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身邊老人的慰問信

給全市老年人慰問信範文篇一:

給身邊老人的慰問信

全市老年朋友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這也是我市笫xx個敬老日。在此,我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向全市350多萬老年朋友致以親切的慰問和良好的祝願!

憶往昔,峯嶸歲月稠。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裏,我們深深感謝曾經爲國家和上海發展進步奉獻了美麗青春年華的老年朋友們,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飽含着你們的勞動和智慧、凝聚着你們的汗水和心血。雖然你們現在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熱情關心着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爲上海發展奉獻餘熱,展示了當代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當前,上海正朝着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闊步前進,有了廣大老年朋友的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各項事業發展一定能實現新的跨越,我們的城市一定能更加和諧幸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家庭倫理的核心要求,是社會道德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標誌。面對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挑戰,年輕一代尤其要大力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常懷敬老之心,常興愛老之風、常做助老之事,努力營造祥和共融的社會風尚,使老年人享有健康、尊嚴、幸福、安樂的晚年。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承擔起讓全市老年人安享晚年的責任,不斷探索多方參與、多種形式、政策支持的養老服務體系,紮實推進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設,全面促進老齡事業發展,讓廣大老年人共享上海改革發展的成果。

最美不過夕陽紅,衷心祝願全市老年朋友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生活幸福!

給全市老年人慰問信範文篇二:

尊敬的老年朋友們: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在全市人民歡度國慶佳節期間,又迎來了省第xx個老人節。謹此,向全市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老年人的經驗和智慧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你們爲民族的解放、社會主義建設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祕書工作"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更是蘊含着你們的勞動和智慧,凝結着你們的汗水和青春。你們是歷史的功臣,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關愛。今天,你們雖然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但仍然爲國家富強、社會安定、家庭幸福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你們身上凝聚着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永遠是年輕一代學習的榜樣。

我市早於1987年就進入了老齡化城市行列。此後,老年人口每年以2%至3%的速度遞增。截至XX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達76.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3.94%。預計到2025年,我市每四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老年人口比重增長,一個方面反映出我市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全面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也深刻影響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成爲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老齡問題解決得好不好,關係到國計民生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老齡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重視老齡問題,加強老齡工作,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市委、市政府歷來十分關心老年人,重視老齡事業的發展,認真貫徹黨和國家有關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訂了《"祕書工作"市老齡事業"十五"發展規劃》,健全老齡工作機構,加大老齡事業經費投入,加快老年服務設施建設,特別在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方面,從政策上、措施上給予了保障。近年來,我市養老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已經達到100%,參保的城鎮職工都能按時足額領到養老金;建立和完善了扶貧幫困政策體系,符合低保條件的老年人實現應保盡保;對特困老人的"結對幫扶"、"助老濟困"、"送溫暖獻愛心"等生活資助、醫療救助活動深入開展;高齡老人得到政府特別關愛,全市百歲老人

每月享受200元的長壽補貼,70週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免費遊覽全市所有景點(區)等;社區老齡工作得到重視和加強,以改善基層老年服務設施爲內容的"星光計劃"在社區全面實施,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已深入到基層社區,爲社區老人提供低廉便利的醫療服務。今年市政府又將新建市老年體育活動中心、康寧醫院老年病住院樓,擴建"祕書工作"頤樂園、市老年大學等一批上規模、有影響的老年公共服務設施,所有這些,爲我市老齡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老齡工作的基礎還比較薄弱,老齡事業現狀還不能適應人口老齡化的要求,而人口老齡化又是在社會保障體系正在建立、健全過程中出現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老齡工作的重要性、艱鉅性和緊迫性,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加緊工作。

做好老齡工作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老齡工作要有前瞻性,要站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未雨綢繆;要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工作方針;要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爲、老有所樂"的工作目標,切實解決好一些老年人當前最迫切而又涉及長遠的問題;要把老齡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放在社區,依託社區大力發展老年服務業,進一步完善爲老服務的功能;要高度重視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加大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工作力度,堅決制止和糾正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爲。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愛老年人就是關心自己的未來。我們要強化全社會的尊老意識,在全體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中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教育,使老齡意識和尊老意識深入人心,努力創造老齡工作全社會來做,老齡事業全社會來辦的良好社會風尚。

"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愈新"。也希望廣大老同志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以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爲晚霞添彩;更期盼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祕書工作"建設,爲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鬥目標做出新的貢獻。祝老年朋友們健康長壽,生活幸福!

給全市老年人慰問信範文篇三:

全市老年朋友:

今天我們迎來了"九九"重陽節暨我省第21個老年節。莆田市老齡工作委員會向全市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問候和良好的祝願!向關心支持我市老齡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向爲我市老齡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廣大老齡工作者表示親切的問候!

踏歌暢想,撫今憶昔。老年朋友們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爲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爲國家繁榮昌盛、爲人民的幸福安康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天,他們仍以各種方式和途徑,默默地爲國家富強、社會發展和家庭幸福,老驥伏勵,譜寫新歌。

衆擎則易舉,聚力譜新篇。我們開展"關愛老人、構建和諧"爲主題的敬老月活動,就是要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敬老觀念,切實關心愛護老年人,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讓廣大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

目前我市老年人口已達35.06萬人,佔全市總人口12.62%,隨着人口老齡化不斷髮展,老齡問題日益成爲我們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圍繞"六個老有"的老齡工作目標,不斷加強老齡工作,大力發展老齡事業。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經濟社會又有新的進步,實現了良好開局,老齡事業隨着經濟社會發展也得到快速的發展。基本養老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城鎮養老水平不斷提高,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全面推開。醫療保障體系基本建立,新農合制度已實現參合率達99.8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率達100%;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加快,新增5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和5所農村敬老院以及2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建設進展順利;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各項老年優待內容得到拓寬,90—99歲老年人高齡補貼全面兌現,部分社區已經和正在實施區域性的老年人生活補貼;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老年教育和老年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活動紮實發展,全社會敬老意識日益濃厚,全市老齡事業呈現出持續向上的良好發展態勢。

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海西戰略的深入推進和莆田宜居港城跨越發展,既是全市人民肩負的重任,也是廣大老年人發揮作用的舞臺。希望全市老年朋友發揚優良傳統和作風,利用積累的智慧和經驗,在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繼續發揮力所能及作用,作出新的貢獻。

祝全市老年朋友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闔家幸福!

給身邊老人的慰問信 [篇2]

全市老年朋友們: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在舉國上下喜迎黨的之際,我們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這也是我市笫25個敬老日。在此,我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向全市350多萬老年朋友致以親切的慰問和良好的祝願!

憶往昔,峯嶸歲月稠。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裏,我們深深感謝曾經爲國家和上海發展進步奉獻了美麗青春年華的老年朋友們,我們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飽含着你們的勞動和智慧、凝聚着你們的汗水和心血。雖然你們現在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熱情關心着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爲上海發展奉獻餘熱,展示了當代老年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當前,上海正朝着加快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建設"四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目標闊步前進,有了廣大老年朋友的關心和支持,我們的各項事業發展一定能實現新的跨越,我們的城市一定能更加和諧幸福。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家庭倫理的核心要求,是社會道德的基本價值取向,也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標誌。面對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挑戰,年輕一代尤其要大力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常懷敬老之心,常興愛老之風、常做助老之事,努力營造祥和共融的社會風尚,使老年人享有健康、尊嚴、幸福、安樂的晚年。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承擔起讓全市老年人安享晚年的責任,不斷探索多方參與、多種形式、政策支持的養老服務體系,紮實推進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設,全面促進老齡事業發展,讓廣大老年人共享上海改革發展的成果。

最美不過夕陽紅,衷心祝願全市老年朋友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生活幸福!

給身邊老人的慰問信 [篇3]

關懷孤寡老人慰問信一

全省老年朋友們:

今天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敬老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法定的老年節。值此喜慶節日,福建省老齡工作委員會向全省476萬老年朋友致以親切的問候和良好的祝願!向全省老齡工作者和長期關心、支持老齡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在過去不同的歷史時期,廣大老年人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爲家庭、爲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現在我們的國家欣欣向榮,我省的面貌日新月異,這些都是前輩們艱辛打下的基礎,凝聚着你們的心血和汗水。你們值得全社會尊重和敬仰!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切實關愛老年人,讓老年人擁有歡樂、祥和、幸福的晚年生活,這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關心廣大老年人,近年來先後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出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爲全省老年人辦實事、解難題,在養老保障、養老服務、老年優待、鼓勵老年人蔘與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讓廣大老年人共享了改革發展的成果。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但也要看到,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年人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這對我們進一步做好老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剛剛閉幕的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認真貫徹中央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明確了加快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我們要緊緊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發展的戰略機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民生、主動作爲,不斷健全養老保障制度,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做好老年人各項優待工作,全力推動我省老齡工作邁上新臺階,讓廣大老年人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幸福。 衷心祝願老年朋友們節日快樂,健康長壽,闔家幸福!

201x年x月x日

關懷孤寡老人慰問信二

全市老年朋友們:

今天,是我省第十三個老人節。在這喜慶的日子裏,吉林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族各界老年朋友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向關心、支持我市老齡工作和老齡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以及辛勤耕耘的老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歲月如歌,往事難忘。老年朋友們在過去不同的歷史時期,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爲革命和建設、爲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爲子孫後代的幸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傾注了智慧和汗水,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衆擎則易舉,聚力譜新篇。切實關心愛護老年人、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廣大老年

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不僅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慶祝我省第十三個老人節和開展關愛老人,構建和諧爲主題的活動,就是要進一步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敬老意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進一步整合爲老服務資源,凝聚各方面力量,切實爲廣大老年人辦實事、做好事、獻愛心,使尊老敬老蔚然成風,成爲全社會的實際行動。

多年來,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老齡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養老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不斷完善,老年福利、教育、文化、體育等事業快速發展,敬老、養老、助老的道德風尚正在形成,老年人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和充實,老年人優待政策得到了較好的貫徹和落實,老年人合法權益得到了較好的維護和保障,老年人同全市人民一道享受到了改革發展帶來的實惠和成果。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將是21世紀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國情。我市目前應對人口老齡化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發展老齡事業任重道遠。

當前,我市正在緊緊抓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統籌推進三化建設、大力實施三動戰略、紮實開展三幫雙促和五項攻堅。我們要藉此東風,認真貫徹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方針,精心組織編制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進一步建立健全養老保障、養老服務和老齡工作體系,認真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斷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家庭和睦、代際合順、社會和諧,積極推動老齡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努力實現全社會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的目標。

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我們要常懷敬老之情、常揚尊老之德、常興助老之風、常想敬老之事,使尊老敬老優良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使江城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滿。

給身邊老人的慰問信 [篇4]

尊敬的老年朋友們: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今天是“九.九”重陽節。在全市人民歡度國慶佳節期間,又迎來了省第十九個老人節。謹此,向全市老年朋友們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老年人的經驗和智慧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你們爲民族的解放、社會主義建設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祕書工作”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更是蘊含着你們的勞動和智慧,凝結着你們的汗水和青春。你們是歷史的功臣,理應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關愛。今天,你們雖然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但仍然爲國家富強、社會安定、家庭幸福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你們身上凝聚着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永遠是年輕一代學習的榜樣。

我市早於1987年就進入了老齡化城市行列。此後,老年人口每年以2%至3%的速度遞增。截至XX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達76.1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3.94%。預計到2025年,我市每四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老年人口比重增長,一個方面反映出我市經濟、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全面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也深刻影響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成爲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老齡問題解決得好不好,關係到國計民生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老齡問題也是重大的政治問題。重視老齡問題,加強老齡工作,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市委、市政府歷來十分關心老年人,重視老齡事業的發展,認真貫徹黨和國家有關老齡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訂了《“祕書工作”市老齡事業“十五”發展規劃》,健全老齡工作機構,加大老齡事業經費投入,加快老年服務設施建設,特別在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共享社會發展成果方面,從政策上、措施上給予了保障。近年來,我市養老保障體系不斷完善,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已經達到100%,參保的城鎮職工都能按時足額領到養老金;建立和完善了扶貧幫困政策體系,符合低保條件的老年人實現應保盡保;對特困老人的“結對幫扶”、“助老濟困”、“送溫暖

獻愛心”等生活資助、醫療救助活動深入開展;高齡老人得到政府特別關愛,全市百歲老人每月享受200元的長壽補貼,70週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免費遊覽全市所有景點(區)等;社區老齡工作得到重視和加強,以改善基層老年服務設施爲內容的“星光計劃”在社區全面實施,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已深入到基層社區,爲社區老人提供低廉便利的醫療服務。今年市政府又將新建市老年體育活動中心、康寧醫院老年病住院樓,擴建“祕書工作”頤樂園、市老年大學等一批上規模、有影響的老年公共服務設施,所有這些,爲我市老齡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老齡工作的基礎還比較薄弱,老齡事業現狀還不能適應人口老齡化的要求,而人口老齡化又是在社會保障體系正在建立、健全過程中出現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到老齡工作的重要性、艱鉅性和緊迫性,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加緊工作。 做好老齡工作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要求。老齡工作要有前瞻性,要站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未雨綢繆;要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工作方針;要圍繞“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爲、老有所樂”的工作目標,切實解決好一些老年人當前最迫切而又涉及長遠的問題;要把老齡工作的重點放在基層,放在社區,依託社區大力發展老年服務業,進一步完善爲老服務的功能;要高度重視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加大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工作力度,堅決制止和糾正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爲。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愛老年人就是關心自己的未來。我們要強化全社會的尊老意識,在全體市民特別是青少年中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教育,使老齡意識和尊老意識深入人心,努力創造老齡工作全社會來做,老齡事業全社會來辦的良好社會風尚。

“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愈新”。也希望廣大老同志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以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爲晚霞添彩;更期盼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祕書工作”建設,爲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鬥目標做出新的貢獻。祝老年朋友們健康長壽,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