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雨抒情散文

今年的雨水特多,晴的機會少,隔三差五,時不時或是淅淅瀝瀝的,或是嘩嘩啦啦的,甚或是大雨如注。整個天空和大地霧濛濛的一片,就像是一場大型的演出,帷幕被拉得嚴嚴實實,“演員”就是始終不露真容;又像是一隻五彩斑斕的盒子,蓋得捂得實實得,給人以神祕朦朧之感,所見的一切都猶如霧裏看花、隱隱約約。

初夏的雨抒情散文

打着一把花布傘,行走在校園,聽那雨滴落在傘面開出的朵朵雨花,腳下濺起一個個小水泡,恰似一個個小精靈輕吻你腳下白邊網鞋,在你身體的周圍輕舞飛揚。透過珠簾似的雨滴,就彷彿置身於煙雨朦朧之中的感覺,那感覺似仙而又非仙,如癡、如醉。

煙雨漂洗的校園,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畫,溫潤的色調、幽淡的芳香,跳動的花傘,像開在雨中的花。我想起煙雨濛濛的丹水,會不會也有一個撐一把油紙傘,一個俊俏模樣的女孩兒?時光會不會爲她停留?她會不會被如今的目光欣賞?丹水卻是畫影清波。今年丹水的水草頗多,河岸的楊柳低垂,水面被雨點激起的一朵、十朵、百朵、千朵、萬朵……無數朵雨花,如果我再回轉幾十年,一定會選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情景,伴着我的新娘子,那一襲純白的衣裙,手撐兩把油紙雨傘,在初夏濛濛的雨中……想着想着,在是不是太浪漫了一點,忍俊不住,自己也差點笑出聲來。

再望那校園四周圍的雨中景色,別有一番風味。東邊的羣山都掩映在雨霧中,白茫茫一片,只露出“白雲觀”高聳的山巔,望着那與天齊肩的巔峯,一個古老的傳說,縈繞在我的腦際:“白雲觀”原來名字並不是如此,就因爲一個人在此經過,後來就由“白狗觀”的名字而更名爲現在的“白雲觀”了。他就是東漢時期劉邦的名將韓愈,有緊急軍務在身,從中原策馬疾馳至巴蜀,來到長江邊他與他的四個隨從侍衛翻身下馬,過彝陵古渡,進入到江南岸邊,縱身上馬,躍馬揮鞭,驛道上頓時塵土飛揚,不一會兒穿橋邊、進土城、翻四方灣踏馬進入到赤兔埡土崗坳口,勒住繮繩,那棕色白鬃駿馬長嘯一聲,韓愈停下來手指正前方,便問隨從:“對面那座山峯是什麼地方?”衆隨從你望着我,我望着你,面面相覷,搖搖頭不知所以,後來找當地老百姓一打聽,聽說叫“白狗觀”。氣兒不打一處來,說:“什麼‘白狗’‘白狗’的,好狗不擋路!就叫它‘白雲觀’吧”。說罷,他們一行五人上馬,策馬揚鞭,打西邊而去,一溜煙兒就消失在那大巴山的羣山峻嶺之中。從此,“白雲觀”這個名字名聲鵲起,再後來,一個雲遊四海的張道人來此,見這裏地勢險要,風景如畫。又聽說此地得名於漢朝名將韓信所賜,便就在這裏建起了道觀。據說當年全國各地的香客都紛紛前來朝拜,香火旺盛之極。

你再看校園的南邊,從“獅子包”接“菖蒲埡”連“老巖”靠“龍池”山,羣峯連綿,山巒起伏。在濃霧的鎖裹下,宛若一條騰飛的巨龍在“白雲”深處蜿蜒盤旋,景觀甚是壯觀。至今在“老巖”巖壁上印刻着一位仙人的頭像,當地老百姓給他冠名爲“仙人撒網”。據說是天庭“太白金星”奉玉皇大帝之命,下的天界巡視凡間民情,當他撥開南天門,只見這裏成百上千的鯉魚打挺,翻躍不停,只看得“太白金星”老兒,心花怒放,喜不自禁。當即撒下大網至“鯉潭坪”隨即電光閃閃,一聲炸雷那“太白金星”老兒躲閃不及,被定格在那巖壁上了,這也只能是一個傳說,究竟當時的情況如何,後來也沒有人去對他進行考證,成了億萬年的一個“謎”。

校園西邊,雨幕漣漣,隱約可見的只是萬千重羣山,峯巒疊嶂,顯示出了雨中的那般綠,綠的使人不禁產生種種遐想,像未出閨房的少女,那般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用白“紗巾”遮擋住顏面,不露出真容樣貌來,那樣的嫵媚。

學校坐落在北邊山腳,教學樓後面是一座被綠包裹的`嚴嚴實實的山峯,蒼松翠柏青翠欲滴,那一叢叢山竹,經夏雨的洗滌,蕩去了往日身上的塵埃,顯示出了另一番的綠。綠意蔥蘢,格外的耀眼奪目。那屋後成片的柑橘林,在夏雨中舒展枝條,吮吸着雨露,集吸力量,只待來日吐露芬芳,展露芳華。

初夏煙雨的天氣,在詩人眼裏是絕美的風景,唐宋以來有多少詩人以雨爲題目來抒發他們的情懷。這樣的天氣被詩人欣賞應該是幸福的,這叫知遇之恩。因爲在俗人眼裏就是鬼天氣,他們會說要下就痛快下,要不下就痛快停,初夏煙雨的長處被欣賞,她的短處被原諒。我長久的駐足在在這雨中,盡情的品嚐着夏雨的滋味,夏雨的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