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接福抒情散文

“春花朵朵開呀/開呀開滿園/張着笑臉迎呀迎春天/春風正暖洋洋/春天悄悄到人間/快快樂樂過呀過新年/說一聲呀恭喜你/恭喜恭喜你/說一聲呀恭喜你/恭喜恭喜你”,在歡快的音樂聲中,我們的團圓飯啓動了。年尾接年頭,這是一個盛大、莊重的節日,忘不了已經逝去的親人們。首先,我們盛好飯,擺好酒杯,給酒杯中斟好酒,開始祭祀逝去的先輩們,我把早已印製好的冥幣(火紙)一邊點着,一邊虔誠地說:

迎春接福抒情散文

“三太的公公,老少的亡人,內親外戚,包括瘸子、跛子……今天備下一桌團圓年飯,接您們回家過年,不成敬意,請原諒。”

祭祀祖先儀式結束,緊接着團圓飯開席了。只見滿桌豐盛的美味佳餚:甲魚、雞子火鍋冒着撲鼻的香氣,還有“年年有餘(魚)”、“粉蒸蒸肉”、“蒸炸排骨”、“竹筍炒瘦肉”、“金黃春捲”、“油燴青蝦”、“糯米圓子”、“青椒牛肉”、“糖醋雞翅”、“滷汁‘抓錢手’”、“粉蒸肉糕”、“豬耳朵”、“豬舌頭”、“炒青豆”、“乾煸四季豆”、“清炒麥丸”、“青椒苦瓜絲”……哇塞!太多了,還有好多種菜,我也排不上名兒來。我默默地點着,眼花繚亂,大概加估計少說也在那近二十盤吧!

大家圍坐在餐桌四周,盡情地享受老伴兒忙活了一個上午的滿桌盛宴。

大年三十,哪有不喝酒的道理呢!這古人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著名詩句。用語絢麗優美,音調清越悅耳,顯出盛宴的豪華氣派;酒宴外加音樂,氣氛溫馨濃烈;大家互相斟酌勸飲,盡情盡致,樂而忘憂,豪放曠達。這不正好應了我此時的心境麼。我提着濃醬兼香型“白雲邊”白酒,力勸大家少飲點白酒。親家公、親家母表示不喝,緊接着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擺擺手說:

“想喝,但不能喝。我們等會兒都要駕車,若是酒駕被交警逮住要罰款、扣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出行安全。”

我一想,他們說得也有一定的道理,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無奈,在我好勸歹勸,費了不知好大的口舌,我與親家倆把“保羅侯爵乾紅葡萄酒”小酌了一杯,其他的人也用“生榨椰子汁”滿上,以飲料代酒。

大家舉酒杯,相碰在了一起。不約而同的匯成了一句話:“新年快樂!”

你敬我,我敬你!共同的語言是:“歡歡喜喜迎新年,萬事如意平安年,揚眉吐氣順心年,夢想成真發財年,事業輝煌成功年,祝君歲歲有好年!”

“一張桌子,滿堂親人圍成圓。一道大餐,福祿壽財已上全。一杯美酒,喜樂甜蜜都斟滿。一條祝福,千家萬戶已傳遍:祝我們全家20xx年新年快樂,喜事連連!”

舉杯再舉杯,祝福又祝福。大家一起品味佳餚,總結過去,展望新的一年。大家一致認爲:“風也過,雨也走,20xx不再有;亦有喜,亦有悲,20xx已成灰;酸也品,甜也嘗,20xx更輝煌;望過去,展未來,20xx新舞臺!祝新春愉快!”

大家品味着真正“年”的味道,這一撥兒又一撥兒的.微信紅包,接踵而至。兒媳一邊吃飯,一邊不停地搶着微信紅包。

女婿對他嫂子說:“嫂子——甭管紅包啦!年飯開動,團團圓圓、好酒好菜。祝大家雞年大吉、財源廣進、身體健康、萬事順利!發來的紅包,不搶,收到的祝福,就不一一回復,來,大家乾杯!”

是呀!平時大家工作都忙,大年三十,一家難得團圓。發來的紅包,不搶,收到的祝福,就不一一回復,我非常同女婿的觀點。

說團圓,話團圓。這除夕這天,全家人都要團聚在一起,舉杯祝酒,一起吃年夜飯。在外地的家庭成員,凡是能夠回家的,一般都在除夕之前趕回家中,所以叫“團圓飯”。

據《呂氏春秋·季冬紀》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除“疫癆之鬼”,這是除夕的由來。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是在西晉周處的《風土記》。除夕夜,歲晚相與饋問爲饋歲,酒食相邀爲別歲,夜達旦不眠爲守歲。

古代人吃年夜飯時,桌上放一個燒的很旺的火爐,全家人圍着火爐吃年夜飯,因此也叫“圍爐”,不是日子過得紅火興旺。

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因爲一年之中大家都很忙,只有過年才能團聚在一起,所以特別重視除夕的團圓。這天的飯菜也很講究,而且有美好祝願的意思。比如說,一定要有一盤魚,因“魚”和“餘”諧音,取“年年有餘”的意思;還有叫“富永”之類的糕點,象徵着永遠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