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春水柔化夷陵隨筆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半江春水柔化夷陵隨筆,歡迎閱讀與收藏。

半江春水柔化夷陵隨筆

若問閒情都幾許?煙波浩渺,滿江春意,正值人間四月時!

想用溪水來形容這水的清透碧綠,可惜溪水沒有這樣的磅礴氣勢;想用江水來形容她的迷人氣質,又覺得過於嫵媚和妖嬈,蓋過了她的清新與純潔。半江春水,清純猶在,胭脂未滿。亦如半妝美人,略施粉黛,卻不失顏色,一顰一笑,柔化人心。這,就是西陵峽口的水,美得讓人心醉。

金黃色的大遊船,跟兩岸碧綠的山峯交相輝映,遊船劃過的波痕,正躺在中間竊竊密語。山不高,天也不高。山上露出幾塊岩石,銀光閃閃,層層疊疊,錯落有致。此時,陽光明媚,看石頭也覺得是一種柔情。船上的遊人,大多是同事,目不轉睛的看着周圍的景色,貪婪的呼吸着清透滋潤的空氣。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遠離了世俗的紛擾,迴歸自然,解放身心,重拾自我。此時的西陵峽,像一個靜中有動的美男子,眨動的大眼睛,顧盼生輝,情意綿綿。

快艇一路乘風破浪,濺起的雪白水花肆無忌憚的拍打着船體,時不時落在臉上,彷彿是在給人一個個甜蜜的吻。驚叫聲,歡呼聲,汽艇聲,混成一片。千里江陵一日還,恐怕沒這個激情吧。瘋狂起來的西陵峽,處處洋溢的都是歡聲笑語。

河山大好,景美如畫,心情明朗,連膽量也大了很多。小時候最怕的索橋,突然之間也敢在上面毫無顧忌的來回奔跑了。恐懼在某些情況下是會轉化爲喜愛的。

走到巴蜀部落,才知道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來源,平時當真也罷,調侃也罷,從來沒有去深究過,巴人的部落。常說自己生長在秦巴山下,卻沒有仔細探索巴山之下的人民與文化。旅遊達人常說,去一個城市,首先要去博物館,瞭解她的歷史與文化。事實證明如此,美景自有人文相配,纔不會覺得膚淺。

白馬洞中,很是涼爽,也很潮溼。洞名來源於唐僧西天取經,白龍馬寓居於此的傳說。傳說真也好,假也罷,代表的是當時人們的一種情感與寄託,某些時候算得上是一種信仰。洞中鐘乳石些許,涓涓細流從洞頂流淌而下,匯流成地下暗河,乘一葉小舟,便可進出。跟不上隊伍的節奏,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安靜地聽到水滴落下時清脆的滴答聲,還有自己的腳步回聲。

山是水的根,水是山的魂。醉翁都可以意不在酒,而我們又怎能忽略這山水的靈氣呢?三遊洞之後,便要打道回府。良辰美景,又有友人相伴,難怪白居易、元稹他們能寫出那麼美麗的詩賦。舍與不捨,都要踏上歸程。

“生活裏不能沒有笑聲,沒有笑聲的世界該是多麼寂寞。什麼也改變不了我對生活的熱愛,我微笑着走向火熱的生活。”臨行路上,彷彿還聽到汪國真先生遠在天國的吟誦。寧願馬不停蹄、精疲力竭的在路上,也不願意無所事事、惶惶度日的無聊中。春意不常在,閒情不常有,恰風華年少,韶光亦不可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