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謝的花經典散文

她是那樣地豔麗,讓人不由想把她扼殺。

凋謝的花經典散文

有言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想來花也是這樣的,過於美麗的事物總是不容於世的。以前看過的書中有“紅顏不壽”的說法,長相美麗的男主人公或女主人公總是被莫名地冠上了這樣的詛咒,認爲他們會禍及他人和自己,總是會讓人避如蛇蠍敬而遠之,最後總是落得悽苦或早逝的下場讓人心痛,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然而,這並非是他們或他們的'本意,在《金縷衣》中唱到: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如果當初,在花開到最盛的時候,人們即使地把它摘走,用到它處,那麼,它作爲花的價值也就從此實現了,它就能擺脫盛極必衰,紅顏不壽的詛咒了,也就能擺脫枯萎凋謝的命運了。作爲一朵花,必然是在它盛開的時候的價值更高一些,也好過最後成爲一朵凋謝枯萎的醜陋的花。

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講,枯萎凋謝的花也並非一無是處,至少,她們證明了,她完完整整地過完了一生,經歷了從出生,成長,盛開到凋謝的生命歷程,想來,即使最後落得的是凋謝的命運,也不枉此生了吧。畢竟,作爲人類,想要壽終正寢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中途總會有一些你想不到的事阻礙你,比如自然因素狂風暴雨泥石流之類的,或許你的生命就這樣中途逝去了,又比如人爲因素死去,各種搶劫啊謀殺啊之類的也比比皆是,再比如生物因素,或許是各種病痛,各種不知名的病毒的侵襲。這樣的種種原因都會讓人中途掛掉。這樣一比較,凋謝的話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凋謝的花,也可以像龔自珍《己亥雜詩》中寫的那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充分體現了它發揮餘熱爲後代做貢獻的高尚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啓發了我們,我們也可以向它們的那種精神一樣,在我們老去的時候,不因碌碌無爲而悔恨,我們也可以發揮餘熱爲社會做貢獻,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凋謝的花,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