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途的隨筆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聽說過隨筆吧?有的可能還經常寫隨筆?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看看大家都在寫什麼樣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歸途的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歸途的隨筆

那一年,我還沒有出生;那一年,時代還沒有現在那麼快;那一年,煩惱不會讓我們迷失方向;那一年,彷彿我的影子曾經停留過。若是真有前世今生,那我的前世到底是怎麼個樣子,又是爲了什麼再次來到這個世界之上。

記得該是個秋天,兩旁的樹葉枯黃,有的飄落在地上,但還有些依舊艱難的掛着,不知爲了什麼。可能是在等待一個機會,或是一場雨,或是一陣風,又或是一個孤獨的夜。總歸是有理由的,無緣無故,也不能自圓其說了。

也就在這樣的地方,坐落在城市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像是被遺忘般,與周圍的建築格格不入。有那許久以前的記憶,沒有太多的煩惱,也沒有快節奏的生活。想來好了,泡上一杯茶,躺在院子裏的藤椅上,手裏再捧着一本厚厚的書。躲在樹的陰涼處,一坐啊,那就是下午時光。

院子不大,但顯得很有靈性,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花草,活像個世外桃源。木製的大門,上面貼着的春聯早已被風雨褪去了原先的鮮豔,但有了些與這院落相配的舒適。推開大門,曲折蜿蜒的.石子小路,四通八達的,乍一看哪,看着有些摸不着頭腦了。

在院子的正中央,一顆高大挺拔的樹,幾個成年人手拉着手,才足夠將它抱得住的。這便是石子小路先通向的地方,往左手邊看去,爬牆虎駐紮了整個牆壁,更覺古老而神祕起來。不禁想起那個年代,沒有發達的科技,就連電視也是奢侈品,更是個一去不復返的時代。

推開有些破舊的木製門,一股發黴的氣味撲鼻而來,但更多的是植物散發出來的清香。從不滿的灰塵來看,這裏的年頭還真是不小了。坑坑窪窪的泥地上,一張桌子,兩把椅子,外加散落的報紙,真是有些不適應。

並沒有久留,草草看了幾眼,便就出了房間。照着順時針的方向遊着,臨近的房間裏擺了一張牀,只有一張牀,其他竟什麼也沒有了。空空的,倒有些害怕,要是哪裏蹦出來個東西,真的能下個半死了。

對着大門的屋子,攏共是有三間,從正門進入後,能清晰的看見臺子上放着的蠟燭,還有那菩薩的相子。櫃檯裏放着些拜佛所用的香,每逢月初和月半,家家戶戶都要點上,以此來祭拜神明,直到現在還是如此,並沒有改變過。

左邊的房間像是個臥室,提供晚間休息的場所,比起之前看到的,設備是有些齊全了。木製的梳妝檯,上面還留有一面打碎的鏡子,估計是主人家覺的壞了,也就放在這裏不搬走了。旁邊還擺放着木製的洗腳盆,不過是有些念頭了,能盛水是不可能的了。

右邊的房間裏更像個書房,一個個空空的書架胡亂的擺放着,還有一張桌子,外加一把椅子。到處都散落着文件,還有幾隻掉落在地上的筆,桌子上那個沒有燈泡的檯燈鏽跡斑斑,可想而知這家的主人定是個知識分子。

出了房間的門,已經是過了晌午,都說這裏偏僻,果真如此,這麼長時間了,竟一個過客都是沒有。原本想着回去了,肚子也有些咕咕叫,想找個地方填飽肚子再說。纔是幾步,突然的身後一涼,寒意襲人。該是遇到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回頭一看,也只是自個嚇唬自個。

想着還有最後一間房屋,看完了再走也不遲,說不定有些驚喜存在呢。這個房間的門早已經是沒有了,從外面看去堆滿了乾草,估計這裏應該是生火做飯的地方。走進一看,果然如此,土竈臺旁的手搖吹風機,勾起了我童年不少的回憶。

小時候最爲調皮,什麼事情都要問個清楚,家裏的長輩都有些嫌煩了。於是有了個“小書童”這個稱呼,倒還是挺有意思的,叫着叫着也習慣了。記得最清楚的,莫過於眼前的一幕,晚間十分,和父母坐在竈臺前,聽他們講那過去發生的故事,那是最爲開心的時刻。要是能回到過去,真希望時間能再慢一些,讓我好好享受正在發生的美好。

花了好大的功夫,逛了這座院子一遍又是一遍,久久未能離去。彷彿是有股魔力般,吸引着我留在這裏,若是童年沒有經歷這些,哪還想待着,立馬就走人了。看着院中的那顆參天的大樹,情不自禁的抱了起來,眼淚有些沾溼了衣衫。

終是要離別的,再次看了一眼,便不顧一切的向前走去,沒有再回頭看過。一陣風吹過,樹上所剩不多的葉子也落了下來,真成了枯樹一個了。等到來年,春風吹過,長出新芽,又是一番景象。

好似夢境,在日後的歲月中,再也是沒有找到那個地方。像是消失了,又或者本來就不存在的,全是自己的幻想,對童年的不忘。想起了那股陰涼的風,若當初回頭看去,不是什麼都沒有,我倒希望自己去了那個世界,忘記塵世的種種煩惱。

那一年,我青春懵懂,不會去想很多事物;那一年,我特立獨行,不會按部就班的生活;那一年,你們還很年輕,我也沒有長大。時間一晃真是快啊,在這段旅途中,走着走着就散了,竟連個招呼都沒有。回首望去,歷經滄桑,藉着文字記錄下過往,日後再慢慢品味,和相伴一生的人,白頭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