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愛打人教育隨筆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顧名思義就是隨筆一記,篇幅一般比較短小。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班愛打人教育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愛打人教育隨筆

大班愛打人教育隨筆1

一天早晨,一個小朋友的家長問我:"老師,孩子說有個小朋友老打他,好像叫李浩。這兩天我們孩子都不願意來幼兒園了。"我聽後忙問:"孩子說打到哪裏了?因爲什麼打的?"

"我們孩子那麼小,他怎麼說得清楚?反正你們老師給我多注意着點就是了,另外別讓他們挨着坐了。"我說:"好的,我會關注的。"

這時李浩的媽媽正好送孩子來幼兒園,爲了不引起家長之間的矛盾,我連忙說:"又來了一個乖寶寶,快和媽媽再見吧!我們去洗手。"

事情雖然過去了,但這件事我一直在思考。小班的孩子真的會故意打人嗎?我想對家長們說:"不要用我們大人的想法去評價孩子,他們是那麼的善良、純真,在他們的世界裏一切都是美好的。"正像三字經裏說的"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們的思想世界裏,沒有仇恨、嫉妒、報復、虛僞、欺騙。只有真實情感的表達,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喜歡就是喜歡,生氣就是生氣,但過後馬上又會忘記,所以我一直覺得這是我最該向孩子們學習的優點。比如:"幼兒園裏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兩個孩子打架了,跑過來告狀,相互埋怨非常生氣,老師有時會說:好吧,你們兩個人就不要在一起玩了,免得再打架。可是事情過去不到五分鐘,他們又在一起興高采烈的玩起來了。而且還是最好的朋友,越不讓他們在一起玩,他們會越好。"所以說:"孩子們都不計較我們做大人的又何必要耿耿於懷呢?"

再說,小班孩子規則意識還不強,需要我們做老師的正確引導,比如:在入廁這個環節,剛開始孩子們不懂的排隊,一到廁所就往前面擠,時常聽見孩子們說:"老師小朋友推我,小朋友打我。"如果我們老師不正確分析,盲目批評指責,勢必會誤會孩子。如果家長偏聽偏信,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虧,錯誤誘導勢必會使孩子犯錯誤。小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不夠,他們只關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現實與想象還分不清,有時會把想象中的事情說出來,使得家長誤以爲真。還有的家長會使用一些誘導性的語言,來對幼兒發問,這都是不可取的。比如:"老師厲害不厲害?老師今天批評你了嗎?小朋友打你了嗎?……"

小班孩子故意打人的情況確實不多,通常是玩玩具發生爭搶,走路碰撞或者向對方發出玩的邀請的時候發生的誤會,所以請家長朋友不要着急、心疼,理解了別人的孩子,也就是理解了自己的孩子。

大班愛打人教育隨筆2

最近,我們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幾天沒來幼兒園,有些常規教育跟不上。入園後,在教室裏亂竄亂跑,經常和小朋友爭搶玩具的現象時有發生。儘管老師盡心的看護,有的孩子有時還是爲爭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會碰到別的小朋友。

針對這些現象我做了反思: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現象確實不多,通常是玩玩具發生爭搶,走路碰撞或者向對方發出玩的邀請的時候發生的誤會,導致了有些家長不理解。因此,作爲教師應注意多觀察瞭解每一個孩子,注意這方面的常規教育,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滲透到日常教育活動中,教育孩子們要慢慢走,別亂跑,學會正確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時不爭不搶、大家一塊分享。再就是多與家長溝通,請家長朋友遇到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別人的孩子,瞭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輕易的冤枉孩子。共同爲孩子們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教育環境

大班愛打人教育隨筆3

最近,我們班有些小朋友因前幾天沒來幼兒園,有些常規教育跟不上。入園後,在教室裏亂竄亂跑,經常和小朋友爭搶玩具的現象時有發生。儘管老師盡心的看護,有的孩子有時還是爲爭玩具和小朋友打架,不小心會碰到別的小朋友。

一天早晨,孫元魁的奶奶來幼兒園問我:老師,誰是楊一凡?昨天我的孫子說楊一凡打他了,今天也不願意來園。就在這時,楊一凡進來了。一進門就說:老師早我很自然地和孩子打招呼楊一凡早那位家長也迎上去說:你就是楊一凡?你打他了?她指指自己的孫子說。楊一凡先是看了看我,然後又看看那個小朋友,說我沒有打他。楊一凡媽媽說楊一凡,你打小朋友了?以後可不能這樣了。楊一凡很委屈的說我沒有打他。看到這,我覺得楊一凡被冤枉了,因爲他好幾天沒來上學,再就是平時他真做錯了事,老師批評他都會說以後我不敢了、我聽話;但如果冤枉了他,就會據理力爭。

針對這件事我做了反思: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小小班的孩子故意打人的現象確實不多,通常是玩玩具發生爭搶,走路碰撞或者向對方發出玩的邀請的時候發生的誤會,導致了有些家長不理解。因此,作爲教師應注意多觀察瞭解每一個孩子,注意這方面的常規教育,通過兒歌、故事等形式滲透到日常教育活動中,教育孩子們要慢慢走,別亂跑,學會正確的走路,而不是跑路,不推拉小朋友。玩玩具時不爭不搶、大家一塊分享。再就是多與家長溝通,請家長朋友遇到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要着急、心疼,多理解別人的`孩子,瞭解自己的孩子,不要輕易的冤枉孩子。共同爲孩子們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教育環境。

大班愛打人教育隨筆4

王姿怡是這學期轉過來的新生,濃眉大眼是個很漂亮的女孩子,可是她有個不好的習慣——愛打人。聽她媽媽反應,以前在其他幼兒園時,每天去接她,全班都有一半以上的孩子來告狀。爲了這個,姿怡媽媽沒少打她。

來到我們班後,在我們的幫助下,姿怡也慢慢改掉了一些不好的習慣,可是當她情緒激動時,又會不受控制的打起其他小朋友來,還有兩次居然跟代課老師動起了手,同事們都說這個孩子沒辦法管了。前幾天,姿怡因爲在桌子上亂塗亂畫,被配班老師帶到教室外面批評教育,這時隔壁班的靜靜從廁所回來路過,好奇地看了姿怡一眼,結果姿怡惱羞成怒,當着老師的面打了靜靜,結果靜靜的臉一下子就紅了起來,把老師都嚇傻了。當我們再教育姿怡時,她也非常誠懇的跟靜靜道了歉,還跟我們保證以後不再打人。這種保證我們聽了太多,可是姿怡還是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脾氣,爲此我諮詢過很多有經驗的老師,可是對姿怡都沒什麼用,不知道有什麼辦法才能幫助姿怡呢?

大班愛打人教育隨筆5

小班孩子入園的一個多月裏時不時的會有孩子眼淚汪汪的過來告訴我:“劉老師,萱萱打我。”萱萱小朋友打人的問題曾讓我很是苦惱,每天要對她投入比其他孩子更多的關注度。

一天,運動結束小朋友們小便洗手喝水後拿到自己的玩具找好朋友一起玩耍,有的在走廊裏玩耍,有的在教室裏三三倆倆的在一起聊天,氣氛十分融洽,和諧,連平常一直在哭的遙遙和王晨怡都笑的很開心。過了一會兒,突然吳詩恆大哭了起來,我連忙走過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吳詩恆一邊捂着脖子哭一邊指着萱萱說“她打我”,我把吳詩恆的手拿開一看脖子上有一個傷口,我看了看不像是手抓的,又問了問才知道是萱萱拿手裏的長積木打的。讓阿姨帶吳詩恆去保健室消毒後我問萱萱爲什麼要打人?結果她特別委屈的一邊哭一邊說“是他不乖,他搶我玩具,我打他。”於是我告訴她說“他搶你玩具是不對,你可以告訴老師,老師幫你拿回來但不能動手打人,你想想如果你的脖子被小朋友打破了,你疼嗎?”“疼”她立馬回答我說,於是我又繼續引導“所以被你打的小朋友也會疼啊。下次小朋友搶你玩具怎麼辦?”她說“告訴老師”。等到吳詩恆回來後我讓萱萱和他道了歉,於是他們有各自去玩了。

後來幾天萱萱小朋友沒有再打人,有幾次是被我及時制止又強調有事情要找老師,不能動手打人。慢慢地,她遇到事情自己主動來向我尋求幫助。我心裏感到很欣慰,覺得她還是蠻懂事的,老師的話會聽,但是幾天後又發生了一件事。

這一次是在吃完午飯小朋友拿自己的玩具玩耍時。郭集家、萱萱、王正陽三個人在一起玩王正陽的小火車,剛開始時玩得挺好,過了一會兒郭集家哭着跑過來告訴我說萱萱咬他,我一看,手上有着兩排深深的牙印,我很是生氣,萱萱不打人了怎麼又開始咬人?這次不等我問萱萱她便跑過來又是很委屈的哭着說“是他不乖,他搶王正陽的玩具,我打他。”我看着她那委屈的樣子心裏明白怎麼回事了,原來這次她是在“見義勇爲”啊!只是在她認爲表現不乖的孩子便要打。我蹲下來對她說“郭集家搶別人的玩具是不乖,下次你想幫助別人就過來告訴老師好嗎?老師幫你們解決。如果你動手打人或咬人小朋友會受傷的,他的爸爸媽媽也會心疼的。”聽完我的話後萱萱眼裏還是滿含淚水但是她認真地點了點頭。

事後我便想,其實萱萱她不是那種主動攻擊別人的小朋友,每次她打人都是因爲別人搶她玩具或她認爲小朋友不乖的時候,甚至有時她是想幫助別人,她的目的是爲了保護自己或他人,而不是傷害別人只是她採用了打人、咬人的辦法來解決她遇到的問題。於是我想她一個三四歲的小朋友爲什麼會選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呢?是不是她自己在家裏犯了錯誤父母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解決的呢?所以我決定給萱萱的媽媽打電話瞭解一下情況。

首先,我把萱萱在幼兒園的情況像她媽媽做了簡單的介紹說明;接着我問她媽媽當萱萱在家裏犯錯時他們是怎麼處理的?媽媽告訴我通常他們會很嚴厲的批評她。於是我告訴媽媽說“其實,萱萱還是很懂事的,你好好和她說她會聽的。如果她犯錯了,家長便嚴厲批評或者打她便會在無形中讓她形成‘不乖的孩子就要打’,這種錯誤的認知,增加她的攻擊性行爲,這對她的認知發展和性格養成都是不利的,我們要採用鼓勵爲主的方式,做對的事情要表揚,做錯了事情要引導。”萱萱的媽媽聽了以後說“好的,劉老師,我們知道了,回來我們會好好和她說的”。

經過我們和萱萱家長的共同努力,不斷的引導,現在的萱萱已經很少動手打人了,遇到事情就像老師來求助,進步很明顯。看到她現在和班裏的小朋友開心的一起玩耍,由衷的感到欣慰。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壞孩子,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是善良美好純潔的,同時我也意識到,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引導是很重要的。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有自己的一個小世界,作爲幼兒園老師要去了解孩子,走進孩子的世界,在他們走錯路是引導他們回來,在他們迷茫時爲他們點亮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