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進校園倡議書

中國有一句古話,流傳時久,叫“百善孝爲先”。體現強調“孝”的德能,可以成爲我校獨特而光彩的“校園文化”。

孝文化進校園倡議書

以“孝德”的“校園文化”作爲學校的“文化旗幟”宣揚開來,我想其“校風”是優良的,是會被絕大多數,甚至是全部家長所認可的。只有家長紛紛認可,一方面從成績認可,另一方面從“孝德”的“德育校風”認可。那麼,我校的生源將會源源不斷,美譽也會如春風般散播開來。有朝一日我們兩項成績都做好了。那麼我想,我校成爲最具關注的一所“名校”,將近在眼前。

以“孝德”的“校園文化”再延伸,還可以把許多傳統文化教育,加上當前先進的教育理念。比如:“情商”教育,心理學知識,心理疏導,勵志人物解析,“三觀”教育(三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一一顧及到。深入淺出的教給學生,讓學生了解更全面的做人道理。我們首要重視“孝德的德育”,但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成功因素。

因爲成功的樣子基本差不多,但失敗的樣子真是“千奇百怪”。

那麼,該如何實施“孝德”的“校園文化”呢?

我想到了許多,只要是應由“抓細節”和“講道理”並重入手。

一、要針對高、中、低年級的學生(高:五六年級;中:三四年級;低:一二年級)

“量身定做”的講課內容。

五六年級:不僅細講《弟-子規》,而且要增添多種傳統文化教育,多些經典教育。三四年級:主要細講《弟-子規》,還增添講故事,說人物,舉例子等。

一二年級:主要背誦《弟-子規》,講故事,認字,認詞,理解等。

二、雖然是“孝德”的“德育文化”爲主要的講課內容,但也應穿插一些故事、名

言、人物事蹟、歷史公案等,以趣味性,靈活性,高效性,生本性,快樂性爲講課理念。

三、歸納一些全校師生都應遵守的禮節細節:

1、如上課學生起立對老師深鞠躬,老師也要對學生深鞠躬還禮,以做到師生互敬互融。

2、學生在七步之內要向老師問好,老師回答“你好”,或在學生人多時說“同學們好”。

3、衛生方面,不管老師或學生,見到地上有紙片,菸頭,包裝袋等垃圾,都要撿起來,扔到垃圾箱內。使校園,樓道,教室內的衛生,時刻保持乾淨,讓每個學生感覺自己就是學校的主人。

4、編一些類似“打油詩”,押韻且容易理解的“德育詩”,讓學生熟讀,以致背誦。

5、學生每天要爲家長至少做三件事。如洗碗,掃地,倒垃圾,洗簡單衣物等,甚至是爲父母洗腳也不爲過。每天把做了哪些爲家長的事寫在本上,並一定讓家長簽字,和家長配合管理學生。

6、老師可以倡導學生用一個本,寫日記,寫自己的心事或困惑,名爲“談心本”,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

7、在學生自己過生日那天,應向父母鞠躬,甚至是磕頭,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8、對自己在父母前犯下的種種使父母傷心的過錯,深深知道自己的錯誤,並向父母磕頭認錯,深深懺悔自己的過錯,並向父母保證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9、每天向父母告別時,家長送完孩子回家時,要說“爸爸媽媽辛苦了,路上注意安全。”

10、不向父母要昂貴的奢侈品,不攀比,不虛榮。

11、每天晚上睡覺前,要向父母問安,報告自己當天在學校的情況。並說“爸爸媽媽我要去睡覺了,晚安!”

12、主要是教學生做人。做人好,則做事認真,學業也好。讓認真學習,勤奮學習,作爲對父母的回報。

13、以做人,做事的理念教育,告訴學生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

14、教育孩子們,同學之間有矛盾,有隔閡該怎麼相處。以達到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目標。

15、提倡,或是直接落實孩子與家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理念。因爲在做人方面,家長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身教”,是最能影響孩子的。讓家長和孩子在家中的時間,一同學習傳統文化教育,對家庭融合,家長與孩子成長,是百益無一害的。對此點,只要在網上觀看《傳統文化教育論壇》就是一個方法。其中有許多即將家破人亡的家庭,在觀看此視頻後,得到了一家人的“重生”。

16、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雖然有的學生成績提高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但在社會中看來,成績最差的學生不一定是沒有出息的。這個孩子只要孝順父母,做人好,做事對。那麼,在步入社會時,也能成爲對社會,對家庭,對他人有用的人才。所以,考大學不是成功必要因素,尤其在當前社會時代。讓家長和孩子理解正確的人才觀,也很重要。

以上只是簡單的說一說。在“孝德”的教育實踐拓展開來之後,是有許多信息,知識,見識,理念等都要講的。也會有許多的教育內容,行爲細節是需要補充的。

四、通過學生“孝德作業本”,或是“談心本”,及時和父母溝通,不厭其煩地配合

家長關注孩子的成長。

五、針對學習最差的學生,進行與家長談話。可以建議對孩子未來的規劃,不一定

以考大學爲一條路。因爲現在即使是大學本科畢業,在單位或組織,比如工廠,乾的活兒都是一樣的,根本不在乎學歷。許多行業現在也根本不在乎學歷。

六、最後。應用各種有效方法做好和家長的良好溝通,使其對我校認可度上升。

倡導以《弟-子規》爲主,延伸開來的傳統文化教育。其實就是中國當今大力提倡的“經典教育”。我們不必把整本整套的“中國經典”全背過,只需找出最經典的經典中部分,或是名言名句教給學生。這樣也可以去糟粕留精華,既沒有太多的作業量,也能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經典的偉大智慧。而且有了古文基礎,將有助於白話文寫作。也爲以後的會通西學,做個學貫中西的“高素質者”夯實了基礎。

兒童十三歲前,天真未泯,善言易入,善心易導,善行易養,記憶力也最強,也最容易教導,也最需要“先入爲主”用聖賢的.智慧去教導!孩子將受益終生!

“經典教育”其實就是“幸福人生”的教育!而《弟-子規》就是聖賢教育的結晶!

孝文化進校園倡議書 [篇2]

倡 議 書

泱泱華夏,蘊萬千風流。“百善孝爲先”,一個“孝”字,涵浸了我們五千年的悠悠歷史。 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一直是中華民族薪火相繼的傳統美德。孝與和諧相伴、與愛心同行,它是家庭和睦團結的紐帶,更是建設和諧社會的潤滑劑和助推器。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共創文明學校的今天,我們特向全體團員、學生髮出如下倡議:

第一,傳承優良傳統,爭揚孝德之風。中國的孝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自古以來我們就把孝道視爲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齊家之寶、治國之道。但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孝德卻在不知不覺中被淡化甚至遺忘。烏鴉尚有反哺之義,羊亦知跪乳之恩,弘揚孝道文化,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呼喚。面對孝文化教育的缺失,面對孝文化的斷層危機,我們呼籲用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滋潤我們的心靈,完善我們的人格,傳承孝德傳統,爭揚孝德之風,讓孝行天下,德澤萬代。

第二,孝親起於自身,敬老見於小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是社會的寶貴財富, 他們曾經爲國家、爲社會、爲家庭做出重大貢獻,理應受到社會的敬重和年輕人的關愛。事親行孝,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它不需要偉大作爲和豪情壯志,它需要的是堅持和無悔,我們可以用平凡演繹孝德。孝敬父母、關愛老人,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生活細節做起:一杯茶、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牀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一個電話、一句問候,字字句句顯孝心。在孝敬父母的同時,也要關愛我們身邊的老人,特別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多爲他們做好事、辦實事,幫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相信我們多一份關愛,多一份付出,世界便會多一份溫暖,多一份美好。

第三,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學校各團支部、各班,要把開展尊老敬老活動作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載體,舉辦以“尊老敬老愛老”爲主題的班團隊會,通過演講會、討論會等活動;號召大家向父母及長輩寫一封感恩信、製作一份感恩賀卡等形式,表達對長輩們尊敬之心、感恩之情,爭當尊敬老人的實踐者和傳播者。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手傳承美德,弘揚孝道,共同創造和諧美好的明天。

泉州市北峯中學政教處、團委會

2012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