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習心得:記第一次公開課

說實話在剛開始聽說要上公開課時,我心裏頓生絲絲怯意。主要是覺得自己經驗不足,也覺得有一定的壓力,有一點緊張。但事情總要踏出第一步,下定決心後我迅速調整自己的心態,給自己心理暗示:開設公開課的目的不是爲了檢測作課老師的水平,而是想通過這節公開課爲載體,通過廣泛研討,達到提升教師的專業判斷和教學實踐智慧。

大學生實習心得:記第一次公開課

  一、內容的選擇。

幾天前我就調整進度,選擇了人教版必修三的第二單元的李商隱詩兩首中的《馬嵬》。是因爲這節課容量相對於較少,學生比較活躍。《馬嵬》要比《錦瑟》更加易懂,也比《寡人之於國也》的敘述性強,便於上公開課。公開課定位是在“課”上而非“公開”上,要在“課”上做文章,而不是在“公開”上做文章。在“課”上做文章意味着要遵循課堂教學和學生認識活動的基本規律,反映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師生的真實水平,把公開課迴歸到真實的日常教學上來,拉近公開課與常態課的距離,讓大家覺得可看、可學、可用,體現公開課的教學價值。

  二、課前的準備。

短短的45分鐘,想要精彩綻放卻不那麼容易。這需要作課教師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並且需要同事幫忙不斷提出修改意見,不斷的完善的。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確定教學內容。然後仔細研讀文本,深入瞭解教材編排的特點、意圖及文本折射出的深層次的內涵,大膽取捨與整合,平時看似簡單的教材,此時卻需要咬文嚼字,反覆推敲。哪怕一個小疑問都要查閱大量的資料,以便獲得所需要的知識點。當然查閱過程中大量的資料不一定是你需要的,即準備多,需求少,剩餘的就是你自己的了。當教師不辭辛勞地打造公開課的時候,公開課也毫無疑問地打造了教師。

  三、課時的交流。

在課堂上話語交流維繫着教師活動的展開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因爲《馬嵬》它是李商隱對馬嵬之變的詠歎。而馬嵬之變這一歷史事件大家都相對熟悉,比較瞭解。我們的.學生是一個個具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作爲教師,我們應該注重學生髮展的潛在性、主動性和差異性,在課堂上保證學生有自主表現和發展的空間,爲每個學生提供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思考、討論、評價。

  四、教師的評價。

課後,我的指導老師給了我兩點建議:一是詠是歌詠,不是李商隱的評價和態度;二是藝術特色我如果講對比,就講對比就好,不要太多的講文本內容。

一節公開課的結束留給我的不僅僅是上一堂課而已,留給我的有很多很多。靜下來反思我的教學實際,捫心自問:每一堂課都是這樣準備充分的嗎?每一堂課師生都這樣充滿激情嗎?每一堂課都開展形式多樣、紮實有效的訓練的嗎?每一堂課都草草了事,學到哪裏算哪裏,留有“遺憾”的嗎?在今後的教學中讓我們多一些準備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