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散文:遊埠街上的圖書攤

《遊埠街上的圖書攤》是作者回憶三十年前的那兩個圖書攤,感謝那兩個圖書攤讓作者認識外面的世界。下面我們就和作者一起來回憶吧!

鄉情散文:遊埠街上的圖書攤

三十年前的遊埠街上,到遊埠鎮小的一個拐彎處,有兩個圖書攤,那裏,是我閱讀開始的地方。

圖書攤非常簡陋,只是用一個支架支起一塊木板,木板上層層疊疊地放滿了小人書,種類繁多,《說唐》、《楊家將》、《呼家將》、《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應有盡有。邊上沿街用磚塊和排門板搭成了板凳的樣子。每到中午國小生們回家吃好飯到學校上學的時候,圖書攤就熱鬧起來。大多數的學生都會擠在這兩個圖書攤上精心地選好一本小人書,付一到兩分錢,就坐到矮凳上認真地看起開,不一會,嘰嘰喳喳吵嚷的聲音就會消失,大家都進入了書中的世界。我就是這羣迷着看小人書的人中的一個,一看就看了五年。五年裏,我看了不知道多少小人書。

那時候,小人書就是我瞭解世界的窗口,一本的小人書就講了一個故事。相連的畫面之間有着清楚的先後順序。在看的時候,我會傻想,要是這些畫會動起來,那是多麼有意思啊!機會很快就來了。電影院要放映動畫片《大鬧天宮》,知道消息的我可謂欣喜若狂。特地在中午去複習了一遍這本小人書,就等着晚上去看電影。那時也沒有零花錢,沒票,怎麼看呢?別擔心,山人自有妙計:那時候的電影院,門關上之後,在上方當然看不到。但這卻難不倒我們這些小屁孩,嘿嘿!在門下邊和水泥地相接的地方,有一道長長的縫隙,而門的前方正好是一條過道。透過這縫隙,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半個銀幕,這裏就成了好多在電影院玩的小孩的專屬地。對了,爲爭奪這些專屬地,還爆發過小規模的戰爭呢。

那天傍晚,我早早地去了電影院。就等電影開放。我父親見我過了吃晚飯的時間還沒回家吃飯,就找到了電影院裏來。要我回家吃,我當然不回去。他就問我,你又沒錢買票,怎麼看電影?我指了指門縫:“那裏可以看到的。”父親笑了,答應我只要我回家吃好晚飯,就帶我來買票進去看。這真是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那是我第一次在父親的陪伴下在電影院看電影。你可以想見當時我的心情是多麼激動,多麼開心。我一直對那次父親那麼痛快地答應陪我看電影感到納悶。直到多年以後,我自己也做了父親,才明白其中的緣由。後來,父親見我這麼喜歡看連環畫,每到六一兒童節,書店打折的時候,就會捧回家一大堆他挑選好的連環畫。我現在知道了,父親對我閱讀最初的引領是多麼成功。

連環畫看得多了,慢慢地對鉛筆畫也有了興趣。當時就特別喜歡描描畫畫,也不知道什麼風格,技法。純粹是一種自發的愛好。看着哪個畫的既簡單又好看就畫哪個。我記得好像有個叫錢笑呆的,一則是他的名字好笑,一則是他畫的是純粹是線描,在我看來比較容易,於是就找他的照樣。一本《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被我翻得百破,畫卻沒有學起來。後來才知道,錢笑呆是我國著名連環畫畫家,被當時的連環畫讀者和出版者譽爲上海"四大名旦"之一。其實當時畫連環畫的',有不少高手:著名畫家劉繼卣、程十發等人都有不少精品。只是當時年紀小,不知道罷了。既不知道,當然就不會珍惜。父親每年買來的連環畫也就保存不下來,丟的丟,破的破,到現在竟然一本都找不到了。想想也真是可惜。

隨着時光的流逝,更多的書籍進入了我的視野,連環畫在我的生活中愈行愈遠,直至成了心中遠遠的一個背影。而每當我駐足回望,他還會在遙遠的地方衝着我笑,這是一定的,因爲我可以用心感受到。

閱讀的內容不同了,可有一樣東西卻一直不變,那就是閱讀的興趣。到了現在這樣一個信息科技對傳統閱讀造成巨大沖擊的時候,我卻並不喜歡在電腦上閱讀,我覺得電腦上的閱讀更多的是追求數量而不注重質量,名目繁多而又滿是浮躁。我喜歡捧起書本,感受着書本壓着雙手的厚實,品味着那特有的油墨的微香,思考着它字裏行間流淌的前人哲思。

我知道,我應該感謝遊埠老街上的那兩個圖書攤。是他們,讓我在年少時就與閱讀相約。忽然想到了一句話,用它結尾似乎不錯:

閱讀,時光不老,我們不散。


【本文作者:朱之輝。(公衆號:和安精舍)】

本文爲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