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齊桓公現象”的讀書筆記

近日早讀和學生一起讀《弟子規》,邊讀邊結合歷史給他們解釋,不自覺的也就想到了去年從《讀者》上讀到過一篇文章《齊桓公現象》,當時讀來有些唏噓不已,今日重讀頗有一些感慨。

我看“齊桓公現象”的讀書筆記

原文前三段如下:

齊桓公在治國上依靠管仲,率先成就霸業,這是他尊賢的一面。然而,還有另一方面鮮爲人知,就是他喜歡阿諛奉承溜鬚拍馬擡轎提鞋的小人。一個小人名叫豎貂,此人原是桓公的“幸童”,就是“男寵”。第二位叫易牙,桓公一次戲言,不知人肉何味。次日,易牙就殺了自己的三歲兒子,親手蒸給桓公吃。第三位叫開方,本是衛國的公子,齊伐衛,衛國派作人質的。

當管仲病重臥牀時,曾特別警告桓公,說他死後一定要驅逐豎貂等三人出宮,不然三人必然爲亂。

管仲死後,齊桓公聽從管仲之言逐三人出宮。但離開小人,桓公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缺少刺激,活着覺得沒勁。於是桓公復召三人回宮。

我們以史爲鑑,可以毫不客氣的稱他們三人爲“小人”。何爲“小人”?古語有很多種涵義,但當下定義中普遍認定儒家對小人的定義,小人是中國儒家定義君子的“反義詞”。如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社會生活中專指喜歡做些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隔岸觀火、落井下石之類的人,與貴人相反。然而不管是多大的官,多有能耐的皇帝,亦或是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可避免的會犯同樣的錯誤,即聽信小人的讒言。因爲沒有了小人的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生活實在會索然無味,太過於平淡,也正如文中的齊桓公,離開小人的阿諛奉承,竟會食不知味、寢不安席。當歷史的車輪碾到了今天,在我們看來真是貽笑大方了,然而當時對齊桓公來說應該是深陷其中並渾然不覺的`,甚至是極其享受的。

但反過來想,我國曆史源遠流長,歷史的教訓也應該是極其厚重的,作爲一國之君,齊桓公必定是飽讀詩書的,卻怎會忘記“靈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的古訓;又怎能忘記,“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去”的苦心規勸?但就在那時那刻,作爲一國之君的齊桓公,也沒能突破一個世俗人的藩籬。最後卻是因爲立儲之事與他們發生分歧,竟落得一個餓死高牆內、無人問津的悲慘下場。也許那時的齊桓公也早已經後悔不已,可是怎奈回天乏術。

生活中,這樣的列子乏善可陳,我們工作的環境相對純淨,但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修德立身,是每個人必修的功課。如果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更是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