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心中那盞燈(精選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啓人心智,引人深思。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隨筆心中那盞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筆心中那盞燈(精選15篇)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1

子夜時分。趁着沐浴後的餘溫,鑽進被子裏裹着,斜斜地靠在牀頭。燃一隻香菸,任輕颺的煙線嫋嫋,瞄着牀頭燈出神。

我忽然發現,這燈好美!幾何圖形的搭配是如此的奇特!直線和曲線的交融會如此完美!冷暖色的漸進和交相輝映,會如此溫馨愜意。迷離中,色的和諧,光的和諧,融融地瀰漫着。和諧以致溫馨,中庸而感受愜意,我沉醉……

不知爲何,聯想起曾文正公的一副聯語,“撐起兩根窮骨頭,養活一團春意思”。

1975年哥哥在大邑沙渠當知青時,我去他那裏玩。窮極無聊時,去鄉場上買了幾張打字紙,寫上這幅聯語和一些詩詞,貼在簡陋茅屋的泥巴牆上,爲大家帶來了些許樂趣和朦朧的企望。作爲生在紅旗下、長在紅旗下的“黑五類”子女,對這副聯語我一直有着格外的親切感,它伴隨着我的成長,給了我許多激勵和安慰。

俗話說,春意盎然。春者,推也,出生萬物。甲骨文的“春”字從艸屯,從日,艸在上、日在下,中間是“屯”,似草木破土而出。這個字既是象形,也是會意,指草木胚芽在春日暖陽的光合作用下,滋養其陰,潤養其陽,勃勃生機,葳蕤紛披。春之意思在於活,活的關鍵在於養。養,既是指道家的培養先天元氣,更是強調儒家的培養品德,涵養意志,修養心中的正氣。

鄭孝胥有幅書法集聯,“養氣不動真豪傑,居心無物轉光明”。養氣不動,是不輕舉妄動;居心無物,是心無掛礙。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心有明燈,無求抑貪,知足止奢。“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脫俗瀟灑,適意自然,以入世之心,行出世之實。如此,可謂養氣。

記得禪宗有個公案叫做“吹燈見明”。說的是德山宣鑑禪師從龍潭崇信禪師學禪。一天晚上,他在龍潭的方丈室侍侯時,龍潭對他說“天已很晚了,你回去休息吧”。德山告辭出門後很快又返回來說,“外面太黑了,看不清路”。龍潭於是點了一支蠟燭遞給德山,德山正要接過去時,龍潭卻忽然把蠟燭吹滅了。德山於愕然之中,頓悟禪機妙諦,禪理如“燭”,需要自己在心裏去點亮它,“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2

不知從何時起,那一盞盞燈滅了。於是,世界上少了許多關愛的燭光,世界少了許多比陽光還溫暖、明亮的東西;於是,人們在冰涼的黑暗中變得麻木起來,少了關愛,多了自私與冷漠。

稍有點水上常識的朋友都知道,在海面上立着一座座高大的燈塔,在黑漆漆的海面上散發出微弱卻明亮的光芒。在狂風暴雨、濃霧迷茫的天氣裏,這些微弱的光芒給了無數人的生命,在海面上迷失方向的人們把這當作心中的港灣;有燈塔,就有生還的希望。試想,若燈塔滅了,生還的希望還會那麼明亮地在前方閃爍嗎?

這一座座燈塔其實就是人們心中的那盞燈啊,那盞充斥着溫暖與光明的關愛之燈啊!如若燈塔滅了,人們生還的希望就小了;倘若世間所有的關愛之燈都在人們心中熄滅了,人們會怎麼樣?這世界又會怎麼樣?我想:當關愛之燈全部熄滅的時候,我們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漆黑、寒冷起來。到了那時,人類就距毀滅不遠了。人類爲什麼成爲這個世界的主宰者?難道一開始就比其他動物聰明嗎?不是的,而是因爲人類比其他動物更善於合作,具有更強烈的感情,懂互相關心、互相愛護。沒錯,關愛!多少在絕望中掙扎的人們,因爲別人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真誠的微笑,一聲真誠的問候,一句發自內心的祝福,而重新振作起來。又有多少人,因爲有了別人的關愛,才能支撐着走到今天。想像一下,當關愛之燈全部熄滅時,沒有了依靠的人們,會是怎樣的絕望?在這樣一個冰冷、黑暗的世界裏的人,腳下的路又在何處?

想必大多數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盲人在夜間行走時,必然會提着一盞明亮的油燈。有人不解,好奇地上前詢問,他根本就看不見,何需點燈?盲人回答:我雖看不見,但我點着燈能爲別人照明,同時也好讓別人看見我,避免與我相撞呀!讀了這個故事,我們在讚歎盲人聰明之時,是否真正地理解過那句話的含義呢?盲人的話也在告訴我們,我們在關愛別人的時候,自己也會有所收穫,得到快樂。關愛別人,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

很多人會問:什麼是關愛?關愛,就是在別人急需時遞上一支筆;關愛,就是別人摔倒時,輕輕地將他扶起;關愛,就是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一句鼓勵的話語。關愛,在一千個人眼中就會有一千個不同的詮釋。但是,關愛的本質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就會變成一個美好的人間。我們在享受別人的關愛時,不要認爲是理所應當的,我們也要學會關愛別人。點亮心中的那盞燈,讓這個世界充滿關心、充滿愛吧!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3

接連兩個星期,心情一直被憂傷所湮滅,昆明暴恐的殺戮,悲憤之情依然難以平息。

雲之南,那座美麗的春城,三月初正是昆明圓通山櫻花爛漫的時節,月光傾瀉在大地,昆明火車站燈火輝煌,站內站外聚滿了南來北去的旅客。有的出差,有的探親,有的旅行,有的回家。或低頭把玩着手機,或侃侃而談,或不言不語思念着家人,或漫無目標的眼神四處遊離,不時有朗朗的笑聲,不時有孩子的啼鬧,還有偶爾響起的播報,一如既往的平常,熱鬧中渲染着祥和。

誰曾想到,祥和之下暗藏着殘忍的殺機?誰能料到如織的旅客中飄蕩着幾個兇惡的幽靈?剎那間,舉起屠刀,砍向不及設防手無寸鐵的人羣。從站內到站外,人們驚慌失措的四處奔逃,呼喊,哀鳴,頃刻,被砍的羣衆一個接着一個掙扎着倒下,血流成河。一百多人傷痕累累,二十九個無辜的生命從瞬間走向永恆。

這一夜,春城飄雨了,化成血淚,染紅了櫻花,這一夜,世界震驚了,天空籠罩着巨大的悲憤。每個人都在譴責那些慘無人道的惡魔,每個人心裏都點燃一盞祈福的心燭。那些暴恐之徒,殺人魔鬼已然被揮斬在憤怒的利刃下,逃不出正義的法網,然則那些無辜的冤魂,此去經世,親人再也等不到他們的歸期。

頭七那天,昆明站素花鋪就成一條哀思的路,通往天國。素花無語,一片肅穆,遇難同胞的家屬招喚着親人魂兮歸來。喚父的,喚母的,喚夫的,喚妻的,喚兒的,喚女的,句句悲愴,聲聲泣血,寄於孤鴻哀鳴。父啊,沒想到你第一坐火車竟然還未上車就已經到了生命的終點!娘啊,你電話裏說已經候車了,爲什麼還沒到家,是不是火車晚點了?妹子啊,你說學校的菜不好吃,娘在家裏做好了你喜歡吃的小菜,涼了又熱,熱了又涼,爲何還等不來你狼吞虎嚥?兒啊,都說養兒防老,你怎忍心就此離去,拋下我們二老白髮人送黑髮人?夫啊,你怎走的如此匆忙,連最後一眼都不讓看,連一個交代都沒留下,丟下我們孤兒寡母,從此何依?妻啊,你怎能讓我如此輕易的承受中年喪妻之痛,從此星伴明月夫伴孤燈?你能不能在離去的路上踩出一點痕跡,讓我來尋你時不會走錯?

觀者無不動容,無不悲慼,櫻花哭了,春城哭了。

痛失同胞,舉國戚戚,又強忍着巨大的悲痛,化成一股堅強的力量,絕不向恐怖的份子妥協,絕不向反動勢力低頭,“依法從嚴懲處暴恐份子,堅決將其囂張氣焰打下去!”習總鏗鏘有力的聲音傳遍了神州大地,“打擊一切褻瀆國家法律尊嚴,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暴恐犯罪!”總理脫稿譴責暴恐份子贏得了經久不息的掌聲,看那天安門國旗依然迎風飄揚,聽那兩會唱響的國歌依然雄壯宏亮。

逝者已矣,生者好好活着,且讓我點盞心燈,爲遇難同胞照亮去往天國的路途,且讓我點盞心燈,祈福平安昆明,祈福平安中國!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4

人在十五歲認識的人,就永遠刻上了十五歲的痕跡。比如我所認識的張老師,他在我心裏永遠是那麼善笑,那麼睿智。我十五歲從張寨聯中轉學到臨邑五中就讀,就是他,給我上得第一堂語文課。

張老師身材消瘦,面龐黝黑,但聲音洪亮,愛笑。站在講臺上,不立刻講出他所教授的課文題目,而是讓我們猜,一旦我們猜對,他就笑得眉毛一動一動的,且兩眼放光,開始引經據典。他上課風趣幽默,善於引導,課堂氣氛活躍,很少有打瞌睡或者竊竊私語的現象。但也不排除個別調皮的同學。

記得有一次,後排的幾個男生,在他上課之時遞眼色傳紙條。他不動聲色地走過去,既不批評他們,也不沒收他們的紙條,他和他們打賭,如果他們能說對他上一句的講課內容,他就不追究這件事了,如果說不上來,那就別怪他不客氣了。結果是他們之中無一人說對,至於如何對他們不客氣的,我們無從所知。但從此之後,他們說,張老師老厲害了,可惹不起了!

面對老厲害的張老師,我上課支棱着耳朵,認真聽,認真記,生怕錯過他講課的一分一秒,生怕回答不出他提出的問題。嘿,在這一聽一記中,我忽然覺得:這課,不僅張老師講得有趣,而是語文本身研究起來就有趣啊!由此,我有了學習的興趣,並在他的指導下,做習題,寫作文,學得不亦樂乎。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張老師與我們一起以《眼睛》爲題,寫了一篇同題作文。他在《眼睛》中寫道:“我有一雙平凡的眼睛,我不因爲它的平凡而不熱愛它,相反,因爲它只屬於我,所以僅代表的心懷。我希望我這雙眼睛,能給生活在我身邊的人,以安靜的力量,執着的勇氣……”說着,他擡起滿含深情的眼睛,望着我們,將他心底裏的光明傳遞給我們。

張老師永遠也不知道,正是他所傳遞出的光明,像一盞心燈,照耀着我度過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當我以書信的形式,告知張老師的時候,他怎麼也不相信,二十年前,他所播下的'那顆光明的種子,依然在生長,而且終於長成了一棵勇毅的樹!

二十年的距離,猛然化作一瞬,天地之闊,似乎僅我與張老師兩人。如今,我擁有了一雙像他一樣安靜的眼睛,此刻正目不轉睛地看着他笑,看着他一如活在我心裏的那個人。

他依然那麼愛笑,那麼睿智。

他握着我的手說,見到老師最想說的是什麼?我說,我還想聽您再講一堂語文課,您還是我的老師,我還是您的學生!

他雙眼潮潤地望着我,兩鬢斑白,沉默着再不知說什麼。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到我的少年時光了,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身體裏有了些許的蒼莽,有了對時髦世界的追趕和浮躁,更有繁華落盡的真純!身正爲師,品高爲範,在社會這個大課堂裏,我以教訓爲師,以經驗爲師,我一遍遍體會張老師教導我的做人道理,秉承着生命的熱愛,走向遠方。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5

總有一些東西,是時間無法替代的,包括了母親的聲音和味道。

十月初八申時,我從祖塋急急忙忙地趕到老宅,推開老屋的木門,空蕩蕩的。我呆呆的立在哪裏,許久,不言不語。轉過身,我一次一次地搓着光頭,仰望着天空,甚藍,看不到雲捲雲舒。

我默默地開始尋覓。我打開老屋的門窗,用笤帚在母親善終後安詳地躺了七個晝夜的地上、炕上、牆上的塵土中尋覓,西斜的陽光從老屋的窗戶中投進一道長長的光柱,照在老屋裏,一片光明。

我和侄子們拆除搭建在老宅院內的帳篷、爐竈後,拿起掃帚,在老宅的院裏院外、角角落落尋找,清風徐來,楊樹嘩嘩作響。

老宅從裏到外都乾乾淨淨地放在那裏了。我望望老宅,老宅無語。

我沒有找到母親的身影,沒有聽到母親的聲音,也沒有嗅到母親的味道。緩緩地跌坐在老宅的大門口,乏困的軀體款款地舒展開來,淚水在眼眶裏轉了一個圈,隨着喉骨的上下竄動,“咕嘟——”一聲就跌落進了肚子裏。

在親鄰們用一杴杴黃土埋住母親靈柩,填滿墓穴的時候,我始終堅信母親還有一個出口,他們堵死這邊,另一個出口讓母親走得更遠。我甚至想在回家路上的某一處,就能碰到母親,我們會把她領回家……

“母親把你們‘喊教’大,沒有容易。”毛家堡子的老輩子親鄰們不止一次地對我說過。

父親去世後,母親的話語成了我們家裏唯一長輩的聲音,母親的氣味是我成長過程中唯一長輩的氣味。那聲音溫和,那氣味難忘,時間無法替代,總是舒緩地覆蓋着整個家庭。我們上學,勞動,吃飯,睡覺甚至小時候拉屎撒尿都是聽着母親的“喊教”聲,嗅着母親的氣味去做的。就是到了人生的叛逆期,即便是背地裏不按照母親的話語去做,當面也是答應着母親的“喊教”聲音。

我們在母親“喊教”聲音和氣味中成長。

日暮時候,太陽失去了溫度,形似蛋黃的臉譜被大山遮住了一半,晚霞就把天際燒的一片通紅。毛家堡子整個村莊已經被撤了,親鄰們已遷新居,唯有老宅留了下來,讓母親寬寬展展地最後親近了一次毛家堡子的土地。

“明年的春天,老宅也要撤了。”

“撤就撤了吧。”

我的低低細語,回答了家兄自言自語。

一夜,閉目,假寢,無語。

十月初九清晨,太陽很慷慨地把金色灑在黃羊川的山巒、村莊、道路,給老宅披上一層光輝。回小城的汽車緊貼着毛家堡子駛過,我向毛家堡子揮揮手。

老宅孤零零地站在毛家堡子空曠的土地上,就像毛家堡子的一位老人,抑或是我的母親吧,祝福遠去的兒孫平安幸福。

母親走了。

我人生中一場兒子當完了。

“去天堂的路鋪滿鮮花,天堂裏不再經受苦難,還可以實現人間無法實現的夢想!”是真的嗎?

母親身前從不給兒孫添加麻煩,這一去始終悄無聲息,連個夢也不給我們,她在天國福佑兒孫們幸福安康。我再也聽不到母親“喊教”的聲音,嗅不着母親溫馨的氣味了。

入土爲安。

此“安”意爲兩“安”。亡人進入墳墓,靈魂到另一個世界,了結了人世間的一切俗事,安然歸天。兒孫安葬親人,節哀之後,轉入正常的工作生活,自然心安。其實,思念親人的心始終不會“安”下去。

“逐減哀思”。

古人在制定葬禮時,科學的採用了這個辦法,用“七七”等燒紙祭奠的方法來逐步減少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七七”是每隔七天都要去墳頭燒紙祭奠,表示兒孫對亡人的懷念和追思。爲了謀生,十月初九離開毛家堡子,每個“七”我都未能去母親墳頭燒紙祭奠。七七四十九天的每個清晨和黃昏,我都伏在書桌上,把母親的深情懷念和追思滲透到這些字裏行間。當想起我的母親的時候,輕輕地打開這些黑白的記憶,播放給自己看。忽然,就嗅到了毛家堡子那片土地的芬芳。母親的“喊教”聲音、母親溫馨的氣味整個兒地瀰漫在我心房。

這是一種獨特的懷念。

母親安葬後, 每個“七”,我都要在日誌、微信朋友圈虔誠地發一篇懷念母親的文章,七七四十九天的時間裏,訪客達到數千人(次)。

“節哀順變。” ……

每個清晨,我打開微信,暖人心的留言就會彈出數條。當刻骨銘心地思念從骨髓裏滲透出來的時候,孤獨和傷感就蓬蓬勃勃地瘋長。讓思念的痛苦獨享是一種負責,不負責任地打開思念的盒子,讓這些酸甜苦辣的文字蹦蹦跳跳地到大家的眼前跑步,影響大家的情緒,內疚升騰了起來。是大家陪我度過了這段人生最孤獨傷感的歷程,用真情撫慰和淨化我的心靈,幸福就溢出我的眼眶,產生擁抱生活的激情。

“放下昨天,讓心歸零。”說得真好。

陽世界一個世紀的歷練,足夠讓我的母親在另一個世界生活更爲從容。兒孫們從容地生活,是母親的願望。父母不僅給予了兒女生命,而且留下了一盞不滅的心燈。心燈常明,照亮行途,沒有越不過的坎兒,趟不過的溝壑。

母親安息吧!

毛家堡子,我生命的臍帶。

黃羊川,魂牽夢繞的地方。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6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心裏,都存有一盞燈。這盞燈,便是心燈,它映射着人們的真善美。有時,這盞燈大放光華,照亮了胸中那漆黑的世界;有時,它微弱如星,只隱約可見胸中的一角;有時,它完全泯滅枯竭,使整個人生充滿了灰暗的色彩

古今中外,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我們常常見到各色各樣的人,所謂世上沒有一片相同的樹葉,正是此意。但不論什麼樣的人,也不論“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都有”之論,均可用那盞心燈來衡量一下,分出一二三類來。因此也就容易看清形形色色的人了,就相對容易與之交往並與之鬥智鬥勇了。心燈常亮的人,往往開朗豁達,透明清純;心燈常滅的人,往往心胸狹窄,兇狠殘暴;心燈忽明忽暗,或星光點點,則介於二者之間。通常大都人皆是如此,中庸持正,既有原則,也有人性。當然,現實中的人其實還是頗爲複雜的,這種界定只是一些抽象性的,還要具體的人具體對待。

在我人生的幾十年裏,曾遇到兩種較爲典型的人。一位是帶“長”字職位的男人,一位是不帶長字的小職員女性。那男人在單位處於關鍵的崗位上,一做便是幾十年,不論哪界領導來了,他照常做他的關鍵崗位,成了職場上真正的不倒翁。他對上,曲意逢迎,委曲求全;他對新來的領導,請客送禮,設局套牢;他對下屬,無情打擊,毫不遲疑;他對自己所得不到的東西或人,只要有機會就一律報復,心狠手辣。總之,用盡一切手段與心思,極盡陰狠之能事,內心一片黑暗,時時刻刻警惕別人;胸中漆黑一團,處處提防社會與親朋。此男心中顯是泯滅了心燈,失去了人性。那女性呢,則一直是做着小職員,亦幾十年沒有變。她心中藏匿不住祕密,她爽快大方,她樂於助人;她單純衝動,她不平則鳴,她上午與別人吵了一架,下午便與人賠禮道歉,一如往常。顯然,她就是一片玻璃,一弘清水,一片白雲,她的心中時時點亮着心燈,處處放着光華。

心燈是隱藏在一個人的內心深處。長期禁閉,必然束縛了自己的靈魂,看不到前行的方向,自然也感受不到人間的溫暖;倘若能夠常常點亮這盞燈,抑或是燈光微明,只要能長期堅持,也便能照亮自己,照亮身邊,照亮整個世界。點亮心燈,其實不難,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平常的心,一份豁達溫和的性情就能做到。我有一位曾經的同事,一位極平凡普通的人,也是我的隔界校友。我們機緣湊巧,曾在一起共事雖不過三年,但他像兄長一般,在我事業高潮的時候,他成了我的下屬,他除了敬重我之外還時常提醒我;當我事業與人生到達最惡劣的低谷時,他不離棄我幫助我。十幾年過去了,世事滄桑,我在外地奔波了許多年,幾乎把他忘記了,但他仍保留着我的電話號碼。前幾天,我過去的一位老領導打電話給我,就是通過他以往保留的一個電話號碼,轉了幾個圈後才聯繫上我的。十幾年過去了,有誰能象他那樣,把一位曾經的同事兼校友的電話號碼保存在手機裏,每當整理號碼或更換新的手機時,是那樣的不忍心把它刪掉?我想,他一定是有着一顆平和而善良的心,是有了一盞常常點亮着的心燈在照耀着。他昇華了自己,溫暖了別人,讓我久久地感動。

是的,心燈,猶如一隻蠟燭,在漫漫長夜裏伴着人們前行;心燈,有時亦如一隻瑩火蟲,放着微弱的光,讓人大致辯明一些方向;心燈,更如一座燈塔,照亮漆黑的海上,讓人們安全無誤地施向港灣。

心燈,包容是它的載體,仁厚是它的燃料,最本性的善良則是它的燈心。不論什麼人,只要他或她有了這三樣的基本要素,就能讓心燈放出光華。

其實,這三樣的東西都是人的原始的、最初的本性,本質上是從一出身就有的。既如是,我們爲什麼不把它常常點亮,並且讓那亮度最大一點呢?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7

“晚上一定要來參加傳燈法會喲,非常壯觀!”

在偌大的雲門大覺禪寺閒庭信步,偶聞一年輕僧人如是對其僧友囑咐,我心裏的好奇種子頓時發芽。傳燈法會?從前只道聽途說如何殊勝,卻始終無緣一睹爲快,今天的法會我可不能錯過。心中拿定主意,便隨大隊伍暫時離開了這座千年古剎。

二月末的粵北春寒料峭,正值陰雨連綿,我這個南方人早已習慣了北方冬天的暖氣,如今反而有些難以適應南方的陰冷潮溼,我感冒了!若是往常,我這個懶人是決計要待在房間裏大睡一覺,睡醒了感冒也許就好了。但觀看法會的念頭此刻已佔據了我的腦海。

晚上6點10分,天色陰暗,我登上了從賓館開往雲門大覺禪寺的大巴,一路小雨淅淅瀝瀝。對傳燈知之甚少的我並不擔心下雨會對法會造成什麼影響,後來我才瞭解到,許多人正是因此而取消了觀瞻的計劃,不禁欣喜自己的幸運。

然而好事多磨,我們乘坐的大巴遲到了,法會已經開始了,遠處傳來唱唸之聲。當我們匆匆奔向舉辦法會的重檐寶塔時,途中有維持秩序的義工婉拒我們上前,心下惶恐。同車那些身着海青的老居士哪肯止步,彷彿這一場法會是他們此生成佛的關鍵,三步並作兩步,片刻已經到達塔下。九級寶塔燈火通明、玲瓏有致。塔底的佛堂已被信衆圍得水泄不通,有法師正帶領大家宣誦《祈願文》。每個人手中都捧着一盞晶瑩剔透的蓮花燭燈,虔誠安寧,莊嚴祥和。那一盞小小的蓮燈,再普通不過,只因它承載了人們種種的生命願力而變得珍貴沉重,變成了此時此刻的稀世之寶。

可我們沒有燈。

人羣中出現了小小的騷動,因爲沒有燈,沒有那象徵智慧、光明和生機的稀世之寶,在一些人眼裏,興許就失去了沾染法喜、早日覺悟成佛的福氣,昭示了某種不祥的因果。有幾個居士慌了,要麼四處尋燈,要麼急切地接過法師奉獻的燈,頗有當仁不讓的氣勢。

我當然也沒有,要說無所謂就違心了,畢竟滿懷期待而來,既然是傳燈法會,沒有燈又如何能感同身受地參與其中呢?雖然不會像居士們那麼緊張懊惱,些微的遺憾還是有的。

“手上沒燈,心中有燈!”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句。

“對,只要心中有燈就好了!”“心中有燈,燈在心中!”……

大家小聲附和着,對對愁眉漸次展開,欣慰的笑容綻放在張張燭火映紅的臉膛上。

傳燈的本質是傳遞世間最真最善最美的願望,傳遞心中至誠至上的希冀,傳遞溫暖、祥和、光明、大愛……那是一盞人類生生不息的嚮導之燈,是我們的心燈。

手上的燈很快會油盡燈枯,更哪堪風吹雨打;而心燈長明,恆久不滅,法會傳心燈。

思及至此,我豁然開朗,剎那間釋懷於胸,雲門禪寺的佛緣之燈,早已在我心中點亮,有這一盞心燈,足矣!

因爲破除了執着,我們反而有了意外收穫,終於都捧上了蓮燈,它的光芒似乎已不比來時的美輪美奐,變得真實而親切。順着前面的人流,我穿過塔底的佛堂,緩步移向置燈的廣場,冷不防頭上潑下涼水,我愣了一下旋即回過神來:雨下大了!而就在發愣的一瞬間,我竟然產生了甘露降臨、醍醐灌頂的錯覺,名利恩怨連同感冒頓時煙消雲散,幸甚至哉!

回憶當時的情景,我至今仍唏噓不已。俗世中的人生恐怕不會萌生這樣的體悟,滾滾紅塵中,心燈點亮者幾希,傳燈者又有幾何呢?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8

夜已深,一羣羣螢火蟲拎着碧紗的小燈籠匆匆地飛,是和我一樣空候着清寒嗎?—點點碎光分外地近,分外地清晰,似乎伸手可及,像我的夢,天外無法觸及的遙遠星辰。

寒院裏悄然提燈,候夢直到月淺秋深,—切都平靜下來了,一燈如豆,黯黯地顫抖,像是沉默伸展出一朵孤零零的花,卻是一朵最冷的花,冷得一觸動它,心就會被冰封。

我站得癡了,等我站到星墜,站成燈滅,若終於有那麼一天,我也終於會忘了所有,忘了世間的歷歷悲歡,忘了聚散的種種塵緣,忘了我曾一意提燈候夢,或許我想會有那麼一天的。月亮沉沒在海心,夜色如蓋。那時天也頹然,地也蒼老。

再沒有孤獨的野百合在幽幽深谷悄然開放;再沒有淺灰的小鴿子在蔚藍天空快樂地飛;再沒有老艄公坐在船頭吹起一支古老的渡歌;再沒有一個靜靜的女孩在偌大寒院裏提燈苦候。

至美的一切都如流星黯然不問;祈盼的一切希冀都如紙蝶化爲飛灰;一切追留的心情坐守的思緒如秋草聽雪;—切都飛亂消散在這一個永劫不復的長河漂流而過的女孩身上。

我想或許真的會有那麼一天,那一個默默提燈,一心要尋夢的女孩會在你面前片片地碎了,會在你面前忍不住流淚,你只看見一地的碎花,卻看不到我……你會好好埋葬嗎?

不要笑我傻,你須問秋夜的風,和最後的一片落葉。在南方最深的庭院裏,流螢羣中依稀有一個少女悄立,靜靜提燈。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9

我簡陋的住房距離上班的地方很遠。我下班時間很晚。在每一個有風無風或風雪交加的夜晚,夜已深,我行走在彩燈閃爍的街上。

峯迴路轉,當我把鬧街上的暄囂與浮華留在身後,拐過一道公園小徑,朝那條靜默的小街走去時,前街上所有的門窗早已關閉,我心裏雖有一種怪怪的感覺,但不至於有步入后街時的那種恐懼。

后街兩邊都是樹林,稀稀落落散着幾戶人家,濃密的樹影撐起一片幽靜。

一片荒野延續在後街的盡頭。這裏凸起的一堆堆土包裏,沉睡着永遠不再醒來的人們。白日裏常有牧人和牛羊的影子在晃動,夜晚迴盪着一種死寂。

我那溫暖而可愛的房子還在這些荒冢的前方。它在一片年年種着麥子的大田邊。

一陣清新的和着泥土青草氣息的夜風撩起我額前的髮絲。

我正在墳堆中擇路而走的當兒,一聲淒厲異常的鳥鳴穿過耳孔拉響了一個長長的驚歎號。

我不寒而慄,黑暗與恐懼雙雙侵吞了我單薄的心。我不覺握緊拳頭,如面臨一場決鬥。

就在我昂首舉目的那一瞬間,視野裏忽然亮起一盞路燈。

那是臨河隔街一家小店門外高懸的一顆路燈,主人的用意顯然是招引顧客。而對我,這燈光顯得多麼珍貴。彷彿來自天堂的一盞燈。

一陣音響,一種感動,一份激情,在我心口涌動。

她照亮了我坎坷不平的旅途,驅散了佔拒我心靈的幽暗與畏懼,給我執着前行的步履一種深沉博大的慰藉與力量。

於是,慣於暗夜孤行的我,面對着遠方的迷茫與幽暗,足下的坎坷與荒涼,唯一的希望是道路的前方點亮一盞燈火。

也許,多年以後,我又會客居他鄉,告別荒野外麥田畔那間簡陋的房子;然而,我是永遠也無法忘懷那一線亮在彼岸的燈光,亮在一片黑色海洋裏最鮮亮的人生風景,她給我穿越荒原與暗夜、朝着心中那個溫暖的目標一點點靠近的永恆信念。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10

我一直記得母親說正月十六遊百病,有事沒事也出去走走,預示着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爲此,在並不充足的時間之內,我們一家三口去登了廣武的明長城。回來時,已是華燈成林,夜裏七點多。

雖說立了春,可這座北方的小城還是早早就蜷縮在夜的懷抱,六點多一點太陽已躲到了西山根兒。看樣子,是有些遲了,索性,我就提議給他們做一次“串飯”,連吃帶喝一起解決。

準確地說,我也並不知道這個“串”字對不對,只是以意而譯。

要說這“串飯”還是父親拿手。每年八年級的早上,我們還在曖乎乎的炕上睡得香甜香甜,一股飯香就幽幽竄到了鼻孔,刺激着味蕾。我一骨碌翻個身,把頭探出被窩,雖然眼皮還沒有完全拉起來,可已經看清楚父親兩隻袖子挽得高高,左手掌平放着半塊豆腐,右手操着菜刀,然後慢慢把左手的豆腐一刀一刀切成很小很小的塊狀,最後把它們一齊放到鍋裏。竈臺上的大鐵鍋已是熱氣騰騰,隱隱約約看到大半鍋湯裏飄着一小圈一小圈的油花。接下來,他又從堂屋的正面取回來一盤菜,那是七年級早上接完新神的菜,一共五樣,還要把海帶絲切得細細放進去。最後放點鹹鹽,再放點薑片,捏一小撮香菜,這就算大功告成了。

這時候,他就要喊我們快起來了。很快被子全疊了起來,炕收拾乾淨,父親把襯炕的小油布一鋪,鍋座一放,笨重的大鐵鍋端了上來。這時候正好初晨的陽光灑了進來,它與鍋裏的熱氣絞纏在了一起,霧騰騰,好似雲裏霧裏,又好似隨着這熱氣向家裏的每一個角落奔散而去,處處瀰漫着陽光的味道。一家五口人,我,兩個哥哥,還有父親母親,自動圍成半圓,碗和筷,筷和鍋,“叮哩噹啷”碰個不停,我們說東道西,胡說海侃,所有的一切是親密的、親和的。

鷗問我,媽媽,這“串”飯的“串”是哪個字?我笑了笑,有點尷尬,這是老家的方言,直到現在也沒有發現那個可以將它大大方方推薦到衆人面前的字,我也只能權且以一個“串”字來代表。長久以來,我總認爲它的生成是一種民間的創意,是各式菜的自由組合,有些粗糙,也隨意。秋天打下的菜籽炸了油,香噴噴,鍋裏滴幾滴,然後熗上花椒大料,再放點蔥花,這蔥也是秋天時收完,冬天栽在盆裏,一個勁冒起來的綠葉嫩油油真饞人。最後,倒上水,燒開後,再把菜放進去。對了,還要倒上自家釀好的醬油,每年冬天,母親就把一盆醬放地上,經過什麼手續我忘了,但總要瀝上那麼好幾天才能製出滿意的醬油,然後把大鐵鍋裏再放上調料、紅紅的辣椒,那個熬啊,熬啊。濃稠而香滑的醬油出鍋時,母親總要舀上點,放在脣邊品咂,然後臉上堆滿了笑。

很快,我的“串飯”也做好了,一家人圍在飯桌前,開始狼吞虎嚥吃起來。說起來,這飯也就要狼吞虎嚥才能吃出感覺來,吃着吃着,熱騰騰地冒出汗來才叫夠味。

一邊吃,一邊給他們講父親的“串飯”,鷗有點好奇,鷗的父親說他小時候並沒有吃過。這樣,我就有點得意了,然後索性又講了父親的幾樣拿手飯,最後竟然說到了元宵節上山“燒荒”。

燒荒,顧名思義就是點火。十五、十六晚上,街上有跑船燈、扭秧歌的,鑼鼓喧天勾引得人蠢蠢欲動。吃了晚飯,父親就從街上提兩捆玉米杆上了山,我在後面湊熱鬧,也提一捆。山就緊鄰我們家,出門往東就直接可以上山,山上有一塊特別大的赭紅色的椅子狀的石頭。父親就把柴放到石頭不遠處,劃一根火柴,瞬間,熊熊大火就燃了起來。山下的村莊被照得亮了起來,街上看秧歌的人們也喧鬧了,都朝山上看過來,不一會兒有很多腿快的孩子也跑了上來。有的孩子甚至也帶上了柴禾,還有的從一邊撿起很多樹枝,鬧鬧嚷嚷,火光通天,我們烤着,笑着。

母親說父親就愛“辦雜技”,像爺爺。辦雜技的意思就是沒大沒小,不夠成熟。父親可不那樣認爲,他說那是燒去舊一年的不好,預示來年財旺福旺事事旺,紅紅火火交好運。

總之,我是喜歡的,且每次一逢着“燒荒”,就特別有精神。

說完“燒荒”,我又想起了“點燈碗”。

燈碗,大抵就如現在各樣的彩燈吧?我們小時候可沒有現在這麼絢爛,五光十色,各種彩燈琳琅滿目,那時候恐怕就是靠那些人工的燈碗才能把個節日烘托起來吧?

年前買好各種顏色的紙,紅的、黃的、藍的、粉的、紫的等等,花花綠綠真是好看。父親會鋸好一些碗口大小的圓木塊,約有二釐米厚度。到了十四,將它們拿出來,把紙裁成長方形,高度約15到20釐米,長度爲正好能圍木墩一圈就可,爲了好看,還可以把其中一個長邊剪成鋸齒狀。接下來就是將鋸齒狀那一邊抹上漿,粘到木墩邊。這樣,燈碗的框架就出來了,剩下的就是畫龍點睛之筆。找幾個比較工整的土豆,掏成一個圓洞,倒點油進去,把用白線捻好的繩子當做燈芯放到油裏。最後把土豆燈小心放進糊好的燈框裏,五顏六色的燈碗就做了出來。

煙囪邊、牆頭、門頭都要放,有的人家還會放到房檐,遠遠看去,昏黃而朦朧,卻如點點星光照亮了莊戶人家。我確定,那些燈碗是我小時候見過最漂亮的燈,每次往房頂放的時候,父親都要囑咐哥哥們小點心,怕走快了,火焰隨着風猛一用力就把紙點着了。他們虔誠而小心地舉着燈碗,在昏黃的鄉村夜色中像極了生命的信教徒。

當然,燈碗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十五的晚上,會有人偷走你的燈碗,傳說偷走燈碗的人會在來年順利生下想要的孩子,紅的代表男孩,綠的代表女孩。還有就是後來的土豆燈被蠟燭取而代之,更方便了些。

要不,咱也做燈碗吧?就做幾個,找找兒時的感覺。我煞有介事,一臉興致地說。他說,你也勤快?人家是往房頂放,咱樓房怎麼放?看得出他是有意推託。我又說,咱就放窗臺啊,十一層高的窗臺還不比平房頂高?再說了咱就是玩玩,也讓鷗看看,她肯定沒見過。最後還是我比較固執,決意第二天買幾張紙。

到了第二天,忙來忙去,竟然忘記。眼看着元宵節緩緩閉了幕,這個小小的心願也無聲地劃上了句號。

我不想說於鄉村的一切是無與倫比的美,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存在着良善與美好,也同樣隱匿着醜陋的不堪。我承認在人到中年時喜歡上了回憶,鄉村生活幾乎佔據了所有的回望。然而不置可否的是如果讓我再次回到鄉村,我不能,至少現在不能。我依然無法用整顆心去接納鄉村的一切,粗俗的言語以及極容易謠言四起的非議等等都是讓人望而生畏的。

我們如此無數次地回憶,或許只是在努力打撈生命中那些純真與淳善,是對人性的回望。這些年,不知道怎麼就走到了這裏,雖然人還是這人,然而最初的心已在成長的路上被強行冠以各樣的色調。

這些天,還是有些心癢難耐,糊燈碗,成了一件長長的心事。我想,來年元霄,定然早早做好一切準備,把五顏六色的燈碗放上窗臺,讓它們照亮每個角落。

這也是心上的燈啊,包括那些瑣瑣碎碎的回憶,那些帶着傳統而樸素的往事,從遙遠的歲月一路照來,最終照向更遠的前方。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11

漆黑的夜晚,那束微弱的螢光也許會讓你欣喜若狂,黎明前的那絲黑暗,點點燈火也許會讓你不再感到舉步艱難,在你遭受困難挫折的時候,給自己點亮一盞明亮的心燈,它將會照亮你遠行的方向。

在有風有雨的黑夜裏,也許你曾爲迷霧纏繞而感到無奈,也許你曾有烏雲遮日而感到嘆息,也許你會爲寒夜的蒼涼而感到困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就給自己點亮一盞心燈吧,它將讓你不再隨風漂泊,不再讓你隨雨紛飛,它將伴你在風雨中前行,它將讓你靜下心來,慢慢等候天亮時出現的彩虹。

給自己點亮一盞心燈,在黑暗之中你就永遠不會害怕黑夜的漫長。因爲那盞爲自己點亮的心燈,可以燃燒夜行的恐怖,讓你無所畏懼,那怕你所點燃的心燈沒有足夠能量,但忽明忽暗的心燈在瞬間閃耀的璀璨火花,同樣可以讓你日漸堅定,同樣可以讓你走出狹隘走進剛強,同樣可以讓你挺起難以摧毀的精神脊樑。

幾番拼搏,幾經掙扎,也許你爲滿腔的熱情被世事撞得遍體鱗傷,但你不要爲此而嘆息、而無奈,而彷徨,給自己點亮一盞心燈,讓自己在沙漠中尋找綠洲,在黑夜裏感受光明,在人生的風雨中淡泊世事,你將會坦然一份的心態,讓疲憊隨風而去,讓煩憂化煙而逝,讓哀怨化爲烏有,讓一切的艱難成爲人生的短暫,你將會放下所有的顧忌,找準你站立的位置,讓自己的人生寬廣而壯闊。

給自己點亮一盞心燈,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別人,溫暖了自己,也溫暖着別人,每個人都給自己點亮了一盞心燈,前進的路上不都是一片光明嗎?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12

除夕夜,駿馬奔騰,全民歡慶。

炮竹聲聲,朵朵流花異彩絢爛着天空。嗅着這煙花味道,心醉了。火紅的燈籠,燃着喜慶,串串紅燈,穿成甜甜的夢。戶戶對聯,迎着春風,納着跨年的財運,說着福,灑溢了笑聲。此時,此景,還有什麼理由不讓我心生明媚?

靜心,聆聽除夕夜的喧譁。靜語,祈禱心中的願望。

這一刻,我享受着光陰的喜悅,這一夜,我舞唱着,醉了的夢。

綠了,紅了,黃了,枯了。冬雪又化春雨,四季輪迴着。

兒時,哭着哭着就笑了。長大了,有時,笑着笑着淚就滿了。

兒時,一天天數着,盼除夕夜的那天,穿上新衣,用壓歲錢,買上一串糖葫蘆。心裏,那個甜,那個美,那個幸福,無法形容。長大了,才知人生如夢,流年無情。圓了,碎了。醉了,癡了。醒了,還回味着夢景。有時,飲一杯甜品,心裏也會有一種苦苦的滋味。

過了除夕之夜,又長了一歲,人生的歷程裏又減去一年。歲月無痕,時鐘聲聲催人老。

那風,那雨,那場花謝,那首未寫結尾的詩行,都已成過往,像風捲流雲一樣,散了。

悲喜交織,酸甜苦辣,調和成紅塵煙雨,是貪婪?是慾望?還有禪音?讓人如癡如醉!

絲絲往事,縷縷情,道道煙雨,幾份獨鍾。罷了,既然留不住過往,拽不住光陰,就把發黃了的日曆,隨炮竹聲燃去吧,如煙花絢麗着時空。騎駿馬,策馬揚鞭追趕時光。把心湖澄清,撐起遠航的帆,孤寂遠行。

放只心燈,點亮行程,不再回首。

融入這夜晚,欣喜這一刻,斟滿酒杯,暢飲這365天的期盼……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13

一夜流年的花無眠了我今生的夢,對着陌上那漸漸拉長的影子,不是一首詞的風韻,也不是一首歌的芳菲,而是那琴怨詞傷的離歌,站在風中,眼波掠過的風景難以殘留在心扉,靜靜走在四季裏恬靜淡然,漸漸習慣了隨舟漂流獨釣春波,今世我只是你身邊掠過的一道影子,而你卻踏着盈盈秋水走進我的心,走進我的夢。

月影暗去,相思無痕,弱水三千我卻枯凅,歲月流逝紅顏亦老,遠去的那一段段記憶,都在傷痛中漸漸消失,將你染進我滄桑的容顏裏只爲裝點曾經的俏麗,化成一縷墨跡融進我感性的文字裏。 筆尖的飛舞,一頁素筏半盞青燈陪我,與落寞的夜晚,酣暢淋漓盡散相思淚,只爲讀你;與寒冷的夜晚,只爲暖我薄涼的心扉,只爲想你。

此時此刻,你是否亦如我這般的思念?都說今生的緣是前生的份,今世的相遇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爲何我的今生卻如此的悽苦,卻不能天長地久。夜涼想你的思緒在夜色中彌撒開來,一寸寸襲打着已亂了方寸的心,不曾忘卻你在我心中那優雅的姿態,擾亂着我靜如湖水的人生,愛你傷了今世,這一世你爲古剎。

不得靠近不能相守只能膜拜,這一世你爲青燈,只伴佛伴經獨敲木魚,心口稱佛虔誠歸一,可知,我對你亦如拜佛般的專一虔誠;這一世你爲落花隨波逐流隨水而走灑脫超然,我卻遲遲跟不上你的步伐,握不住你的意念、抓不住你的衣領、留不住你的容顏,自詡的情結纏我一世,幸福的片刻卻映這一生,淺薄的眷戀深深地癡戀有情的落花無情的流水,情自何堪人自何棄,我是前世的風遺落今世,風塵僕僕輾轉反側跋山涉水,只爲追尋你的足跡,捕捉你的氣息。

其實你一直都存在,存在我的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哪怕你從沒說讚美我的話,哪怕我對你一向裝作滿不在乎,你用無聲的行動去取代愛的千言萬語,你用深沉的愛填滿了我感情的空虛,雖然我無法丈量你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可是我敢肯定,這一世我爲你日夜祈福散盡離人志,這一世我時時挑撥長生燈保你長壽健康,這一世我爲你甘心柔腸寸斷風雨中,這一世頂禮膜拜賜你幸福,這一世我獨守心燈,照明前方,這一世你是我生命裏永遠的牽絆。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14

那日,女兒忽就問我:媽,你說人爲啥活着呢?我愕然,尚有些青澀的她怎就問起了這個話題?問起,方知那幾日有點小惆悵,鬱郁的,便有了那疑問……..。我忙不迭的作答:爲了尊重生命,爲自己,更爲了在乎你的親人啊…….。

與生命結緣,被賦予了呼吸、思考、行爲,這實是上天的給予,因此常常感恩生命、感恩大地、感恩父母、感恩愛人、感恩兒女,更在心底感恩一切有着恩典的事和物。

活着活着的時候,就越發的會發覺人生充滿了“禪意”,一步溝,一步坎,一步坦,一步平,有賭意,更有禪心,不可逆轉。

人生裏,每個人都有着不同的追求,事業、地位、聲望、財富;平和、踏實、溫暖、仁慈;健康、自由、恣意、張揚…….. ,這樣的幾組詞彙代表了幾類人,如鏡照人,萬人萬象,總是有所不同的。

去外阜遊走,買了本齊白石的畫冊,也買了徐悲鴻的作品集,本是外行,出手緣由是被白石先生的仙風道骨所吸引,也仰慕着悲鴻先生的傳奇。尋一時間,細細品讀作品中的意味,卻被他們迥異的人生思索路徑,及背道而馳的着墨點所震驚,於是癡癡的想,

中西合璧固然是好的,可言簡意賅、率性而行也未嘗不是娛人悅己的好出路,否則哪裏會有那神仙一般的鄉心、童趣和農人之說呢?

偶有人談起未泯的童心下,怎就遊走着那樣一顆靈魂呢?其實不必急於回答,自問便知,疲於奔命的生靈中,哪個心裏不是期待着一場靈魂的遊牧呢?囿於斯,跨於斯,唯其能改變的,也許就是用那場靈魂自我的救贖,去勾勒生命的圖騰了。我告誡自己,出世和入世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生命中游走,倘多一份淡然和坦然,少了一些計較和浮華,就會忽的自如了起來,那些沉甸甸的負累也似一下子就卸下了很多。

小的時候,家就是一盞燈的亮度,放學了揹着書包屁顛屁顛的往回奔,奔的就是那媽媽捨不得吃的一個雞蛋炒了好多蔥花的味道。

大的時候,家就是吊頂燈閃爍的亮度,那裏有孩子期待媽的眼光,和她一日日長大後振翅飛走的清冷。

今兒,家該是心中光的亮度了,因那形式上的房子早沒了實際的意義,它只是擋風擋雨的一個工具,儘管不可或缺。

人生之事,不如意十之八九,慢慢的讓自己學會接受遺憾吧,沒有友情還有愛情,沒有事業還有家庭,沒有金錢還有健康……,總是想,先生給我們的“阿Q”一直都該在的。

看!又是一季的楓紅翩躚而至,那麼冬日不遙,因春已踏風而來。

又憶起昨夜夢中那兒時的“鄉味”,揮不去,抓不到……

隨筆心中那盞燈 篇15

又是一年母親節,多想再叫一聲媽媽,你好嗎?

淡淡的傷感油然而生,思念輾轉,長夜未眠,獨守伏案,窗外細雨菲菲,不盡思念歷歷在目,看着朋友圈裏各種曬,曬恩情,曬感恩,曬遺憾,曬回憶,曬思念,街上人頭攛動,行人手捧鮮花,匆忙歸家的幸福喜悅之感,此時的我,卻少了那份已久的心情,這份情,已成了永久的封存記憶和傷感思念。

步履蹣跚,相互摻扶,滿頭銀髮,精神矍鑠,卻已是滿臉皺紋的老者;廣場上隨着節奏鍛鍊的大媽,卻讓我不由得感慨這歲月流年的冷酷無情,人羣中卻少了母親奔忙操勞的身影,心中不免涌起淡淡的憂傷,思緒如潮,彷彿就在昨日,又想起了天堂裏的母親。

心裏親切地心裏叫一聲媽媽,你在天堂還好嗎?好久沒叫您一聲媽了,媽,天堂的你,還好嗎?兒,想你了。

歲月的流年日復一日,卻時時不能忘懷對母親的懷念和相思,您的音容笑貌時時浮現,多少次,夢中清晰可見媽媽您佈滿皺紋慈祥的笑臉,天堂國度的你,是否還是那麼樸實勤勞,是否還是放不下對家的留戀和對兒女的關心牽掛,是否還是承受病痛的煎熬,該歇歇了,只想夢裏幾回回,捎去親人對你的無盡思念,多想和你說說話,聽聽你的嘮叨。

子欲孝而親不在。自己兒女慢慢長大成人,才體會到父母養肓和操勞的不易和艱辛。整日,爲生活奔忙的腳步不曾停止,只想忙忙碌碌把自己生活過得好些,把孩子撫養成人,照顧好父親,珍惜老人健在的每一天,來安慰天堂裏操勞辛苦一輩子的母親。

逝去的東西才倍感珍貴,得到的卻不知道珍惜。母親,就這樣帶着病痛的折磨,沒和我們說一句話,也沒來得及去擁抱母親,給母親一個深深的吻,去拉拉她那長滿老繭勞作的雙手,陪母親多說說話,多孝順母親幾時,總是千般萬般理由,陪母親的時間太少了,總覺得內疚和愧欠母親的太多,而母親就這樣,安靜的離開了我們。當自己的女兒,每次放學,叫一聲媽媽的時候,我總是心裏泛起淡淡傷感,是呀,三年多了,我未曾,也是永遠不能當着你的面,親切叫您一聲媽媽,從此“媽媽”兩個字,只能在我心裏默默地珍藏,你卻永遠聽不到了,這讓兒女對母親的愛,留下了終身遺憾,怎能不讓人傷懷。

每逢佳節,寧靜夜晚,夢裏相約,時刻都能記憶起母親在世時,下班時熱乎乎的飯菜,家的溫馨,媽媽飯菜的味道,媽媽的嘮叨和溫暖,每天忙裏忙外的身影和對兒女無私的不索求的濃濃的情。多想再聽聽媽媽您整天的嘮叨:“注意自己的身體,少喝點酒”,“晚上不要熬夜,多注意休息”,“在外邊、單位不要和別人發脾氣,和人家搞好關係”,話語多麼樸實,我卻沒放在心上,如今想起來,天底下,只有母親的愛才是完美無瑕,纔是對兒女無私的奉獻。

如今,你已離我們而去,母親節到了,兒子只能用這種方式寫下對你的思念,買一束鮮花放在你的遺像前,深深親吻你的額頭,讓芬芳的花香伴着你在天堂時時快樂。

母親,你就這樣無聲的走了,你不曾把自己多關心點,有病從不言語,有苦衷總是自己扛着,總是默默無私,生怕虧待了兒女半點,給兒女添麻煩,你處事謹慎,爲人厚道,淳樸善良,從不大聲說一句話,這是兒女們一生永遠揮之不去的財富,你是兒女心中永遠盛開的康乃馨和抹不去的記憶。

過節了,就讓我再親切的叫一聲,媽媽。天堂的你是否聽得見,你在那邊還好嗎?媽媽,希望你快樂過好天堂的每一天,少些煩惱,少些憂愁,心中時常也惦念着兒女的冷暖,我想,只要心心相印,我們彼此都會感受到相互牽掛的溫暖和親情。

善待父母健在的分分秒秒,多孝順孤寂的父母,也不要忘了笑顏,常回家看看,帶上好心情,不要讓愛等待,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珍惜與老人共享快樂,天倫的每一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