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城市裏隨筆散文

進省城十幾天,每天生活在城市,行走於城市,感受着城市,享受着城市。不過城市畢竟是城市,不像生養我的家鄉那樣,讓人自然地融入,而只能算是硬生生地嵌入。對於城市的噪音,污染,擁堵,當然還有花費,都是那樣地不適;就是城市的豪華,美麗,排場,以及豐富繁茂,也覺得沒有想象的那樣好。到是時而看到的晴天,不時來點兒小雨,或者從醫院窗口望過去濤濤不絕的黃河,黃河兩岸的翠綠,山上的松林,或者路邊迎着晨光活動的老人,河岸邊上與人、樹、水、山交相輝映的水車廟宇雕塑等,讓人能感受到城市的氣概和它原本能有的大氣與古老,風情與歷史。也許,城市給人的就是這樣一種積累的富足,這樣一種雜沓的豐盛,或者那樣一種多樣的缺憾。

行走在城市裏隨筆散文

人總歸是由骨子裏的東西來決定的。踩在木地板上,躺在城裏寬大綿軟的牀上,夢還是鄉里弟兄朋友的。今天中午的夢就是和弟兄幾個在一起吃飯的情景,還有孩子們上學,騙子如何到處行騙,環境沒有離開鄉土。說夢是思想的反映,我想不起這些時候思想中有過夢裏的東西。這些日子在陪伴着妻子住院療病的日子裏,在大把大把往醫院裏扔錢的當兒,在盼着妻子儘快痊癒的時候,沒有更多的心思想其他。但是,夢裏還是照舊把我思想深處的東西翻騰出來。也怪,就在夢裏回家的時候,是遠在千里之外母親的電話叫醒了我。她問候妻怎樣,問我什麼時候能回去,回不回老家。母親,遠遠地牽着我的心呢,鄉下老家,永遠地植根在我的心底!

城市的好當然是不能抹殺的。比如岳父家所在的小區,就是一處名符其實的花園。這個花園不同與別處的,還在於它的精緻。那花,軟黃淡粉,豔而不俗;那樹,高低相間,紅黃相配;那草,形形色色,齊整劃一;那石,或巨如犀牛臥草,或層累亂石在溝;那水,高處平湖,低處喧虺;那路,彎延曲折,處處通達。一棟棟樓房掩映其中,錯落有致,俊秀挺拔。據宣傳的標語顯示,這是這座城市裏最優秀的.住宅區。當然,我也沒有看到過比這更好的住宅區。朋友買房,看過來也說確實不錯。其實,我覺得這裏的最好處就是把人居環境儘可能地和自然鄉村環境相銜接,把南北東西各方生活中精華的景色彙集一起。然而,這都是以付出工人的巨大勞動和業主不菲的金錢爲代價的。路永遠在補,樹木花草永遠在換、在修剪,水得靠電泵來流動。保安清潔,永遠不離左右,像極了保姆。對了,城市住宅小區是保養出來的,城市也像是靠人在保養園裏養着的。城市與鄉村,人工與天然,區別就在這裏:一個的美貌是風雨自然,不用打扮,不用破費;一個的美貌全靠錢物人工,巧妝打扮,耗費工力。

於是我們知道,城市生活是需要錢支撐的,城市是有錢人的。你看,那些寒暑風雨中等候在城市路邊找活的人們,那些辛苦出力流血流汗的人們,那些焦灼地等候在醫院候診大廳衣着過時啃着乾糧的人們,那些在各個豪宅樓臺建設工地不捨晝夜勞作的人們,那些黑夜清晨清掃馬路收拾小攤趕路進城的人們,這些社會最底層的人們,如同墊在一棟棟大樓下的基石一般,撐起這個城市大廈的輝煌。但是他們極少有人能享受到這個城市的豐裕與給予,比如保險醫療低保等等。他們的低收入,成就了這個城市享受着的那一層人;他們的卑微的勞動,營養着這個城市不斷涌現的慾望。而那些搖着扇兒的,喝着茶的,開着特權車招搖過市的,不見風雨等着收錢得好處的,卻很少知道他們的日子是怎麼一回事。

行走在城市裏,最好的時候就是清晨溜彎兒走到城市邊緣接近鄉下的地方。那裏的綠,纔是真正的綠;那裏的山色水面,纔是真正的源自自然。如果能遇到農家在田地上耕作的場景,能看到田地上生長的莊稼蔬菜,能看到一幅活生生的農耕圖,那就是一種不得不喜出望外的幸事了。城市,永遠是一個遙遠的符號,即使讓我置身其中。

曾經嚮往的城市,走進來才知道它光鮮裏的隱憂,霓虹燈下的黑暗,於是,懷念就在不知不覺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