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下地誰是覺者讀書筆記

小馬:87年生,從小看雜書,並在其中成長起來,所以今後的任何時刻都不會再離開書,雖然各類書都看,但更多的也只是淺嘗輒止,個人比較安靜,偶爾也會很癲狂,但骨子裏的根本是傳統的,喜歡旅遊,讀書,電影,音樂,心理學,探索未知的事物,宗教信仰是佛教,對於佛教的研習沒有很深,但被它的哲思震撼,也因爲遇到許多真實的修學者而感動。我想說的暫時就是這些。Qq891596109

上天下地誰是覺者讀書筆記

其實最近的關注點是經典,踏在巨人肩上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當然了,下面的書,沒有幾本是經典。有任何推薦的書或者想對我留言的話,直接發郵件,接受任何意見。

推薦的電影:《因父之名》:救贖的路程,最後半個小時,想不動容都難。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 著

這其實是三本一套的,分別是《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中國現代思想史論》,等了一段時間,一看到網上到貨,立馬搶下來了,否則三聯的新版加起來要多幾十塊。對於梳理中國的思想,李澤厚算是做了一點貢獻,我看的其實並不是特別歡喜,可能是他與我都主觀因素太強,又或者覺得他畢竟是個學者式的人物,對於儒家可以評斷,但對於道家對於佛家,他真的有那個能力去評斷嗎,我保持懷疑的態度,雖然本書對於佛家只涉及到了禪宗,而且最後還是把禪宗的終極歸結到了美學,可能是他同時也在寫《美的歷程》,所以老莊啊,禪宗啊,最後都簡單地歸於美學的極致,這點你贊同嗎,我覺得這個觀點有點意思,但我不贊同,對於儒家,對於新儒家,朱熹等人的思想,我沒有深入過,不敢多說,他們“天人合一”的那種思想,我也持保留態度,總的來說,這本書算是中國思想史的入門書吧,整個看下來,能瞭解個大概,其實作者也只有這方面的意思。

《老子今注今譯》陳鼓應 著

這本書算是老子思想的入門書,參照的是簡帛本,很容易看懂,排版也算不錯,不但陳鼓應的考證不錯,而且他自己的想法也有展現,唯一不足的是,好像其中有幾句,我們的陳先生因爲認爲是後人添加的,便沒有翻譯。總的來說,還是可以一窺老子思想的。老子的註釋很多,各種解釋都有,有把老子玄學化的,有的認爲老子是兵書,有的認爲老子是得道之人,衆說紛紜,無論哪一點看,我想都是後人自己的揣測,至於你傾向於哪一點,完全是你自己的解讀,其實根本無法客觀地還原老子的思想,我想說的是,能把老子應用到生活那纔是我們應該做的,至於那些研究,有時間你就去做,沒時間便放手吧。

《多餘的素材》陳丹青 著

兩個星期的哲學史都在講康德,因爲聽的雲裏霧裏,所以乾脆翻翻書櫃,看到幾個月前買的這本書,是古籍書店打折買的,才十塊錢,上課就自然想看。覺得有點意思,陳丹青的書基本都看過,《荒廢》《退步》之類的,這些都是很好的書,《多餘的素材》也有新的版本,但一直覺得沒有買的必要,因爲他的書我都是在圖書館借閱的,看過後印象也不是特別深了。

陳丹青的文字說不上多好,但是很有感覺,這明明是個現代人,卻感覺好像活在民國,明明裏面都是我們熟悉的人,他卻能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同樣的問題,而且他的文字都是從小處着眼,最後的收尾卻意味深長,怎麼說呢,長了見識,人家經歷的事情多啊,我始終覺得陳丹青骨子裏是很文藝的,否則一個只上過國小的人是怎樣能成長到現在的他,另一方面他遇到的貴人真的是不少,可見有前輩的指點是很重要的。

其實想想也真的是有意思,當年他也只是一個愛畫畫的小青年,經過這些年的磨練後,居然也能引領一股風潮。看他的文字,能在這樣的社會裏,還保持一顆這樣的心,是難得的。僅衝這點,看看也無妨,不是嗎。

《六醜筆記》止庵 著

止庵的書,看着便覺得喜歡,簡單卻實在。湊足了幾十篇便出書,這是很多人的想法,但好像能實現這樣的願望的人並不是很多,止庵是其中一位,看書看的多了,隨便動動筆也是生花的,寫廢名,寫周作人,寫喜歡的不喜歡的事物,寫那些朋友,寫喜歡的書,寫逝去的人與事,比起谷林,止庵是大衆的,時常能看到止庵在微博上更新他最近的感想與看的書,這樣一來,感覺便又近了層。想想看,一個擁有十四櫃精品書的讀書人,愛書人,他自己是不是也覺得很驕傲呢。自己是不是也覺得這是件有趣的事情呢,雖然跟許多愛買書卻看不完買的書一樣,他也看不完他的書,但只是站在那十幾架的書邊,便是幸運的。止庵雖然不是我的目標,但能在某個過渡的階段能與之相遇,我也算是幸運了,看止庵,其實是在看自己究竟走了多遠了。

話說止庵又出新書了。堅決不買。呵呵。

《神了》連嶽 著

最近一個朋友迷上了《聖經》,他說自己想看看基督教到底迷人在什麼地方,最近他說話都開始有點“主”的`味道了,因此我常批他不倫不類。但是連嶽的這本書還是蠻有意思的,幽默的人到哪都是幽默的,連解讀聖經時都不忘記把他一貫的作風貫徹。

我竟不知道連嶽每年都會看一遍《聖經》,對於經典中的意義,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我也總是這樣想,無論你看什麼書,儒家的,道家的,佛家的,還是《聖經》,能應用到生活,能聯繫到實際的生活,那麼無論你是信任哪個道德底線,都是值得的。在這本書中,連嶽談了很多當代的狀況,沒時間的朋友,還是忙你自己的事情吧,就不要多事了,正像一位網友評論的,這本書真神了。

摘錄:

貧窮最可怕的後果是讓貧窮扭曲了自己的思維。而長期貧窮,這個後果發生的概率很高。甚至,可以發現,有些人在經濟上脫離貧窮相對容易,而要改變扭曲的思維方式卻非常困難,這是“貧窮”之罪的慣性。要拯救“窮人”,也要撲滅“貧困”。(這裏的窮人不是窮人,財產上的。)

我們的惰性是不是大得一定需要被關在牢裏,或被人驅趕,才能開始自己的“靈性流亡”?但願不是吧。 (其實很多人的惰性即使被驅趕,也是甘願的。)

人,可以成爲怎麼樣的人?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一種認爲經過系統的、嚴格的規訓,人可以成長爲完人,無懈可擊;由這樣的人組成的民族與國家,則當然天下無敵了;有一種認爲人天生就是不可能完美的物種——事實上,沒有任何完美的物種——因此,要在承認人的缺陷的基礎上尊重人類社會已經取得的成就,不要打斷人們自行調整適應的進程。(我要成爲怎樣的人呢?)

能看到一個社會的凶兆,以未來的危險促進當下的改過革新,這樣的人,有知識、有膽量、生死置之度外,是一個時代的心靈與眼光。這類人多,世界就不會那麼愚蠢。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人來說出凶兆,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報人、大學教授、批評家、科學家。這就全看機緣了。

在《舊約》裏,這類人被稱爲“守望者”,他負責指出一國或一人的罪錯。(我希望自己是一個守望者,這是我的目標。)

一個人,六根攝入的,都是類似的資訊,他就會變得非常着急。一個文學青年寫下第一個字,就看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的支票;一個新聞青年,做完第一個採訪,就已經化身爲社會的良心;一個受迫害妄想狂,在網上發幾個帖子,就以曼德拉的口吻說話了。而更多的人,時時在交換神祕的資訊,不完全統計,有這些:利潤一百倍的生意、處女膜自然再生、迅速成名的圈子、一年就可以拿到的博士文憑、年薪五十萬的工作……

信息壟斷造成的信息缺失和匱乏,是造成饑荒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說,是造成大多數災難的原因)。所以,我稱這段詛咒爲“森詛咒”,最悲慘的境地,莫過於此,看起來不愁吃,不缺穿,其實,腦子開始萎縮,得不到一句有價值的話語;殺肉體,不過痛一刀,殺腦子,是看不出死相的痛苦。(我們的時代)

《修好這顆心》星雲法師 劉長樂 著

我想看看現在市面上關於佛教修學都流行什麼樣的書,於是看了這本書,說實話,我該失望嗎,應該是。可是轉念一想,這也許正是世人需要的,那麼這樣有何不可呢,我常常感嘆,現在的世俗弘法已經到了一種方便出下流的層面了,比如前段時間的那個所謂的大師,還有網絡上流行的那個誰,不都是這樣的嗎,以前我還說南師的書已經通俗的不能再通俗了,現在看來,我根本不瞭解通俗爲何意,也許大師畢竟是大師,星雲法師我當然是見過的,很清楚的記得是2008年的元旦,在揚州鑑真圖書館,後來又見過幾次,大師的風采當然也是無可比擬的,劉長樂也是見過的,鳳凰的總裁,說句實話,我是很喜歡鳳凰衛視的。本書談的問題最多的我看是管理,我想,這方面兩人都有自己很深的體會,因爲他們都有一個很大的團體,而且他們的團體都非常成功。我只能說,談的不錯。

隨便摘錄:

“微塵映世界、瞬間含永遠”,人類生命的發揚,必須有效地利用時空,在屬於自己的極小空間、極短的時間中創造生命的價值。(這句話到是很好的)

長樂先生:大師剛纔所講人之一生,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短信,叫”八然堂“:忙時井然,閒時自然;順多偶然,逆多必然;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褒則常然,貶則泰然。悟通八然,此生悠然。(多好的意境)

大師所說,正如達摩祖師的教誨:如果你害怕生活的激流,總想脫離這個激流,表示你執著於激流。你越是與激流拼搏,你遇到的阻力就越大。怎麼辦呢?應該與生活的激流融爲一體,萬事隨緣,讓因果自作定論,這樣反而能度過,獲得更廣闊的空間。(實際的生活應用)

生命是激流,我們只有先認識到此身爲人的弱小,才能“向死而生”,勇敢地面對恐懼,面對死亡,在萬丈紅塵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度過不得不過的這一生。

“第五級領導人”這個概念最早是2001年由美國人提出的,他認爲領導人有五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第一級是能力超強的個人;第二級是爲團隊作貢獻並且有效地與他人進行合作工作的人;第三級是高素質的經理人,能夠有效率、有效能地達成預定目標;第四級是有效率的領導者;第五級是執行領導人,能夠將謙虛的個性和專業意志進行有效的結合,並建立長久卓越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