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之累散文隨筆

“思考不是不好,許多偉大的成就與發現都來自思考,但思考不會讓人幸福,不會使人寧靜,不會使人自由,不會使人解脫,這就是爲什麼大部分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都悲觀不樂的原因”,當我從書中看到人家寫出這樣的話時,不得不擊節稱歎,這和我想的一模一樣,難怪我那麼有興趣讀此人的書。

思考之累散文隨筆

我雖寫過些許文字,但不認爲是思考所致,而是情緒、性情所致,心理所想,就一氣寫成,過上幾天,回頭看自己寫的文字,錯字、別字以及語法不通之處很多,但在當時就是快快的把自己大腦裏的東西傾注到文字上,若是醞釀文章,不是我的性格,我一般不會處心積慮的寫文章或與人交往。

我喜歡自然,風與雨,雷與電,霜與雪,我皆以開放的心態對之,我喜歡登山,站在峯巒頂上任風吹起頭髮,吹起衣角,當然風也吹來了一身輕鬆,一份好心情,極目遠眺,峯巒疊翠,鶯歌燕舞;我當然也喜歡雨,潺潺小雨落在臉頰上,親切柔和,如同一雙溫柔手,溫暖而又貼心,倘若滂沱大雨,我也不逃避,張開雙臂,與天地同在;我亦喜歡雷與電,通過窗戶看過去,巨大的天幕下,閃電的光具有極強的穿透力,炙白而乾脆,接着,你就等着清脆的雷聲傳至耳邊,那雷聲讓你期待又讓你有些恐懼;霜與雪,給北方蕭瑟的大地披上一件乾淨的美,“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遇到的,我們應該珍惜,感受這種美,有時候會覺得人心如鏡,我們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停留童年、少年、青年,那時候我們的.心如此明鏡,能照映出童年以及學生時代的種種美好,而畢業後呢,鏡子上或許多了些塵埃,而因生活工作的繁忙、勞累、功利,慢慢的感受不到生命的美好了,其實不是生活不夠美好,而是“心鏡”有了塵埃,而我們卻沒有意識到,正如俚語所說“生活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從這點來說,我是認同的,記得神秀的那首詞嗎?“身如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儘管神秀和尚的慧根沒有六祖慧能的高,但我覺得這纔是修行所在,花園如果不修,雜草叢生,人心若是不修呢?不能和慧能師傅比,那是天生慧根,對我等凡衆,還是靜思一下爲好,至少也得讓自己快樂一些吧,如果你感覺有些累或不快樂,那的確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羈絆太多了,顧慮這個,顧慮那個,到頭來,壓垮了自己,索性放空一些,隨遇而安,率性生活。

美好的人生應該是“如蜂採花,但取其味,不損色香”,我想人與人的交往也應該如此,有着合宜的距離,就如同我們去一個偌大的公園,倘若人跡稀少,你會感覺到寥落或孤單或恐懼,倘若人與你走的太近,你又覺得破壞了景緻和心情,他(她)就在合宜的距離上,他(她)裝點了你的夢,也裝點了你的風景。當然有時候我們也會迎面趕來,但在地球40億人口中,我們能相遇豈不是一件值得珍惜的緣分呢?在我們的人生組成中,人是不缺少的,我們爲何不給我自己一個美好的記憶呢?當你面對時,何必那麼多的想法思考?轉念之間,也許就錯過了,你千萬次的回眸或許看到的永遠就是背影,佛說“活在當下”!

我倡導積極的人生態度,過多的思考,讓我們被思考所累,當然,也不能不思考,但最終還是面對我們自己的內心就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該笑的時候不忍着,該哭的時候也不藏着,風風雨雨皆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