不再爲寫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生物類實習報告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類實習報告範文合集六篇

生物類實習報告 篇1

【實習目的】通過實習,使我們能更早地接觸並瞭解中學教育的實際工作,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教師教學技能的理解與認識。同時增強對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責任的認識, 爲以後走上工作崗位積累一定的經驗。

【實習基本情況】

1. 實習學校和班級的基本情況

今天,我們很早就騎着單車奔向久違的中學課堂。真的很久沒有進過國中的學校,這次去學校不是以學生的身份,而是以實習生的身份去聽課,去觀察學生,感覺別有不同。

我所實習的學校是惠港中學。在校門口時,我看到有很多紀檢的學生幹部,胸前掛着工作證檢查同學們的校卡、儀容儀表等,聽說學生會的學生還要檢查同學們的做操情況,打掃衛生的情況等等。而且每一個騎單車的學生都會在校門口下車,然後把車推到停車場,這些給我的第一感覺,有組織、有紀律。進入校門口後,第一感覺,地板很乾淨。把單車停好後,我們隨着師姐去辦公室,一路上我都在觀察着學生的行爲,給我的感覺,有秩序。課室裏、走廊上,沒有打打鬧鬧得學生、也沒有人大聲喧譁,大家都在各司其職:掃地的掃地、拖地的拖地,還有擦玻璃的、擦欄杆的、洗廁所的等等。我看到這些真的讓我很驚訝,以前我讀高中的時候除了掃地,我們從來不做這些事情的啊。我開始驚歎這個學校的教育方式。師姐告訴我們,這個學校提倡的是“感恩樸素”的教育。這感恩、樸素每時每刻都在學生的身上體現出來。總言之,我用八個字形容這個學校的校風:有條不紊、欣欣向榮。

7:15分,學生的早讀課開始了,所有的學生除了學生會的人,都必須完成自己的工作回到課室早讀。我們放好東西就跟着師姐來到高二八班,監督他們做試卷。

其實今天一整天我們不僅聽了一個班的課,我們聽了七個班的課,其中有

七節生物課,一節數學課。每節課每個班的收穫都很不一樣。對於這七個班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班級分爲三個等級,分別爲重點班、次重點班、普通班。三個等級間的差別真的很大。首先講一下重點班,一進到他們的課室,會有一種很整齊的感覺,在上課時,學生都很認真上課,就連離黑板最遠的那個學生都探着頭很認真在聽課,做筆記。課堂上大家都很積極回答,不會搗亂,不懂得就問老師,沒有人趴在桌子上睡覺,也沒有上課講課外話。再來是次重點班,他們上課挺認真的,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有時會有學生提出很奇怪的問題搗亂一下,可以說是比較活潑,偶爾會看到有些人講課外話,還有幾個學生沒有穿校服,可能是紀律沒那麼好。最後是普通班,在上課之前,師兄就跟我們說了,這個班級我是沒辦法控制的,你們看着辦吧。果然不出所料啊,一進課室,怎一個“亂”字了得:地板全是零食袋,桌子歪歪斜斜的,毫無秩序;上課時,遲到的遲到,睡覺的睡覺,還有照鏡子的,玩手機的,看課外書的,開小會的。反正除了前面幾個人,後面的人基本上是不聽課的,甚至連書都沒翻開。不是我誇張,要不是親眼所見,我也不敢相信。當時我在想,學校爲什麼要把重點和普通班分的那麼清楚呢?好的學生就很好,不好的學生就一塌糊塗,這樣只會使兩極分化越來越大。

2. 中學班主任工作、生物教學工作、現在中學生的特點的總結

①中學班主任工作

聽了一天的課,還真沒看到班主任出現過。師姐帶的是高二八班,她告訴我們,班主任的工作從早上的打掃衛生、早讀、做操、課室的佈置以及班會課等都要涉及到。比如說早上的打掃衛生,班主任每天都要安排學生做好衛生工作,並要監督學生完成。早讀時,班主任要到課室看人有沒有到齊,沒有到齊的話就要採取相關的措施。做操時,班主任也得站在學生隊伍當中督促他們。還有課室的佈置,一進門,在黑板的上方我看到的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是”明理求真” ,這使學生對學習的理解更深一步了。講臺的黑板上除了用來板書外,在角落裏還寫了很多與班級工作和學習有關的信息,比如說,今天誰負責哪裏的衛生工作;今天的作業是什麼,什麼時候交 ;今天誰被罰背書了等等,這些都是班主任分配下去,再由學生幹部一一落實。 課室的後面還貼了很多與學生成績有關的表格,比如說有每次月考的成績排名,成績進步榜、班裏的單科狀

元榜等,這寫都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還有,後面的黑板則做了以“直面挫折,關愛生命”的板報,這不僅有利於美化課室,還有利於學生學習到有關的知識。課室的佈置不單單是這些東西,還有很多的東西。我只是把對我印象較深的部分寫出來了。歸根結底,班主任有義務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班主任工作最主要的體現還是在班會課上,在班會課上,班主任要對上一個星期班級的學習和工作情況進行總結,該表揚的表演,該批評的則已較婉轉的語氣進行間接的批評,但不能太過激烈。師姐在實習期間也上過一次班會課,班會的主題是“我的大學生活”,通過向學生展示有趣的大學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對大學的憧憬。班會課的目的正是這樣,通過向學生傳遞某些信息,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更努力地去實現目標。

②生物教學工作

聽了六個師兄師姐的課,發現他們的課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按照這樣的流程下來的,開頭是回顧或者小故事,中間是圖文並茂地講新課,最後是以練習鞏固做結尾。下面,我就拿其中一節生物課大致說說我的感想。這節生物課是重點班的課,講的是伴性遺傳,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小故事開場: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山區女人生了三個兒子,最後都夭折了,村裏面的人都瞧不起她,最後她承受不住,自殺了。然後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生男孩是女人的錯嗎?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大家開始在討論這個問題,問題的答案千奇百怪的,引發大家爆笑連連,整個課堂的氣氛都活躍起來了。然後師姐又說,出現這樣的現象,是跟我們今天要學的伴性遺傳有關。大家頓時停止了討論,好像迫切想知道伴性遺傳是什麼回事,這時我覺得師姐已經成功地從小故事過渡到正題的學習。

課題內容是伴性遺傳,所以,首先是介紹男女染色體的區別,通過向同學們展示男女染色體的圖片,讓學生從圖中看出染色體間的差別並讓大家一起來發言。認識染色體後就是向學生介紹染色體是如何決定性別的:人和動物是由X、Y決定的,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某些動物則是叫做雄性和雌性,性染色體和人類是一樣的。還舉了一個與人相反的性別決定的性染色體,比如說雞,雄性的性染色體是ZZ,雌性的性染色體是ZW,這是一個列外,師姐還特定和同學們強調一定要記住。從這裏可看出,講課的內容是絲絲入扣,

層層遞進,讓學生的思路一步步清晰明瞭,每個內容上下都結合得很緊密。

通過一番性染色體是如何決定性別的講解,師姐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爲什麼人類性別接近1:1。頓時課堂又熱鬧了起來,大家都很踊躍的回答。師姐沒有及時把答案說出來,而是帶着這個問題開始講解伴性遺傳是如何完成的。

講伴性遺傳是以人的紅綠色盲爲列子展開的。首先先向學生介紹紅綠色盲的病症,再來是測一下學生的色覺,在測的過程中大家都顯得很新奇,課堂上依舊是那麼活躍。活躍一番過後就進入了伴性遺傳的學習。接下來的內容是通過向學生展示紅綠色盲的系譜圖,經過對系譜圖的一番講解,師姐又給學生提出問題。一共展示了五個系譜圖,提出了五個問題,分別是:①男性的患病基因只能傳給女兒?②男性的患病基因只能來自母親③女兒色盲,父親一定色盲④父親正常,女兒一定正常⑤母親色盲,兒子一定色盲。通過五個問題的提出,同學們也回答的很踊躍,有些同學答對了,有些同學沒答對,最後師姐又通過在黑板上圖示講解的方式,幫助同學們弄明白。這部分的內容過後,就是進行總結,將上面的五個結論展示在一張PPT上,讓學生抄下來,師姐還強調了這個一定要懂,要會分析,要記得住。接下來的內容就是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去分析遺傳系譜圖,也就是去完成書上留下的練習題,同學們做完後,師姐開始講解,先將第一道題在學生的發言下寫在黑板上,第二道題則由學生上講臺來寫,師姐先做示範,再讓學生來做,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最後師姐還向學生了解其他的伴性遺傳病,如稱爲“皇家病”的血友病,學生對這個也是很好奇的,但是最後由於時間的問題,就不能仔細的講解,做練習的時間也不夠,同學們就下課了。想當年,做學生的時候會覺得一節課的時間好難過,但是現在覺得要是講臺上的那個人是我自己,時間會不夠用,一下子就沒了。

整節課,總的來說,算是比較成功的,我覺得最值得我學習的一點是,通過問題引發大家的興趣,再過渡到學習當中去,當然問題一定是有趣的才能激發學生。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散發,還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一個很輕鬆的環境下完成學習目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③當代中學生特點。

當代中學生的特點,我說我所看到的大部分的學生,還有少數的列外就不一一再說了。首先,我覺得現在的學生都很敢說話,不像我們那時那麼內向,

他們是有什麼問題就問,不會不懂裝懂,有什麼就說,不會遮遮掩掩的。其次我覺得他們上課的態度很好,比較好學他們上課回答問題都很積極,而且很多都回答的很對,證明他們是有預習的,比起以前的我,要認真多了。再來,是他們的好奇心很強,對很多問題都很感興趣,使老師的課能很容易進行下去。最後,我覺得學生的思想比較獨立,比較有個性。他們會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然後說出來大家討論,不對的,老師會慢慢引導他往正確的方向,對的,老師會給予一定的鼓勵。當然,還有一些不好的方面,比如說上課遲到了,不會向老師報告,直接進課室。上課睡覺,玩手機,看課外書,一點都不怕老師看見,可能是因爲實習生給他們上課的原因,他們比較有點目中無人,這些是我在普通班裏看到得,甚至有些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問坐在他旁邊的班主任:“爲什麼要拿我們做小白鼠啊?”凡事都有兩方面吧,這些真的使我很感慨。

2. 實習中的認識和感受

這次實習主要集中在課堂方面,所以對生物教學工作的感想比較多。第一,作爲一個老師,要懂得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想問題,比如說上課不能講太快,要及時問學生:“可以了嗎?”“懂了嗎?”第二,作爲老師,基礎知識要紮實,要能很好的回答學生問得問題。我聽得第一節課,是一個師姐的課,她沒有備課,直接就講課,學生問問題時,她一個都回答不上來,學生一直說:“哎,將就點啦!”整個課堂的氣氛都很尷尬。第三,老師講完一個內容,要及時地總結,不然學生都不知道講了那麼多到底在講什麼。第四,面對不同的班級,要因材施教。比如說,有一個師兄,上美術班的課,過程簡略,主要的是結論,說太多他們也聽不進去的。第五,上課要注意情緒、要有激情、還有不要拖堂。老師的情緒會影響學生,所要上課時要特別注意。激情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有一個師姐上課時激情四射,學生的上課情緒也會跟着高漲起來,只有師姐吼一聲“大聲點”,全部學生頓時精神起來了。拖堂是讓學生很反感的事情,所以,要想得到學生的喜歡,千萬不能拖堂,所以要掌握好課堂時間。 以上便是我經過實習後比較大的感想,很多方面都是很值得我慢慢去體會、去學習的。

生物類實習報告 篇2

歲月如梭,光陰似箭,不知不覺在微生物室實習的時間已經結束了,但收穫頗豐。 通過積極協助老師完成細菌學方面檢驗項目的同時,自己的基礎操作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操作起來熟練了非常多。而且通過染色在顯微鏡下能辨認的細菌也更多了,像球菌科的葡萄球菌感染、鏈球菌、淋球菌以及桿菌科的腸桿菌,真菌孢子在顯微鏡下也能一眼辨認;全片查找結核桿菌的陽性率也提高了。

對什麼類型的標本應做什麼平板接種,培養溫度等也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比如:痰標本應接種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保平板而且還要做塗片染色以監測痰標本的合格程度。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主要觀察病人痰標本里的基礎菌羣的生長狀態,沙保主要觀察是否有念珠菌生長。

總之在微生物一個月的實習日子裏感覺自己受教頗多,通過親身實踐操作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理論知識同實踐很好的結合了起來,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已熟悉掌握了各類標本的接種、細菌培養以及細菌的初步鑑定、細菌的藥敏試驗等。

生物類實習報告 篇3

20xx年12月26日至20xx年1月1日,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參加了爲期一週的認識實習活動.在認識實習中,我們先聽陶老師給我們上的啤酒釀造及關於啤酒的知識講座,第二天的早上在學校實驗樓參觀啤酒發酵的一些流程及設施,第三天上午管理工程學院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啤酒的市場調查知識的講座,第四天上午我們聽了項老師給我們上的有關啤酒品評的講座,第五天我們去了實驗樓現場品評了啤酒了,最後兩天我們自己設計一個啤酒市場調查問卷,並且走出去發放我們的問卷調查表。現將此次實習總結如下:

  一、 實習目的

這次認識實習是在完成基礎課程的學習後所進行的實踐環節。實習和觀摩進一步鞏固加深課堂所學過的理論知識,將理論和生產實踐結合,併爲本專業後續《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等相關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是我們對發酵、藥品等企業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作爲一名生物工程專業的本科生,我對發酵,食品以及藥品相關領域都很好奇.而這次認識實習讓我比較全面的瞭解了這些生物工程行業的發展情況,爲以後的專業學習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通過實習,我也感受到了當今生物產業的廣闊前景,堅定了專業信心,在以後的理論學習中,我將更好的把實習所學的知識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爭取早日掌握紮實的專業技能!

  二、 實習內容

(1) 啤酒釀造知識講座

那天我們4個班在2教,認真聽取陶老師的講解。陶老師首先就向我們講了一個生物工程的學生必須知道的—什麼叫啤酒。我現在終於知道啤酒是以水、大麥爲主要原料,大米、酒花爲輔料,經過制麥、糖化、發酵、罐裝,釀造而形成的含有二氧化碳、酒精及多種營養成分的飲料酒。以上定義是按照GB(國家標準)來定義,缺少任一成分的飲料都不能叫做啤酒。陶老師還向我們介紹了啤酒瓶上的註冊商標QB、SB、GB和用液滴法趕走啤酒上未裝滿的瓶頸部分的氧氣,從而更長久的保存啤酒。我還從講座上知道了啤酒有純生、生啤、熟啤等種類,其中扎啤若是沒有攜帶製冷機的話,就最好在24小時內喝掉。

陶老師還向我們介紹好多知識,例如讓我們觀看了大麥圖像,以及爲什麼選大麥,它的`形狀有哪些好處。還有酒花,是釀製啤酒必不可少的原料,酒花爲了增加酒香和苦味的,等等一系列知識,我也無法完全吸收,總之收穫頗多。

(2) 啤酒發酵參觀

啤酒發酵分爲有氧和無氧發酵。我們先參觀有氧發酵的精密儀器。有氧發酵的流程分爲進氣、滅菌、降溫、接種、發酵。由於發酵需氧,因此需不斷通空氣,而設施內壓強要保持比外界大氣壓高,儀器也是隨空氣而間歇啓動,這樣頻繁啓動有損機器。所以進氣後有一個大的儲氣罐,來維持持續進氣。發酵是在酵母菌發酵而釀造成酒,因此需要嚴格滅菌。通過高溫系統滅空氣的細菌,然後再通入發酵,發酵的菌種有自己的最適宜溫度,過高的溫度也會殺死發酵菌種,所以老師說在通氣入發酵罐前,有一個冷卻系統,由我們在實驗室小規模發酵,所以就用自來水冷卻。前面已經說過,發酵罐裏不允許有其它菌種,所以接種時要嚴格滅菌,因此接種時一定要迅速,防止要接種的菌種全被殺死。

無氧發酵就沒有那麼麻煩。爲我們講解的是兩個大三的師兄。那裏面有1234號發酵罐,全封閉。外連一個菌種培養罐和一個外控設備,從外面來控制發酵罐裏的溫度、PH,從透鏡裏可以看見發酵罐裏的情況。發酵罐里人工無法清洗,就連接一個清洗罐,用鹼液來洗。

啤酒製造方法與過程

特點…

餐廳內啤酒的釀製方法是嚴格遵循德國傳統古老的釀酒法令所釀製,純自然不經過濾正,因如此而使得鮮釀啤酒擁有獨特的口感順口而舒暢,保留了啤酒原有的特色風味。絕對不加任何人工添加物。

原料…

水 :對啤酒而言爲最重要的成分,它必須是純淨無色無味

麥芽 :啤酒麥芽分大麥小麥,餐廳裏的麥芽主要來自中國北方

啤酒花:是啤酒味道的主要來源,全部由德國進口而來

酵母 :是一種真菌,它能使麥芽汁內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由德國進口而來

製造方式…

釀製啤酒共分爲六個步驟,大約需歷時28個工作天來完成

啤酒釀造過程分爲:

1. 粉碎糖化

把麥芽磨成粉、糖化後的麥汁由輸送管 輸送至過濾鍋

2. 過濾

將糖化後之麥汁送至右邊煮酒槽過濾,將麥汁與麥糟分離

3. 煮沸及添加啤酒花

傳送至煮酒槽內用100度水溫蒸煮大約70分鐘,加入啤酒花之後,蒸煮到剩餘1000L之麥汁爲止再順着輸送管輸送到發酵房

4. 冷卻

麥汁會經由此冷卻器將溫度降至10-12 C後引入發酵桶等待發酵

5.發酵

麥汁經過充分的冷卻後引入發酵桶,加入10- 15L之酵母進行發酵,大約需6天左右來完成發酵,在此步驟最後麥芽裏的糖會經由酵母轉化成酒精 (酵母加麥汁 = 啤酒)

6.熟化貯存

在啤酒成熟之前熟化貯存爲必要步驟,啤酒熟化大約需要 3個星期在攝氏 0 度的貯酒桶進行,啤酒的色澤、獨特的風味都會在此步驟發展形成

等待啤酒成熟後,啤酒直接經由啤酒管輸送至貯酒桶或桶裝啤酒桶內提供消費者使用

口味…

鮮釀小麥啤 :是一種帶有純麥芽釀造的啤酒、使用豐富的啤酒花、其口感在辛澀中蘊藏着溫和的奶油香味(非常適合女性飲用)

鮮釀黃啤:是一種德國南部風味之啤酒,由多種烘烤過的麥芽釀製而成、故此顏色較深而且口味濃郁、其豪放的酒性充滿活力

鮮釀黑啤:也是一種德國南部風味之啤酒,唯一由頂部發酵釀製而成的啤酒、氣泡豐富有着“香檳啤酒”之美譽、其口感略酸並具有丁香及香蕉的芬芳

同時我也收集了一些關於啤酒釀造工藝流程見附表:

(3)市場調查講座

我們的老師請到管理工程系的謝老師來給我們講一講市場調查該如何去做,應該注意什麼。從老師那裏,我們瞭解到市場調查分爲市場調查的目的、對象、地點、調查方法和調查問卷等組成。調查研究流程爲項目設計到簽訂委託書再到問卷設計。設計好後,試訪問,然後對問卷修正、印刷。在實施訪問督導培訓和訪問員召集與培訓,再是實地調查,最後編碼錄入與整理、統計分析。調查完後寫一份報告並上

1關於啤酒的品評老師也給我們講了很多的知識

2啤酒品評的目的

(1)掌握和評價啤酒成品、半成品、儲存品(車間內部儲存酒樣)、主要生產原輔料、包裝物的質量狀況和適用性;

(2)確定本企業各品牌啤酒和新產品的基本特徵,並進行判定;

(3)診斷現有產品存在的口感缺陷,進行對策性技術質量管理,評價和優化工藝及設備管理;

(4)瞭解其它企業產品的口味特徵,以對本廠工作有指導意義;

(5)利用品評技術,掌握不同消費者對啤酒的口感嗜好,生產相應的產品。

3.啤酒品評系統的建立

3.1 對品評人員的要求和考覈及注意事項

3.1.1 對評酒員的要求

(1)熟悉啤酒生產工藝,較爲靈敏的味覺和嗅覺,熟悉啤酒風味和特點及某些成分不同比例組合氣味的特點;

(2)熟悉啤酒在不同儲存時段和不同存放條件下的風味變化特點,能判斷出所品評啤酒的風味口感及品質狀況;

(3)掌握典型品種啤酒的風格及口感特點,瞭解部分地區消費者對啤酒的口感嗜好;

(4)能較準確地找出啤酒在風味和品質上的缺陷及產生缺陷的可能原因;

(5)具有高度責任感、爲人公正、無偏見、不以個人好惡進行判斷。

3.1.2 對品評人員的考覈:

對每次品評結果進行統計,分別計算每位評酒員的月度準確率,連續三個月品評狀況較差者,要重新參加培訓和考試。

3.1.3 品評員應注意的事項:

(1)品評員不使用香水,女子擦去口紅;

(2)品評前30分鐘和品評中禁止吸菸;

(3)品評前用無香料的洗滌劑洗手;

(4)品評前要洗漱口;

(5)品評前不飲食,不吃口香糖等;

(6)品評中不交頭接耳,保持肅靜;

(7)經常注意健康,保持身體狀況良好,當身體不適、頭疼、疲倦、感冒等應提出不參加品評;

(8)當同時判斷多數樣品時,一起嗅聞所有樣品的氣味,判斷再現性。

3.2 品評時的要求

3.2.1 對品評室的要求

品評室應舒適安靜,不受外界干擾,室內光線柔和,不允許有任何異味存在,室溫保持20℃,相對溼度保持60%爲佳。

3.2.2 對酒樣的要求

凡參加品評的酒樣,均應密碼品嚐,以1、2、3號碼示之,最後公佈結果,應嚴加保護,不得混淆弄錯,斟酒應注意斟酒高度和速度保持一致。

3.2.3 品評要求

(1)品評時,先觀察酒的外觀性能(保持透明度、起泡性、泡持性和色度等),然後嗅味;

(2)開始飲用時宜輕呷,不宜大口飲,然後大口飲用品評;注意第一口的風味印象及後味感覺;

(3)品嚐一個酒樣,即與其他酒樣進行比較,對淡色啤酒重點在酒花的苦味和香味;對濃色啤酒,重點是麥芽香味及其醇香味。

4.啤酒應具備的條件

4.1 爽快

係指有清涼感,利落的良好味道。即以爽快、輕快、新鮮、清涼感、利落表達的味感。

反義語有緩慢(遲鈍)、膩厚、粘口、混濁、膩人、不利落、後味不好、沉重、無清涼感、不爽快等。

4.2 純正的味

指無雜味、純正。亦指表現爲輕鬆、愉快、純正、細膩、無雜臭味、乾淨等。反義語爲有雜味、不純正、怪味、異味等。

4.3 柔和

指口感柔和,亦指表現爲溫和、柔和、潤滑、口味好等。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才能顯示爲柔和。柔和是良好的啤酒花的芳香和上等品中溫和的苦味。反義語爲粗糙、乾枯生硬、不潤滑等。

4.4 醇厚

指香味豐滿、有濃度、給口中以滿足感。亦指表現爲醇厚、芳醇、豐滿、濃醇等。

反義詞是無軀幹、味不濃、水似的、淡、輕、不令人十分滿意、單調等。

4.5 澄清有光澤,色度適中

無論何種啤酒,都應該澄清有光澤,無混濁,不沉澱。色度是確定酒型的重要指標,如淡色啤酒、黃啤酒、黑啤酒等。

4.6 泡沫性能良好

淡色啤酒倒入杯中時應升起潔白細膩的泡沫,並保持一定的時間。如果是含鐵多或過度氧化的啤酒,有時泡沫會出現褐色或紅色。

4.7 有再飲性

啤酒是供人類飲用的液體營養食品,只有再飲性,才能大量消費,企業才能繼續生產。

5. 啤酒風味缺陷產生的原因和糾正預防辦法

5.1 氧化(老化)味

5.1.1 造成物質:羰基化合物

5.1.2 產生原因

(1)麥芽和麥汁中的一些羰基化合物發酵時未得到充分還原;

(2)呈氧化態的類黑精及多酚對高級醇的氧化作用產生典型的老化物質反-2-壬烯醛。

(3)成品啤酒在儲存過程中,溶解氧催化羰基化合物。

5.1.3 糾正預防方法

生物類實習報告 篇4

一、教學工作篇——付出努力,收穫快樂

教學工作是我們教育實習的重點之一。實踐教學又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的重要指標。所以在實習過程中,我們每個實習生要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和師範技能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我的教學指導老師袁老師是一中高一生物組的備課組長,也是我院的一個研究生師兄。他經驗豐富,爲人隨和可親,在教學工作方面給了我很多指導。還有科組裏的師兄師姐們和老師們。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也感受到學習之餘的一些快樂。非常感激這些老師們。

(一)聽課篇——虛心取經

實習的前段時間我一直在聽課,一節新課即使聽了五六遍也不覺得厭煩,因爲每個老師上課的方式都不同,即使是同樣的內容,一節課下來也有一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期間還有幸遇到教研員去聽課評課,更是受益匪淺。

在聽課前,首先我自己已經明確:這種聽課和之前作爲學生的聽課完全不同,這一點之前在學校進行教育實習就有意識到了。我告訴自己:我們現在是以老師的身份去聽課,不是爲了學習老師所講的知識,而是要學習老師怎麼講課,學習如何傳授知識,如何駕馭課堂,如何控制授課時間等等。在聽課時,我會認真做好聽課筆記,注意老師講解過程中的教學思路,如何引入,如何設置問題,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等。還會特別注意老師的課堂語言組織能力。 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都不同,新教師跟老教師在對課堂教學的處理上也不同,都各具特色,都有值得學習、汲取的地方。

對於聽課這方面,除了自己的一些意識和感悟之外,還有師兄師姐們的一些建議。還記得師兄師姐常跟我說:“聽課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與其上很多課,還不如好好聽課之後經過認真充分的準備再上課,即使上得不多。”所以我聽取他們的意見,積極地去聽課。不是有句話說:“博採百家之長,熔鑄自身之能”。相信,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問題、做事情,會減少我們的所走的道路。最後,在訪談師兄的時候,他也教我一些聽課的技巧。這些對我的教師成長之路都很有幫助。

(二)備課篇——臺下十年功

在實習前期,我就主動找師兄確定要上的課,爲了可以做好充分的備課工作。所以先確定了兩節要上的課:《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和《細胞中的無機物》。這兩節課都是我從來沒備過的課。因爲總覺得比較簡單,越是簡單就越不知要怎麼講好。可是不管怎樣,我從頭開始,一直在邊聽課邊備課。先是細讀教材和教學大綱,確定各節的教學重難點和需要講清的幾個知識點。再上網找資料,參考一些課件和教案之後,整理好自己的教學思路。最後再自己動手製作課件和撰寫教案。由於我的指導老師剛好到了要上這兩節課比較慢,所以後來在聽了其他老師講授這兩節課以及聽取指導老師的一些意見之後又做了適當的修改。修改完成之後,然後再組織語言,進行試講。這整一過程真的很不簡單,花了很多心思。雖然其他節課由於時間的關係沒有做到這麼充分,可是我覺得這些都是一個實習生應該做到的。

備課一定要充分。其實,就像師兄說的,備課再多再充分,也會有突發狀況。

有時候就需要一些課堂生成,例如有時對於一個知識點,我打算這麼講解,可是發現講解之後學生不懂,就需要老師去拓展,要在不斷總結中擴展。而且,在備課過程中,資料的整合這方面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生物,如果是純粹課本的內容的話,是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的。要多列舉生活中一些生動活潑的例子,要融入自己的思路,運用得恰到好處。這些在備課的時候都要考慮到。總之,備課是教學環節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要做好,就要不斷地努力、積累和總結。

生物類實習報告 篇5

一、生產實習目地

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業務知識,印證、鞏固和豐富已學過地專業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在實際中調查研究、觀察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地能力和方法,爲後續專業課程地學習打下基礎。

二、生產實習內容

正陽河醬油廠

原理:

以大豆、小麥爲主要原料,採用傳統天然發酵工藝,經十餘道工序精釀而成,內含多種人體必需地氨基酸、還原糖等營養成份。色澤鮮豔、質純味正、醬香濃郁、鹹甜適口,—是烹任各式菜餚、冷拌、餐桌盛宴地佐餐調味佳品。分特級、特鮮、精製佳釀優級等1有瓶裝及復全薄膜軟包裝,計14個品種。

工藝流程:

製作方法

1、種曲製造

①菌種

②培養:試管菌種→錐形瓶菌種→曲盒種曲(或曲池、曲匾)逐級擴大培養。試管菌種應定期進行純化、復壯。

③質量要求:

感官指標——孢子叢生,黃綠色,無異味,無污染。

理化指標——每克菌種(幹基)含孢子數510**9個以上。孢子發芽率在90以上。

2、原料處理

①脫脂大豆地破碎

脫脂大豆破碎程度,以粗細均勻爲宜。要求顆粒直徑2~3mm,2mm以下地粉未量不超過20。

②潤水

脫脂大豆與麩皮混合蒸料時,脫脂大豆應先從80℃左右熱水進行浸潤適當時間後,再混入麩皮,拌勻,蒸料。

3、制曲

①接種入池熟料冷卻到45℃以下,接入種曲2‰~4‰,混合均勻後,移入曲池制曲

②制曲工藝條件曲層厚度25~30cm,曲料應保持鬆散,厚度一致,制曲過程中應操縱品溫28~32℃,最高不得超過35℃室溫28~30℃,曲室相對溼度在90以上,制曲時間24h以上。在制曲過程中應進行2~3次翻曲。

4、發酵

①鹽水地配製:食鹽加水溶解,澄清後使用。

②拌曲鹽水

鹽水地溫度:夏季45~50℃,冬季:50~55℃;

操縱:成曲拌鹽水量使醬醅水分爲50~53(移池浸出法)55~58(原池浸出法)。

③拌曲操作

在成曲拌入鹽水時,應當使鹽水與成曲拌和均勻,不得有過溼過幹現象。爲防止醬醅表層形成氧化層,影響醬醅質量,可採取:

5、浸出

6、醬油地加熱滅菌

生醬油加熱滅菌溫度視方法不同而異。間歇式加熱65~70℃維持30min;連續式加熱熱交換器出口溫度操縱在85℃。

7、配兌

將頭油及二油按醬油質量標準進行配兌。

8、澄清

將經過加熱滅菌及配兌合格地醬油成品進行靜置澄清。靜置澄清地時間一般應不少於七天。

產量

瓶裝地每天生產1500箱,軟包裝機器有16臺,每臺生產20袋/分,日產量爲4000箱,每箱30袋,每袋400ml。

哈爾濱美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企業簡介

哈爾濱美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20xx年2月,是以研發、生產乳糖酶等生物製品爲主地民營股份制高新技術企業,嚴格按GMP要求組織生產,已通過ISO9001:20xx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現已形成“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地良性發展模式。20xx年初被國家發改委列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發展專項計劃”。

2、主要產品介紹

中性乳糖酶

系統名稱:β—D—半乳糖苷乳糖水解酶(常用名稱:乳糖酶)

外觀:黃色至淺褐色粉末狀

作用原理:水解乳糖分子中地β—半乳糖苷鍵,使乳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半乳糖併合成少量低聚乳糖。

穩定性能:①熱穩定性—pH在6。6~7。0條件下,40℃以下比較穩定,2小時酶存活率90,超過45℃酶活力呈現不穩定,50℃以上很快失活;②pH穩定性—pH在6。2~8。6之間穩定,低於或高於很快失活。

最適溫度:39℃

最適pH值:pH6。8

金屬離子對酶活力地影響:被Mn2、Mg2激活,被Ca2、Zn2、Cu2、Fe2所抑制。

家用直投式酸奶發酵劑

家用直投式酸奶發酵劑系利用分子生物技術將精選出地酸奶專用菌種——嗜熱鏈球菌和保加利亞乳桿菌進行混合純培養,經濃縮、真空冷凍乾燥製得。具有菌種(!)純度高、菌體性能穩定、使用方便等特點。

低乳糖奶粉

哈爾濱美華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地低乳糖奶粉是將鮮牛奶經中性乳糖酶水解後,高溫殺菌、真空濃縮、噴霧乾燥地科學方法制成。

3、生產工藝流程

配料罐——→種子罐——→發酵——→管式離心機——→無菌室——→凍幹——→產品檢驗

4、生產設備圖示

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責任公司

生物類實習報告 篇6

姓名:初旭

班級:食品12-3班

學號:120424301

指導教師:歐陽傑

實習一 牛欄山酒廠

一. 實習目的

1. 瞭解牛欄山酒廠的歷史和酒文化

2. 通過參觀瞭解白酒的製作工藝流程

二.實習地點

北京市順義區牛欄山酒廠

三.相關企業介紹

牛欄山酒廠,中國歷史悠久的釀酒廠之一。依據現保存在順義檔案館的《順義縣誌》記載,從有詳細釀酒歷史記載的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算起,釀酒古鎮牛欄山的“酒齡”已近300年。據民國20年《順義縣誌·實業志》載:“牛欄山鎮造酒工作是工者約百餘人(受僱於治內十一家燒鍋),所釀之酒甘冽異常爲北平特產,銷售鄰縣或平市,頗膾炙人口,而尤以牛欄山之酒爲最著”。

牛欄山酒廠自1952年在“公利號”、“富順成”、“魁勝號”、“義信號”四家老燒鍋的基礎上成立建廠,現已發展成爲國有大型企業,總資產達5.1億元,是北京市年產白酒5萬噸以上的生產廠家之一。企業現有幹部職工1500餘人,主要生產以“牛欄山”牌二鍋頭等共計170餘種酒類產品,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眯。

四.牛欄山二鍋頭基本概述

牛欄山二鍋頭,二鍋頭之宗。二鍋頭作爲京酒的代表,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京師釀酒師蒸酒時,去第一鍋“酒頭”,棄第三鍋“酒尾”,“掐頭去尾取中段”,唯取第二鍋之貴釀。牛欄山二鍋頭,宗氣一脈相傳,於20xx年9月4日榮獲“國家二鍋頭原產地認證”。

二鍋頭酒選用高粱爲主要原料,還是以麩曲和酵母爲糖化發酵劑,採用傳統的“老五甑”工藝,經原料清蒸、輔料清蒸,低溫入池,適當發醇,火蒸餾,掐頭去尾,貯陳精釀而成。

由於二鍋頭酒的酒液清亮透明,香氣芬芳,酒質醇厚,入口甘潤、爽洌,酒力強勁,後勁綿長,回味悠長,因此備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二鍋頭品牌家族也日漸豐富。

牛欄山二鍋頭的發酵,仍沿用古老的“地缸”發酵法,恪守傳統的“清蒸清燒”釀造工藝。從潤料、糊化到入池發酵,十多道傳統工藝,下足精緻工夫。充分保證,地道二鍋頭之清、香、爽、淨。

五.生產原料和設備

主料:高粱(東北高粱)、玉米、大麥、水(深層地下水)

輔料:豌豆、酒麴

設備:主要有發酵設備、釀造設備、蒸餾設備、灌裝設備等。

六.生產工藝和流程

1.生產工藝

採用續碴清香型麴酒生產工藝。

所謂續碴法是將米碴子(指粉碎後的生原科)蒸料後, 取出酒醅(又稱母糟, 指已發酵的固態醅, 將米碴子和酒醅混合後, 在甑桶內同時進行蒸酒和蒸料(這種操作稱混燒), 然後加曲繼續發酵, 如此反覆進行。由於生產過程一直在加入新料及曲, 故稱續碴發酵法。

其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工藝流程圖

2.發酵類型

採用的是固態發酵法:其工藝特點是全部釀酒過程的物料流轉都在固體狀態下進行,發酵容器主要採用地缸、窖池、大木桶等發酵設備,多采用甑桶蒸餾。固態發酵的酒質較好。

3. 過程控制

①對原料的控制:高粱是二鍋頭的主要生產原料,酒廠擇優於我國高粱主產區的東北地區,專門建立了優質原料供應基地,並對原料採取嚴格收購、多次檢測、達標入庫、出庫在檢測等控制方法,保證所有原料均達工藝要求標準。

②對水源控制:釀造二鍋頭使用的是地下三百米處的優質地下水。按工藝要求。酒廠定期對水質進行化驗和檢測,進行反滲透處理。使水質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標準,在此基礎上,水中的一些無機鹽以及電導率等指標也要達到釀酒的要求,才能成爲合格的釀酒

用水。

③對勾調工藝的質量控制:目前酒廠盛原酒的容器是陶壇和不鏽鋼桶,有效地保證了原酒的長期存放;其勾調用水需經反滲透處理,以保證牛欄山二鍋頭酒的封爲特點和優良品質。

七.實地參觀照片

包裝生產線 陳年窖藏

發酵車間傳統蒸餾工具——“天鍋”

八.實習思考題

1.二鍋頭主要是什麼香型?

答:清香型

2.酒的起源有哪幾種有意思的傳說?

儀狄造酒說

○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

史籍中有多處提到儀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記載,似乎儀狄乃制酒之始祖。公元前二世紀史書《《呂氏春秋》》雲:儀狄作酒。漢代《戰國策》則進一步說明: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日:‘後世必有飲酒而之國者。'遂疏儀狄而絕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4]2杜康造酒:關於杜康造酒 ,歷史文獻多有記載,如《世本》雲:“杜康作酒。少康作○

秫酒。”張華《博物志》雲:“杜康作酒。”顧野王《玉篇》雲:“酒,杜康所作。”李瀚《蒙求》雲:“杜康造酒,倉頡制字。”朱肱《酒經》雲:“酒之作尚矣。儀狄作酒醪,杜

康作秫酒。豈以善釀得名,蓋抑始於此耶?”《類書纂要》雲:“儀狄作。杜康造。” 3猿猴造酒:○當猿猴採集的花果及穀物,食後剩餘而殘留或者散落在石巖中,日久由於微生物侵入,遂自然發酵成酒。

3. 牛欄山二鍋頭酒蒸餾時“掐頭去尾”的道理?

蒸酒時,需將蒸餾而得的酒汽,經第一次放入錫鍋內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頭”和經第三次換入錫鍋裏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處理,因爲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的物質成分,味道較雜,所以酒廠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裏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名爲“二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