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的反面不是愛隨筆

m女士找上我的博客,她在郵件中說,自己的生活本來一切都很圓滿,“在我30歲的時候結婚了,生了個可愛又可愛的兒子,我全職照顧他,現在我非常享受這個過程,覺得太美太美了”。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她已經三年沒有和自己的父親聯繫過了。這個事一直纏繞着她,令她不能釋懷。

恨的反面不是愛隨筆

在她心目中,他根本不配父親的稱號,年輕時候就是個混球,愛說謊、吹牛、脾氣大,對她母親不忠,濫交,有私生子,常年不在家,讓她始終生活在沒有安全感、不幸福的家庭中。退休以後才肯歸家,母親又容納了他,本以爲他能轉性子變好一點,誰知結果還是一樣的失望。一次,她和他因爲小事動起手,那麼多年內心壓抑的不滿都爆發出來,她發誓再也不會理他。

她丈夫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視自己的父親爲偶像,她很羨慕他,她多渴望自己也能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和一個父親厚重的愛,而不是提起父親的名字都深感自卑。

她問我,“家人都勸我別這樣,說他年紀大了,而且以前對我還不錯,我也不想兒子覺得自己的媽媽是個心胸狹窄的媽媽,而且,恨,並不能讓我覺得開心,我想寬恕,但做不到。請姐姐幫幫我。”

她的故事讓我想起,豆瓣有個“父母皆禍害”小組,成立於2008年,有接近兩萬名成員,大多是年輕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傾訴或反思父母不恰當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情感或肉體上的傷害,在家庭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試圖控制孩子的人生,或更爲嚴重的猥褻子女、性別歧視等精神創傷。

有人覺得這些年輕人聚堆在控訴父母是離經叛道,但那些被關在每個家庭門後的.隱祕傷痛一旦被翻扯出來,足夠令人觸目驚心。一個成員訴說,“他們吵架,內容和我沒關係。可是我媽威脅我爸說他敢走出家門就馬上勒死我,繩子都拿出來了。我爸擡腳走了,我媽把我拖到面前拿着繩子對着我比劃了一個多小時。我長大後明白她是想讓我爸回來看到她要勒死我,然後過來阻止,可是我爸沒有回來。那一個多小時是我生命中最艱難的一段時間,那年我上國小三年級。”

“父母皆禍害”引用自英國作家尼克·霍恩比的暢銷書《自殺俱樂部》中少女傑絲的一句臺詞。少女傑絲在姐姐出走後,與陷入神經質的母親及任教育部長的父親關係愈發緊張,在小結自己失敗的青春期時,傑絲如是說。

父母都不好當,國內國外皆如此。尤其是在中國,當父母是一件不需要學習,沒有上崗考試,只要生理上足夠成熟就可以做的事情。有些人自己的人格都不健全,或者由於道德或者修養上的瑕疵,完全履行不好父母的責任,做他們的孩子就危險了。他們會把生活和感情的挫敗感都發泄在比自己更弱勢的羣體身上。這能夠解釋很多孩子曾經不能理解的事情,“爲什麼我的父母這麼恨我”,其實他們不是恨孩子,他們只是透過對孩子的忽視、憎惡、甚至暴力來宣泄自己作爲一個失敗者的情緒。

你讓有此傷痛的孩子們如何去愛這樣的父母?傳統的倫理道德告訴m女士,你應該愛你的父親。但她內心的真實感受卻是她無法去愛一個她甚至都不尊重的男人。她恨他,是他毀滅了她對幸福家庭的渴望,然後又有一個聲音告訴她,“恨是不對的”。 她在敵視下面隱藏着愛的渴望,她其實是想要愛的,只是她還做不到。

這是很多人共同的傷。要消化來自家庭的負面影響,修復自己人格上的缺失已經是畢生不敢放棄的事業,想要盡棄前嫌,重歸血溶於水的親密,還真是一件難事。

m女士的痛苦在於她將愛和恨看作是自己情感的兩極,愛不成,就是恨。可恨又恨的不安心,愛又愛得不情願,當這兩個境界她都到達不了的時候,她纔會如此彷徨。

愛是最不能勉強的情感,即使是子女和父母之間也是如此。愛是情感上的付出和精神上的培養,是被雙方都精心呵護的小苗,血緣所帶來的只是法律上的關係,不會天然就轉化成愛,一個若干年裏都缺席,某一天突然空投過來的父親配不起這個神聖的字眼。

懂得了這一點,就不必再糾結,可以解開內心那個來自於親情的隱祕的結。恨的反面不是愛,她還有很多種情感可以選擇。她不用勉強自己去愛,能不去恨,已經是最大的寬容。

所以我要對她說:

傷口什麼時候纔會不痛?當它變成傷疤的時候。失去的已經永遠失去,歷史不可改變,一個父親角色在你生命中的缺失永遠不能彌補。勇敢面對這種失去,是一個孩子打開精神枷鎖的開始。

如果你真的確定自己現在的幸福,那寬容之心就如同春風會自然融化冰雪,一切都在心平氣和中滋生。對他,一個日漸軟弱的男人,即使他是一個混球,你也應該保持基本的禮貌和修養,做一對親情關係清淡的父女,不必因爲他的過錯也將你拖下水,讓你變得面目猙獰,滿懷恨意。

你不需要愛他,你只是需要不再去恨。寬恕是強者的行爲,幸福的人願意選擇寬恕,是因爲她的心足夠深邃和寧靜,能將一切波瀾化作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