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風箏的人美文故事

農曆3月,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近日,我信步來到龍頭寺公園南門口,看到街攤擺放着若干花樣別緻、五顏六色的風箏,一羣兒童正在爭相購買。藍藍的天空,飄舞着一隻只形象各異的風箏,有蜻蜓、小鳥、蝴蝶、老鷹、白鴿等等,把天空點綴得五彩繽紛。我駐足觀賞着藍天飛舞的風箏,聽着大人小孩的歡呼聲,不由勾起了我兒時扎風箏放風箏的回憶。

放風箏的人美文故事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正是我的夢幻童年。由於生長在農村,家境貧寒,弟妹又多,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父母哪有閒錢給我們買玩具,只能自己動手,製作土玩具自娛自樂。

每到春天放風箏時節,我和夥伴們從老屋後坡砍一根老竹子,按一米二左右的長度鋸斷破開,從中選4根小竹塊,按1釐米左右的寬度,用刀颳去黃竹篾部分,使其又薄又不失張力。接着分別找到每根小竹塊的中心,將其放在刀鋒上測量平衡度,若有一方傾斜,說明有一方偏重,得繼續刮,直到兩邊平穩不動爲止。然後將4根竹塊用針線捆紮成風箏骨架,再用食指尖頂其中心點測量頭尾部是否對稱平衡,最後纔在骨架上糊紙。糊風箏的紙要輕薄皮實,那年月糊風箏的最好紙張就是作文本紙,我們將作文本紙一張張撕下來,用米飯粒一頁頁相接粘連,先糊兩個翅膀,後糊尾部,同時在兩翅膀中心各貼一個小圓紅紙當作風箏的眼睛。在風箏頭部風門處和尾部背脊上分別貼上二三塊小紅紙,既使糊上的紙張與風箏骨架緊密粘連,又起到畫龍點晴的作用,讓風箏平添幾分亮麗。

風箏雛形出來後,還需用食指頂着風箏頭尾部的中心點檢測平衡度,若往頭部傾斜,說明尾部偏輕,那就得在尾部貼些紙條做尾巴。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在風箏頭部接鬥線找角度,鬥線角度選得好差,直接關係到風箏飛行的高度和平穩度。一般情況下,選擇兩線成直角爲佳。那時沒有放風箏的專用線,我們把大人縫補衣褲的錢團“偷”出來,一根一根地連接起來,繞在自制的竹塊線架上。

風箏扎得是否成功,要看它在空中的表現。天氣晴朗,惠風和暢時,我們就從自家牆壁取出風箏到老屋後坡頂上放。放風箏也有技巧和要領,要選擇既無高壓線又無大樹遮擋的空曠地帶。如果風大,不用助跑風箏就迎風起飛,若風力小了,還得放十多米線迎風助跑,邊跑邊放線,風箏飛到一定高度,隨着空中風力增大,就自行隨風爬升,這時只有儘快放線,讓風箏飛得更高更遠。風箏扎得成功,鬥線角度選得好,風箏飛翔平穩,隨風爬升到你頭頂上垂直飛翔,稱之爲“樹竹杆”。每當見此情景,我和夥伴們興高采烈,又蹦又跳。如果風箏扎得不好或鬥線角度選擇不當,那麼風箏飛翔時就會左右搖擺,甚至打滾、”紡棉花”。遇到這種情況,我和夥伴們往往垂頭喪氣,連聲嘆息!

扎風箏放風箏,是那個年代我和夥伴們每年春天必做的`一件開心事,也是我們童年的最大樂趣。年年扎,年年放,不知紮了多少隻風,不知在老屋後坡上放了多少回,留下的美好的記憶深刻,經久難忘。以至於過了而立之年的我,仍然童趣不減,還自扎自放土風箏過癮。那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單位分給我一套70多平方的頂樓單元房。有一年春天,我心血來潮,萌發了扎風箏的念頭。

我從家屬院撿來幾塊老竹塊,回家後按兒時記憶,紮了一隻風箏,拿到樓頂上試飛,竟然一舉成功。從此,遇到適合放風箏的天氣,我就忙裏偷閒,上樓頂放風箏過癮。這隻用竹篾塊和作文紙糊的風箏,雖然顯得有些簡陋和土氣,但它每次都飛得又遠又高又平穩,時而爬升到我頭頂表演“樹竹杆”,時而牽線遠離,隨風飄舞,表演“翻跟斗”、“紡棉花”等絕技,讓我既開心又自豪!

有一天下午起風了,我取出風箏到樓頂上放。也許那天風力過強,風箏迫不急待地起飛,我儘快放線,風箏飛得很遠,兩翅和尾部均向背後緊繃,飄舞的紙條尾巴被風撕斷飄走。我看情況不妙,慢慢收線,只聽一聲輕響,線斷了,只見脫線的風箏搖搖擺擺,隨風飄落,離我遠去。我心急如焚,手足無措,眼睜睜地看着心愛的風箏從我視野裏消逝。爲此,我失落傷心了好久!

時隔數年,已過不惑之年的我,仍然童心未泯。喬遷新居後,雖然居所不在頂樓,但童趣十足的我又一頭想起扎風箏。那時候街攤上已有各種形狀、五顏六色的風箏賣了,我覺得不如自己親手扎的土風箏好,放起來過癮。於是,我從隔壁公園撿來半截廢棄的竹子,拿回家破開下料,刮細刮薄,憑記憶紮了一隻風箏。當我興致勃勃地拿到樓頂上放飛時,沒料到反覆助跑放飛,風箏就是飛不起來,我還以爲是風力不夠。一天下午,我看見大院樹搖葉動,便登上樓頂再試飛,結果還是大失所望。後來幾經改進,仍然屢試不爽,讓我好失望好恢心!現在回想起來,估計是我在扎那隻風箏時,把頭和尾部的中心點往前移了一點兒,造成風箏尾部偏重,飛不起來。打那以後,我那扎風箏放風箏的興趣隨着年齡增長而逐漸淡化!

一陣大呼小叫的歡呼聲,將我從夢境中吵醒,只見藍藍的天空,飛翔的風箏越來越多,五顏六色的風箏把天空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我情不自禁地感嘆:現在的兒童們好幸福啊!不用自己動手,各種形象和顏色的風箏,任其隨便選購,在無憂無慮中放飛風箏,在歡聲笑語中放飛夢想!然而,我覺得如今的風箏再奇特華麗,都不如我兒時親手扎的土風箏好看耐用,放起來過癮。雖然土風箏顯得土裏土氣,不如現在的風箏時尚豔麗,但它同樣飛得又高又遠。我每次放飛親手扎的土風箏,都有一種成就感和自豪感!因此,我羨慕如今兒童們有豐富的玩具和多彩的樂趣,更留念我兒時那段扎風箏放風箏的美好時光!甚至萌發再親手扎一隻土風箏,與今天流行的時尚風箏比試比試,看誰飛得更高,飛得更遠!描寫風箏的美文摘抄:每個人都是一個被牽掛着的風箏兒時,你是父母手中的風箏。

那時候,你人小心大,總認爲自己什麼都可以做,幹什麼都行,總埋怨父母對你什麼都管,對你什麼都不放心,把你當風箏,既想讓你在藍天下飛翔,手中又牢牢攥緊了那根系在你身上的長線。

長大後,你才明白,那根線是一種責任,是一份父母對子女最無私的愛。

上學後,你成了老師手中的風箏。

上學前,父母囑咐你,到學校要聽老師的話,要遵守學校的紀律,實際上,是父母把那根系在你身上的長線交給了老師。

所以老師總是管這管那,而你一直都不是心甘情願地接受老師的管教,叛逆成了你最正當最合理的藉口,你總是努力想方設法擺脫老師手中的那根線。多年後,你才明白,那根線是一種責任,是一份老師對學生最深切的關愛。

工作後,你成了領導手中的風箏。領導讓你向東,你就得向東;領導讓你向西,你不能向南向北。你想在藍天中自由飛翔,你想飛得很高很遠,可領導始終攥緊了自己手中的那根線,你想掙脫領導手中那根線,巨大風險又讓你舉步維艱。退休後,你才明白,那根線是一種責任,是一份領導對部屬的關懷。

成家後,你成了妻子手中的風箏。

當你把妻子娶進家門後,父母就把手中的那根線交給了她,她開始履行自己的職責,一頭在自己手中攥緊,一頭在你身上繫緊,你飛遠時,就用力把你向懷中拽;你快落下時,她又使勁抖動手中的線,給你力量,讓你重新飛起來。

有時候,你總埋怨妻子管得太多。到老了,你才明白,那根線是一種責任,是一份妻子對丈夫最深情的愛。老了後,你又成了子女手中的風箏。

隨着年齡的增長,子女對你管得越來越多,不讓你吃這吃那,不讓你幹這幹那,不讓你去這去那,你感覺自己像一隻風箏,有一根線被子女牢牢抓在手中;你感覺自己像一個沒長大的兒童,什麼事都需要子女叮囑,什麼事都需要子女幫助。

可假如真有一段時間,沒有了子女的叮囑,你還真感覺有些不適應。到那時,你才發現,那根線是一種責任,是一份子女對父母最孝敬的愛。人生是風箏,總有一根線牽着你,或長,或短。你在這頭,愛你的人在那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