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親的愛情說開放敘事散文

可能是吃少了,運動量多了,今天下班時,就覺得餓極了。渾身直突突,心裏沒底兒。

從母親的愛情說開放敘事散文

回到家,趕緊吃飯,然而,還是過了很久纔將不適感給驅逐了。

我對母親說:“原來餓的感覺這麼難捱,那過去年代捱餓的人可是怎麼挺過來的呢?真是無法想象啊。”

母親感慨地說:“我沒捱過餓,你爸捱過餓。”

我對於父親捱餓過的經歷早就瞭解過了,可是,我還是好奇地問母親:“那時,你怎麼不給他送些吃的呢?”

母親羞澀地說:“我沒送,你太老爺總給他送。”

我笑着說:“你其實很想送,是不是你讓我太老爺送的?”

母親笑而不否認也不承認。

我說:“想送就送去呀,都定親了。”

母親說:“那時候不是封建嗎?”

我說:“想去不好意思去,也不敢去,卻惦記着,封建了也真是很折磨人啊。”

母親沒有直接承認我說對了,卻幽幽地說:“ 你爸當時在田裏幹活兒,到地頭時,餓得只有一頭躺下。要不你爸後來怎麼不愛吃土豆兒呢?捱餓那年頭兒,就用土豆塊兒攪拌玉米糊充飢,他是吃壞了。”

我沒有再追問母親是怎麼了解到當時她並不在現場的這些揪心的情形的,因爲,我知道聰明的母親只要稍微動動腦子,就能讓太老爺轉播她惦記的全部實況。

母親對此至今記憶猶新,可見父親在跟她定親後的'遭罪情形是多麼觸動她的心靈了。

我甚至都能夠想像到母親當時非常想去,卻不得近前呵護自己心愛的人的難過心情,我更能推斷出,在母親麻利地每次幫我太老爺裝好給我父親送的吃食時,望着我太老爺遠去的背影而盼望他早些抵達和及早帶回我父親的消息的情景和心情。

戀愛方式是隨着時代的演變而變化的,母親的那個年代大家都是那個樣子的,幾乎百分之百的戀愛對象在結婚前,連手都沒拉過一下。

受“男女授受不親”舊俗的制約,哪怕是即將同牀共枕的結婚對象,也不能越雷池半步。

良家婦女正經男人,只有墨守陳規,遵從媒妁之言,去談婚論嫁,自由戀愛只能潛滋暗長,誰若大張旗鼓,就得被看成是大逆不道、傷風敗俗的洪水猛獸。

結果,致使很多搞對象的男女,直到成了夫妻,在一個鍋裏攪馬勺了一輩子,都沒說過一句“我愛你”。

想想這風俗是阻擋男女情感的表達了,少了浪漫情調兒,可是,卻也同時增強了婚姻的嚴肅性和莊重性。哪像當今,男女說“我愛你”就像喝涼水一樣容易,誰都可以在大庭廣衆下大聲地把愛說出來,誰說出來誰勇敢,誰風光。

這樣的開放,表達感情是方便直接了,可是很多很多的男女,認識還沒兩天就同居了,然後又閃婚閃離了,顯然效果不佳的尤其居多。

露骨的直白的速成的所謂愛情,比比皆是,轟轟烈烈是有了,卻少了含蓄的美。

我以爲,若能將過去,比如我母親那個年代的愛情和現代的愛情表達方式融合一下,取箇中,也就是說,別過於拘泥也不越發開放,那麼,就能夠比較接近兩全其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