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在愛中聆聽的隨筆

讀過了這本《相約星期二》,感慨很多。

關於在愛中聆聽的隨筆

書中的故事不必再贅述,應該說這本書的意義是深遠的、讓人猛醒的,同時也是個人修身的最佳讀物。短短的十四周星期二的課,加起來也不過十四天,但是讀過這本書,跟隨着作者的筆觸上過了這十四堂課之後,看待人生的眼光和角度便也不同了。更爲難能可貴的是,這種口傳筆錄並非是晦澀難懂的,而是樸實平和的。

“相約星期二”、“星期二人”表明了作者和其老師除了這種教學式對話、思想談心,也是在認同一種追求,簡而言之就是愛。老師在愛中講授,學生在愛中聆聽。

愛是什麼?書中告訴我們的是關心、關愛他人像這樣對自己一樣,也就是同理心。此外,切身的體驗,用心去感受周遭的變化,感受自己身體狀況時時的變化,便是視這些變化爲自然,不迴避,不諱言。同時老師因爲受到一些宗教的影響,書中的敘述也提及了生命的靈魂和靈魂的輪迴。

如果僅僅停留在基本的人性良善、美好的表達,也許這本書還沒有那麼深遠的影響力,其中最爲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關於文化的倡導。莫里老師發現了人類社會中追求的文化、那些被一貫宣揚的成功標準,其實是大有謬誤的。因此他建議要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

文化其實是羣體意識而形成的一切活動,似乎個人在其中的作用往往是認同、追隨而已,總之是種約定俗成的事物。而建立自己的文化,也許早就有人做過這方面的嘗試,然而莫里老師則在對話中點明並肯定了。

個人文化的.建立也許敢於明示出來的個例很少,但是《相約星期二》給了人們正確的方向,那就是愛。

意識中的愛無論怎麼說都是有點口說無憑的,關鍵在於有愛的行動。愛的保障離不開一個人完整的人生經歷:成長、婚戀、家庭和子女。這世間有種有趣的現象便是,有些在幼年、童年、少年缺乏家長關愛的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卻儘可能多地給予了他人很多愛。當然也許不排除因受委屈而心懷不滿的,這裏不做討論。

此外,愛的表現在於公理心,不因爲自己的問題而擾亂他人的正常生活,不把自己的痛苦帶給他人。愛還在於不攀附上層,不向條件不如自己的人炫耀,安於自己的所得。當然要做到這些,必須得是一個人的心理富足的時候,外在的物質只會令人貪慾不止,索求無度。

想要徹底解決物質滿足動物(包括人)的需要,往往是準備下的物質比實際需要的更多,甚至根本消耗不完。然而能量是在轉化的,拿松鼠在冬天要到來前儲備食物來說,有些在冬天它找不到的樹種甚至發了芽,長成了樹苗。拿人類的儲備來說,則可能是消耗不去的物質變質,反而成了浪費。如果鋪張地消耗,那麼也是一種浪費。人類的過度追求與消費倒不如自然的安排了,也算是自然對此的諷刺吧。但是諷刺事小,遭受自然的懲罰事大。

在看待生命的問題上,過好當下的每一天,人類不自擡身價高過自然,才能平視自然,心境平和無瀾,從而獲得超脫。所謂超脫,在佛家來看,就是在去掉和遠離苦之後的涅槃寂靜吧。

“人只有在受到威脅的時候纔會變壞”,無論如何,生活在社會中,在還無法輕易擺脫生存的威脅之時,莫里的這十四周星期二的課幫我們認清了現實的本質。沒辦法說拒絕,只有委婉地接受,但是卻可以由莫里的課而不那麼煩惱和焦躁了。從此要建立和追尋的,是有愛的、坦誠面對的、健康的生活態度。

人生,其實就是一個在愛中生,在愛中死,也在愛中奉獻與追求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