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良師益友雜文隨筆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當我在寂寞的時候;當我在無聊的時候;當我在空虛的時候。我會泡一盞香茗,拿一本書靜下心來,所謂“讀書煮春茶”默默的讀。無論閒讀書,或者讀閒書,也許讀書閒。只有在浩瀚的書海中尋找我所需的滄海一粟。之後慢慢的讀,只要讀起書來,所有的寂寞,所有的無聊,所有的空虛,隨之消失。在讀書的同時,我會感到內心豐富,時間過得充實,精神因而飽滿,並且感覺時間過得也很快。如周國平所說的“豐富的安靜”。

我的良師益友雜文隨筆

我常常被書中的悲涼悽苦處境,跌宕起伏的環節,所感動,所感染,所共鳴。讀着,讀着,常常那些感人的情景,在腦海中久久的迴盪;常常就會淚流滿面。被作者的優秀的作品,優美的文字。所感染,所感動。我想:作者是在生活的淤泥中苦苦掙扎多久,在生活的澡澤中苦苦跋涉多久,在生活的風雨中苦苦摔打多久,最後純粹的一塵不染,才能寫出如此打動心絃,感人至深的好文章。

在北國寒冷的冬天,我常常臨窗讀書,寒冷的風從窗子吹進,不覺得寒冷,只是覺得飄着陣陣濃郁的墨香,陣陣馥郁的芳香。有多少書讀着,讀着,就愛不釋手,如若書中迸發着玉液瓊漿,使我深受感染,陶醉其中。我喜歡讀書,我熱愛讀書。但是,由於時間的關係,很遺憾,我沒有讀太多的書。

我在讀書中慢慢欣賞,在讀書中慢慢的品味,在讀書中慢慢領略文字的`內涵與哲理。在讀書中看世界;在讀書中覽風景;在讀書中聽鳥鳴;在讀書中聞古今。通過讀書才知道,書是我的良師益友。在讀書之後,覺得眼界開闊了許多。在讀書之後,覺得心裏明亮了許多。通過讀書之後,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通過讀書知道自己知識的貧瘠,通過讀書才知道自己讀的書太少了。

我是比較喜歡獨處的,原因是我喜歡讀書,人各有志,追求的也不一樣,各有各的活法,各活各的精彩。喜歡唱歌的,從唱歌中得到快樂。喜歡跳舞的,從跳舞中得到高雅。喜歡打牌的,從打牌中得到興趣。喜歡讀書的人,從讀書中拾益,從讀書中拾趣,從讀書中得到滿足,從讀書中得到快樂,從書中陶冶情操。牀前明月枕邊書,是我最喜歡的了。從讀書中忘記煩惱,從讀書中忘記憂愁,從讀書中忘記時間,從讀書中忘記年齡。

從不知道什麼是孤獨,什麼是寂寞。在孤中走進書中,在獨中欣賞文字,在寂寞時與文學大師談天,感到心情非常愉悅。

讀書是一種知識的積累;讀書是一種內涵的豐富;讀書是一種文化修養;讀書是一種素質的提高。

宋代皇帝趙恆,他留於後世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勸讀詩,比他當皇帝的名聲還要大,就作爲我這篇文章的結尾吧!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