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散文隨筆

我是個農村長大的孩子,在社會最底層勞作人民的身邊,可我認爲我沒有完全繼承土地賦予我應有的農民的一切,堅韌、勤勞還有對土地特有的情感,我覺得自己沒吃過什麼苦。

秋收散文隨筆

童年的記憶裏,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沒有燈火輝煌。只知道遙遠的地方叫城市,我在黑夜的星空下,望着遠方的天空,聽到的是池塘裏陣陣蛙鳴。成羣的夥伴,河邊嬉戲,草叢間玩耍,還有大樹上的鳥窩,無憂無慮中走過了童真的歲月。

中學時,入學考試的成績還不錯,做父母的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教育上,在他們的眼中,那是一條唯一走出鄉間勞苦農耕的道路。後來考上了縣裏的'高中,母親更是選擇了全方位保駕護航,在學校的附近租了一間小平房,三年裏陪伴她的只有一臺小收音機。大學聯考後步入了大學殿堂,沒有選擇遙遠的方向,也沒有追尋夢想的地方。

四年的大學生活,每到春耕、秋收時節,回家務農成了必修課,因爲所有的學費、生活費都是依靠幾十畝田地的收成,我放下書本,走向田間,成爲了地地道道的農民。第一年,十根手指,磨破了十二個大水泡。第二年,鋒利的鐮刀割破了腳腕,鞋子上佈滿了血跡。第三年……

畢業已經三年了,有了穩定的工作,家就在不遠方。可秋收,仍是每年的重頭戲。十一長假在一望無際的田野中度過,還要請幾天假繼續收地。那些日子中,迎來朝霞,送走夕陽。每天早上4點鐘就要醒來,簡單的飯菜,在黑濛濛的夜色中已經來到了田間地頭,東方的魚肚白漸漸明亮起來,手套下的寒霜慢慢融化。晨曦初透,溫暖重回人間,心裏會想着,若是每天的這個時候,可能纔剛剛醒來準備上班,現在已經在寒風中勞作了幾個小時,時間漫長的彷彿過了一個上午。簡單的午飯是早就放在保溫飯盒裏的,在苞米杆上找個地方,坐下來,大口的吞嚥,就着幾口鹹菜吃得更起勁了。爺爺常說,不吃鹽沒力氣。

扒苞米的時候,我總愛面向着太陽,尤其是夕陽銜山的時候,送走了她一天的溫暖,總能想起無限的溫柔,看着她漸漸失去耀眼的光芒,在晚霞的陪伴下逐漸消失,每一次這樣的送別都想銘記,每一次這樣的日落都那麼的熟悉。

再過幾天,整夜裏都響着拖拉機的轟鳴聲,無論是遙遠的田地裏,還是門前的那條大路,滿載着收穫,更裝填着辛苦的汗水。

在田間的小路上,兩輛拖拉機同時拉着一車苞米,一根鋼絲繩,將我們牽住。父親在前面開着拖拉機,用他的車拉着我的車,奮力的爬上那段坡路,油門踩到了底兒,機器裏噴出的黑煙瀰漫在空中。那一刻,彷彿他牽着我手一樣,爲的是這一年辛苦勞作的收成。

風還在吹,夜依舊寒冷,秋收的日子雖苦難,但那是希望的收穫,是農民辛勤耕耘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