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鹽湖的散文

1茶卡印象

茶卡鹽湖的散文

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區的茶卡鹽湖

被稱爲中國的“天空之鏡”。

提起茶卡,不少人嚮往,嚮往着水天相接時那一瞬亦真亦假的幻境,想象着自己身處天堂般的奇妙。一望無際的空曠,極致的寧靜,藍的天和水,白的鹽與雲……相互倒映,互爲陪景,讓你恍惚間,或真以爲自己到了某種邊界。

爲了一睹天空之鏡的容顏,無數遊客蜂擁而至,背上行囊不遠千里來到茶卡。

可在“天空之鏡”的潮水美譽火爆網絡之前,茶卡僅僅作爲採鹽之所,靜靜地守望在青藏高原。

青海鹽業工人從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在茶卡鹽湖採鹽,儘管每天看見鹽湖倒影,卻從未感覺到這是一種美,甚至在鹽湖上年復一年地勞作,將鹽湖看做是一種澀澀的苦海。不是爲了一家人的生計,誰也不想在風吹日曬的茶卡鹽湖辛苦勞動。

從青藏公路通車到青藏鐵路開通,近半個世紀以來,人們無數次地路過茶卡鹽湖,但很少人停下來進入茶卡鹽湖。就這樣,茶卡鹽湖一直靜靜地沉睡在柴達木盆地的東大門,一直默默守望着鹽湖四周的雪山和草原。

若說起對茶卡的印象,兩年前的那次旅行,在賞過川藏一路以來的豪邁且壯闊,青藏線的蒼涼又柔情之後。來到茶卡,更像是從大觀園裏出來轉入到一個僅有幾朵花兒的小院一般,覺得茶卡不過如此,也就是拍拍照而已。更不消說,因爲身體原因,我差點暈眩直接倒在茶卡……

種種緣由,令我對“天空之鏡”的嚮往全部幻滅,甚至些許排斥。每當旁人用誇讚的神情和語調提起茶卡時,我卻頗有微詞。

而這一次,我試着以一個客觀又疏離的狀態,再次來到茶卡身邊時,卻意外地,重新愛上了茶卡。

2去往茶卡

從黑馬河出發,去往茶卡的路,短短不到百公里的車程,卻是山路十八彎,天氣也是時晴時雨。

我一路走一路感慨,一個地方無論你去過多少遍,可當再次出現在視野時,依舊會生新奇感。陌生又熟悉的黑馬河去往茶卡的路上,隔着藍天白雲,勾起不少往事。

和搭車大哥有一搭沒一搭的聊着天,窗外也是一會兒下雨一會兒晴天。相比於茶卡那片白茫茫,這路上變幻莫測的天氣和雨後蔥綠風景更加撩人。山水洗心,我無意用華美語言讚歎這片天地,任何風景都需旅者自己去親歷去感悟,才能真切感受這一方遼闊。

行走在這片蒼茫蔥翠的青海大地上,我奢望時間能夠延長一點,再延長一點。六月的青海,處處瀰漫着雨後的清新。清新的綠,清新的空氣,清新的遠處犛牛馬兒,就連此時的心情,也是清新舒適的。

陶醉在這沒有任何粉飾的'質樸聖潔的美中,想放聲高歌,又怕破壞了這和諧的天地。於是索性給車窗開一小縫,任微風拂過臉頰,任心神在美中陶醉,任思緒飄過窗外,靜靜佇立在幽風原野上。

穿梭其間,雲朵遊移又飄走,雨絲滴落又散去,與兩年前旅行的往事交錯,讓人心生空靜。這一期一會的風景,我貪婪的收集在相機裏、腦海裏,直至與靈魂交融,與往事交融。

懷揣舒適心情,我們的車距離茶卡也越來越近,這時我心底卻升起了擔憂。擔憂茶卡再次下雨,如若雨天,我們便會無緣真實的“天空之鏡”。在爲數不多的七天大環線中,特意抽出一天時間留給黑馬河觀看日出,卻無緣看到。憂心茶卡之行亦是這般。

幸好這次天公作美,在我們終於抵達茶卡時,天氣出乎意料的大好。

3水天相接·天空之鏡

走進茶卡景區,頭皮開始不自覺地發暈。肖說我這肯定是心理作用,喚起了上次來這裏的不悅記憶,心裏面對此地的排斥直接反應在生理上。

外面陰雨濛濛,茶卡景區內卻是別樣天,到處一片白茫茫。大朵白雲,大片藍天,漫步其間,猶如進入鹽的世界。在這裏,天地萬物化爲一種最純粹的顏色。

熙熙攘攘的遊客,穿着五顏六色衣服,人手一個披肩,興奮地朝着鹽湖中心走去。而我和肖卻在經幡區逗留許久。久違的五色經幡,恍惚間,讓我以爲自己重又回到了西藏那片我愛着的遙遠土地

高原理塘、七十二拐、林芝桃花、靜好波密、南迦巴瓦、聖城拉薩、納木錯畔、天鵝羊湖、唐古拉山......還有日思夜想等待召喚的未竟之地——蓮花墨脫和大美阿里。儘管返身紅塵已兩年,可那片雪域高原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動,隨着五色經幡日夜搖動,不止不息。直到某一天,等我再次回去。

繼續向前走去,大片鹽雕映入眼簾。

茶卡鹽雕羣以古老的崑崙神話爲素材,融合繪畫、雕刻、建築等藝術元素,採用大地藝術的工藝手法雕刻成大型鹽雕藝術品“炎帝制鹽”、“馬頭琴的故事”、“青鹽之光”、“茶卡之歌”、“茶馬古道”等巨型鹽雕。整個天地就是鹽的世界,一旁遊客嘖嘖讚歎。

戶外鹽雕,和沙雕類似,又不同。它以純自然的原鹽和滷水爲原材料,經過創新和獨特的藝術手法,展現出迷人的藝術奇觀。鹽雕的壽命要比沙雕長,就這樣屹立在空曠的天地之中,任憑風吹日曬。

如此逼真形象的茶卡鹽雕,我倒也沒有太過震驚。

向來,中國人的手工藝術是領先的,民間藝術更是值得一品。記得前幾年去香格里拉時,聽導遊小哥講起,一座藏式木房甚至要耗費幾代人的心血去完成,屋頂畫每一幀都是當地人自己手畫而成,每一個木頭上都精心雕刻雕花。而這些,還都只是當地人建造房子時自己完成,並無外請所謂專業人士,由衷令人佩服。

沉浸其間,久久未回過神,面對那樣令人驚歎的藏式木雕,只是沉默不語。想來自己也略學了幾年繪畫,可水平之差,在大學畢業後根本不敢提及自己是設計專業出身。

繼續向着最適合拍攝倒影的鹽湖中心走去,不少人坐起了小火車,像極了宮崎駿大師經典之作《千與千尋》裏,那輛在水面上飛馳的列車。

機具文藝範兒的小火車,行駛在被譽爲“天空之境”的茶卡鹽湖上,沉醉其中,猶如一段趣味而甜蜜的童夢。火車一直延伸至湖心,彷彿要開到世界的盡頭。在天水間,在風塵裏,年年如此,如同一個在歲月裏不斷奔跑的癡心少年。

而我和肖並不打算坐小火車。一是覺得每人來回一百塊並不算便宜,二也覺路途並不算遠,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天空之鏡更美更舒服。再者,因爲受傷的緣故,前年坐小火車的記憶並不美好。

邊走邊玩,遙遠的天,遙遠的湖,純白的的鹽與水,風和雲......一切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歡脫的,一切都是我的。

終於來到湖心處,不少人已架起手中相機咔咔拍照。不遠處,更是有不少情侶在拍攝婚紗照或者個人寫真,真是好不熱鬧。我和肖在來時所擔憂的雨,在這根本就毫無跡象,大好天氣,與外界儼然兩個世界。

萬物都沉浸在柔和的、晶瑩的、純白的、蔚藍的天地間,都被從雲縫裏射出的熾烈日光照耀着。茶卡鹽湖猶如一面魔鏡般,讓天地顛倒。

赤足站在湖心,耳旁不斷升起《天空之鏡》那句歌詞——

“有誰/能將手觸摸到這裏/將塵世紛擾拋去

或許平淡/纔是我的意義/是你的真諦

我想在天空中隱去

潔白之中/隱藏着多少祕密”

是呵。這潔白之中,隱藏着多少祕密?

天光日朗,從或厚或薄的雲層中墜下。這夢幻中的天水相接,是高聳入雲的美的樓閣,每一滴水珠都有自己朦朧的輝光,片羽已經足夠在人心上撞開一個大的豁口,讓人永遠無法在美的照耀中癒合。恍惚間,我還以爲自己身處在天宮中,腳踏祥雲乘風而來,去雲行四海。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想必詩人朱熹詩裏所描述的場景,恰就是這般迷人的吧。如天地間一面碩大的鏡子被打開,清澈明淨,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言語全無,忘了自己。

直至黃昏離開。

茶卡之行,甚爲圓滿。

有些風景,在經過它們身邊時,是眼睛的洗禮,也是精神性靈的遊歷。惟願我們返身紅塵後,還能一次次記得那場歷經萬千走到它們身邊的感動,無論頭頂多麼陰霾天空,都尋得到光明。

旅行和閱讀一樣,是一種逃避。真實的世界遠比想象來的衝擊力更大、更殘酷。我忘記自己是怎樣逐漸愛上了旅行,旅途中的我孤獨又自由,茫然無措又隨意自我,很多事情不容自己完全把握,這大概是最令我着迷的緣由吧。

提筆書寫是一個心力活兒。你需隔開自己所在的世界,隔開周遭,專心無騖到無任何雜念,一心沉浸進去。暫時打破自我封閉的孤獨狀態,試着展露心扉,與他人分享自己眼中的世界,以一支自己也未能完全掌握的筆,用文字的方式觸知光陰的痕跡,隨往事花開花落,一點點打撈出夢裏些微片段。

收筆終了的那一刻,作者則退回自我封閉的角落,繼續着自己天長地久的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