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朝花夕拾有感4篇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代表作。那麼在讀這本書時我們有什麼感悟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爲你整理的讀朝花夕拾有感,希望對您有用。

讀朝花夕拾有感4篇

  讀朝花夕拾有感1

《朝花夕拾》讀後感即使人死了真有靈魂,因爲最惡的心,應該墮入地獄,也將決不改悔。”——《二十四孝圖》。

讀了魯迅先生的作品,讓人深有感觸的。雖是白話文,但我也看得津津有味!

在七年級時學了《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知道《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文章。那個本應該是個快樂的童年卻籠罩在那封建社會裏,時不時透出些迂腐的氣息。於是魯迅要罵,罵那個封建的社會。

再接觸《阿長與山海經》一文,讓我感到魯迅先生寫作手法的高超。長媽媽這個角色,需要分一爲二看待。因爲當時封建社會的影響,阿長保留了許多迂腐的習俗。像要在新年的早晨對她說恭喜,然後還要吃福橘;喜歡切切察察,喜歡告狀;還盲目的對“長毛”的故事亂加評論;甚至還踩死了“我”最喜愛的隱鼠。因此,那時的魯迅對她懷恨在心。但這個粗俗、守舊的婦女卻做了些讓人對她要刮目相待的事——買《山海經》。在長媽媽知道“我”喜歡《山海經》後,跑了許多路,幫“我”買來了《山海經》。由此,“我”又認爲她“有偉大的神力”。在《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表達了他對阿長的愛,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讓阿長安息。

在這,我不得不佩服魯迅先生的人格。對長媽媽,他說不出敬愛,也說不出仇恨。也許說這是他善良,抑或說這是他憂鬱。因爲,文字的創造者賦予了文字的內心一種更加深厚的感情。表面或許是你看到的樣子,內在你卻是那麼難琢磨到的。

放開心去想,去看,去體會魯迅先生的世界。

  讀朝花夕拾有感2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代表作。因此第一次讀是在四年級時。第一篇讀到一半時,覺得索然無味,扔下。到現在纔拿出來讀,頗有些意思。

魯迅自己說,《朝花夕拾》是從回憶中抄出來的。長短不一的散文往往都藏着深刻的祕密。我更喜歡他的回憶性散文,比如說《阿長與山海經》《五猖會》以及《藤野先生》等等。這些文章相對有趣些,尤其是回憶童年的文章,我覺得是妙極了,儘管有時加了一些批判性的文字進去,但畢竟還是有趣的。魯迅的筆下,有菜畦,有桑葚,有會唱歌的蟋蟀,有小人書,也有各種各樣嚴格、慈祥或醜陋的人。童年雖在黑暗中,但美麗的童真和趣味都躍然紙上。

書中的文章一般都夾敘夾議,又描寫、抒情,魯迅自己說“文體很複雜”。就是這種捉摸不透的文體反映出了魯迅深厚的文學功底以及不滿的情緒。他的議論或抒情都直指當時社會的弊端,所以人們一直都說他是用筆桿作鬥爭的戰士。從他挑戰、批判傳統的毫不留情,看得出他深深地憤怒和失望。他是悲哀的,也是偉大的!

魯迅在書中有喜有悲。和與他志同道合的人交談時,他是快樂的,與淳樸的人說話時,他是和善、客氣的。他爲命運多舛的正義人士悲痛,他敬重反封建的人。真如他那首《自嘲》中的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

魯迅的文筆有些失落,有些憤怒。從文章及註釋可以看出,責罵他的人不,少,嘲笑中國人的也不少。在那樣一個正義無法伸展的空間了,在那樣一個鬧市一樣的時代裏,誰都沒心思也無法寫出和平的文章。魯迅的筆不平靜,它跳進了很多運動,它謳歌正義!

也許現在這本書還苦澀難懂,但他激起的激憤卻能真切感受,這就是魯迅的力量,光明的.力量!

  讀朝花夕拾有感3

細讀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走進他與衆不同的生活,品味他真實而又豐富的情感,在一陣風過後留下的是滿心的芬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記錄下了魯迅的童年生活,那份天然質樸的童真童趣不經意間流露在字裏行間,一下子把我拉回了趣味橫生的百草園。幼年的魯迅獨自一人蹲在牆角,他閉上雙眼,聚精會神地聆聽着大自然的交響樂,心中的雜念似乎被這美妙的音樂所淨化,快樂與自由溢滿心田,沒有了大人的束縛,可以與昆蟲玩耍,是極好的。突然間,我又猛地被拉回了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當壽鏡吾先生手捧課本正忘我的朗誦時,學生們的心思卻早已跑到了九霄雲外,他們饒有興趣的做着各式各樣的事,有的正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游戲,而魯迅先生正投入自己的畫畫世界中……

魯迅先生熱愛自然、嚮往自由的那股熱情早已躍然紙上,而我也一直被他所深深感染着,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不希望父母整日管束着我們,這正是兒童特有的。曾幾何時,童年離我們漸行漸遠,每天都在這忙忙碌碌的學習、紛紛擾擾的生活之中,腦海中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記憶,每當陽光將回憶曬得蓬鬆起來,心情似乎也明朗了許多。

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一定別有一番風味,回憶童年時與夥伴嬉戲玩鬧,生活似乎增添了一份色彩。莎士比亞說過:“在好的東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記憶也有淡忘的一天;再愛的人也有遠走的一天;再美的夢也有甦醒的一天。”懂得珍惜是一件重要的事,常常回憶是一件美好而又幸福的事。

  讀朝花夕拾有感4

魯迅的文章有很多,《朝花夕拾》其實是原來在《莽文》發表的文章合在一起的散文集中。開篇個故事,各個故事短小精悍,寫出了他的立意,從字裏行間透露出魯迅想要表達更深層次的東西。

首次捧起魯迅的《朝花夕拾》,從目錄,細細品讀下去魯迅的文筆綿密細膩、真摯感人,猶如小橋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實地紀錄了魯迅從幼年到青年時期的生活道路和經歷,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生動地描繪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風俗畫面。

《朝花夕拾》中我影象很深的是《無常》和《二十四孝圖》這兩個故事。《無常》中的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通過無常和閻羅王這兩個人物的鮮明對比,諷刺了現實一些所謂的正人君子。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在這篇文章中,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尤其是“郭巨埋兒”這個故事,自己明明有些錢,卻全給了自己的兄弟,後來家裏窮得吃不起飯了,卻想到家裏的兒子會“搶”老母的食物而決定犧牲自己的兒子,十分的迂腐,且多多少少有點欺世盜名之意,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僞和殘酷。

我們的童年漸行漸遠,留下的是一個美麗的回憶。《朝花夕拾》,去領略一下魯迅的童年,慢慢體會其中的幸福童年味兒吧。瑣碎的記憶在《朝花夕拾》中重現,不一樣的年代,一樣的快樂,童年,惹人懷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