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日爲話題的隨筆:深耕

《深耕》這篇文章描寫的是作者在生日這一天回憶起之前的生活,對以往的生活加以總結,對未來的生活抱以期望的心態。現在就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深耕》吧。

以生日爲話題的隨筆:深耕

一轉眼又可以過生日了,或者說是不得不過。

每年的六月十三都不一樣,去年是一個人在學校裏安安靜靜的過,前年有室友一起幫我慶生,大前年好像在參加領導力培訓的面試,再往前是什麼我就記不清了。今年,將會是在南京,在中山陵,夫子廟和秦淮河邊過生日。明年呢,無法預知。

現在,三次畢業答辯都已經結束了,畢業的瑣事也處理的八九不離十。我反倒有時間,有心思好好修整一番、沉澱一下。每次到了轉折階段,總免不了懷疑人生,即使得到了看似不錯的結果,也難免會質疑自己曾經的選擇是否正確,經年的付出又是否值得,而路的盡頭,又引向何方。

小時候以爲自己的天分在演講。從幼兒園起就開始主持學校裏的大型活動,後來又參加過大大小小的朗誦比賽,演講比賽,家裏訂的《演講與口才》,一月一本,堆積如山。

可是,六年級那年代表安康市參加陝西省的演講比賽,竟然在強將如雲的大決戰中忘詞了,最終鎩羽而歸,黯然落幕。當時還那麼小,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母的關切,老師的詢問和同學的沉默。無論是安慰還是責怪,鼓勵還是打擊,都是難以承受之重。後來我連一個簡單的詩詞朗誦比賽都不願參加。我還記得當時選的是俄國詩人蒙萊托夫的《帆》,一首小詩,不過幾行,可忘詞的陰影依舊揮之不去,最後關頭,還是卻步了。從此,我的心思也從前臺退到幕後。

到了國中,學的最上心的是地理,曾經還是我們那一屆安康地區國中畢業會考地生合卷的狀元。可惜升高中的時候,西工大附中根本不看地生成績,我又差一點被拒之門外。文理分科以後,地理被劃到了文科的範疇,從此無緣深究。

後來到了大學,幾經輾轉學了建築學。我似乎不管學什麼都能學的湊合,但這樣反而找不到重心。都說人應該目標明確,才能早做準備,也才能最終取得成就。可是從小就有明確的奮鬥目標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幸運,還是有很多人終其一生都不一定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落腳點。

後來,我也慢慢接受這樣未定性和未完成的`狀態。處在探索之中未嘗不可,從積極的角度想,也就意味着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而且,曾經看似的岔路與徒勞並非毫無價值。從小的演講訓練讓我多多少少知道聽者最願意聽什麼,講者最需要講什麼。所以建築設計的答辯對我來說就不是難事。雖然沒能學成地理,但是刻在腦海裏的經緯交織,行政區劃,山川風物,對於研究生階段城市設計的探究也不失爲很好的鋪墊。

正因爲還在苦苦地尋尋覓覓,所以大學幾年裏,我從來都未曾放棄讀書,這是我少有的能堅持下來的事,沒了這個,我不知道自己還算什麼。剛開始的時候是零零散散的讀,節奏很慢。後來乾脆一次從圖書館借八本書,同時看。看完一本就馬上去圖書館換。這一借一還如同一場借力賽,下一本可能是狄更斯的《遠大前程》,又或者是張曉風的《遊園驚夢》。

我也早已習慣在正常生活的同時分出另一個自己觀察環境。一路走過,周邊物體的形狀,顏色,紋理,遠近,甚至於味道,溫度,風姿,儀態都一一收入眼中。我很難描述那種靜默觀察帶來的踏實感與通透感。彷彿那纔是生命存在的狀態,是一場人與環境的靈魂對話。

讀過,看過,也會寫,寫作是一個反芻的過程,這個“反芻”就好像第二次生命,我們通過不斷地回溯和反觀,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自己,逐漸明晰過往的點滴,發覺彼時彼刻不曾留意的細節,也慢慢尋找自己內心的訴求。

我從來都不給“尋常”做任何商業性質的推廣,也從來不忽悠身邊的親朋好友去幫我推人氣。所有願意關注的人都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的。我總相信,越是容易得到的東西,就越容易失去,唯有經過歲月沉澱的相依相伴,才值得珍藏。寫作是我從貧瘠的現實生活中開荒出的一片樂土,也是將繼續深耕下去的地方。無關成就,無關名利,甚至無關他人。我所求,不過“溫柔敦厚,清新自然”的文風,也不過“文如其人,以誠相待”的承諾。

趁着這一次機會,我把曾經在“尋常”上發過的文章鏈接全部梳理出來,算作是今年生日小插曲,是對過往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鞭策。

細細想想,或許才華真的是無稽之談。有的,只是一個偶然的契機和無數次切磋琢磨的誠意……

行百里者半九十,更何況,此時步之所及,僅二三裏,而心之所向,卻有萬里之遙。

我能做的,唯“深耕”二字。


【本文作者:籽言。(公衆號:尋常)】

本文爲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