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的創作非常隨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負擔,不需要華麗的辭藻,沒有嚴密的結構,隨心寫。爲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

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1

今年我從事高中畢業班的物理教學工作,反思一年的教學工作並結合今年及歷屆幾年的大學聯考理綜試題,要想做好高三複習工作,我覺得應做好下面幾點:

一、循序漸進,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

大學聯考對潛力的考覈要求首項便是理解潛力。確實,只有對所學雙基知識都能深刻理解,才談得上運用它們進行推理、分析,去解決更復雜的問題。怎樣纔算對所學知識做到理解了?舉例說吧,對交流電的有效值,如果以爲最大值的√2/2倍就是有效值,那麼,對這一物理概念就沒有理解。因爲這只是對特定交流電的一個數量關係,不適用於所有交變電流的狀況。務必從有效值定義本身去理解,並能運用它計算出不同狀況中交流電的有效值,纔到達理解的效果。又如,靜電場中的導體在靜電平衡到達時,其內部場強爲零。如果對此結論誤以爲導體內部沒有電場,則對這個物理規律也就沒有深刻理解。務必透過仔細體味,明確在導體的內部既有施感電荷產生的電場E1,又有感應電荷產生的電場E2,它們的矢量和爲零;同理,施感電荷的電場和感應電荷的電場迭加的結果,則使導體各處電勢都相等。能這樣來理解這個物理規律,應用它去解決問題纔算是到位了。

怎樣才能做到深刻理解雙基知識?我認爲務必安排學生堅持“循序漸進”這個原則。任何貪多、求快的複習安排,或以解題來帶知識的速成複習方法,都只能食而不化。快則快了,然而對所複習的知識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到達正確理解的目的。“循序漸進”是按課文的章節順序,穩紮穩打。具體說,可按以下幾項來操作:

①對每節課文堅持認真閱讀,及時消化,理出要點;

②獨立完成相應的鞏固作業,檢查自己對所涉及的概念及規律的理解程度;

③每章結束,可藉助一些參考書搞一次單元小結,理一理本章知識線索;

④每逢大型考試,再將知識回頭聯繫。以上各項如能持之以恆,則對雙基知識的掌握定會有相當的收益。

二、正確處理知識的全面和重點的關係

我認爲,總複習務必按照教學大綱掃描全部的知識。在這上面千萬不能心存僥倖,搞什麼猜題押寶,隨意捨棄或疏忽自認爲不重要的、不會考的部分。例如今年大學聯考實驗考的是二極管,二極管應作爲教學中的邊緣知識,如果未重視這些邊緣知識,就會丟不長施。尤其在時間有限的複習課上,老師一般很難詳細述及所有資料,因此,對於面上必須篇幅屬於識記性質的知識,需要要求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加以彌補,以免構成知識的缺漏。這就是正確處理知識面的意思。但在物理學科全部知識中,畢竟也有主次之分,所以還得在複習中注意突出重點。例如就力學部分而言,力和運動學知識可視爲力學的準備知識,而牛頓定律、動量守恆定律、功和能的關係則是整個力學框架的重要支柱。對這些重點資料,複習務必追求突破性進展。所以,講課時要個性要求學生注意聽老師的總結及分析解剖;消化時務求深刻理解它們的內涵。同時找些例題幫忙學生熟悉它們的應用;練習則需要有必須的反覆以求熟練掌握。只有正確處理好面和點的關係,纔可能到達既揀芝麻又抱西瓜的最終目的。

三、規範地做好各項練習

練習在總複習中是舉足輕重的一環,要想透過練習到達鞏固知識、提高潛力的目的,力求規範地解題是就應遵循的一個原則。具體說務求做到兩條:

①要規範地使用物理規律。不少同學常從生活經驗角度去解物理題,比如用動能定理時習慣從功、能的數值上加加減減來得到結果,而不問列式的物理好處。這種不規範的混亂的思維方式,只能使認知水平停滯在生活經驗的層次上,正是複習中一大障礙。物理學自有本身固有的思維規律和方法,像動能定理的應用,首先要求弄清所研究的過程及研究對象在此過程中的受力狀況,然後區別各力做功的正、負,再搞清過程的初態和終態,最後按外力功的代數和等於動能增量列出方程,這之後的代數運算便容易了。如果在平時練習中始終能堅持這樣規範地使用物理定律、定理,時間久了必然會加深對規律的理解,潛力必須會上升到新的層次。

②要將題做完整。我接觸過一些學生,做練習“浮而不實”,列出幾個物理方程便丟手不做或整理到代數式但懶於代入數字運算等,都不肯將題解到底。他們之中不乏最後失敗的實例,均因爲他們沒有從日常的練習中得到收益。許多物理題,粗一看解題方向似乎很明顯,仔細一解才發現裏邊隱含着重要的變化及關鍵。再說,一個完整的解題要有嚴密的邏輯過程;要有簡明扼要的文字表述;有單位的處理;有數字的運算……所有這些,無不涉及雙基知識及個人的素養和潛力,都是要透過訓練來加以提高改善的。那種蜻蜓點水式的解題,不可能在這些方面得到不斷啓發和訓練,題解得再多,然而水平提高不快、工作不實,最後必定導致複習工作的低效率。

四、透過專題複習,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潛力

高三複習的後階段,在基礎知識的認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思考搞一些專題性質的複習。採用歸類、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並提高自己綜合、分析的潛力。拿物理圖象舉例說吧,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原先散見於力學、熱學、電學等章節,初學時一般只能就事論事,學的是一個個圖線的某個方面的好處。複習時若還是機械重複一次,認識必然還是支離破碎,不能提高認知潛力的水平。如果搞一個“物理圖線”的專題,綜合一下已有的對圖線的各項認識,就能從圖線的涵義、截距、斜率、走向、覆蓋面積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認識圖線的物理涵義。這樣,對圖線的認識、解釋、翻譯的潛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2

認真分析大學聯考物理試題和學生大學聯考成績,回首自己高三這幾年來的教學工作,有許多值得總結和思考的地方。下面就近年來在教育教學中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加強研究,明確方向。

高三年級教學伊始,認真學習研究“新大綱”以及前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從中找出共性,發現變化及趨勢,總結規律,明確備考方向,提高複習備考的針對性。物理試題的共同特點是:注重基礎,考查物理主幹知識、重點概念和規律;緊密結合實際,考查綜合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物理知識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加強實驗能力考查。變化之處及趨勢:應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考查能舉一反三的設計、解決書本以外的開放性實驗、探究性實驗;第二卷難度可能會降低,23。24。25題梯度會更明顯。

二、制定計劃,落實目標。

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複習計劃,明確每個階段的目標定位。

1、夯實基礎,循序漸進,培養能力。

大學聯考物理試題有7道選擇題,每道題6分,其中多數題目來源於課本中所謂的重要章節,甚至有的是課本的原題再現,這要求我們重視課本,並對每個知識點進行落實。對於主幹知識更是考查重點,這些知識的應用前提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否則無法實現。怎樣才能做到深刻理解雙基知識?我認爲必須安排學生堅持“循序漸進”這個原則。任何貪多、求快的複習安排,都只能食而不化,對所複習的知識仍然是一知半解,不深不透,不可能達到正確理解的目的。“循序漸進”是按課文的章節順序,穩紮穩打。具體說,可按以下幾項來操作:

①對每節課文堅持認真閱讀,及時消化,理出要點;

②獨立完成相應的鞏固作業,檢查自己對所涉及的概念及規律的理解程度;

③每章結束,可藉助一些參考書搞一次單元小結,理一理本章知識線索;

④每逢大型考試,再將知識回頭聯繫。

以上各項如能持之以恆,則對雙基知識的掌握定會有相當的收益。在加深對“雙基”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複習中應做好點面結合。主幹知識的複習,首先選擇一系列相關聯的一環扣一環的小題目串由學生自主複習、解答作爲鋪墊帶動相關知識點的複習,這樣,學生清楚物理模型的建立過程以及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相反,一個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可以採取拆分的方法——“化整爲零”,對複雜問題的分析、分解、建模、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展現在學生的眼前,有利於學生理解掌握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提高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專題複習,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高三複習的後階段,在基礎知識的認知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可考慮搞一些專題性質的複習。採用歸類、對比的方法,加深對雙基知識的理解,並提高自己綜合、分析的能力。拿物理圖象舉例說吧,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原來散見於力學、熱學、電學等章節,初學時一般只能就事論事,學的是一個個圖線的某個方面的意義。複習時若還是機械重複一次,認識必然還是支離破碎,不能提高認知能力的水平。如果搞一個“物理圖象”的專題,綜合一下已有的對圖線的各項認識,就能從圖象的涵義、截距、斜率、走向、覆蓋面積等諸多方面全方位認識圖象的物理涵義。這樣,對圖線的認識、解釋、翻譯的能力便得到了提高,再去解決同類型的.問題,自然就會迎刃而解了。

再如,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運動,本是兩個獨立的部分,且都是重點的內容。單獨分開來處理,情況尚可。一旦綜合起來,常見有張冠李戴、混淆不清的錯誤。那麼,不妨將兩者聯繫起來,搞一個專題,通過對比,可從帶電粒子在不同場中的受力情況;場力做功情況;粒子運動情況及軌跡等幾方面來比較兩者的區別,加深對這兩個事物的認識,並且還可進一步從已見到的問題中,小結本類型問題如何來“製造”變化,常用解題思想方法有哪些,需要注意些什麼問題等等。這樣複習,既鞏固對相關基礎知識的理解,又從高處獲得對情況更全面、更深入的瞭解,複習的效果可望有質的飛躍。

物理試題仍是學科內綜合,以專題形式進行學科內綜合複習,編織知識網絡,可以實現多題歸一,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並能抓住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質方法——分析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有利於培養學生推理和分析綜合的能力,用物理思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專題訓練進行思想方法歸納和總結。

3、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實驗能力。

實驗題的分值有12分之多,但從歷年大學聯考的得分情況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總是學生較爲薄弱的部分,得分率一直偏低。爲了提高這塊的得分率,複習備考時,注重抓實驗原理和設計思想的理解,實驗操作要領、誤差來源分析及減小誤差的方法,對實驗進行歸納、對比;讀數類、電路設計類,力學中的紙帶處理,圖象處理等。建議在高三複習階段重做高中階段已做過的重要實驗,開放實驗室,但不要簡單重複,要求學生用新視角重新觀察已做過的實驗,要有新的發現和收穫,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明確認識結論、過程和質疑三要素,爲進一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打下基礎。學會正確、簡練地表述實驗現象、實驗過程和結論,特別是書面的表述。

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3

第二學期很快進入二輪複習,經過一段的複習,學生中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反思近一段的教學,自我認爲今後的複習還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培養學生獨立審題的能力:

獨立審題,獨立地弄清物理情景、獨立地提取信息,這是學生必須具備的 基本的解題能力,也是近幾年大學聯考命題所看重的熱點問題。近幾年信息題爲高頻考點,目的就是考查學生是否具備獨立審題能力、是否能夠通過自己的閱讀理解,從中篩選出有用信息,進行求解。因此,在複習中,在分析例題或者講評試題的時候,教師要把審題的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養成對具體物理過程作具體分析的好習慣,學會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維方法,從讀題開始,獨立完成解題全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獨立審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養成規範解題的習慣:

1、文字說明要清楚,說明研究的對象、研究對象、所處狀態、所描述物理過程或物理情境要點,關健的條件作必要的分析判斷,說明所列方程的依據及名稱敘述應有較強的邏輯性、條理性,要簡明、扼要,直奔主題。若計算結果有負號要說明負號的物理意義,說明矢量的方向。

2、主幹方程要突出,主幹方程是指物理規律、公式或數學的三角函數、幾何關係式等,因爲在大學聯考評卷中,主幹方程是得分的重點,要寫出所列方程的依據,要列原始方程,列方程時要用題目所給的的符號能自己另用字母符號表示

3書寫佈局要規範,文字說明的字體要書寫工整、版面佈局合理整齊、詳略得當、言簡意賅、邏輯性強,就是要用最少的字符,最小的篇幅,表達出最完整的解答,使評卷老師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你的答題信息。

三、在新課改的學習思想指導下,在高三的複習課上,我做了兩種課堂教學方式的嘗試:

1、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在物理課的教學上,我在把問題交給學生的時候,常常會提這樣的要求:“這個問題等一下,我會找同學來說出它的解題思路(或答案),前提是這個組的同學必須要認同他!如果答案不正確,所有成員要一起受罰。結果任務一佈置下去,教室內馬上就積極討論起來,結果往往都是他們能給在定的時間內得到統一的正確答案,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合作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2、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上臺講課,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學生的解決方式也會是獨特的,往往是有很多種方法,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學生學會了更多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物理的興趣。

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4

常聽到家長這樣問孩子:“你們班哪個老師好?”孩子會馬上做出回答:“王老師好。”“爲什麼?”“王老師天天對我笑。”在孩子心目中,只要老師天天有笑臉,就是好老師,因笑而得這樣高的評價,可見笑的份量。

只要對孩子投以微笑,他們就滿足了,然而,要時時刻刻都面帶笑容,這是很難做的。幼兒園的老師,面對的是一個班幾十個不懂事的孩子,俗話說:“小孩子是屬雞的,記吃不記打。”剛剛承認了錯誤,一轉眼又犯錯,真氣人。人生氣時,臉色肯定不好看。孩子犯了錯,應該進行正面的批評教育,講明道理,讓他們知道自己錯在哪裏,怎樣做對。可千萬別忘了,在孩子承認了錯誤,並予以改正的同時,投以微笑。這樣,在孩子的眼裏,你就是一個很好很可愛的老師。

幼小的孩子,思想單純,對人或事物的評價也單純,對老師的評價也是如此。他們並不要求老師你有多少知識,多大能耐。一般的說,老師在孩子心目中是最有本領的。孩子對老師的評價的關鍵是態度上的問題。

有的老師教學工作還可以,就是得不到孩子的好評。當老師的,成天板着個面孔,孩子們見了都覺得可怕。孩子們都不願接近你,自然你在孩子的心目中就不是個好老師。

就笑而言,孩子的這種要求並不高,也不難做到,在孩子入園離園時,熱情的接待孩子,平時活動中,進入孩子的角色,並對孩子們投以真誠的微笑,你就是孩子們喜歡的好老師。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有時心情不好,就很難做到。可是孩子並不知道你此時的心情,所以越是心情不佳,就越要剋制自己,努力做一個孩子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5

高三教學工作量大,難度大,勞動時間長;再者就是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都要求出好成績,壓力大。再者與高一高二相比,高三的物理教學顯得枯燥、機械。在這種情況下的任課老師怎麼能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能夠以最好的姿態應對大學聯考呢?

1、訓練學生掌握高效的解題方法

大學聯考物理注重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設計能力、獲取知識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等五方面的能力,在備考的習題訓練中,以考查具體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爲主。通過訓練,學生的綜合應用的素質有所提高。然而在教學中不難發現:面對一些問題,學生不是沒有掌握到知識點,而是沒有想到用哪個知識點,或者是知道與哪些知識點有關,卻找不到解決的途徑。因此在這個階段的教學要訓練學生的基本解題技能

(1)一定要學會審題。每次考完試總有學生會說:“唉!我就是沒看到這個條件,不然肯定會做”或是“原來這些條件是沒用的,害得我想了半天!”然後就爲自己的粗心懊悔不已。爲此在每次練習講評的時候,老師都應該指導學生認真讀懂題目,在題目中找出關鍵詞語,挖掘隱含條件,排除干擾因素。

(2)其次是要創立物理情景,對於有些學生來說,就是不清楚整個題目所描述的物理過程是怎樣的,所以才無法下手。爲此老師在講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採用必要的草圖來輔助學生思考,通過作圖能有效地展現思維過程,有時還能激發出獨特的解題思路。同時還要要求學生在做練習時也能養成相同的習慣,這樣有助於保證解題思路的完整性。

(3)學會規範的表達。據參與大學聯考改卷的老師介紹,在大學聯考答卷中,不規範的解題是很常見的。而規範的表達對學生是很有好處的,它可以清楚地體現學生的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認真細緻的做事態度,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精練而又準確的表達能力,在平時的習題訓練中,就應該要求學生們要注意解題的規範性。在這方面,關鍵是老師能夠做到言傳身教。上課的板書和給學生的練習答案應該做到規範,對於學生出現的不規範的情況應給於及時的指正,讓學生能在平時就能夠注重規範的問題。

2、情感的投入

教學是一門藝術!也許有人會認爲,只有在新課的教學時,才能從教材中挖掘出各種情感因素,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一旦進入到高三複習備考階段的時候,上課不是講題就是做題,要利用情感的積極因素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老師不想方設

法使學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麼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盡情,學習就會變爲學生的沉重負擔。”高三階段的學生,面臨着各種壓力,身心常常處於疲憊的狀態。如果老師只爲講題而上課,會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上課提不起興趣,甚至會走神,從而課堂效率不高。的確,高三的物理教學沒法象高一、高二的教學那樣擁有大量的情感投入素材。但是一個人的情感不應該藉助於外界條件,應該是來自己於自身。一個敬業的老師,教學激情是來自於他的內心。只要老師都充滿激情去上課,那麼在教學程中自然而然地真情流露,纔會使自己的教學富有感染力,纔會引起學生的共鳴,高三的教學更應該如此,也許我們每節課都只是在講學生做過的習題,但是富有激情的老師,同樣能通過這些枯燥的練習,將快樂傳遞給學生,使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3、將探究能力用在課堂上

在新課改的學習思想指導下,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系統的訓練。在高三的複習課上,我做了兩種課堂教學方式的嘗試:

(1)充分發揮同桌的作用。在物理課的教學上,我在把問題交給學生的時候,常常會提這樣的要求:“這個問題等一下,我會找同學來說出它的解題思路(或答案),前提是這個同學的同桌必須要認同他!如果答案不正確,兩個人要一起受罰。結果任務一佈置下去,同桌的同學馬上就積極討論起來,有時還會前後桌商討一下,結果往往都是他們能給在定的時間內得到統一的正確答案,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合作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2)讓學生上黑板上解題。這也是我常常會使用的上課模式。每一個人的思維能力都是自己獨有的,所以面對同一個問題時,他的解決方式也會是獨特的。作爲老師,經過長時間的教學,也許思維能力會固定在一種模式裏,在解題時的解答過程未必是最佳答案。所以我會在上課時讓學生充當老師,來給大家講解問題,前提是,一定要象老師那樣詳細的講出思路,以及寫出規範的板書。經過一年的實踐,我發現這種做法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因爲課堂上不是老師單一授課的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有學生經過多次的訓練,在表達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從而增強了自信;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判斷能力,有時我會把我的答案和某個學生的答案一起羅列出來,讓全班同學來對比、探究,從而找出最佳的答案。

也許有人會擔心,讓學生來講題,那不是很浪費時間嗎?沒錯,是會浪費一定的時間。可是,我們複習的目的僅僅只是讓學生做更多的習題嗎?我們複習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一種有效的複習手段。大學聯考試題是可以千變萬化的,可是所考的知識點卻不多,只要老師能根據考綱,抓好知識點的教學,採用讓學生自己動腦、自己動手的教學方式,在探究的過程中牢固地掌握知識,也一樣能夠達到目標的。

總之,高三的階段的教學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新課程改革下的老師,我們也要不斷地在教學中探究出科學的教學方式,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提升到一個新臺階!

高三物理教學的隨筆6

在現階段,高三教學毫無疑問是應對大學聯考的教學,是高一高二教學的發展和提高。所以,高三教學應具有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高三階段絕大部分時間是複習,在複習中一般又經歷章節單元複習,專題板塊複習、綜合和仿真訓練等過程。我認爲在現階段複習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面對學生實際,抓好基礎

作爲高三老師,不但要研究課本和教學大綱,還應該研究近年大學聯考試卷和考試大綱,把知識點、考點、能力要求把握準確,對每節課的組織形式、順序和內容作好充分準備。同時關心信息,及時調整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切忌閉關自守。

同時,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質量有顯著差異,基礎狀況不同,教師應認真研究學生實際,研究相應的複習策略。一般而言,主要是建立知識體系和網絡,加強各章的聯繫,把各個獨立的知識串起來,搞清內在的聯繫,絕不應該用大量例題來代替對基本現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講述和訓練。從前面分析知道,現在“理綜”物理試題,有相當數量的試題是考查學生的理解和簡單推理能力。即考查學生是否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確切含義,以及它們的適用條件,能否在簡單情況下應用它們,能否清楚認識概念和規律的各種表達形式,能否鑑別它們之間的聯繫。在單元複習中,應精心組織試題,訓練的題目以小巧爲主,抓好定時訓練並及時評講,以一本複習資料配合課本一心一意抓好基礎。

2、講練結合中,倡導獨立思考和規範性解題。

大學聯考是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能力的提高,首先依靠學生的獨立深入思考和刻苦鑽研,依靠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踏實的學習作風,落實在大學聯考中就是規範的解題習慣。在講練結合中,講例題貴在精,學生做題貴在獨立思考,都不在多。

講,教師要精選例題,選擇那些注重基礎、注重能力培訓的例題,但不能認爲只有通過較難的例題才能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應注意例題的難易梯度,應注意在講的過程中一題多問,由易及難的逐步深入逐步發散,還要注意防止例題過多滿堂灌,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創建思維的空間,以期收到能力培養的目的。另外教師在講例題過程中,還應注意對學生加強審題能力和解題規範性的指導和示範。

練,要求教師精選試題,定時練、及時改、及時評,在高三階段,訓練一定量的試題是必要的,學習物理知識的目的是解決物理問題,練習題的選擇要注意試題的難易搭配,基礎題與能力題的兼顧,還要注意試題總量的控制(一般一堂課測試宜用8個選擇+2至3個大題爲好),以防止學生在練的過程中沒有足夠時間審題和思考,純粹套用公式,張冠李戴。現在考試題量少、分值高,要求準確性高。因此,在評講過程中,一定要結合學生在解題中存在的套公式或只重思路和公式不重結果的問題,強調規範解題,必要時還要講解根據公式如何解出答案,有些問題,還要依據答案進行必要的討論,評講過程中,還應加強應式技巧的指導。

3、有針對性的講專題,提高分析綜合能力

分析綜合能力是較高層次的能力,從近年試卷

來看,這類問題比例較小,但它對區分高分段的考生有突出的區分度,是其他試題不可替代的,它們主要是出現在物理問題中,分析綜合能力是考查學生能否獨立地對獨立問題進行具體分析,找出重要的因素和條件,把複雜問題分解成若干個簡單問題,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繫,並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綜合解決問題。這在平時訓練中要求學生善於從不同角度或用不同方法來處理問題。提高發散思維和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

分析綜合能力也表現在對所謂“生題”的處理上,這類問題其實不一定很複雜,有的甚至很簡單,但卻要求學生能獨立地把所學知識應用到所涉及的問題中去,進行分析和推導。

這類能力的提高,除平時積累外,在考前一個月進行專題講座和定時強化訓練是很有必要的。如天體運動專題、電磁專題和光學原子物理的發展史和前沿科技等專題。在這一階段,應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淺見,不當之處望各位同仁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