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掛散文

牽掛是我和你的切切眷戀,牽掛是心與心的深深惦念,親情,友情,愛情,牽掛是連接他們的橋。牽掛是一種幸福,是一份溫馨,是一縷清風常伴明月飛。走進人生,便走進了牽掛,走進了感情的牽絆。

牽掛散文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兒行千里母擔憂”,是慈母對遊子的牽掛,“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是兄弟手足的牽掛。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如春風,如白雲,常伴遊子左右。我的母親曾說過一番話,“十指連心,咬咬哪個都疼,有幾個孩子就有幾根腸子,孩子一出生,這根腸子就開始懸着,小時候怕他冷着熱着傷着碰着,以爲大了就可以放下這根腸子了,眼看着長大了,還要惦着他工作娶妻生子,惦着他生活的是否如意,以爲成家立業了,可以放心了,沒想到又有新的狀況出現了。看來,不閉上這雙老眼,是甭想放下這根腸兒了。”母親沒有多大的學問,但這番話卻是至理名言,孩子是風箏,父母的牽掛就是那長長的線,無論你飛得多高,那根線啊,始終緊緊的攥在父母手中。

手足情深,兄弟姐妹的牽掛同樣讓你如沐春光,一個問候的電話,一句關心的話語,血脈相連的牽掛啊,它會時時盪滌你的`心靈。

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千古知音,那是友情的牽掛。上中學時有一摯友,同桌學習,同一飯盒吃飯,同室住宿,出則成雙,入則爲對,同學戲稱我們爲“連體人”。假期來到,分別的痛苦噬齧着心情,於是約好各人備一小本,把自己在家的所做所爲所想所感記下來,假期之後互換。那些日子每一頁日記都是醮着牽掛和思念寫成的,後來,天各一方,他去了遙遠的南方水鄉,我仍留守這塞外的北國小城,但那份牽掛卻未曾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稍減,常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遠方的故人,生活可如意,身體可安康?那份友情的牽掛至純至真,毫不虛僞造作,讓我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裏倍增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

還有啊,還有那份至死不渝的愛情,那種牽掛發生在時時刻刻,銘骨刻心。愛人不在眼前,想他念他自不待言,即使他就在眼前,牽掛仍溢於胸懷,有首民歌這樣唱“面對面睡着也想你”,讀了好多次那歌詞,其他的句子我統忘記了,但這句卻在我頭腦中越來越清晰。吃一頓美餐,因爲沒有他共享,會食不甘味,看一處美景,因景中無他,景也黯然失色,人常說,登山則意溢於山,觀海則情滿於海,你會時時幻想如果那山上那海邊那人羣中有他該多好。“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是牽掛的濃情寄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爲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是牽掛的極致。因了這份解不開的情,化不開的結,纔有了牛郎織女天上人間永相隨,纔有了梁山伯祝英臺化爲蝴蝶雙雙飛。

還有呢,“越鳥巢南枝,胡馬依北風”“狐死首丘”,那是濃濃的思鄉情,對故國故土的思戀,時時牽動遊子的情腸。 鄉情的牽掛就是一輩子放不下化不開,幾十年如一日在夢裏縈繞的老屋、清泉、石板街、煎餅卷大蔥……

牽掛啊,讓我們品盡了生活的苦辣酸甜,讓我們嚐遍了人世間的離合悲歡,它更亮麗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活得更加多姿多彩,如果沒有了牽掛,人無異於草木走獸,不對,草木尚有四季的榮枯,冬天的衰草連天不正在牽掛春風吹過之後的青青碧茵嗎?走獸亦復有情,“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玉菟”,羊羔尚有跪乳意,烏鴉亦有反哺心,如果沒有了牽掛,應該說無異於行屍走肉,空有一具軀殼,白長一副皮囊。

牽掛別人和被別人牽掛都是幸福的,牽掛是靈魂的對白,牽掛是心靈的自然釋放,牽掛是善良的體現,牽掛是真情的流露,也許有一天,我們見面不再說“你吃了嗎”,而是互道一聲“你牽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