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的月光經典美文

我總以“燈下的月光”來指代自己的閱讀。

燈下的月光經典美文

小時候,每天吃過晚飯後,外婆就會把飯桌擦得乾乾淨淨,隨後,打開臺燈,於是,我就和兩個妹妹各坐飯桌的一邊開始看書。那時候,我家只有一間屋子,飯桌就是書桌,擺放在朝西的窗下,一邊緊靠着牆面,這樣,檯燈就可以固定地擱在桌上。因爲那臺燈也緊靠着窗臺,所以就像是從天上撒進來的月光。

這是留在我腦海裏的童年最溫暖的記憶。

其實,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在等待夜晚來臨。夜晚來了,月亮就會升起來,媽媽就會打開臺燈,和孩子坐到燈下,一起讀美麗的童話故事。這本身就如同童話般美麗。檯燈下是一片橙黃的光,那是窗外的月亮撒下來的,月光把孩子們一個個接到迷人的書裏去。這是我們人生漫步的開始。當我們揚起紅帆前往金銀島,在柳林風聲中與賣火柴的女孩和木木相遇,加入鐵木兒和他的隊伍,循着綠野仙蹤,去探訪大座鐘的祕密……善良、勇敢就這樣通過閱讀注入了我們的血液,將我們帶往未來的日子。

我想,如果這是一幅真實的圖景,那麼,我們的孩子就會成長得特別健康,可是,這僅僅是我的一種憧憬,一份期待,其中摻和着許多的無奈。

劉易斯·布茲比在《書店的燈光》裏寫道:“記住一本書是記住讀這本書的那個孩子……看到一本兒時的舊書,深深地聞一下它的氣息,剎那間你也成了活生生的`普魯斯特。”童年的閱讀是至關重要的,童年美妙的閱讀體驗會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它是一個人閱讀經歷的起點,它非但激發了求知的渴望,並因此形成觀點,形成習慣,繼續閱讀。

孩子的讀書生活原本是包含了閱讀的,但是,現實恰恰是一個悖論,閱讀已經被繁重的課業給無情地擠走了,這讓我無法理解。孩子們每天在讀書,但卻沒有每天在閱讀,即便語文課本中也有不少的美文,但是那種寧靜的傾向於內心的沒有功利的閱讀卻難以存在。教學將美文的閱讀享受淹沒了,一篇文章,若把它全部拆解,從主題思想、寫作技巧直到用詞用句,如此瑣細地一一分析,還有什麼美感可言?

這真是非常的可惜,倘若一個人在童年沒能建立起閱讀的品性,那麼,對於以後長長的人生來說,是缺了一個很大的勾連之環的。這個勾連之環在前邊是童年重要的記憶,在後邊則是生命質素重要的延續和補充。閱讀是幫助成長、提升人生的動力。閱讀的喪失,不單單是不讀書而已,那是進步的喪失,是幸福感的喪失,是內心世界支撐的喪失。

如今,我早已長大,但我每天還是在等待夜晚來臨。晚飯後,是我獨處的時間,那時,我會走到書桌前,隨後,打開臺燈,開始閱讀。我已經有了自己的書房,書桌上面,是一本本我正在看的書,我的身後,是一排頂天立地的書櫃,裏面有我看過或者等待我去看的書。這時候的我,總是格外地愜意,心裏有一種充實的感覺,一種富足的感覺。

我同樣相信,許多的成人跟我一樣,也在等待夜晚來臨。夜晚來了,月亮就會升起來,他們就會打開臺燈,坐到燈下,捧起一本夾着書籤的沒有看完的書,繼續讀下去。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閱讀需求,不可強求他人必須看點什麼,但總有一本書可以爲他帶來啓迪,帶來寬慰,帶來快樂

如今,密集的信息已經蠶食了我們全部的空間,無窮的壓力導致我們緊張、焦慮,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孤獨和疏離,如想擺脫這困擾,唯有開拓內心的空間。而閱讀正是開拓的爬犁,幫我們拓展出一方只屬於自己的天地,讓自己因此得以每天都有舒緩的一刻。

這是多麼美好的時刻——燈下的光籠罩着我們,那是燈下的月光,清幽、寧和、溫暖,像是一條純淨的月亮河,把白天的喧囂、嘈雜、紛繁阻隔在了另外的一邊。

我們的生命裏是需要這樣一片燈下的月光的。

我想,或許,要不了多久,杞人憂天的事情真會到來:紙質的圖書消失於一旦,成爲翻過去的一頁歷史。但是,我堅信,閱讀依舊存在,閱讀不會消失,只不過換了別一種方式;而且,閱讀的人只會越來越多,閱讀的形式只會越來越豐富。

千年萬年,月光依舊。

萬年千年,不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會等待着夜晚的來臨,等待着燈下的月光鋪撒開來,帶他們走進閱讀的世界,帶他們走向更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