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的讀書筆記

一個月前看了一部2004年就上映的美國科幻大片,講述的是由全球所面臨的一個環境問題——溫室效應——所引發的一場不可挽救的災難,以及在災難下暴露出的人性。看完後我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和感動,第一次感覺到在大自然的.報復下,人類是多麼的弱小,又是多麼的強大。

《後天》的讀書筆記

史無前例的颶風攜着沖天的巨浪,淹沒了已是廢墟的城市,萬噸巨輪竟被衝進樓宇之間。氣溫驟降,象徵着人類文明的城市,也大半埋入冰雪中,茫茫冰原上,只留下已被凍結的自由女神的頭像。一切都顯示出這是一場末日浩劫。

而人類在經過最初的驚慌失措後,展現了在共同災難面前的團結互助和人性的溫暖。這種情感不分國界,不分膚色。父親橫跨被冰雪覆蓋的美國,尋找生死未卜的兒子,男孩爲了救女友戰勝恐懼與狼搏鬥,一名白人醫生爲救一個素不相識的黑人患兒最後撤離……

沒有放棄的人們互相關愛,堅持心中的信念,與災難頑強鬥爭着,直到救援到來的那一刻。電影結尾,風暴已經平息,人類在付出慘重代價後,逐漸恢復秩序並有序地開展救援和善後。似乎最終還是人類勝了,但是,人類戰勝的僅僅是這次災難,而大自然永遠也不可能被戰勝。

這部電影除了喚起我們的環保意識外,也在暗示我們要珍惜當下。後天,不是十年後,更不是一百年後,只是明天的明天,一個絕對不遠的時間。災難來的如此突然,一切都來不及,來不及說對不起,來不及說我愛你,來不及看着天使般的孩子長大。所以,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心過好每一天。

電影的最後,空間站的舷窗裏,出現一顆一半白色一半蔚藍的星球,從這個視角看風暴過後的地球,就像一個襁褓中的嬰孩,美得令人心動。從一本書中看到一句話,感覺作這部電影的結尾非常合適: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