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教學隨筆

兒歌教學隨筆1

在繪畫活動中,我們常常運用觀察——講解——示範的方法幫助幼兒獲得繪畫技能。但老師說的雖詳細,孩子們卻不見得能掌握。原因是枯燥乏味的講解不僅引不起孩子們的興趣,反而讓他們有了趁機“交流”的機會。

兒歌教學隨筆

在繪畫活動《草地上的鮮花》中,我借鑑他人的經驗,運用兒歌的方式幫助孩子掌握繪畫技能。在邊講解邊示範中,孩子們先模仿後練習,激發了幼兒繪畫的激情,並通過兒歌語言向幼兒形象地展現了繪畫的方法。如:“油畫棒,草地上,恰恰恰,往上跳,跳個圓圈舞。”一聽就能明白,應該從草地上起自下而上畫出花莖,並在花莖上畫圓是花蕊;“圓圈外,恰恰恰,轉一圈,花瓣笑哈哈。”是要求在花蕊旁畫圓畫出花瓣。儘管幼兒畫出的鮮花輪廓不很明顯,花蕊不那麼圓整,花瓣不那麼整齊、均等。但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看,就會發現草地上的一朵朵鮮花色彩鮮豔,姿態各異,很美很美。尤其讓他們自豪的是那些鮮花都是他們親手“種”在草地上。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孩子們的花都擠在一起,而且都排着整齊的隊伍。從畫面佈局看,孩子們所畫的景、物還沒有遠近之分,高矮並不明顯,都保持在同一水平線。另外,有的孩子常會拿出一支油畫棒就一畫到底,花莖、花葉、花朵全是一色的。因此,我想不妨從兒歌入手,可以改成這樣:“綠畫筆,草地上,恰恰恰,往上跳,”運用綠色油畫棒在草地上先畫出長短不一的花莖;接着念兒歌“花莖上,恰恰恰,跳個圓圈舞”讓幼兒明白,花蕊應該畫在花莖上;再念“黃畫筆,(或其他顏色)轉一圈,轉一圈……變出花朵笑哈哈。這樣既能幫助幼兒掌握花的畫法,還能幫助幼兒區分花朵和花莖的顏色,也能幫助幼兒初步合理佈局畫面。

兒歌教學隨筆2

一年級的孩子好比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才能發育滋長。一年級又是學生各種行爲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作爲教師只有抓住習慣養成的良好契機,施展教育教學的魅力,就一定會促使學生行爲習慣的養成。

一年級學生要養成的習慣涉及到方方面面。課前、上課、放學、作息 ……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無一不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如此多的"該"與"不該"往往使剛入學的國小生顧此失彼、應接不暇,單憑老師的說教很難達到好的教育效果。針對一年級孩子活潑好動的個性特徵,我用一些朗朗上口的韻語兒歌來教會他們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因爲兒歌朗朗上口、生動有趣,對學生又具有吸引力,一個學期試下來,效果不錯。

課前,上課鈴聲響後,學生會在小班長的帶動下邊拍邊唱:“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上課守紀律,坐正看前方。”在兒歌的帶動下,學生會由喧鬧變爲安靜。

課上,我讓他們念:“小眼睛亮晶晶,上課專心聽,開動小腦筋,做個小精靈。”每每唸到這首兒歌時,一些正在溜號的孩子就會很自覺地坐正重新認真聽起來。

排隊時,他們會念:“昂着頭,挺着胸,我們都是小士兵。聽音樂,做早操,天天鍛鍊身體好。”或是“我是守 紀小標兵,站起隊來快、齊、靜”。

當學生握筆姿勢不規範時,我又用這首兒歌來做規範:“兩指握住筆,中指託下底,筆桿小淘氣連忙往後移。”

這樣把對學生行爲習慣養成的要求編成兒歌,符合國小生心理生理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而適時的讓學生誦讀,使其明白了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學生在讀中學,在學中讀,不知不覺中行爲得到規範和強化。

兒歌教學隨筆3

低年級的英語教學應以口語爲主,而口語教學的最好辦法,不是做習題,不是背誦,也不談語法,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反覆高聲朗讀所學內容,這樣做的目的是爲了培養語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語言感覺,才能在今後學習中更快地進入角色。當熟練朗讀幾十篇課文後,很多常用句子會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所謂的“用外語思維階段”就會悄然而至。要學生養成背誦句子的好習慣,因爲句子中既包含了發音規則,又有語法內容,還能表明某個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特定含義,引導學生靈活的準確的運用,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而對於低年級、剛進入英語學習的國小生來說,英語的兒歌或是歌曲是入門的初級階段。說起兒歌,自然會使人想起童謠,想起童年遊戲時所唱的“丟,丟,丟手絹”之類有韻腳、有意境的兒歌。這些歌謠之所以詩人記憶猶新,是因爲它們充滿童趣,合轍壓韻,琅琅上口,歌謠那富有動感、有韻律的'特點恰恰迎合了少年兒童的心理和口味。

兒歌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也是國小英語教學方法寓教於樂中的一種。兒歌都有着優美動聽的旋律,輕鬆歡快的節奏。英文歌曲的演唱,使得英語這種語言在無形之中得到了強有力的訓練,兒童很容易地也很主動地對蘊涵其中的知識點進行理解和掌握,並能有所啓發和創新。

初學英語時,我們學習《ABC song》, 《Finger Family》,《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當很多學生在還沒有英語基礎的情況下,唱出一句句有一定難度的英語歌時,就會給他們增添無限的樂趣和成就感,也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慾。遇到教學難點,可以通過歌曲來避免反覆的操練,引導學生輕鬆過關。比如在學習What’s this? What’s that? It’s a ….句型時,可以通過同一句型的歌曲反覆的操練,達到目的。

在教學動物類的單詞時,可以通過:《Old Macdonald has a farm》等歌曲進行教學,學生們在歌曲的節奏的帶領下,沒有感受到不停重複的枯燥,相反積極性變高了。我們還可以藉助動作和表情,通過歌謠的形式把教學內容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人本主義認爲,學習應成爲一種自發的和有目的的塑造自我的愉快的學習過程。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人未見其趣,必不樂學”。國小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興趣決定的,爲使國小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持久,熱情更高漲,教師必須針對國小生愛玩愛唱愛跳的年齡特點,努力把課堂教學組織地輕鬆活潑,突出趣味性和實踐性,切實減輕學生負擔,真正保護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學習更具有活潑性,生動性和主動性。

兒歌教學隨筆4

說起兒歌,不管是作爲幼兒老師,還是作爲幼兒家長,都對這個不陌生。在幼兒園裏,不管是哪方面,都會一大堆的兒歌可以使用。例如上學有上學的兒歌,吃飯有吃飯的兒歌,洗手洗臉刷牙也有相應的兒歌,當然,還有一些純粹是文學性質的兒歌。

有時候,我就有這個疑問了,爲什麼這麼簡單的事情,要編出一個兒歌來之後,再交給小朋友呢?難道不能直接交給小朋友嗎?

現在,我也成爲了一名幼兒老師,面對一羣活潑調皮,天真可愛的小朋友們,我終於明白兒歌在我們教學中的重要性。

大道理我是說不上來,但是,兒歌的朗朗上口,和小朋友對兒歌的接受程度,比直接教學的接受程度要高這方面來說,兒歌在教學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從孩子的行爲習慣的培養來看,兒歌的重要性也非常之高。例如,如果就用道理告訴小朋友要刷牙,可能大多小朋友並不當回事。但是,如果交給小朋友一首簡單上口好聽的刷牙歌,那麼,也不知道他們是因爲兒歌的趣味性,還是因爲什麼,但是,總之,能夠刷牙的小朋友人數是增多了的。

所以,多創作一些好習慣兒歌,多教小朋友一些兒歌,慢慢的,你會看到他們會像你希望的方向變化。

兒歌教學隨筆5

在教學中教師會常常教幼兒學兒歌,兒歌句子簡單,記起來也特別容易,可是我發現每次教幼兒讀了好多遍,幼兒最後還是記不住,或記得不太清楚,爲此事我很多疼,我煩死了自己的教學方法,發現教幼兒學兒歌都是口傳,枯燥的讀兒歌,讓幼兒對學兒歌的興趣大大的下降,興趣不高,也不願意用心去記,在我百思苦想中,想到了一個辦法,想下節上課試試。

鈴聲響起了,幼兒們都回座位坐好了,根據兒歌的意思,我在黑板上畫上了四幅畫,在學兒歌之前,我和幼兒共同理解了畫的意思,邊看圖邊說兒歌,幼兒看着新奇,學兒歌時也提高了學習興趣,在教授幾遍後,幼兒們既然記住了兒歌,在朗讀和學習進度方面,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有的時候,教學方法不對,讓課堂變的枯燥乏味,幼兒的興趣下降,教師要多多的去思考,課堂上所發生的事情,有句話說的好,事出必有因,新的教學方法,會讓幼兒學知識的速度變快,學的越好,記得越牢。

兒歌教學隨筆6

我一接觸音樂課的第一節課堂,我要學生們暢所欲言,告訴老師你們希望老師怎樣給你們上音樂課?上什麼內容?然後讓大家分組討論。結果得出的結論令自己感到有些意外──學生們絕大多數熱衷於當今流行“酷”曲、偶像歌族。所以給我的回答也盡是希望老師給我們教流行歌曲、給我們聽流行歌曲,如此等等。稍微能讓我感到舒心一點的回答是:半節課上課本內容,半節課聽唱流行歌曲。我進而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那麼你們喜歡音樂課嗎?得到的答案是同學們大部分喜歡音樂而不喜歡音樂課。出現這種現象,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自己認爲正確的理由。但是作爲一名音樂老師來說,不能不先反思一下我們的音樂教學過去到底出現什麼問題了,我思考了很多,要使學生對音樂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最重要的是音樂課教學上必須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讓我們的音樂課變得快樂與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