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可是讀書筆記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

《自卑與超越》的作者是阿弗雷德·阿德勒。書中作者從探尋人生的意義出發,啓迪我們去理解真實的生命意義。

其實每個人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因爲每個人都對自己不滿,而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敗的原因就是,自卑之後,你是否會努力去改變現狀提升自己的滿意度還是,爲了避免受挫折的感覺拒絕嘗試任何改變。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有自己的不足和弱點,與他人的優點進行比較時自然就會有自卑的情緒。但是自卑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自卑給人帶來影響也是根據個人的認知來決定。對於心態樂觀的人來說,自卑會讓他認清自己的缺點,從而激勵他去克服自己的短板挖掘自己的潛能。對於消極的人來說,會在意識形態上造成打擊,讓其失去對個人和家庭的希望,不利於發展。

本書主要由兩部分來敘述,認識自卑和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最終意義。“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自卑感,因爲我們都想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對優越感的追求是人的通性,作者將理論與例子結合,把自卑與超越自卑進行深度的剖析。如果敢於正視自卑,會激發人的創造性力量,成爲奮發向上的巨大動力。在達到新的境界後,又會發現新的自卑,於是向新的優越目標前進。這樣,在自卑與優越的距離不斷接近而又拉開的過程中,人便不斷地完善自己,這一過程永無止境。由此,阿德勒認爲,全部人類文化的動力都建立在自卑感之上。這一觀點與弗洛依德認爲性本能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相左的。

阿德勒還提出了“生活風格”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一個人的生活目標,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以及他實現生活目標的方式。人在他的思維、情感、行動中處處體現着他獨特的生活風格。“生活風格”是阿德勒治療心理疾病患者的一把利器,他通過對病者生活風格的分析,幫助病者找出產生這種錯誤生活風格的根源,讓他去正視、瞭解它,並讓病者作出新的生活選擇,形成正確的生活風格。

如果想要改善自卑的心理,就要學會對身邊的人和事物感興趣。第一,對他人感興趣,由衷的關注和關心身邊的人,主動幫助他們,讚美他們,相信這樣的你會得到正能量的反饋。不要害怕與別人接觸。第二,要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敢於挑戰新的困難,勇往直前,因爲當我們努力達成目標,並且實現了,就會獲得優越感,從而感覺到自己的強大。”這種安全感是別人給不了的,是自己的勇敢給自己帶來的最好的禮物。第三,澄清不正確的認識,消除自卑心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也有自己的優點,要克服不足,發揮優勢,找回自信。第四,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人無完人,誰都會犯錯,有了錯誤就要正確的面對批評,要學會把別人的評價作爲自己的鼓勵與鞭策。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2

作者是現代個體心理學創始人物,核心理論是“萬事賴童年”。

個體在童年時期形成的生活模式,對其一生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直接影響了他對職業、友誼和愛情的態度,這種態度決定了他與社會的合作能力。因此,爲了提高個體與社會的合作能力,就要重視從嬰幼兒時期開始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瞭解母親、父親、兄弟姐妹、老師在個體的各個發展階段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對我們兒童教育中習慣的誤區和盲區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

如果一個個體無法很好的融入社會,我們需要從他兒童時期形成的生活模式上去進行根本性的瞭解和糾正,早期記憶和夢是我們瞭解一個人早期生活模式的重要途經。

作爲一本經典理論,全書並沒有對該理論進行詳細的論證,對於每一個論點,論述過程中也比較散亂、不完整,舉的案例比較隨意,因此只能作爲一本通俗讀物來了解一下。

個體在與社會合作中不順利時,容易產生自卑感,爲了獲得優越感也是個體與社會進行合作的動機和目的。自卑與超越只是全書的一個環節,甚至還不是最重要的環節,以《自卑與超越》作爲書名相當糟糕,完全不能概括全書的意義;原著的標題是《生命對你意味着什麼》。

用弗洛姆對這本書的一個點評來評價這本書,很不錯:

一個人的歷史最終將證明他是否走過了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在許多體面的葬禮上,死者的功績被人一一歷數,但並不能使我們逃避一個冷酷的問題:我們曾經活過嗎?我們現在活着嗎?我們是按照自己的方式,還是按照什麼人給我們規定的方式生活?——弗洛姆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3

我們所說真正的“生活意義”是有標準的:它們一定是所有人都能夠共同享有的,是共同的意義,是可以被很多人確定爲有效的意義。

如果一個好方法能夠解決某個個體所遇到的困難,那麼,它一定也可以爲其他人解決相似的問題,這樣的科學方法對於整個人類都是有相同意義的。

天才的定義是他人公認的具有重要意義的人,是建立在其至高無上的效用之上的,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稱爲天才。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生活的意義在於個人爲團體所貢獻的力量。在這裏,我們指的並不是一個人的職業動機,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我們只關注他所作出的成就。

那些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能夠應付自如的人,是在以他們的行爲告訴我們:生活的真正意義就在於引發別人的關注和興趣,並與他人進行互惠合作。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行爲會被同伴的興趣所影響,每當他遇到挫折時,都會找到最合適的方法,那就是避免和他人發生利益上的正面衝突。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4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一個自卑的人,雖人我在人前會表現的大大方方,但其實就是爲了掩飾自己的自卑。

我曾以爲優秀的人是不會自卑的,但後來慢慢的發現身邊一些我認爲比我厲害很多的人,他們都會有自卑的時候,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許只有井底之蛙不會自卑吧。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裏面也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爲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所以自卑不全是無益的,反而可以促使我們進步。

但並不是越多越好,太過於自卑的話,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凡事都不敢做,這樣的話是很難進步的。而且可能也會導致產生自卑情結,從而通過錯誤的方式來獲取優越感。

什麼是自卑情結?

阿德勒說:“如果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一個人感覺自己無能爲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我曾經有一個同事,總是喜歡在我們面前誇耀自己擁有的東西,比如去哪裏旅行了,買了什麼好東西,去哪個高檔餐廳吃飯了等等。我們聽後其實並不羨慕,反而覺得她挺悲哀的,通過炫耀來獲得優越感和存在感。這是這種優越感是虛的,並不能減少她的自卑感。

阿德勒說:“因爲自卑感會讓一個人感到焦慮,因此,他就會尋找優越感來補償自己的情緒,但是,這樣做的目的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將真正的問題掩藏起來。於是,他的活動受到了限制,他會致力於如何避免失敗,而不是努力解決問題。困難所帶給他的只剩下彷徨、猶豫和退卻了。”

所以,還是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但並不因此而自卑,而是努力去改善。比如最近挺火的視頻號集結來一羣來自全球各地,各行各業優秀的人,真的感覺每時每刻都在被碾壓,他們真的是太優秀了,分享的很多東西,我之前連聽都沒有聽過,差距實在太大。但是如果因此因此而裹足不前的話,那麼這一輩子就註定是平庸的了。所以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努力在自己的領域精進,不盲目和別人攀比,而是和昨天的自己比,只要自己在不斷進步就好。

最後引用楊絳先生的一句話:“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擡頭自卑,低頭自得,唯有平視,才能看見真實的自己。”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5

青春期存在許多危險,但它並不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青春期讓成長中的孩子面對新環境和新挑戰,令他們感覺自己走到了生活的最前沿。以前生活方式中未能發現的錯誤可能也在這一時期露頭,但經驗老到的人總能洞察出來。隨着青春期的到來,這些錯誤越來越大,無法再被忽視了。

青春首先意味着一件事:他們必須證明自己已經不再是小孩。我們也許可以儘量讓他們知道,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如果這樣,處於這一境遇中的孩子所面對的壓力可能就會減輕許多。如果他們覺得必須要證明自己的成熟時,不可避免地會過度反應。

許多青春期行爲都出自對展現獨立性、與成人的平等,以及成就男性或女性氣質的渴望。這一行爲的走向取決於孩子們對“長大”的理解。如果“長大”意味着掙脫束縛,孩子就會反抗一切限制,這在該階段的孩子身上很常見。

青春期的孩子經常被賦予更多的自由和獨立,父母覺得不再有權時時刻刻監督他們。父母越是想證明他們還是小孩,孩子就會越激烈地反抗以證明恰恰相反。這樣的爭鬥會成長出敵對情緒,於是我們面對的就是典型的“青春期叛逆”場景。

對成年生活準備不足的孩子在面對職業、友誼、愛情和婚姻時會驚慌失措,他們對以後是否能應付這一切沒有任何信心。如果孩子對未來感到擔憂和悲觀,自然想要尋求最不費力的方法應對,但這些捷徑根本沒有用。這樣的孩子越是被命令、被勸誡、被批評,就越是覺得如臨深淵。我們越是推動他們,他們就越是想後退。如果不能給他們鼓勵,所有試圖幫助他們的努力都會成爲錯誤,並更進一步摧毀他們。他們是如此悲觀與恐懼,我們不能指望他們會自覺自願地奮發圖強。

許多青春期“失敗”的者在童年時都是被溺愛的孩子,顯而易見,對那些已經習慣由父母爲他們做好一切的孩子來說,面對成年的責任會尤其艱難。他們仍然想要被寵着,但長大後卻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於是感覺生活欺騙了自己,對不起自己。他們在溫室中長大成人,外面的氣候對他們來說太過苦寒。

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是爲了獲得安全感。它意味着我們已經克服了生命中所有的困難,終於生活在安全與勝利之中。如果一個孩子只想着擺脫自己所遇到的困難,他就會一直落在後面。只有當他發自內心地找到了一個能夠激勵自己的目標,並且這個目標所帶來的成就比阻擋他的障礙更大時,這個孩子纔有可能打起精神來。

人們的興趣和注意力指向何方,這是一個問題。如果朝着自我之外的目標而努力,那麼自然而然地,他們就會很好地訓練自己,做好準備,以求達成目標。任何困難在他們眼中都不過是成功路上需要跨越的障礙而已。反過來,如果他們的興趣點只在於強調自身的不足,或是雖然對抗這種不足,但只是爲了使自己從中脫身,他們就很難取得真正的進步。一隻笨拙的右手不會因爲人心裏想着要變得靈巧,盼望着少些笨拙,甚至避開那些顯示出其笨拙的場面,就變成了靈巧的右手。只有通過實打實的練習,笨拙的手纔有可能靈巧起來,並且對於“將來能夠做好”的渴望,要遠遠超過當下的笨拙所帶來的挫敗感。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6

如何超越自我,改變命運?這是本書要講的核心問題。

具體分兩個問題來講。第一個問題,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第二個問題,如何改變行爲來實現自我超越?

(一)

一個人超越自我的動力是什麼?

在作者看來,無論你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都一定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一定想超越自我。不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會想着讓自己的處境變得更好一點。爲什麼會這樣呢?

按照個體心理學的分析,是因爲有兩種人類最底層的情感在背後推動着我們:一種是自卑感,一種是優越感。我們一般認爲,自卑感並不是人人都有的,可能有些人條件不好,或者信心不足,纔會感覺自卑。但阿德勒說,不是這樣的,自卑感人人都有,而且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

除了自卑感以外,還有一種人人都有的心態,叫優越感。阿德勒說,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且人人都想彌補這種自卑感,追求優越感。所以這兩種感情,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一個人追求什麼樣的優越感,也就是想實現什麼樣的目標,跟他個人的自卑感有關。阿德勒舉了一些例子,比如說很多醫生在小時候都經歷過家人或者朋友死亡的場景,所以他們就有一種自卑感,認爲人生不安全。爲了彌補這種自卑感,就選擇了做醫生,去跟死亡對抗,藉此來實現自己的優越感。

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優越感並不是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也不是隻有一種實現方法。很多人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獲得怎樣的優越感,只能慢慢摸索,即使找到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也有不同的實現辦法。你採取怎樣的辦法彌補自卑感,實現優越感,就體現了你的性格,或者按照作者的說法,就體現你的人生態度。所以在個體心理學看來,自卑感就像是一個在背後提供推力的發動機,優越感就像是一個在前面牽引着你的火車頭,這兩種感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動力,讓你在提升自己的軌道上飛奔。

我們人人都有自卑感,也都在試圖超越自卑,追求優越感。自卑感和優越感這兩種感情,就是推動你超越自我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但千萬要注意,不能因爲過度焦慮而採取了錯誤的辦法,否則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自閉、犯罪等等問題。

(二)

如何改變行爲來實現自我超越?

阿德勒也給了你一個辦法,就是去認清自己的目標。

在阿德勒看來,決定我們行爲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未來的目標。

爲什麼這麼說?阿德勒又用自己舉了個例子。他說,“假如我在教室裏找來一個梯子,一下子爬到了黑板上面,坐在上面不下來了,那學生們肯定會說,‘哎呀!阿德勒博士瘋了吧!’但是如果他們知道,我這麼做的目的是要克服自卑,我只有坐到黑板上,俯視全班,纔會覺得自己很高大,有安全感,那他們就不會覺得這個事情很奇怪,反而會覺得它很合理”。

這個例子說明了,真正決定一個人行爲的,是我們想要達到的那個目標。

要想改變自己,就要認清自己的目標。一旦校準目標之後,你就會像弓箭手一樣,繃緊身體和精神,讓自己的一切行爲,都爲你錨定的這個目標來服務。

作者說,一直以來,矯正人的行爲,或者治,都是從行爲本身來入手,單純地想消除病症,但是在個體心理學看來,不能這麼幹,要改變行爲,先改變目標。

書中有個例子。他說有個男人,經常頭疼,但一直都治不好。作者說,是因爲這個人把頭疼當成了逃避問題的辦法,他頭疼的目的是擺脫眼前的問題。

比如一頭疼,他就不用出去見陌生人了,還可以藉機對妻子或者同事提出一些無理要求,“我頭都這麼疼了,你們要幫幫我”之類的。所以對這個男人來說,頭疼簡直就是一筆財富,能滿足他的好多需求,他怎麼捨得放棄這個毛病呢?

所以,如果不讓這個男人意識到這一點,不讓他改變自己的目的,那麼頭疼是治不好的。就算治好了,他也會再得其他病,比如失眠、抑鬱,繼續用這些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覺得喜歡,點個關注唄。你的肯定纔是我最大的動力。非常感謝。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7

今天閱讀家庭的影響章節中關於父親和母親作用的陳述。雖然前述章節對於心理的分析,作爲一個讀書不多的人看來足夠振聾發聵了,但是這一章節就完全暴露了他的邏輯不嚴密以及偏見,非常遺憾。

作者對於母親職能的理解和武志紅老師觀點中常用的“承接”“看見“有一些相似,不過他過分誇大了母親對於孩子心理的作用,其他因素也是通過影響母親來影響孩子。

這裏還有一些明顯有偏頗的預設觀點和無法成立的推論。預設養育以及一切附帶條件都是女性的責任,預設女性就應該做家務,並且通過“潛能是通過社會責任感得到發揮的”來美化之。

“母親常常將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有了孩子,她纔會覺得自己是一個整體,纔會感受到主宰生命的力量。”諸如此類。

我沒有孩子,和父母談過,將來生育也不是必選項,對這個發表觀點未免有些外行指揮內行,但是仍然要說一句,母親爲什麼會這樣?爲什麼需要孩子才能夠完整人生?爲什麼需要家務才能夠體現“社會責任”?如果是一個經濟基礎與社會職能都健全的女性,作者的觀點根本立不住腳。

他的確強調了女性地位平等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但是這個目的是爲了讓女性更好地心平氣和地履行職責,做家務撫養孩子,而沒有提到二人的分擔。實際職務的不平等,那麼口頭平等就是空談,不過是哄騙罷了。

倘若我這樣說是過分追求形式上的平等,那麼從作者當時社會環境來考慮,幾十年前女性的社會地位尚不如現在,將女主內男主外作爲一種平等,那他是否像認爲女性應該承擔家務一樣,認爲父親應該負起家庭的經濟責任呢?不,他是這樣說的:“妻子沒有理由強迫丈夫承擔家庭中的全部開支。”可見一斑。

作者將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象誤認爲本質,在根本性的概念錯誤上,是無法建立真正平等的觀點的,頂多提供表面上的平等名頭罷了。

我建議這一章應當把對父親的期待作爲對家庭雙方的期待,作者認爲父親應當“走出家庭過自己的生活“,應當“將人生的三大問題——事業、友情、愛情處理得當”,實際上這纔是對一個完整的人應有的期待,他對母親的期待不過是如何更好地成爲家庭附屬物,一個“第二性”。

不得不說這一章讓我對作者相當失望。

又及:另外,作者這裏有一個用詞,“遺傳性格”。遺傳對基因與解剖結構的影響顯然存在,基因與解剖結構與人的性格乃至病理徵的相關性也是現代醫學已經證實了的,那麼遺傳和性格就可以放在一起了嗎?“遺傳性格”這個詞兒就可以成立嗎?

而且相關性的證實方法也存疑。這是我的知識盲區,無法討論了。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8

一年以前遇到過這本書,當時讀了幾頁便放棄了。一年以後再重新拿起來,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可見,讀書也是要靠緣分的,然書可再讀,人難再遇。

我對心理學方面的書讀之甚少,也知之甚少。很早以前,通過某本書瞭解過弗洛伊德,到底也沒有用心記過相關理論。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中主要闡述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關於自卑——阿德勒認爲,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優越感則是自卑感的補償。但自卑感的存在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爲它激勵了人不斷追求卓越,克服自身的障礙,在有限的生命空間內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可以說,正是由於人類會有自卑感,纔會有不斷取得發展和進步的不竭動力。記得之前在某篇文章裏就看過類似“我們之所以自卑,是因爲我們想要變得更好”。如果我們勇往直前,便能通過直接、實際的方法改變我們的生活,逐漸擺脫自卑感。沒有人能一生被自卑感折磨,人們可以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法來釋放自卑感。

我最喜歡他關於婚姻的態度,對於婚姻,阿德勒也持有一種平等合作的態度,他反對傳統要求的妻子對丈夫的順從,認爲婚姻的和諧以夫妻雙方的平等互惠爲基礎,夫妻二人都應該關心對方勝過關心自己,從而建立一種友好的夥伴關係。雖然這個“夥伴關係”聽起來似乎有點不近人情。但其實婚姻真的是一種長達一生的合作,是兩個平等的人在人生路上的陪伴和結合,在家庭地位上並沒有高低之分。

“個人意義沒有任何價值,真正的生命意義存在於個體與他人的交互作用中。”突然想起,“奇葩說”關於social的一個辯題,人怎麼可以不social呢?即使名聲地位到達一定高度的人,在未成名時也是需要social的,否則哪能存活於世。畢竟我們存在於與他人的聯繫的社會中,如果我們選擇孤獨,便等於選擇了死亡。

“我們感知到的事物從來不是事物原本的樣子,帶着我們的經驗認知去感知事物,得到的是經過我們的思維處理後的事物。世界即如此。所以,我們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們主觀解釋後的世界。”這個觀點似乎和馬原中,“唯物”“唯心”還是“存在”的關係時相似的。每個人對於生活意義的解讀在其生活行爲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映射,一個人的精神思想是與其人生態度相一致的。

裏面有個沒有註明出處的調查說,教師的孩子往往學習並不優秀,醫生的孩子常常產生精神問題。後者不知道,前者根據我的經驗倒是有一定的事實依據似的。至少我是這樣,在脫離父母監督的高中,便走向了不歸路,大學簡直放飛了自我。雖然沒有太差的結果,但是明顯自己應該可以做的更好。三水同學應該也算吧,只是他比我幸運一點,高中還是有監督的,到了大學也是渾渾噩噩。

關於夢境,人的人格在夢中和清醒時都是一致的。只是夢境中,人比清醒時更爲放鬆,人格受到的障礙和防禦減=少,能夠更真實地表現出來。一個人在夢中的表現也是他人生態度的體現。不管是夢中還是現實中,一個人處理問題的方式總是一致的,但是夢對我們的生活模式提供了支持和維護。夢是我們生命意義的另一種表達方式,同時也有利於我們生命意義的塑造和達成。

關於教育,阿德勒也着重強調一種“合作”的教育觀,主張教育的目的就是爲了讓孩子學會更好地合作。還有孩子的成長問題,從環境和基因方面,從心理和生理方面來講述的;還有工作方面,任何工作都是有價值的,還有犯罪問題等等。我感覺這本書適合多個年齡段的人看,少年可以從中改善自己的情緒;青年人可以樹立正確的婚姻觀;中年人可以在有適合自己的育兒觀。

最後以這句結尾,“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我需要過好自己的人生,這是我的責任。我應該成爲自己人生的主宰”。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9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奧地利心理學家,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他的這本《自卑與超越》從尋找人生的意義出發,幫助我們去了解和深入思考真實的生命意義。

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一個人的現在是基於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自卑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針對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會性問題,作者也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價值的觀點。他理論的最後實踐點是認爲要想變得更好,需要的是人的優越和完善,通過合作讓個人爲完善的社會而奮力,在合作中提升健康的優越感。

整本書給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合作的重視。無論是解決個體的問題,還是解決社會性的問題,包括犯罪、吸毒等等,他提出合作和奉獻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幾乎在每個章節,作者都寄希望於合作的良好互動能夠幫助人從自卑走向超越,從自私步入到奉獻,進而完善人的能力和品格。

他提出孩子要從小培養合作能力,首先是從和母親的合作開始的。當母親和孩子合作愉快,關係變得良好而穩定的時候,孩子會再把這種關係延伸到父親身上,之後再將這種關係延伸擴大到周圍環境中。

這個合作的觀點值得我們學習。因爲我們一直以爲我們都處於一個競爭的環境,特別是在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的日常交往中,我們看中的總是比較、競爭以及比別人好,我們極少會欣賞合作和培養合作的精神,甚至我們也厭倦了奉獻,認爲奉獻對個人毫無幫助,是個人道德走入到一個極高境界之後的錦上添花,卻沒有意識到奉獻和合作如何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意義感,產生積極的影響。殊不知,奉獻和合作帶來的個人價值感對於我們完善自我、認同自我產生了多麼大的影響,是我們的社會性的集中體現,也是讓我們在這個社會性的關係中彼此和平相處的重要原因。

也許現在看來,阿德勒的部分觀點並不那麼完美,也沒有深入探討,特別是爲什麼單一的指出合作的解決方式,卻極少談論別的解決方式一樣。同時,他對於人的信心,沒有考慮到人性的醜惡,預計也受到了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1900)的超人哲學影響。

但,作爲一個20世紀早期的學者,在當年孩子不一定是值得關注的年代,他的觀念是超前的,即使放在今天也不過時,值得學習和反省。

看完這本書,最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如何培養我們的合作動力與合作能力,並且如何不讓競爭性不斷左右我們的眼光,如何學習欣賞他人的合作。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0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線都有三個重要的聯繫,這些聯繫是每個人必須銘記於心的。他們的現實由這些聯繫構成,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都是這些聯繫造成的。由於這些問題總是不停的纏繞着人類,人類就必須不斷地回答這些問題,並表現出每個人對生命意義的個人概念。第一:我們並非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必然要和他人發生了關係。爲自己的幸福,爲人類的福利,每個人都要和別人發生關聯。個人的脆弱性和種種限制,使得他無法單獨達到自己的目標。只憑個人的力量來應付自己的問題,它必然無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無法將人類的生命延續下去。因此,生活問題的每一種答案都必須把這種聯繫考慮在內,即必須慮及“我們生活於和他人的聯繫之中,假使我們變得孤獨,我們必將滅亡”這件事實。

我們的最大目標就是: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和我們的同類合作,以延續我們的生命。第二:我們居住於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並借其所提供的資源而得以成長。因此,我們如何發展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以保證人類的未來得以延續?這是一個向每個人索取答案的問題,沒有人能夠逃避它的挑戰。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我們的行爲都是對人類生活情境的解答:他們顯現出我們的心目中認爲那些事情是必要的,合適的,可能的,有價值的。而所有的解答又都被“我們屬於人類”以及“人類居住於地球”等事實限制。當我們慮及人類肉體的脆弱性以及居住環境的不安全性時,爲了我們的生命和全人類的幸福,我們必須拿出毅力來確定答案,這就像面對一個數學問題而必須努力解答一樣。我們不能單憑猜測,也不能希圖僥倖,而必須用盡各種方法,堅定地探尋答案。我們雖然不能發現絕對完美的永恆答案,但是卻能竭盡所能來找出近似的答案,並通過不停的奮鬥,以求更爲完善的解答。這個解答能針對“我們被束縛於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上”這個事實,以及環境所帶來的種種利害關係。第三:我們還被另一種聯繫所束縛。人類有兩種性別,愛情和婚姻即屬於這種關係。個人和團體共同生命的保存都必須顧及到這個事實,每一個男人和女人都不能對此問題避而不答。人類面臨這些問題的所作所爲就是答案。上述三種聯繫構成三個問題:如何謀求一種職業,使我們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

如何在我們的同類之中獲得地位,以便我們能相互合作並享受合作的利益?如何調整我們的自卑,以適應“人類存在有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擴展,有賴於我們的愛情生活”等事實。個體心理學發現,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可以歸納在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主要問題之下。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的反應,都明白的表現出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舉例來說,假如有一人他的愛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對職業也不盡心竭力,他的朋友很少,他又發現和同伴接觸是件痛苦的事,那麼,憑他的生活中的這些約束和限制,我們可以斷定:他一定會感到“活下去”是件艱苦而危險的事,他擁有的機會太少,而承受的挫折太多。他的活動範圍狹窄,可以用他的判斷來加以解釋,即“生活的意義是保護我自己以免受到傷害,把自己圈圍起來,避免別人接觸”。反過來說,假如有一個人,他的愛情、生活的各方面都非常甜蜜而融洽,他的工作獲得可喜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交遊廣闊而且成果豐碩,那麼我們能斷定:這個人必然感到生活是屬於創造性的歷程,它提供了許多機會,並克服各種困難。憑他應付生活的多種問題的勇氣,即可作出如下斷言:生活的意義是對同伴發生興趣,作爲團體的一份子,要對人類幸福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1

《自卑與超越》是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所著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專著,其中許多觀點,如對夢的解析、對性的認識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差異較大。個體心理學認爲一個人是一個統一、不可分割、有目標導向的完整體,個體的大部分心理問題都可以從其生活方式找到源頭,解決之道在於增強個體的社會興趣或社會合作。

摘錄三段:

人生有三大任務:從事對社會有用的職業或工作、建立有效的人際關係和實現一個人在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即職業、社會關係和兩性關係。

如果個體不合作,對他人不感興趣,對集體沒有貢獻,他們的生命就是浪費,他們從地球上消失後不能留下絲毫印記。

我們雖無法保證以正確態度度過一生的人一定能獲得成功,但能保證他們一定不會失去勇氣和自尊。

覺得本書的原名《生活對你意味着什麼》更好,附錄的導圖是亮點!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2

如果你問一個人“你自卑嗎?”多半別人可能會說“不,我不自卑。”可是每個人心裏或多或少會有一點自卑。可能不是在現在,是在過去。也可能只是針對某一方面。但這種情結不會伴隨一生。人非常聰明,會尋找方法讓自己擺脫這種自卑情結。尋找自己的優越感。

我的自卑感是從上大學開始的,這種自卑源自於對比。來自小縣城,一心只知道讀書,在見識到了廣闊的天地時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別人會討論自己從來沒聽說過得名牌衣服、會用自己從來沒見過的護膚品、會討論各種自己不知道的時事要聞、會在講臺上自信滿滿的用英文演講、會在辯論會場上激情澎湃、會嘲笑我帶着東北口音的英語發音、會第一時間把院系的各大要聞,各種關係打聽的清清楚楚。這對一個每天只知道學習,完全沒有擡頭看過世界的高中生來說是巨大的衝擊,可這隻能是衝擊。

我憑藉多年學習積累的自信篤定自己可以很快趕上。我用了整整三個月像剛學英語的孩子一樣糾正每個發音。每天早上六點起牀去河邊讀英語。找各種機會練習英語交流。參加口才藝術課程,參加辯論賽徹夜準備。制定一年的提升計劃。泡在圖書管理看各類之前沒聽說過的書。聽BBC、聽VOA,參加社團,積極投身其中,學習法語。軍訓時也不放鬆。一切都那麼充實,一切都在像好的方向發展。

就在我覺得一切變得越來越好時一件事情發生了。我戀愛了。這種從未體驗過得感覺讓我放棄了一切計劃,每天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一年後一件更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我失戀了,這次打擊是致命的,讓我對自己徹底失掉自信,在自卑中苦苦掙扎了六年。直到六年後我才找回了當初那個陽光自信,積極向上,永不服輸的自己。我願意分享着六年苦苦掙扎的經歷,以及慢慢找回自信的過程。

這件事之所以會產生致命的打擊是因爲它第一次讓一個優等生意識到,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努力就會有結果。終有自己無論怎麼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事。例如自己不能理解爲什麼一個跟自己談戀愛的人還要跟前女友勾勾搭搭。不能理解爲什麼一個前女友有足夠的底氣給自己打電話叫板。我當時給自己唯一的解釋就是他不愛我,並且漸漸的意識到讓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愛上自己是不可能的。這種關係過於消耗人的能量,只能果斷舍掉。

關係是舍掉了,但是這段關係給自己留下的影響和印象卻如影隨形。1它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無力感,讓我覺得有些事情你再努力都沒有用。2它讓我覺得自己不可愛,讓我覺得任何瞭解自己的人都不會喜歡自己。不敢在別人面前展現真實的自己,生怕自己哪句話說錯了別人就會討厭自己。

自卑感的獲得是一瞬間的事,但是把它驅逐出去卻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不會因爲別人告訴你你很棒就變得自信。也不會因爲看了一些雞湯和道理就能重得自信。他是一個一點點建起的過程。就像建一座房子,需要一塊磚一塊磚的壘上去,直到有一天自己擡頭髮現自信的小屋已經建起來了。這裏的每一塊磚都各不相同。有的磚代表你做成功的一件事,有的磚代表你跟好友一次愉快的出行,有的磚代表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有的磚代表別人的肯定與表揚。可能開始有很久都壘不起一塊磚,也可能有一天突然明白了很多事,壘了很多磚。

對我來說你最初的自信重建,環境很重要。在一個相對平和溫暖的環境裏一點點的建立自信。從剛開始的聽別人說,自己不敢插話,到漸漸的成爲其中一員。慢慢給自己定位,同時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和業務能力,確保言之有物,至少做到準確,專業。讓自己一點點的,從小的困難克服到大的困難。是打怪升級的過程。幸運的是又遇到了一個引我上路的人生導師。漸漸的這段自卑的經歷就這麼過去了,而我也對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和定位,不會因爲某個人的話和態度對自己產生懷疑。

自卑是一種經歷,克服自卑是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是超越的過程。相信每個人都能克服內心對自己的不認同,接受所有人都有缺點也有優點。沒有人是完美的,相信即使不夠完美,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3

作者阿德勒開創了個體心理學,本書重在強調社會感在人格塑造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近百年前的著作,今天讀來也許感覺不算完美,其實在很多方面具有開創性,後人是在其基礎之上逐步趨向完善。一共十二章,專門談論自卑感的只有一章。每個人不同程度都有自卑感,因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現狀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與改善。既然自卑感普遍存在,必然要想辦法尋求變化與超越。這時就看他是把自己的缺陷不足轉化爲動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奮鬥目標上、精力用到具體事情上還是盯着自己的缺陷不放,後者無形中會導致缺陷被無限放大,最終真正變成了自己無法跨越的障礙。自卑感的存在是正常的,關鍵是用怎樣的心態來看待,確立目標,把注意力向外擴展,將不足化爲動力,自卑就可以轉化爲改變和提升自己的有效助力器。

開篇即說明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我理解爲通過奉獻獲得社會認同,實現自我價值從而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所在。爲社會做出貢獻必先融入社會,對社會和他人發生興趣,並且具有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書中說到,所有的失敗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合作能力極低,這裏我不大清楚有沒有道理。實際上,任何人先天都具有對社會對他人產生興趣的潛質,但這種潛質必須得到後天的啓發和培養,否則將來智力和理解力的發展會遇到巨大阻礙,這讓我想起曾在新聞報道中看到過的狼孩。

早期記憶是比較重要的一章,以前看過武志紅兩本書,聽過他一些音頻,對早期記憶相關知識瞭解過一點。一個人從出生到六歲,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生活方式、情感特徵,以及對世界的初步認知與詮釋,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是說在六歲時人格結構基本已經形成,併成爲日後相應行爲的重要原因,對一生的發展影響深遠。所以如果想真正瞭解一個人,要先了解他的成長史,尤其是早年經歷。真正瞭解一個人是多麼難的一件事,包括瞭解我們自己,都需要追溯早期記憶。

人的一生會經歷許多事情,選擇記住哪些經歷,與他的生活風格密切相關。也許一些早年記憶不完全是真實發生過的,有可能經過記憶加工,但卻是一個人潛意識的表露,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以什麼做爲自己的起點。所以說早期記憶非常重要,它顯示了一個人生活風格的根源和個性形成原因,之後這些特點再想改變,很難。

那麼對家長來說早早培養孩子對他人的興趣以及合作能力就顯得尤爲重要。如何做一個好家長好老師書中阿德勒的建議今天讀來並不覺得新奇,那些內容是現在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家長老師能夠做到的。但在近百年前能提出這些觀點還是很超前很有開創性的,後人是繼承發展了前人的思想。其他章節講到了夢、犯罪心理學、職業、愛情婚姻等等,貫穿整部書的主題是社會興趣與合作精神對一個人至關重要,是生命意義的來源,是未來發展的關鍵。而兒童時期是人格塑造的關鍵期,所以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與合作能力是家長和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4

我有時候是很鴕鳥心理的。有些我不想知道的事,我是不會問不會理的,我覺得這樣過得開心點。而人生那麼長這麼短,開心是多麼重要啊!

所以《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斷斷續續的看了很久,因爲開了頭我覺得必須要看完的,嗯我是有點強迫症的。

沒有做過調查研究,自然也不好評判書中的觀點是對還是不對,但是作者很細心很詳細的觀察我們作爲社會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學會合作。

作者認爲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上的每一段關係,都是自己選擇的影響。從孩童開始,一個人的心理就決定了他這一生的態度。比如一個寵壞的孩子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很難跟別人合作,因爲被寵壞的孩子自尊心都比較強,心裏一直停留在那段作爲孩子被大人圍繞滿足任何願望的時間,覺得就算出來社會大家也應該這麼對待他。

這個確實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的故事。但是被寵愛的孩子不一定都都是被寵壞的孩子。尤其是現在社會,有哪個孩子不是被寵着長大的呢,但是性情的培養還是最主要看家庭氛圍和家人的引導。如果一個每天爭吵的父母來跟孩子說要好好跟其他小朋友玩不要爭吵,那麼這個小孩子不一定能做到。爲什麼呢因爲孩子最大的天賦是什麼呢,模仿。他們會模仿大人的做法說法,尤其是最親近的人。

所以一個網上的段子說,如果一個人善解人意處處爲別人着想,那是因爲沒人疼沒人愛。其實是因爲這是人家的修養。

老勒還闡述了社會上主要的人際關係,比如家庭,工作等等,其實大部分觀點還是很感同身受的,印象很深的一個關鍵詞就是合作,也可能是因爲反覆出現的次數太多了。

確實是需要合作的,這本來就是一個互聯的社會,怎麼可能單靠一個人的努力就能做出大事情呢。合作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途徑了,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嘛!這個也是我需要學習的部分了,因爲肥宅能有什麼合作嘛,就是吃雞的時候咯……

自卑與超越讀書筆記15

我於今天下午完成了對《自卑與超越》這本書的閱讀。這本書的作者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他出生於維也納,是個猶太人。他於1932年,也就是在他62歲時出版了《自卑與超越》這本書。

這本書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一、生活的意義;二、心靈與肉體;三、自卑感和優越感;四、早期的記憶;五、夢;六、家庭的影響;七、學校的影響;八、青春期;九、犯罪及其預防;十、職業;十一、人及其同伴;十二、愛情與婚姻。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這本書中主要強調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對於自卑的一些描述。當然,在此書中作者也引用了很多實際案例,來爲我們展示了不同的人的心理困境,以及產生此類困境的根源和一些解決的辦法。作爲一名教師,在學校每天要面對許多孩子,而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經歷過不同的事情,擁有不同的性格。要想更好的瞭解這些孩子,更好的幫助他們和培養他們,學習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對於我來說很有必要。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書中的案例往往會讓我想到班上的孩子。如果說之前我對孩子們的欠佳行爲的教育是經驗之談、主觀想法,那麼我希望今後自己能夠變得更專業,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更科學。我相信追根溯源,知己知彼,方能取勝。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此書中提到不管一個原生家庭是犯罪之家,還是書香門第,都不能決定這個孩子的性格和品行的好壞,也就是說環境或遺傳不具有強迫的力量。但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一個家庭的成功與否,母親的工作和父親的工作是同等重要的,但母親和父親又扮演者不同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着不同的作用。母親是第一個影響子女職業興趣發展的人,孩子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間所受的訓練和努力,對他在成年後生活中的活動範圍有決定性的影響。母親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讓他的孩子感受到她是位值得信賴的人物,然後她必須把這種信任感擴大到其他事物上,使孩子信任其他事物,並對他們感興趣。最初,父親和孩子的關係並不親密,他的影響會在晚些時候才產生效果。父親的活動範圍一般比母親廣,他能爲孩子提供更多生活經歷。父母本身彼此應該是很要好的,和朋友、外界也應該保持良好而親密的友誼關係,只有這樣他們的孩子纔會覺得在他們的家庭之外也有值得信賴的人。婚姻的意義是兩個人共同結合以謀求他們相互的幸福,他們孩子的幸福以及社會的幸福。婚姻和睦的家庭,那麼夫妻雙方,以及他們的孩子纔會是幸福的。對孩子而言,父母婚姻不美滿的家庭是充滿危險的。光是書中提到的父母的婚姻狀況,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我們便可以體會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我所任教的每個班都有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有個別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當我瞭解了其家庭情況和父母的教養方式後,也就明白原因了。

另外,書中提到一個班的人數最好不要太多,人數太多,有些孩子的問題會被老師忽視,要適當的培養他們也是很困難的事。班上的老師最好也不要頻繁更換。如果頻繁更換,這樣的老師就沒有和學生打成一片的機會,並且很難和班上孩子建立聯繫,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發展他們的合作精神。讀了這本書,我突然也就能夠理解爲什麼家長和學校都不希望老師頻換這種事情出現了。其實,家長的顧慮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

當今社會,已經在鼓勵老師們掌握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了。作爲教師的我,也決定繼續加強對心理學方面書籍的閱讀,藉助這樣的書籍瞭解和幫助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