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永恆的心靈寄託散文

有一句俗話: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話雖糙,但理不糙,這是天涯遊子一句實實在在的心裏話。一曲《常回家看看》之所以能唱響大江南北,唱響華人世界。就是因爲它激起了家情、鄉情的共鳴。

家是永恆的心靈寄託散文

眼看春節又近,回家過年嗎?成了人們最常用的一句問話。回家,始終是中國人心中抹不掉的情結。幾個通宵排隊守候,爲的就是一張回家的車票。

家,一個溫馨又能給予寄託和依靠的名詞。中國人把詩書傳家當作家庭興旺的座右銘,從而也使得延綿不絕的千年華夏文明,能通過家的渠道傳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人對家這個概念理解的昇華。家是社會的細胞,沒有家哪有國,沒有國哪有家,這是家和國的辯證統一。我們的大中華,好大的一個家,表達了華夏後裔對富有民族情感的大家的深深眷戀。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其實古人早就把家和國看成了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家有割不斷的血脈,家有忘不掉的情懷。家有彎彎的小船,和小船旁童年的阿嬌。

家是男人休閒的牧場,在這裏,可以盡情釋放所有的疲憊和煩惱。家是女人避風的港灣,在這裏,能夠撫平所有的委屈和憂傷。家是孩子溫馨的鳥巢,總有一天他們會從這裏起航。家是老人耕耘的田園,播撒下希望的種子,收穫屬於他們自己的一片陰涼。

闖蕩江湖的外鄉人總喜歡說:我的老家老家是家的概念的擴大,指的就是家鄉。無論你出於何種原因離鄉背井,無論家鄉曾經給你帶來過多大的傷害。在離開家鄉的歲月裏,始終迴避不了一個現實,那就是對家的永恆的思念。水是故鄉清,月是故鄉明。故鄉的土,故鄉的月,都連着家。這裏有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有抹不掉的家的情結。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歷經離亂之後,最讓人牽掛的就是家。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統統體現了割不斷的鄉情家情。

誰不說俺家鄉好唱出了沂蒙老區人民對家鄉的讚美,山那邊呀好地方唱出了邊陲百姓對家鄉的頌歌。齊魯兒女都會以身居孔子家鄉而驕傲;風蕭蕭兮易水寒,燕趙豪客有着荊軻的豪放;長太息以掩涕兮,荊楚志士傳承了屈原的悲壯。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說的雖是揚州,但江淮黎庶也常以此描述家鄉風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講的雖是蘇州,但吳越兒女也以此表達思鄉情懷。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是華夏兒女在民族危亡時刻喊出的最強鄉音。家不僅給人溫暖,也給人力量。

家是永遠無法磨滅的心靈印記,家也是永恆的心靈寄託。值此年終歲末,回家過年,可能就是漂泊異鄉的遊子最大的心願。顛沛流離久了,會感到身心具疲。那就回家吧,倦鳥終須歸林。即使沒有掙到錢,但只要安安全全地回到家裏,就是對妻兒老小的最大安慰。如果春風得意,那正是衣錦還鄉的好時候。這叫做榮歸故里,你的榮耀不僅是父母的榮譽,也是家鄉的榮耀。

讓故鄉的風拂去你滿身的塵土,讓故鄉的水盪滌你疲憊的心靈。家將給予你一副好的心情,讓你來年有更充沛的精力,馳騁事業的疆場。回家的票買到了嗎?天寒地凍,請注意保暖,注意安全。祝你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