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賞欒經典散文

深秋時節,衆芳搖落,繁華殆盡,於此蕭瑟之境界,卻是賞欒之時。

深秋賞欒經典散文

圖書館門前有兩株欒樹,因其地處偏僻,平時不大爲人們所注意。其實欒樹挺好看的。

有詩爲證:春雨潤更醒嫩紅,衝冠彩夏頂黃菘,蔥濃華蓋綠伸翠,棱角燈籠簇響崇;南北依風皈地理,東西值景靚街容,根深周禮大夫樹,兄長佛珠分類同。

欒樹實在是一種平凡而又特別的樹。她不僅是自然之樹,也是文化之樹。

細碎的'黃花,窸窸窣窣,落滿樹下。如若拾起,花瓣基部的一點鮮紅,讓人心動。臺灣人愛其花,以花名樹:金雨樹。形象而又生動。

安徽黃山地區多出欒樹,當地民間把欒樹叫作“大夫樹”。班固的《白虎通德論》上曰:“天子墳高三仞,樹以鬆;諸侯半之,樹以柏;大夫八尺,樹以欒;士四尺,樹以槐;庶人無墳,樹以楊柳。”意思是說從皇帝到普通老百姓的墓葬按周禮共分爲五等,其上可分別栽種不同的樹以彰顯身份。士大夫的墳頭多栽欒樹,因此此樹又得“大夫樹”之別名。

朱元璋的兒子朱橚作《救荒本草》,稱欒樹爲木欒樹。

北京植物園有兩棵高大的古欒樹,明代栽植,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山海經》記載,大荒之中,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欒。禹攻雲雨,有赤石焉生欒。大禹在雲雨山看見的欒樹,生在紅石頭上,着實是一美景:雲雨迷濛,紅石生綠樹,綠樹紅燈籠,爲之傾倒自在情理之中。

欒樹,一年能有十月春色。此樹春季枝葉繁茂秀麗,葉片嫩紅可愛;夏季樹葉漸綠,而黃花滿樹,實爲金碧輝煌;秋來夏花落盡,即有蒴果掛滿枝頭,如盞盞燈籠,絢麗多彩。如此佳木,實爲上等綠化風景樹!

欒樹,除了可作城市景觀樹之外,還因其欒果能做佛珠用,故寺廟多有栽種!古人不僅在荒年吃過欒樹葉,還以之染藍,以花染黃,稱欒樹種子爲木欒子,以之作念珠。這些,都是失傳的手藝了。手藝失傳沒什麼打緊,只要愛美的心還在。

走過欒樹,停一下,在花落如雨中,擡頭看看亮了的燈籠,欒樹還在……真好!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宋周敦頤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欒,樹之偉丈夫也。噫!菊蓮之愛,常見常聞;欒之愛,同予者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