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席散文

小時侯每年到了臘月十幾裏,母親要準備過年吃的麪粉,挑一個晴朗的日子,把百十斤小麥和一個大盆搬到院子邊,父親挑一擔水倒入大盆內,再挑一擔水放在旁邊。母親在大盆邊的小凳子坐着,父親把小麥撮一些倒入大盆中,母親就用一個竹撈撈(也叫竈籬子),在水中攪幾下,順時針方向、左低右稍高地在盆裏水中旋轉幾圈,一部分小麥就進入竹撈撈裏,端起來瀝水,倒旁邊放在臉盆上的竹筲箕裏繼續瀝水,這就叫淘麥子。把洗淨了灰塵,淘盡了沙子泥土的小麥倒在一張放在院子裏最向陽的躺席上。儘管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但氣溫低,不易晾曬乾小麥上面的水分,有時還會結冰,母親還需拿一干毛巾,把倒在躺席上的麥子用毛巾把水吸一吸,然後薄薄地鋪上一層晾在躺席上,有兩天的時間就能晾曬乾,父親再把小麥送到糧食加工廠去加工成麪粉。

躺席散文

那時,躺席是一般農家的大物件。原來我家沒有,需要用時,母親到東家借、西家借,往往我們需要用時別人家也要用,很是不方便。那年父母親下決心要添置一個躺席。記得有一年的秋天,父親從離家五六裏外的王家灣一個扯皮親戚家買了三根茶缸粗、幾丈長的大斑竹,那家還送了我家三根小竹子,編一個躺席的竹料基本夠了。然後不久,有一個從四川上陝西到處找篾活的匠人,就請他給我家編一張躺席,工錢說定、管吃、管住、管吸菸。這個篾匠技藝不錯,把竹竿從中一剖爲二、二剖爲四……直到全剖成一指寬的篾條,再把一根根篾條剝成薄如紙板一樣的篾片,通常取一半青一半黃兩部分。篾片盤成大圈,放入水溝裏浸泡十天左右,使其有了柔韌性,就可開始編躺席了。一片青篾、一片黃篾,一片挨一片,密密實實,不透光亮和風。躺席六尺寬、一丈多長、兩頭用從中剖開的刀把粗的、略長於躺席寬的竹竿夾住篾片茬頭,用細而柔的青篾片捆紮緊,用砂紙把躺席內外的毛刺打磨掉。用時先把地面上掃淨,再檢查一下地上有無小石子,否則可能將躺席面墊成一個小洞,影響躺席的壽命。不用時,需要兩人從一端的兩頭,按住擋頭的夾竿,輕輕向內捲起,捲到另一端成一直徑爲一尺左右的圓桶,用細繩從中間捆住,收起架在木樓上。

過去,場院地面都是土地面,又無如今的彩條布等,晾曬糧食爲了乾淨,且不混入沙子、泥土,都離不開躺席。到了中秋節前後,該收稻穀了,收稻穀又叫打穀子,這打穀子的工具——拌桶,爲了防止穀粒在脫粒中從邊沿蹦出,就在拌桶除了打穀子的一方外的三方將一張躺席插入,這躺席在收稻穀時就成了一件農民離不開的農具。

躺席在農村還有一重要用途——縫被子。過去沒有被套,被子由棉絮、被子、裏子縫在一起。家裏人多,經常要拆洗被子,母親就要常做縫被子這活。把家裏堂屋騰出一塊地方,把躺席鋪開,用溼抹布擦去灰塵,先把被子的裏子鋪展在躺席上,再由兩人把棉絮放在裏子的`正中,與兩端、兩邊等距離,裏子的四周都比棉絮寬,如果被面是棉布,就把同棉絮一般大的面子鋪在棉絮上,然後把裏子四邊翻來壓在面子上,用一寸長的大針,穿單股白棉線把四周縫起來,再順長均勻引三道行線,把裏子、棉絮、面子用線縫在一起。每道線,裏子上兩針一指寬間距,面子上兩針一寸長間距。如果被面是綢緞的,先不鋪面子,把中間三道行線引好,再把面子鋪上,把裏子四邊翻上壓住棉絮和麪子邊,縫好四周。那時像牽鋪被裏子、棉絮、面子這些活,我從小就看母親做,後來常給母親幫手,次數多了,幹這些活就很順手在行。

那些年,村上誰家有個紅白喜事,來的客人多,都要在自家門前院子裏搭上一個大棚,棚裏同時要能開六席或八席,用於宴請答謝客人。搭棚雖沒有修房那麼複雜,可也不是個簡單事,棚全靠在鄰居各家借來的躺席蓋頂、圍起四周來。過紅白事,俗話說的好:“支客怕搭棚,廚倌怕抱籠”,這都是辛苦活。後來有了彩條布就不再用躺席搭棚了。

躺席,現在農村已經很少見了,過去它在農業生產、農村生活中做出的貢獻還銘記在那一代人的心裏。

生活路漫漫,躺席相伴行;

時代大變革,遠去勿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