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散文隨筆(通用15篇)

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立春散文隨筆(通用1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立春散文隨筆(通用15篇)

立春散文隨筆 篇1

連着幾天,噼啪的鞭炮響成一片,空氣點火就着一切可燃的不可燃的都一起燃燒了我很好,沒有任何東西會令我疼痛,除了塵世的孤單匍匐在寒冷之上的季節就在我們面前立起來了並以春天的名義沐浴,打扮,剪個蘋果和西瓜把窗簾拉開,擦拭窗臺和玻璃唱着歌,給花草澆水沉住氣,讓我慢慢體會花開的過程聆聽長壽花與吊蘭的細語挖出淤泥,種植蓮藕萬物安詳,夜色無邊———天地全神呀,還有我極樂中的親人我爲你們焚香叩頭請護佑您塵世的兒女藍天白雲之下,全是好時光

進入暮色

此時,直接進入春之暮色讓呼吸慢慢稀釋、溶解化入這浩瀚而曖昧的夜空晚風吹過晚風,一陣一陣一絲一絲,輕輕吹過我和我塵世的親人坐在家門前的木椅上一杯姜鹽茶几粒瓜子

在春天

山中的起居變得有序象老中醫的養生訓練起牀洗臉喝茶散步菜園的辣椒青菜池塘裏的小魚小蝦一夜春雨竹筍滿地相遇和驚喜在詩裏在畫裏在薔薇和紫雲英裏在潺潺流水裏契合着紅塵夙願我的筆渲染不出春天的思緒紙和墨朝着內心的方向開發一塊屬於自己的荒地小小芥子在手裏揚起又落下就像隨風撒一把浮灰至於收成花朵和刺都是一樣一樣的

腳崴了

在春天靜靜地躺着。想起鄉下的幾隻狗魚塘,山坡,炊煙夢裏天使和我手拉手提一串小花,和提着小燈的螢火蟲一起,乘着春風飛跑

立春散文隨筆 篇2

磅礴的大雨,將這裏變成了水澤,黑色的屋檐下,風兒把雨點請到自己的家裏,沾染了家裏的一切。

屋角的掛燈,在這裏守護著主人歸來,如同鐵鉤的燈柱,精美絕倫工藝,讓人看到它帶有一種淡淡的憂傷,細小的玻璃面,讓人擦覺不到它如微小的存在。

雨兒沾溼了玻璃面,讓它的燈光,精點般的溫暖,沒有阻礙發出它如此的美麗。

小雨點像污物,點綴瞭如同白的玻璃上,它如同走下坡路不留痕跡走在路上。

如同浦公英的燈光,映襯著如同黑鐵的道路,綻放的紅樺的葉子。

「滴答滴答……」的雨聲。

小雨點在無人路中綻開了自己的花朵,在這裏它與黑鐵般路在玩耍。

紅樺的葉子,木訥地看在這一切,它就像風兒的朋友,與風兒嬉戲和離別。

立春散文隨筆 篇3

褐色般的木材,如潔白的帆布在這裏飄揚着,如風浪般進入這裏,慢慢停泊在近岸海域。

看到了近岸的地方,這裏默默麻麻的人們,爲這裏增添了許多色彩

隱藏在它身下的火炮,似乎在匿藏了它的致命作用,甲板上的人在默默耕耘地工作,他們在收起桅杆上的帆布,試擦著地板。

「啾啾,啾啾……」淒厲的海鳥叫聲,海鳥們從桅杆中間飛翔,牠們停留著桅杆之間,短時間的停留。

「撲嚕,撲嚕……」海鳥們拍打翅膀的聲音,令這裏更加生機勃勃。

「嘩啦,嘩啦……」海浪衝刷着海岸的聲音,令人有種煩躁的感覺,左右搖擺不定的船體。

「沙沙,沙沙……」帶有大海味道的風,它曾經來過,但是它悄悄地離去。

各種各樣的聲音,交匯着,演奏了一曲這裏獨有的音樂,慢慢悠悠的吹奏。

立春散文隨筆 篇4

積雪的融解,讓庭院上有一些水跡,在窗邊上掛着用白布製作的晴天娃娃,它孤獨在這裏,守望着晴天到來。

「鈴鐺,鈴鐺……」夏天掛在這裏的風鈴,發出了清徹的聲音,它與晴天娃娃孤單在這裏。

無形的手,從小口走了進來,輕輕地撫摸了晴天娃娃的小白麪。

青綠的草苗,己經甦醒起來,枯木般的大樹,沉睡中醒來,凋零的落葉,也在母親呼喚下回到家中。

立春散文隨筆 篇5

依靠學校的窗戶,看著操場中的男生拍打手中的藍球,她的眼神只落在一個投藍的少男身中。

鬱金般的天際,在這個窗臺前,微微的風,吹着白色的窗簾,在這裏他和她。

她和他再這裏注視着對方,身邊已經是沒人坐的椅子和桌子,也沒有上課的熱鬧。

他溫柔地牽着她的手,眼神毫無閃爍地看着她,他似乎向她傳遞着無言的感情。

立春散文隨筆 篇6

她穿着薄薄的外套站在陽臺裏,看着佈滿積雲的天氣,吹着冷風低聲說:「要下雪了?」

不久之後,灰沉沉的天氣飄下了雪花,風把雪花吹到了她的陽臺上,她伸出白嫩的小手接住那一點雪花。

雪花就像若無旁人一樣飄落在其他房子的屋頂,街道和她的陽臺上。

風兒就像輕輕地撫摸了她的真發,直髮散落在風中凌亂,柔軟地掀開了她俏麗的面龐。

漸大的雪花像稀疏的雨點落打在各個地方,行人們開始把手上的傘打開,他們在傘下顧着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身後的屋子巳經失去了原有的光澤,她獨身站著陽臺裏用雙手交叉放在了鐵柵上,若有所思地看着每一點的雪花飄落。

她瞳孔的顏色已經失去了色彩,微少淚水巳經輕輕劃破她俏麗的面龐,她毫無察覺手中的手機不斷地震動。

「睡了嗎?」

「在?」

「寶貝,你怎麼了?」

「怎麼不理我了。」

……

她不想理會這些煩人的信息,直到了電話來電鈴聲響起,她提起了手按下了「掛電話」的按鈕。

立春散文隨筆 篇7

密密麻麻的小雨打拍在石頭上,石頭上的水珠彷彿在看到執傘的人,輕輕蹲下了用手巾拭擦她身前的石碑。

石碑上的刻有幾個字「鈴下小次郎太之墓」。

她看住石碑上的細小刻字,眼神仿彿失神,旁邊的小手拉了一下她。

「媽媽,媽媽……」年幼的女聲再呼喊着她。

「花梨,我們回家。」她蹲下去和花梨說,站起來拉着走在路邊已經長滿了雜草。

「媽媽,那那個墓是?」花梨看着她,出於年幼的好奇的問道。

「花梨的祖父,媽媽的父親。」她柔聲細語回答着花梨。

「哦。」花梨低着頭看着自己的黃色小雨靴,無聊着踩在路邊的小水池,她帶着花梨走出墓園。

「父親去世的那一天,剛好那是下雨?」她看着傘外的雨細聲問着自己,似乎不讓花梨聽見自己的聲音。

十二年前,羽前小町的老家。

那一天,大雪把街道上的東西掩蓋,非常寒冷的天氣,父親從房間裏發出打破玻璃的聲響,打破了老家的寧靜。

老家的擺設非常古老,用木做的地板,紙門的設計讓老家非常辛苦。

「早苗,快來。」母親的叫聲從父親房間傳出,呼喚着她。

「母親,怎麼了?」她走到父親間的門前,看到父親倒在地上,她片刻腳軟坐在地上,看著母親爬在父親的身體上哭泣。

「媽媽……你怎麼哭了?」花梨看到了她的面上眼淚,掉到了她的衣服。

「花梨,媽媽沒事,沒事。」她拭擦着面上的眼淚。

兩人走到了墓園外的公交車站,花梨似乎知道了她的心情,靜靜地站着她的身邊,一聲不發。

立春散文隨筆 篇8

幾點雪花幾點雨,半含冬景半含春。

這是一句絕唱,描繪了一個素潔的容顏,暈染了一幅空濛的意境。

歲月如一個車輪,周而復始,總在這兒開始一程新的起點。

太陽站在起點線上,蒼白的臉漸漸的紅潤,柔和的陽光,像溫暖的情思,拂在光禿禿的枝丫上,樹眼蘊藏的那份等待,在冰雪中融化,滋潤一個春天的夢想。

冰依舊廣袤堅硬,但它已觸摸到太陽的溫暖,呼吸到春天的氣息,河水像一首壓抑的歌,在縫隙裏迸濺出些許力度。

冬眠的動物,僵硬的`筋骨,冰凍的心臟,凝固的血液,在春的陽氣中舒展,甦醒,蠕動。

即使大雪再一次彰顯自己的風采,即使寒風再一次使出自己的魔力,但生命已在春天裏吐露生機。

鮮紅的對聯,抒寫生命對春天的呼喚,聲聲鞭炮,迎接嶄新的開局,幾樹梅花,點綴山村,凌寒獨自綻放,燦爛的花瓣像春天的精靈,在寒風中歌唱春的序曲。

春寒料峭,是立春的寫照,但立春蘊含的哲理: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是多永遠不凋謝的花朵,啓迪着生命邁開大步,走向春天,盡情地描繪春天。

立春散文隨筆 篇9

春天來了嗎?來了!來了!今天立春,就意味着春天來了!你可能會問,春天在哪裏?春天含蓄在冰雪裏,春天藏匿在深深的凍土層裏,不需要互聯網的傳遞,每一棵草、每一棵樹都獲得了春的信息,冬眠了一大覺的種子們默默地編制新的程序,準備着起牀後的事情。河裏的冰凍得再厚,也得融化,燕子飛得再遠也要回歸到東北的舊巣。古人制定的24節氣,把立春做爲第一個節氣,很鼓舞人心,一切都從春天開始。而春天最近的鄰居是嚴冬,大自然多麼巧妙,把最嚴峻的最蕭瑟的季節與最充滿希望的最勃發生機的季節挨在一起。讓世間一切都感到一種極大的反差,這給我們人生不也是一種啓迪嗎?中國成語有“絕處逢生”,有“峯迴路轉”,有“柳暗花明“。記住這樣的真理,當寒冷和艱辛到了最嚴峻的時候,你挺一下,春天就快來了,可以一切從頭做起。

今天立春,今天要吃春餅,我認爲捲餅的菜應該是:嫩嫩的綠豆芽不可少,它是春天嫩綠的象徵,京醬肉絲不可少,蔥絲的味道是春天的味道,醬炒雞蛋不可少,讓你感到東北鄉土氣息,酸菜炒肉不可少,它讓你回味冬天的感覺。

立春了,一切沉睡都該醒了,我們的心靈還能沉睡嗎?

立春散文隨筆 篇10

南方的冬季,今年似乎比往年更冷。雖然不曾下過雪,但冷風一陣接着一陣,寒氣逼人。

街上,行人稀少,人們都不敢輕易出門。但春的腳步,卻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立春”的節氣,在年前的臘月十九就到了。

也許這便是早春的前兆。在南方,春寒更比嚴冬料峭。這料峭,催發了樹木的開花和發芽。山裏人稱之爲“凍樹木芽”。這一凍,樹木和莊稼便都活泛過來。莊稼見風就長,樹木經風一吹彷彿就醒了,於是紛紛綻放新芽。一些枝上含苞的花,也漸漸綻放。

俗諺裏說:“正月桃花開,二月李花白。”春交過後,桃花經風一吹就開了。更有開得早些的,春節就綻放三兩瓣。於是鄉下人春節裏拜年,偶爾點一個鞭炮扔到門前的桃樹上,那鞭炮一炸,便會抖落三兩片桃花來。那桃花跟鞭炮紙一樣紅,分不出哪是鞭炮紙哪是桃花。

前兩天看電視,聽說廣東有些地方桃花已經開放。我當時真不敢相信,天還這麼冷,年還未到,春節還有些遠,廣東的桃花竟然就開了。我家鄉的桃花,應該不會開得這麼早。

我於是想起一些舊事,想起桃花、桃樹和桃子。

小時候,偶爾有村裏女人見了人家閨女,總愛習慣的誇一句:“這姑娘長得俊俏,臉粉嫩粉嫩的,像開了的桃花一樣!”我不知道那是拿了人家閨女誇桃花呢,還是拿了桃花比閨女。後來我學會一個詞,叫“面若桃花”。我想,那或許跟拿了桃花比閨女是同一個意思吧。

後來我聽人說,春天桃樹開花時,砍下的枝條插進地裏,那桃樹枝便能活過來。於是有一回,我偷偷從人家開花的桃樹上,砍下一根桃樹枝插在自家門前。一天兩天過去,那枝條上的桃花開得鮮豔。三四天過去了,那枝條上的桃花謝了,卻慢慢地發出綠葉來。但日子久了以後,那桃樹枝便漸漸枯萎。我不知道是我扦插的方法不對呢,還是那桃樹枝根本就不能像柳條、無花果枝一樣能扦插成活。

村前的池塘邊,有一棵桃樹,桃花落時,花瓣掉進池塘裏,浮在池塘的水面上。有時候有魚游過來,便張開嘴吞吃水面的花瓣。但岸上的桃樹,一到掛果時便讓一圈荊棘圍起來,怕有小孩沒等桃子成熟時便爬上樹去偷吃樹上的桃子。

小時候,還真沒少偷吃過這種生澀沒有成熟的桃子,偶爾一口咬重了,咬透了裏面沒成熟的桃核,便苦得人直想吐。

但漸漸地,桃子便不再那麼稀罕。極盛時,村子裏有過一片桃林。各家的門前,也都留有三兩株桃樹。

我家門前,就曾栽有兩棵,一棵是水蜜桃,一棵是毛桃樹。水蜜桃個大果甜。毛桃個小果酸,而且多毛。水蜜桃開花早,毛桃開花遲,前後開花相隔近一個月時間。水蜜桃開花時,滿樹全是花,粉紅粉紅的,不着一葉。而毛桃,卻是一邊開花,一邊發嫩葉的。水蜜桃需要嫁接,而毛桃是原生的。水蜜桃吃過後的果核扔進土裏長出樹來,依然是毛桃樹。

我家門前的那棵毛桃樹,是我家菜地的一顆桃樹苗移栽過來的。那年跟了母親給菜地鋤草,忽然發現地裏長出一棵桃樹苗。也不知是誰扔下的果核。我想把桃樹苗拔了,母親攔住說:“別拔,這也是生命。”後來桃樹苗稍大些,母親就對我說:“把這棵桃樹移栽到家門前去吧,好看管。”我於是把桃樹苗挖了移栽到家門前的空地上。後來桃樹長大,一直沒來得及嫁接,便長成了一棵毛桃樹。不過,毛桃成熟遲,水蜜桃成熟早,沒了水蜜桃,正好可以吃毛桃。這也算是彌補了一種空缺。於是每一年,水蜜桃的花開過了,毛桃樹的花接着開。

但那棵水蜜桃,說起來話兒就有些長了。那是當年隊上新栽了一片桃林,買回的桃樹苗剩下了,便每家每戶分發了一兩株。於是各家便都栽在自家門前。

那是集體臨解散之前,隊上新選了位隊長。那隊長心裏頗有想法,也想帶着大家擺脫貧窮,做出些成績來。

那一年,正碰上大隊的集體林場無法延續,面臨解散,原有的場地即將歸還。於是,一批之前嫁接培育好的桃樹苗無法留存,急需出手。隊長聽說了後,便與大夥商定,低價買下了那批水蜜桃樹苗,並決心將村子周圍那些常年被家禽家畜糟蹋得不長莊稼的荒地闢爲桃林。

就在那一年,我們村裏栽下了十幾畝桃林。餘下的樹苗,便分發到各戶了。

俗話說:“爬地栽梨,拄棍栽桃”。那意思是說,你要想吃上梨,得生下來還在地上爬的時候就栽下梨樹。但你如果想吃上桃,哪怕你老了拄上柺棍了,栽下桃樹也能吃上桃。

水蜜桃長勢快,受益早,沒兩年功夫,我們村就掩映在一片桃林之中。每年桃花開時,整個村子夾雜在一片紅紅的花海里。

到了水蜜桃成熟的季節,附近來買水蜜桃的人絡繹不絕。他們挑着籮挽着筐。有些是來買了吃的,有些是水果販子,買了再拿去別處賣的。

幾年後,隨着土地的分包到戶,那些桃樹也分到了各家各戶。於是各家都分得三五株。那些年,正是桃樹盛產的高峯期,於是各家要有個用錢的地方,便都指望着那些桃樹。

但隊長,卻在栽下那片桃林以後就去世了。這之前,他就患上了心臟病,後終因心臟病不愈而離開了人世。他沒能看到那片桃林的受益,也沒能等到那桃樹分給自己一株。

後來每一年,桃子掛果時都會有人想起他,說那是他爲村裏人造下的福,是他給村裏人留下的一份念想。

漸漸地,那桃林也隨着這故事遠去。有時候,我甚至會忘了許多事。我忘了我小時候吃桃子時,有時候會把吃剩的桃核埋進土裏,然後非得看着那埋下的桃核長出一棵桃樹來。但日子一長,那桃樹有沒有長出來我卻再沒有去留意。

也有時候,我聽說了那桃仁能入藥,我於是便砸開桃核取出桃仁,想嚐嚐那桃仁到底是什麼味道,結果一口吃下去,苦得我直想吐。

也有時候,我聽說了那桃樹作的雷公(陀螺)轉得很快,我於是便鋸了那死去的桃樹削“雷公”,然後削好了擱在地上用鞭子一遍遍抽,抽得那雷公轉得讓我看了眼直花……

不管怎樣,我想我今年回家,一定能趕在春節出來前看到桃花。因爲今年的春來得特別早,桃花也會開得早。

開吧,開吧,但願每一枝桃花,都能開得鮮豔!

立春散文隨筆 篇11

風兒吹動了腳下的沙石,我從無感覺它的存在,仍然走著這路上。

每一腳步,我的影子總會彷佛不動,看到這碎石上的雨水,石制的燈臺,屋形成爲了它的身影,但是它仍然在這孤獨起來,無人注意到它的身影。

但……它卻在無名爲我,照亮了我的道路,每走一個階級,總感覺它仍然照亮我所走過的路。

我身邊的樹影,無論多麼可怕,也有它的陪伴,脆弱的光芒,總指引我在那裏。

綻紅的大鳥居,彷彿指引到我己經到達了目的地。

我回身看了身後的路,如此長的階梯,竟然在它的陪伴已經走完了,光芒默默地照亮附近,泥土的溼透,階梯上的水點,似乎在七彩燈光中告訴我「這是非常美麗的路」。

它在默默地等待,陽光的到來,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樹葉上的霧氣,也漸漸濃氣來,這裏已經成爲了我的夢幻世界。

無人問津的地方,這兒遍佈了我的蹤影,長長的階梯,散發了它的古老氣息,石造的階梯和燈臺的石頭,己經在這裏安靜很久,從來也無人問過這些石階從而可來,彷彿以前已經在。

立春散文隨筆 篇12

很早很早以前,人們只知道打獵,不知道種田,常常是飢一頓飽一頓,生活很苦。後來,出了個神農氏,嘗百草分五穀,人們纔開始種莊稼,生活慢慢好起來。所以,前三皇后五帝都很關心農事,到了周朝的時候更把務農的事提到朝議上,責令地方官每年舉行迎春儀式,與民同耕。那時的儀式很隆重,在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洗完澡,穿上素服,不坐轎子不騎馬,步行到郊外,聚集鄉民,擺桌上供,燒香磕頭,並在供桌前做一個象徵春牛的土牛,讓衙役扮做象徵豐收的勾芒神舉鞭去打,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

把土牛當春牛,也不知打了多少年,後來,不再打土牛了,開始打紙牛。用紙糊條牛,裏面裝着五穀,在打春的前一天,叫勾芒神舉鞭狠打。牛倒了,紙破了,五穀四下流,象徵打出了一年的五穀豐登。

後來又變了,把打紙牛變成了打真牛。據說,唐朝時一個清廉的大官叫盧肇,因得罪了朝廷被貶下來做小官。上任的那天,正是迎春,他看到地方官在郊外聚衆舉行迎春儀式,勾芒神正在用勁鞭打紙牛,覺得可笑,就提筆寫了《春牛榜子》詩:不得職田飢欲死,兒儂何事打春牛?

可他寫了這兩句,就擱下了筆。上任以後,他常常脫去官服,走到田間,和老農談桑論麻。有時,他還從農夫手中拿鞭,扶着犁把學犁地。上任的第一個春天,他就把迎春的儀式移在了立春那天,也不壘土牛,也不糊紙牛,搬來了犁子,拉來了黃牛,並讓衙役們弄個竹筒子紮在地上,裏面裝根絨雞毛。

常言說:立春時刻陽氣升。他守着竹竿筒等啊等啊,等到立春的時刻,只見那絨雞毛輕輕地向上浮動,飛出了竹筒,待飄上天時,便扯了個響鞭。牛走了,犁動了,春耕開始了。他犁了一遍又一遍,直犁到日頭落山的時候纔回衙去。他回到衙裏,有了詩興,提起筆,在上一年寫的兩句《春牛榜子》詩下邊又添了兩句:歲首常思盤中餐,脆鞭一響打出春。就從這時起,人們又把立春那天叫“打春”。

立春散文隨筆 篇13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立春標誌着嚴寒的冬天就要過去,意味着大地回春,萬物復甦,新的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我小時候就對立春的記憶最深刻,因爲每年的立春晚上,我媽都會爲我們兄弟姐妹烙上春餅,裹着豆芽菜炒粉頭,吃的是那麼香。結婚以後,我妻子也是每年立春都烙春餅。如今雖然每天的飯菜都比我小時候過年時吃的豐盛,但是在立春時吃春餅依然令我回味無窮。

我覺得冬天還沒有過幾天,春天就向我們招手了,這日子過的真是太快了。本來人生苦短,時光又如此轉瞬即逝,實在令人無可奈何。

我們雖然無法讓時間停止或緩慢,但是我們可以讓生命充實和延長。我們都知道每年立春後蠶蛹都要化爲蝴蝶,以新的生命體徵迎來新生活。我們人類也應當把立春之日當做是新生命的開始,即人們常說的要脫胎換骨,以嶄新的精神風貌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戰。

北半球一年四季的第一個節氣是立春日,這也應當是每個人一年四季的第一個立志日。因爲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最起碼要考慮一下在新的一年四季裏,自己有什麼新打算,準備做出什麼新奉獻,取得什麼新成果。

我已經經歷了60多個立春日,不知道爲什麼對今天的立春感慨萬分。我曾把人生一輩子比作一年四季,但我更相信一個花甲只是一個輪迴,人生也有第二個輪迴,更有第二春。我深知一生之計在於勤,只有通過勤奮學習和勤奮運動就能夠迎來生命的又一個立春。

立春散文隨筆 篇14

在日曆上翻去昨天的一頁,猛然間發現,時令已到了立春。

“春雨驚春清谷天”,立春是二十四節氣的頭一個節氣。立春過後,大地從沉睡中漸漸甦醒,百草回芽。大自然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二十四節氣又開始了新的輪迴。

立春也意味着一年新的開始。辛勤的農民要準備播種,和煦的陽光照耀着每一塊土地,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田野裏有被喚醒的蛙叫聲,河邊的柳條慢慢披上了清新的綠芽,花兒也將被春風吹紅。“從此雪消風自軟,梅花合讓柳條新”,春天的美寫在每個人的臉上。

我生在農村,總是特別期待立春這個節氣的到來。也許是經歷了冬天的嚴寒,所以在立春過後,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它們的生命再一次得到昇華,萬物盡情展示它們的勃勃生機。還有什麼能比大自然給我們的啓示更爲深刻呢?

立春就如同一個新生命的誕生,讓人無限憧憬,細心呵護,試問有誰會放棄一條新的生命呢?立春也如同新的一天剛剛開始,給人無限的活力,讓人精神飽滿!那麼人生呢,我們是不是應該在踏入春天的第一天裏,播下希望的種子,用心的去耕耘和灌溉,一番辛勤努力過後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古語有:“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如果你有什麼目標或計劃,那麼就從此刻開始行動吧!

立春散文隨筆 篇15

“立春”是一個季節的序幕,剛掀開一角,春就像幽靈一般,攜帶着色彩、氣味、能量、節奏、智慧與感情,四處遊蕩,無遠弗至,無孔不入,無適也,無莫也。與此同時,天地萬物,也不失時機開啓互動程序,知春、感春、迎春,最終,讓自身與春天融爲一體。

對於春天的估量、把握、感知、融合,我有自己的方式,既傳統又新潮——我讓春從口入。我曉得,春雖無形,但可以看可以聽可以聞可以觸摸,甚而可以想像。然而,很多人忽略了重要的一條:春是可以品嚐的,比如我,還會用吃的方式吸納春天。這事說來話長,作爲鄉下人的後代,我是從長輩那裏,傳承了他們的經驗與體會。

一場細雨,一陣微風,草色遙看近卻無。約三兩小夥伴,提上竹籃,去蔡大凹拾地衣,再到北山松林採鬆菇,待到晌午,第一縷春天的氣息,就順順當當進入一家人的身體裏了——這時,外公準會告訴我們,這叫:春從口入。接下來,不管是陰是晴,南塘埂有挖薺菜的,龍王崗有挑馬蘭頭的,大橋畈有采青蒿的,此時此刻,不一定非得呼朋喚友,趙錢孫李,任憑各人所喜。只有一件,不宜單獨行動,那就是到湯家小河灣裏撈簍蒿,這小河灣雖然不曾見過岸芷汀蘭,初春的沙洲上,卻長滿了的簍蒿,綠茵茵嫩生生的一片,無論刀割,或者手撈,輕易可得,但世事往往存在弔詭,危險與容易同在——春二三月,是桃花春汛常發的季節,剛纔河水尚不能沒膝,一眨眼,就竄到腰深,你一門心思割啊撈啊,河水趁你不備,把你推倒,這時若是沒有同伴扶持,後果不堪設想。

除了野地,便是一家一戶的菜園裏,同樣會爆出驚喜:越冬的青菜抽了苔,躲進地下的韭菜露了芽,縮成一團的豌豆伸長了腰……,它們同樣是春的載體,同樣富含春的元素,歷來受人青睞,不然,怎麼連詩聖都有“夜雨剪春韭”的興致!

地衣、鬆菇、薺菜、馬蘭頭、青蒿、蔞蒿、灰灰菜、香椿頭、菜薹、春韭、豌豆苗……,一旦被挑選出來,就不單是野菜或家蔬了,它們成了春的化身,它們是有形之春。它們讓春的色彩、氣味、能量、節奏、智慧與感情,成爲具像,讓春從口入,成爲可能。讓春與人的交感、交流、交融,成爲可能。

讓春從口入,這樣的好事,鄉下人從來不敢專美——頭一天,鄉下的餐桌上有什麼,第二天早晨,它們必定在城裏的菜攤上現身。蔞蒿、香椿頭,被紮成一把一把的,鬆菇按大小分類,灰灰菜、薺菜就論堆了吧。它們來自何方,城裏人是不管的,見青見綠,就是見春。既然賞心悅目,即使慣於斤斤計較的人,也會慷慨解囊,把大地之春,變成自家之春。涼拌,爆炒,放湯,包餃子,摶圓子,攤煎餅,各顯身手,各美其美。城裏人愛講究,他們會讓春從嘴裏經過之時,更有滋味些,甚或,更有情調些,這就是城鄉差別吧,不過,春卻殊途同歸,無適也,無莫也。春的注意力,就放無遠弗至、無孔不入上,受衆在這個過程中,添加什麼佐料,擺弄什麼花頭,無庸置喙。

我後來變成了城裏人,並且讀了點書。我在那些書中,偶爾會碰到零星的文字,記錄古人怎樣用舌尖同春擁抱,如何以杯盤與春共舞。然而,我翻撿許多典籍,卻一直沒查到“春從口入”的出處。多少年過去了,我才恍然大悟:那一定是外公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