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育記錄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師教育記錄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師教育記錄隨筆

幼師教育記錄隨筆1

孩子到了小班的年齡了,似乎不如以前聽話了,想幹什麼,就非堅持,若是阻攔他,他就發脾氣,着實讓人費心。不過,家長若能正確處理,孩子發脾氣的可能性就會相應減少,對孩子的將來也有一定益處。

一、要讓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長莫要過多幹涉。

小班的孩子想自己幹事情,是其獨立意識增強的表現,家長應該表示支持,"事屬可行,就讓他行"。孩子想幹什麼,只要沒有害處,就可以讓他自己來,家長及時加以指導。他想開電腦你應該告訴他如何使用,並帶他開一開,試一試(注意:電源開關要放在孩子放不到的地方,大人不在時最好切斷電源),雖然他做的不如你好,還可能出點小亂子,但是孩子通過動手不僅增長了知識,而且由於得到了滿足,也不至於發脾氣了。

二、制止孩子做不應做的事,要注意方式,不要強硬制止。

小班孩子分辨對錯的能力還很差,常常會不由自主地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家長要加以制止,但不要總是強硬地阻攔(強硬地這不準那不許往往使孩子產生對抗心理),可以講清簡單的道理或採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找些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講個有趣的故事來將其注意力吸引過來。如果這樣還不奏效,你不妨將其抱到別處,在保障其安全的情況下,下下狠心暫時離開他讓他獨自發泄,待平靜下來,再曉之以理;不能做的'事情,不論怎樣,家長也不應答應。這樣他就會逐漸地放棄自己的無理要求,變得聽話了。

總之,小班的孩子,要尋找符合其年齡特點的教育手段,達到既滿足了孩子需要,又教育了孩子的目的。

幼師教育記錄隨筆2

熟練的操作技能是出色完成工作任務的重要條件。操作技能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刻苦練習中逐步形成的。歷史上,優秀的發明創造家們不但具有較高的智力,也往往表現出他們具有本行業較高的操作技能,並在其幼小年代就打下了基礎。牛頓小時候就喜歡工藝製作,他製作的風箏、風車不但小夥伴們喜愛,也曾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大發明家愛迪生便是從小就喜歡做各種實驗,在困難的條件下,親自動手完成了許多發明創造;我國著名外科專家陳中偉從小就喜歡解剖魚、雞、青蛙燈,爲其後來進行各種外科手術打下了基礎。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操作技能,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的。作爲成年人,我們應該有意識的帶孩子參觀我們的工作環境,從中可讓孩子欣賞我們工作中高超的操作技巧,同時也激發孩子學習某種操作技能的興趣。在某種事物的啓發下,有時孩子會自己動手製作一些工具、玩具等,作爲家長,我們應該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鼓勵和支持孩子製作下去,可以給他們噹噹顧問,給他們找找資料,給他們做做示範,使其動腦動手製作成功。

幼師教育記錄隨筆3

在幼兒園裏,孩子就是主體,那一張張童真的笑臉和一句句稚嫩的話語在幼兒園裏就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作爲教師的我們往往忽略了去傾聽幼兒之間的談話。班裏的孩子也總是喜歡"閒聊",玩玩具時,邊玩邊聊;區角活動裏,嘻嘻哈哈,歡聲笑語;就連有時上課也有幾個人竊竊私語,爲此,我們老師挺煩惱的,有時就大聲批評他們,說完安靜一會兒,可隔一會,他們又繼續上演"脫口秀",聲音還越來越大……

我發現很多老師都會用這種強制的辦法對待孩子。其實這樣孩子是難以接受的。孩子們有語言表達的需求,他們需要交流信息,抒發感受。同時,他們的"閒聊"也鍛鍊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進了彼此之間的交流。我們應該反思:這種現象是不是我們平時留給孩子們自由交談的時間太少了,才導致的呢?

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怎樣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捕捉孩子之中的熱點,更新教育方式,把孩子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不是非要強制孩子閉上嘴。

因此,在上課時,我們應該積極運用各種教育手段來吸引孩子,使他們投入到活動中去,利用生動活潑的語氣語調,豐富的肢體語言,或者是直觀的玩教具,多媒體教學等等這些新穎的東西來滿足孩子的需求。另外,教學的形式多樣化,採用集體、小組、個別相結合的方法。在遊戲、飯前、飯後的時間裏,在不影響別人、不大喊大叫的情況下,允許幼兒自由交談,教師也可以尋找時機加入交談,爲他們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氛圍。

《綱要》中也提出:"幼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力,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爲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尊重就是讓幼兒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尊重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強加於幼兒,而是鼓勵幼兒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相信幼兒有自己的見解。尊重對於幼兒來說意義重大。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尊重幼兒呢?我認爲,尊重幼兒,就要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化的發展。要發展幼兒的個性,就必須尊重幼兒的個性,尊重幼兒的心理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