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路,那橋,那老人散文

那路,水泥鋪設,平坦乾淨,長約八百米,呈“s”形,如一條綢帶,一頭連着大橋,一頭接着村子。村子裏原先的道路被別人砌圍牆堵死後,年間大量的八角、肉桂、木薯等物產因道路不暢不能及時出賣而腐爛變壞;出街入市,買肥購物也不得不走別人田埂或鑽他人屋檐,苦不堪言。新村人知道“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此路不同,另闢蹊徑。他們更明白“要致富,先修路”。經過大家的出謀獻策,實地勘測,反覆丈量,終於找到一條能與國道接通的線路,並且利用外組的土地很少。2010年,確定路址後,組長立即發動村民捐錢獻地,挨家挨戶收取,聯繫外出務工人員快匯,短短几天時間,就集資近十萬元;組長不顧年紀大血壓高,親自拿起竹竿丈量土地,勘測路線。理清土地賠償費後,請來鉤機兩臺,民工十多人,奮戰幾天,便開闢出一條嶄新的機耕路。2012年,區扶貧辦把它硬化了。村民們感激不盡。

那路,那橋,那老人散文

那橋叫新村二橋,五十米長,四米五寬,三米三高,混泥土鋼筋結構,橫跨碧波,堅固美觀,建於2011年,是防城區扶貧辦爲解決新村組的村民出入困難撥款修建的。新村人爲此感激涕零,高興得手舞足蹈。那橋爲何叫“新村二橋”呢?難道還有“新村一橋”?不錯,三十年前,飽嘗隔江苦頭的新村人乘着改革的春風,依靠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後,組長看到建橋時機成熟,積極發動羣衆集資獻料,短短十來天,這十來戶人家便集資到十多萬元,支撐、模板一大批,並請來建築工人二十多人。村民們與建築工人一道奮戰,頂風冒雨,苦戰半年多,終於建成了一座長三十多米,寬五米,高十米的石拱橋,也就是“新村一橋”。可是,好景不長,1988年夏,那場特大山洪把大橋沖壞了。禍不單行,原來的道路也被別人砌圍牆堵死。從此,新村人過着斷橋無路的日子。年邁的鄉親撐着雨傘氣喘吁吁的`踏上石梯一步一步邁向公路;年輕的村民挑着沉重的八角、肉桂彎着腰抖顫着腳挪上石梯奔向市場;三五成羣的國小生戴着鮮豔的紅領巾小心翼翼爬上石梯走向學校......村民們又急又盼,2011年,終於盼來了村委幹部,盼來了鄉黨委、政府的領導,盼來了區扶貧辦的同志,他們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帶來橋樑設計師和施工隊,經過半年多時間奮戰,一條鋼筋水泥高架橋便把斷路連接,把黨羣的心連起,把致富的希望升起!

那老人年過八十,發白須飄,身體硬朗,拿着一把鏟在路邊培土護路。老人便是新村組的組長。三十年前發動村民集資獻料建橋的是他,四年前挨家挨戶收款,冒風冒雨勘測路線丈量土地的也是他,三年前協助建築工人建橋的還是他,如今義務培土護路的仍是他。老人年輕時就當新村隊的隊長,一心爲民,克已奉公,年年被評爲生產隊勞動標兵,獲過縣級勞模,去過昔陽參觀,任過大隊治保主任,當過村委黨支部書記和鄉林場場長,一步一個腳印。從鄉林場離職回家後,村民們又把組長的擔子交給他,雖然年過花甲,但他勇於擔當,信心百倍,帶領村民修橋開路,煉山植樹,墾荒種蔗種木薯,引導村民多種經營發家致富。

那路,送走了貧困,迎來了富裕;那橋,一頭連着昨天的貧窮,一頭接着今天的繁榮;那老人,爲民着想,德高望重,深受村民的愛戴和擁護。

那路,那橋,那老人,還有路兩旁花草盛開,層層梯田上蔗苗墨綠以及村子裏坐落有致風格各異的樓宇,構成了一幅爽心悅目的鄉村風景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