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邵陽散文

春天來了,天氣開始回暖,我陪着愛人和孩子漫步在松花江畔觀看松花江面上的冰凌。春風徐徐吹拂,冰封的江面開始解凍,冰層逐漸融化,形成波瀾壯闊的冰凌。此時,岸上廊亭裏的風鈴“叮噹 叮噹”的響起,不禁讓我想起了家鄉——邵陽北塔上的風鈴。

我的家鄉邵陽散文

一九九二年四月我借住一高中同學哪裏,在他上學的邵陽師範學院當旁聽生,課外活動北塔是我們常去登攀的地方。北塔離師院有十五華里,每個週末,我們走出師院大門沿着邵水河西路過沿江橋,經雙清路再過資江一橋魏源路叉口再往北走便是一片翠綠的樹林,北塔便座落在山頂之上背靠資水。回想當初爲觀望北塔步行兩小時,也不覺得辛苦!

北塔與東塔遙相對峙,又與砥柱磯上的亭外亭隔江而望。登塔而望,碧水古塔,資水如帶,龍山如畫,月朗風輕之夜,塔影倒映資水,有姍姍過江與南岸雙清亭相會之態,極富詩意。

北塔相傳明隆慶四年(1570)吳兌、高岡鳳等籌建,明萬曆元年(1573)動工,萬曆十年(1582)由知府胡梗主持竣工。塔高26米,七級八方,磚石結構。塔內明亮,磚砌旋梯、直登塔頂。石基塔底,可容百人。三層塔檐斗拱皆鑲磨石,工藝精美。塔頂以三個疊立的鐵質寶瓶組成塔剎。 塔身是七層八角,聳立在資江急彎處的河灣北岸,八角上原配有銅鈴,風吹鈴響,悅耳動聽!

據石碑記載1944年,日寇空襲,一鐵寶瓶震落,重500千克,塔一角被寶瓶撞壞,文明古塔險遭東洋倭寇毀滅。

解放後,北塔不僅是風景勝地,還是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我們代代相傳,牢記歷史,不忘國恥!

說完北塔,其實邵陽市區的井水也很奇妙,就如曹婆井(甜水井),它處於市區紅旗路東段的一條小巷中。相傳古時,這裏有一個名叫曹婆的人,以賣酒營生。雖說家道貧窮,賣酒公平,憐憫窮人。

傳說呂洞賓曾經扮作一個討米人,在大雪天來到曹婆店門口。曹婆看他樣子可憐,喊他進店喝酒解凍。呂洞賓喝了酒後,便從口袋裏掏出幾粒丸藥,丟入店門口的井內揮手而去。第二天,曹婆到井裏去提水,只聞得井內酒香撲鼻,喝上一口井水,才知道井水已變成了甜酒。從此,曹婆再也不要煮米熬酒了,慢慢地也就富足起來了。這口井至今保留完整,俗稱“甜水井”爲邵陽一絕!

邵陽伴隨時代的向前發展,又新建了風景區,如東塔、北塔擴建爲大型公園;西苑、體育、寶慶森林公園和雙龍紫薇博園、蔡鍔故居文化產業園和在建的邵陽大型遊樂園,統稱邵陽新八景。邵陽地區境內名勝古蹟甚多,風景如畫,俗有瀟湘“桂林山水”之名稱,就不一一道來。

邵陽市也是柑桔之鄉。尤其轄區洞口縣的“雪峯蜜桔”名揚海內外。邵陽蜜桔糖分高酸度低,色澤鮮豔,外形美觀,果肉香甜無核,果汗含可溶性固形物11%左右,糖酸比10:1以上,品質優良,上世紀60、70年代是國家出口創匯的一個拳頭產品,當時雪峯山下邵陽地區洞口縣被定爲“全國溫州蜜柑出口基地縣”,1973年周恩來總理親自將其命名爲“雪峯蜜桔”。

邵陽的`風景美如畫,邵陽美食更誘人。記得年少時,我是吃喝着家鄉數不盡的美食長大的,心起邵陽的美食還真不少呢!屈指數來就有如: 水磨豆腐、黴豆腐乳、黴豆腐渣、豬血丸子、寶慶米粉、糯米餈粑、血醬鴨、寶慶米粉;酸蘿蔔、刀豆酸茭頭、幹豆角、幹茄子和菜乾罈子菜;幹鴨腎、幹鴨掌;生地瓜幹、熟紅薯片;柴火臘肉等土色土味的菜,做食時加上朝天辣椒、白辣椒、佐以生薑大蒜、撒上樹上摘下的綠花椒出鍋時,鮮香辣脆爽,令人咂嘴回味、咂舌自吮……

“爸爸,你看那塊冰又開始化了!”此時,十二歲的兒子一聲呼叫,把我從沉醉於家鄉的思緒中牽了回來。起風了,我拉上愛人和兒子的手說 : “走,我們回家!”

一路上,我禁不住凝望着南方那一片藍藍的天空,家鄉的桃花開了,微風吹過,邵陽北塔上八角風鈴彷彿在耳邊“叮噹 叮噹”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