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趣味散文:有趣的歷史,不朽的力量

歷史是什麼?有人說歷史就是史官的記錄、民間的傳言 、自己的猜想。也有人說歷史其實就是勝利者說給你聽的故事。還有人說,歷史就是殘臺斷瓦、古廟荒冢,就是那些發黃的書本。多年前,在博雅書店的架子上的一堆書裏,偶爾掃到了《明朝那些事兒》,好奇着借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第一次發現原來歷史不是枯燥乏味的,歷史本身很精彩,歷史還可以寫得很好看!

讀書趣味散文:有趣的歷史,不朽的力量

該書的作者當年明月——一個非文學與歷史專業出生的海關公務員,以通俗易懂的小說形式講述了大明王朝從建立到滅亡三百年的時光,將大明帝國前前後後繁華衰落,都濃縮在小小的七本書中,語言風趣,情節生動,彷彿就是一部"通俗版的明史"。能把歷史寫得這樣,還真讓我佩服了。

當年《明朝那些事兒》的橫空出世,似乎就在一瞬間風靡大衆,直接證明了大衆化纔是作家成功的王道!因爲老百姓通常不會去欣賞什麼陽春白雪,大夥兒更喜歡坐在茶館裏聽相聲,聽說書,聽下里巴人,當年明月就像平常街頭巷尾嘮家常一樣,把歷史說到了大家心裏,讀着讀着讓人捧腹大笑,書中網絡流行語、廣告語、電影臺詞、作者原創的搞笑段子比比皆是,非常符合當下人們的口味,這也是最初這部書吸引我的原因。

在明月的筆下,調侃着明朝的各種歷史人物事件,我常把它當作生活的調劑品,每每讀它,在掩卷而笑中,似乎生活的煩惱也拋之腦後,但在笑聲過後,我卻被書中自始自終都蘊含着一股力量所震撼,這也是我對這部書百讀不厭的原因。

這股力量是什麼? 我們可以稱它爲正義,良心,理想、信念或者它只是一種精神。

這股力量支持着朱重八從一個放牛娃、皇覺寺的和尚、紅巾軍頭領、與陳友亮決戰鄱陽湖,最後成爲誅殺元朝的利器(朱”與“誅”同音,意爲誅殺,璋是利器)——朱元璋。南京稱帝,開創了一個新的封建皇朝。

這股力量支持着方孝孺在靖難之變後,朱棣命其起草即位詔書時,以誅九族相脅,他寧死不從,厲聲呵斥“哪怕誅我十族”,於詔書上赫然寫上“燕賊篡位”。

這股力量支持着鄭和七下西洋,在咆哮的大海面前毫無畏懼,穿越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歷經三十多個國家,揚大明國威,最後客死他鄉也無怨無悔。

這股力量支持着徐霞客攀險峯,涉危澗,遊歷探險,閱讀大地,與長風爲伍,雲霧爲伴,行程九萬里寫成了《徐霞客遊記》這本千古奇書!

這股力量支持着于謙打響北京保衛戰,獨自面對兇險而未知的前途,力挽狂瀾,拯救大明於危難之間。

這股力量支持着王守仁在荒蕪之地開墾,歷經艱辛後幡然頓悟,提出“知行合一”說,創立偉大的`“心學”,將中國哲學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峯,並影響了無數後人。

這股力量支持着徐階韜光養晦,也許曾被無數人指責膽小、懦弱,但他筆挺的脊背昭示着他從來沒有忘記夏言的枉死和楊繼盛所受非人的折磨。

這股力量支持着張居正在幾十年的權利鬥爭中,用盡了所謂的正人君子所不齒的手段,但確是爲蒼生,爲黎民,他付出了他所能奉獻的一切。

在這本書裏,不只有着流芳百世,家喻戶曉的大人物,更有那些被人們遺忘的小人物,他們在這三百年裏太無足輕重,渺小的讓人忽略,如果沒有太監張敏的捨生取義,後來的明孝宗朱佑樘也許無法登上歷史的舞臺;如果沒有那位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的看守,楊漣用鮮血和氣節寫下的絕筆書也許只能化爲灰燼;如果沒有錢皇后的日夜守候和至死不渝的真情,明英宗朱祁鎮也許已經被身在大漠的孤立無援吞沒。正如作者所說,“不要以爲渺小的,就沒有力量,不要以爲卑微的,就沒有尊嚴。”

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的人來了又走了,人不過塵埃而已。那些事兒、那些人兒離我們已經遠去,卻唯有精神與力量不朽,只有不滅的精神與力量才能夠經受時間的淘洗沉澱下來,影響着無數後來人爲目標、爲夢想不停歇地奮鬥。


【本文作者:劉清華。(公衆號: 分宜二小語文工作室)】

本文爲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