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建築美術實習報告

苗族民居文化調查報告

廣西建築美術實習報告

前言

中國地域廣大,各地區民居有各自的特點,在少數民族地區,這些特點尤爲明顯。氣候和地質條件與民居風格有着重要聯繫,但是民居的風格還受到其他因素諸如歷史、風俗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各個地區的民居因其特色,形成了一種建築文化。這種建築文化既反映一個地方的歷史、宗教、風俗、地理,還展示了一個地方的審美特徵、文化素養。縱觀中華大地,各具特色的一幢幢民居,恰似不同風格的一幅幅立體的水墨面,令人詩意油生,回味無窮。

北京的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坡的窯洞還有廣東福建一帶的客家土樓都各具特色,而苗族的民居也深深刻上了這個民族的特點。

一.風趣的建房習俗

苗族有着十分風趣的的建房習俗。建房是苗族人民生活中非常莊重的一件事,選擇屋基的日子十分講究。苗族一般是村寨聚居,宅地選擇避陰向陽,有的選在周圍盡是綿延起伏的峯巒中,有的選擇在背靠峭壁的山峯或羣山環抱的山腰裏,有的選擇在蒼松翠柏下或山巒層疊的高山上。有錢的人家還專門請來風水先生定向採標,選擇宅基。宅基選好後,還要選日子動工。一般是根據傷悲的八字來推測,是否有相生相剋的,選好吉日良辰後,主人請來手藝高超的木匠師傅,選一棵粗壯高大的山木作爲房間的中柱,稱爲“架馬”。 砍樹前,木匠師傅向杉樹的根捋酒、掐肉以示祭祀,並念道:“哪棵樹最大?哪棵樹最高?這棵樹最大!這棵樹最高!人有九抱九,高到九雲霄,今天把你砍,造房萬年牢。”吉語唸完後,木匠師傅用斧子在樹上砍三斧,遞給主人砍三斧。再將斧子交給幫忙的人將樹砍倒。樹倒的方向很有講究,一定設法將樹倒向東方,以示吉利。再將砍倒的樹按中柱尺寸鋸斷、剝皮、刨光,運到家中。木匠還要燒香點燭,殺雞敬魯班師祖,在柱頭上認真彈上一條中墨線,稱作“發墨”,表示新房動工。 新房立好後要上大梁,在起房造屋中,上樑被視爲是一件隆重的大事。梁木選擇也很講究,一般選用杉木、椿木、梓木等。這類樹木的再生性很強,主樹被砍伐後,來年又從根部發出很多新枝,表示興旺發達。當地的習俗是梁木由郎舅送,上樑這一天,郎舅家將梁木砍好,製成毛壞,用紅布包裹,請人擡到主人家,主人要備鞭炮到寨邊迎接梁木。

梁木擡到主人家後,木匠師傅再按尺寸進行細加工。定好時辰,架好上樑樓梯,準備上樑。上樑時還要唱上樑歌,上樑開始,木匠師傅在新房堂屋唱道:“一進堂屋四四方,主家請我來上樑,腳踏雲梯步步高,登上新房亮堂堂,仙桃堂中累累掛,主家富貴萬年長。一上一步人氣吐,二上二步子孫強,三上三步家豪富,四上四步狀元郎,五上五步五子登科,六上六步六畜興旺。”上樑後,主人家使將幾筐用孺米做成的彩色樑粑,從樑上撒下,大人、小孩蜂踊而進,哄搶樑粑,歡聲一片,滿堂喜慶。

這一系列有趣的儀式都展現出苗族人民對神靈的敬畏以及的長輩祖先的尊敬,也深深印上了苗家人的特色,爲單調的生活添加了幾分色彩,同時也是苗家文化的體現。有人能認爲這些繁雜的儀式是封疆迷信的表現力,是糟粕,是值得批判的。我卻不這麼認爲,我人覺得看事情應該採取一種辯證的態度。就如苗家人看風水這一個習俗來說,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我國古代天文學、地理學、建築學、環境學等方面的知識,有一些知識是古人在長期的生產經營中總結出來的。但是我並非認爲他們的做法全是科學的,有很多做法都有一些封建迷信的色彩的。然而,從總體上來講,這些儀式寄託了苗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表現出他們對生活樂觀的態度,因而大部分還是值得肯定的。

二.苗族的民族概況

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一直可以追溯到原始時代的蚩尤部落。苗族大多分佈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省。苗族是我國僅有的幾個人口超過 500萬的少數民族,其歷史悠久是我國最爲古的民族之一。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早就有關於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記載,其歷史要可追溯到上古時代以蚩尤爲代表的苗蠻集團,甚至是更早的九黎和三苗。 苗族先民從事農業稻作。苗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份三大方言:湘西、黔東河川黔滇。原先苗族有自己民族文字,《苗族古歌》記載了苗族先民因逃避戰爭和朝廷的追殺與民族文化遷徙祕密等暴露予敵人,不得不將文字抹燒,抹去,當僅有的那些爲數不多的知識分子去世後,文字也隨之丟失,留下的只有現在的那寫在衣服上的文字。1956年後,設計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於苗族與漢族長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漢語並用漢文。

三.民族歷史遷徙

苗族在歷史上多次遷徙,大致路線是由黃河流域至湘、至黔、至滇。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次大遷徙,苗族首次由西向東的大遷徙,其遷徙原因是遠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東遷徙,時間約在若干萬年以前(原始初民社會)。沿長江向東遷徙到長江中游的南北岸。

第二次大遷徙,由南向北的遷徙,時間約在4300—4600年之前。是號稱“九黎”的苗族先人與炎黃戰爭時向黃河上游即中原地區的遷徙。

第三次大遷徙,這是由北向南的遷徙,時間約4200—4100年之前(黃帝到唐堯)。 蚩尤戰鬥失敗很久以後,九黎族的各部屬,一部分在北方建立了黎國;一部分成爲奴隸,融合到漢族中去了;一大部分退回到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間,建立起三苗部落聯盟。

第四次大遷徙,這次是分途遷徙,遷徙的方向各不相同,如三苗是由南向西北遷徙;其中部分是向東遷徙;歡兜是基本未動,即從洞庭、彭蠡之間轉移到今湖南西部。時間大約在4100年之前(虞舜——夏禹時期)。

第五次大遷徙,這次遷徙是分途迴歸。如:被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朝着南風吹來的方向遷徙,沿金沙江到川南、滇東北和黔西北,基本遷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歡兜),都是近距離的遷移,這支苗人遷徙的方向是先向東、後向西。往東逃遷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也沒有在東海岸邊長久定居,而是慢慢離開海邊,逐步往西歸遷。這支苗人的遷徙是沒有械鬥的和平轉移,他們從“就在海邊邊”的地方,由東向西,逐步回到原三苗部落聯盟的'住地。上述三支苗人的這次遷徙時間,大約在1200年以前(約從周到宋時期)。

除以上幾次大遷徙外,還有很多小遷徙,但宋代前後,絕大部分苗人都先後到現在的居住地域定居。雖在後來多次“進剿”,苗民四處遷逃,但都不離開湘西、黔東南和川黔滇地域。

總之,歷史上苗族的遷徙,經歷了很多地方,歷盡了千辛萬苦,直到十九世紀(近百年)才定居下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實行了民族區域自治,才過上民族平等、安居樂業的生活。

四.苗寨建築——吊腳樓

1 歷史溯源

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幹欄式建築。據有關史籍載述:“苗族多居山洞,結草爲廬,以蔽風雨。事起即建造巖牆木屋,聳以吊樓……”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苗族住地,都儘可能選擇靠近田土和生活用水便的地方,爲少佔耕地,多住靠近山村並向山上延伸。苗族民居幾乎都是是吊腳樓,一般都建築在斜坡上,屬於歇山式穿鬥挑梁木架幹欄式樓房。這些吊腳樓靈活多變、瀟灑飄逸,一般都是依地勢而建,在斜坡上把土地削成一個“廣”字形的土臺,土臺下用長木支撐,按土臺高度取其一段裝上穿枋和橫樑,與土臺平行。在歷史沿革中又結合居住環境的要求加以變化,造房師根據地形和主人的需要確定相應的建房方案,使用斧鑿鋸刨和墨斗、墨線,在30至70度的斜坡陡坎上搭建吊腳樓。這種建築以穿鬥式木構架爲主,因前檐柱吊腳,故而得名。

2 簡介

吊腳樓,也較吊樓,苗族、壯族 水族 土家族 布依族 侗族等族傳統民居,在湘西、鄂西、貴州地區的吊腳樓也很多。吊腳樓多依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爲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吊角樓屬於幹欄式建築,但與一般所指幹欄有所不同。幹欄應該全部都懸空的,所以稱吊角樓爲半乾欄式建築。建吊腳樓多采用椿木、杉木、梓木、楓木等具有再生能力的樹木見造。

3 特點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干”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爲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4 結構

依山的吊腳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來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爲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爲堂屋,左右兩邊稱爲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爲界分爲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臥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杆。吊腳樓低的一般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佔地多爲兩百平方米。一般的吊腳樓都是四榀、三間、三層,不封閉。此類吊腳樓,多從山面繞廊進屋,樓梯架在房屋兩側。

有的吊腳樓爲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儘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屋面多爲歇山頂。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裏裏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幹淨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臥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樓面半虛半實。靠外爲虛,上鋪樓板,安牀睡覺,設廊小憩;靠裏爲實,挖設火塘,壘砌爐竈,供生活起居用。臥室的外面是堂屋,這裏寬敞明亮,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外便是走廊,廊外欄杆,內有一大排長凳,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

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有的人家專門在第三層設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展示美麗,以便和苗家阿哥建立初步關係。

5 形式

吊腳樓的形式 多種多樣,其類型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

雙吊式: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爲大門。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它的主要特徵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擡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6、文化內涵

吊腳樓有着豐厚的文化內涵,苗族的建築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考古發現證實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幹欄式建築。這些充滿了苗族藝術意象的吊腳木樓,給苗族人民艱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恆的生命激情。吊腳樓中柱一定要用楓木,因爲楓樹是苗族的生命圖騰樹,是象徵祖先靈魂的聖樹。按傳統,祖宗聖靈的神龕要設在二樓的中柱腳。苗族人民認爲在吊腳樓裏有祖先的聖靈日夜庇廕,闔家方能興旺發達,人人皆可健康平安。

7、現狀危機

苗寨吊腳樓連同相關營造習俗形成了苗族吊腳樓建築文化,它對於苗族社會文明進程和建築科學的研究具有極爲珍貴的價值。保護苗寨,也就是保存了一塊研究苗族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

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居住理念的改變,苗族年輕人不再願意居住吊腳樓,也無興趣學習相關營造技藝,吊腳樓建造匠師後繼乏人。吊腳樓營造對地質、木材有一定的要求,建成後防山體滑坡、防火的任務較重。因此,苗寨吊腳樓建築技藝文化的延續和實物保護都面臨着極其嚴峻的挑戰,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關注和支持。

苗家整個村寨都使用木材作爲建築材料,被現代建築學家們譽爲最具生態的建築方式,木製杆欄式建築既解決了山地建築平地少的問題,也解決了農家雜物堆放及牲畜的圈養問題。

苗族民居對現代建築也會產生很大的啓發,現在的建築大多是爲了實用性而忽視了其美觀性。苗族的民居全都是木製的,就地取材,被建築家們稱爲最環保的建築方式。建築學家在進行選材方面也可以多元化考慮,像苗族人一樣充分利用地方材料。選擇地域性的材料不僅僅能節省大量的運費,保最大程度的保護生態環境,還能深刻的體現當地的特色,也很有可能會產生一種非常美的視覺效果,體現出一種地域建築文化。

現代城市建築充斥着綠色、生態、環保、節能等理念,但是幾乎鮮有人能夠做到這些,那些理念只不過是開發商吸引消費者的口號而已。但是苗家民居卻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比如底層的架空結構成功解決了潮溼地氣對室內環境的侵擾。現代建築完全可以借鑑並加以改造苗族傳統民居和構造方法,將其以現代技術相結合,以達到節約能源等一系列目的。如果能夠成果實踐這種想法,相信一定會推動我國的建築事業的發展。

苗族的民居一般都建築在山地上,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地形地貌條件,這也會對我們產生啓發。在進行房屋建設時,不管地形條件有多麼複雜,只要認真去分析,找出與地形地貌環境最佳集合的解決辦法,就能利用好當地的條件。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儘可能的保持原生態地貌和生態平衡,這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總之,苗族的民居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這種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對這種文化的瞭解只是皮毛而已,對這種文化的深入瞭解不僅僅能使我們學習到先人的才智,推動人文科學的發展,而且也可以促進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