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散文隨筆

小記散文隨筆1

她和他在一起七年。後來分開。他和一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子好了。她說她咽不下這口氣,打電話到女孩兒家,叫家長管孩子。她說:“我快瘋了,對他嚷‘咱倆不好了,我就得死!’我真自殺了,割腕了......但愛情過去了就是過去了,我感覺得到,他不屬於我了......”。

小記散文隨筆

這是雪小禪寫在《素心以蓮》裏的一個故事。看到女主人公打電話到女孩兒家、叫家長管孩子的時候,心裏這樣難過。是怎樣的無可奈何不知如何是好又是怎樣的在愛着這個人才會如此。

後來她遇見了一個人。對方向她求婚的時候她說:“我的心已經千瘡百孔了,我的缺陷太多,嫁給你太不公平。”她告訴他她曾經的七年之戀。他說:“我還有一顆完整的心,我能給你補好”。

後來。看到她說他把我的心縫好了,心裏這樣喜樂。

想起《白色婚禮》這部影片。女孩馬蒂爾何嘗不希望她愛上的這個人能夠寵她、信他、佑她。給自己保護與溫暖。一點點走出內心的顛沛流離。可是他愛她,愛的那樣自私。心裏也曾滿是責怪,可仔細一想其實是沒有對錯可言的 。

一直相信許多東西是有定數可言的。

不過是不該愛。不過是愛上。

小記散文隨筆2

六月十八日早上,“逗號戶外”一行二十八人按照既定方案,啓程前往桂東縣普樂鎮的齊雲山。由於我的手機故障沒有及時起牀,耽誤了大家一點時間,內疚中匆匆出門,許多必須的東西也忘記拿了……感謝同伴們的理解與等待。

據說湖南有6座海拔20xx米以上的山峯,去年我登上並穿越了位於炎陵的海拔第一高的酃峯(又名神農峯,海拔2212.5米)。齊雲峯據說是湖南第三高峯,海拔20xx.3米,登頂臨湘粵贛三省,常年雲霧繚繞,風景獨特。

下午三點多,走過約五公里崎嶇不平的道路,終於到達安營地——齊雲峯客棧。途中有點小插曲——一條長約2尺多的竹葉青蛇悠閒地遊走在路上,這可是位列在十大毒蛇中的厲害角色,把一些夥伴嚇得有點“花容失色”,心驚肉跳,有膽大的立即用手機把它拍了下來,有“吃貨”同伴居然開始在念叨怎麼吃它纔有味……與蛇“合影”完畢,膽子大、有愛心的同伴用登山杖把它“送”入山中,免得它傷人,也免得人吃了它。

未抵齊雲山營地,沿溪而上的五公里兩邊就給了我們許多的驚喜。山谷兩側峯巒形態各異,青黛濃淡不一,排列錯落有致,宛如一幅巨大的、極精美的水墨國畫;林中各種山鳥、夏蟬,啁啾婉轉,競相鳴唱,似乎在歡迎着這羣遠來的客人;溪流潺潺緩緩,穿梭于山石與樹林之間,大大小小的水潭星羅布;有眼尖的夥伴發現了對岸有紅豔欲滴的楊梅掛在稀疏的幾棵樹上,可惜幾番試探終不得越溪之徑,“吃貨”們終於體會到了什麼才叫“望梅止渴。

所謂“齊雲峯客棧”,條件出奇的簡陋,不說也罷。手機沒有信號,被逼進入無網世界,電話無法接通,朋友圈更無法發出,不過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們欣賞它所置身周邊的美景。對面齊雲峯山腰飛瀉而下的瀑布,氣勢宏偉絕對可以讓你立馬聯想起李白的著名詩句。齊雲峯上的雲霧在暮色中時如輕紗、時如羅裳、忽而如大幕……千姿百態,引發我們許多的遐想,只想着早點走進去,登上去一探究竟。安營紮寨之後,利用晚飯前的一點時間,快樂的夥伴們三五成羣的或戲水,或跳潭,或揣測着明天山上的遇見……輕鬆自在地享受着這難得的閒暇。

第二天早上6點半,全體收拾停當,輕裝向齊雲峯頂出發。不晴不雨,天公作美,心情大好。

每次戶外,領隊總是根據大家的情況把隊伍分成前中後三組,相互照應,漸次攀登,依次撤下,這次也不例外。只是我從以前的前鋒變爲後衛了。

甫一入山,即知道此山爲何叫齊雲山了:山在雲中,雲在山間,山齊雲高,雲隨山轉。儀態萬千,目不暇接。之前雖是聞名而來,可畢竟耳聽爲虛,身臨其境,方知此行不虛。

順着一條有點溼滑、有點陡峭的羊腸小道,大夥蜿蜒攀行,在樹林裏走了約一個半小時,到達高山草甸,正是野草茂盛的時節,漫山遍野的綠蔭煞是喜人,四顧視野開闊,在雲霧聚散之間,依稀可見遠處青山綿延不絕,在雲霧中競相鬥奇獻豔。不知何時就散落在草甸中的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石頭,點綴其間,又是妙趣一樁。擡頭遙望,草甸直通山頂。在草甸一陣盡情嬉戲,“搔首弄姿”,歡呼雀躍之後,隊伍慢慢走上山頂草甸。

雲,這時果然在山腰。一羣據說是江西人放養的黃牛正在悠閒地享用着肥美的“綠色食品”,資源豐富,也不愁有同伴爭食。衝頂的興奮與不斷涌現、變幻莫測的美景,讓大家在唏噓感嘆的同時,忙不迭地合影留念。齊雲峯,其實位於江西與湖南交界處,因此在山頂上的石碑分別有兩省的管理部門刻有銘文。愛“臭美”的戶外人各自尋找自認爲最佳的角度和背景擺着各種poss,人生動,景添色,好不愜意!值得一提的是,羣裏許多四十歲以下的同伴居然有點害怕那些可愛的黃牛,既想親近它們與之親密合影,又害怕被它們撩蹶子傷到,鬧出一點小狼狽,發生一點小尷尬也在情理之中,這可是有照片爲證的哦……又是一陣嬉鬧之後,大家稍事休息補充,開始下撤。

下撤途中,又見雲捲雲舒,雲波詭譎,遠山重重,陽光穿過雲隙,直射下來又是一番不同的景緻,讓我們完全忘卻了疲累,約七小時的行程,不知不覺間就結束了。

有同伴與我嘀咕:要是能去掉這些雲霧,能登高極目,一覽衆山小那就太好了,來一趟不能窺全貌,總感覺缺點什麼。我笑答:兄弟,按你所說,我們直接去泰山就好了啊,何必又來這裏呢?齊雲山,有人說它很美,我也說它很美,但肯定也有人認爲它很一般、很普通,都對?畢竟“各花入各眼”,蘿蔔白菜還各有所愛呢……我無法勉強別人愛上你的美,我也不能要求別人讚賞你的美,但我不能阻止自己發自內心、不可救藥的迷戀你。戶外,其實玩的是心情,玩的是氣氛,與合適的人在一起,有美好的心情,何處不是風景如畫?一腳踏兩省,極目閱三地(湘粵贛)這樣的經歷畢竟不是人人都會有的?

我鍾愛戶外,不單純爲了獵奇,爲了放鬆心情,而是我更喜歡在這種自然環境中默默地思考、排空 ,以期可能悟道而達到內心的成長,成熟。此次齊雲山之旅給我的感受就是:人,不可逆天,無法逆天,但順天,似乎不是很難吧?也應該不難吧?生命於我們,不過是一次旅程,隨心,可自然;拂意,盡添堵。所有的經歷都是生命中的必然,所有的經歷都是大自然的賜予,所有的經歷也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如盡情享受,開懷笑納?如此,釋然。

小記散文隨筆3

請讓雨一直下,一直下吧。把秋天淋溼後,我就坐在冬天的門檻等雪花。

——題記

整個秋天,南方都淅淅瀝瀝的,走到哪裏都是雨的影子。喜歡雨的,坐在閒庭下,看沒玩沒了的雨落,安靜得不像個樣子;不喜歡雨的,躲在屋裏玩着手機,在朋友圈發兩句牢騷。

秋,就這樣一點點深了。像我剛煮的陳年普洱,由淺及深,由清淡及厚重,一點點變得韻味十足。

這個秋天,我只做了三件事:聽雨,煮茶,寫字。

雨來得遲,或早,我必然早早煮上一壺茶放在那裏。雨落下的時候,我就坐在門前看雨。有時雨緩如簾,有時急如男人走路,一步一個水花,重而急促地砸下來,勢要把人的心緒驚擾得不安寧。於是,聽着聽着,心就亂了,文字也亂了陣腳。

亂了,就打傘去雨裏走一遭。穿着雲姐留下的長裙,撐着傘,在雨中漫步。我喜歡穿過那一條幽靜的小巷,翠綠的植物,被洗的乾淨明亮,地上有一兩片落葉,石臺階斑駁而安靜,幾顆老樹滄桑飽滿。雨點一遍遍敲過我的傘,站在原地,看着遼闊寂靜的雨,我安靜地說不出一句話。只有風,撩起我的裙角。

再回到屋下,茶已涼。煮開一壺水,重新續上。

清晨醒來。梳洗,塗上口紅,披着一頭溼漉的長髮,打着傘,出門。簽收快遞,把另一份快遞寄出去。

天空下着小雨,繞過兩條彎曲的小巷,走進一家快遞代收點。老闆娘正在看電視。我問:請問,這裏可以發快遞嗎?到遼寧的。

前幾日去西街,給老姐選了兩件飾品,另外兩盒菊花普洱,也給她送去。北方的冬天很冷,她喜歡喝咖啡,可是咖啡傷身,我寧願她喝一些普洱暖暖胃。

秋天就是這樣,毫無意外。我看着爬滿牆壁的那片綠,固執的原封不動的綠着。那條小路,每天有相同的人經過,然後,很自然的讓路。我還是很怕那隻淺棕色的大狗。每天,他的主人帶着它從小路經過,我總要站在欄邊不動,等它溫順的過去之後,回頭看它沒什麼動靜,再往前走。

給蝸牛打電話。我說,我想回北方了。他說,回來嫁人嗎?我在電話裏大笑。躺在牀上,看着天花板,斷斷續續地聊着。兩年多了,兩年,恍若一晃眼的功夫。在無錫相遇,雲姐取笑我們是小冤家,從第一眼見面,就開始鬥嘴,從廚房鬥到飯桌,從溜冰場鬥到夜市。他很會翻弄一些小玩意,隨便一張傳單或廢紙,他都能折出一隻小動物出來。

那一年夏天,我們三個在公園的溜冰場上。雲姐溜冰,我跟他坐在長椅上,看着來來往往穿着暴露的女孩,百無聊賴的聊女生的穿着,聊周杰倫,及他的音樂。遠方的天色暗下來,他折了一隻小狗給我。最後,忘記丟哪裏了。

之後,他去嘉興,我去麗水。再然後,他回北方,我繼續南漂。我們依舊單着,各自尋找着,能夠和自己走完這一生的那個人。

送雲姐離開那天,她把我在鄭州那年,買給她的長裙留給了我。那是那年最流行的款式,她喜歡追逐流行,而我喜歡舒適。之後,我經常穿着那條長裙,在雨天的小巷踱步,在晴朗的山裏行走。去不了的遠方,看不見的人,只能以這種方式想念。

而今,就這樣秋天了。一場場的雨,一片片的落葉,一個個神色匆忙的人,讓這個秋天,涼得陽光不敢進來。

我依舊煮上一壺茶,放一首喜歡的音樂,聽門前滴答滴答的雨落,安靜地寫字。有時,送快遞的年輕人,從門前騎車經過,喊一個人的名字。會喊:張先生,李先生,你的快遞。我總會莞爾回頭。不禁想到,以後我的先生,會是什麼姓氏。

這麼一想之後,馬上,又是很好笑地衝自己一笑。

茶,越喝越淡了,淡成了生活的味道;雨,越下越小,最後乾脆停了。地上一片潮溼,天空灰白成一幅簡筆素描。看着遠處的一朵烏雲,我知道,現在,別的城市一定也在下雨。

請讓雨一直下,一直下吧。把秋天淋溼後,我就坐在冬天的門檻等雪花。

小記散文隨筆4

每當自己不開心的時候,我會給自己泡上一杯咖啡,只放一塊糖,讓苦苦的味道久久地纏繞着味蕾,牽動着每一根神經。

初春,果然是一個多雨的日子,上午還明晃晃地刺眼,到下午一瞬間就變了,讓人猝不及防,就像是筆尖的墨水,散開了,暈開了。

天,又開始嗚咽,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寫些什麼。

是經歷了怎樣的痛苦?哭得那樣痛徹心扉,撕心裂肺,閃耀着雷泛着粉色的光芒,劃開了蒼穹,那張平和的臉似乎被刻上了一道疤,觸目驚心,讓人久久難以忘懷。雨,急速地涌下,霧濛濛的,如同風沙一般在地面上席捲着。

是什麼樣的悲傷,讓雲裏的靈魂哭得這樣泣不成聲呢?

父親最愛的花也被風颳倒了,我心疼地將它扶起,搬進屋裏。前段時間的向剛剛發了芽,還是安靜地在桌邊打量着這個世界,嫩綠的身軀,碧綠的幼葉像兩個大耳朵,它們好像在靜靜地聽着這個世界紛紛雜雜的聲音。

小小的芽兒,這個世界,是你所渴望來到的世界嗎?我想告訴你,無論在未來又怎樣的風雨,我都會一直保護你。

這是我給你的承諾,如同母親一般。

或許,當一個孩子降臨到世界,父母便會許下一個承諾,用無言的愛守護這一個生命,直到老去,死去……

不知道是不是雷聲太大了,驚醒了睡夢中的孩子,奶聲奶氣的哭泣聲時隱時現。“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這是小時候母親哄我入睡的歌謠,那時,每一個夢裏都有一個暖暖的春天和一份深沉的愛。

那是的我,在父親的肩頭建起了快樂的王國,小小的我總會被父親高高的舉起,放在肩上。

在他的肩上,我看到了整個世界。

那時,我不想長大。

如今,父親爲了工作而奔波,母親爲了家庭而操勞,對於我,除了學習和身體,他們就很少過問了。

爲什麼,長大了,卻感覺和他們越來越遠了。

感覺走了好遠好遠,回頭一看,他們卻遠在身後。我還是惶恐不安,開始害怕,蹲下來哭泣。因爲前面的路好黑,我會害怕,沒有人牽着我的手,我會摔倒。

其實,生活的恐怖不在於生活本身,而是未知。太多的未知,給了人們莫名的不安。生活就像是一條幽深的小巷,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寬敞,沒有多麼迷人的風景,沒有多麼鬨鬧的場景,卻是最有風韻的,彷彿沉澱了所有的歷史,在這裏,有最原始的厚重感和最本質的淳樸之感。

小巷有着它的平靜,也有着不一樣的精彩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你的對面會走來怎樣的人;也不會知道, 路的盡頭是誰在唱着歌,也不會知道,小巷的路口又會是怎樣的世界。

但是,突然有一天,小巷的路口擺上了一張牌子,寫着:大人禁止入內。

所以,你只能鬆開父母的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你發現,原本熟悉的小巷變得很長很長,看不見對面的人,聽不見誰在唱歌,小巷的路口變成了遙遠的光點,

這就是生活,但是無論你什麼時候轉身,只是父母都在你的身後。

這是一生最幸福的事情,因爲他們一直都在。

我是如此幸運,可以擁有最完整最真實最動人的愛。

未來,有很多未知的可怕,但是記住手心的餘溫。

世界之大,每一個生命都是如此幸運。

小記散文隨筆5  你總說我不懂你,你又何嘗懂過我。每次我們聊天,就一個話題我本來只有幾句話要說的,你總是會在中間重重的突兀的打斷我不要我說,然後我心裏就覺得不舒服了,有時候其實我只是要告訴你一個事實並不是要去說你什麼,可是你每次都是這樣:覺得我好像在指責你,然後你就急了,脾氣就上來了,你知不知道,你每次這樣,我心裏該有多麼難堪,就站在大街上你就直接發飆了…其實對於你所講的事情,我也可以不發表任何意見,只是靜靜的聽着,但是你有時候爲一件事糾結好久,其實每次我都是說的同樣的話,還舉了同樣的例子,可是你就從來沒有聽進去過…  不要每次都拿你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就沒有資格來評論我這樣的話來當幌子…要知道我們是一類人,就算經歷不同,但是道理是一樣的。而且你能找到經歷完全一模一樣的人嗎?你不能,只能說是因某樣類似的經歷而有了相同的感悟而已。  還有,也許你不記得你以前批評過我對於我不喜歡的追求者的態度,說我這樣很難交到朋友…其實我今天想說的是:你這樣的交友態度並沒有不對,只是找一個你不喜歡的追求者借錢就是你的不對了。  我只是要告誡你,以後要吃一塹長一智。  我知道你覺得讓人當面指出你的錯誤,你會惱怒。可是朋友之間並不總是認同。還會有不同的觀念啊…我從來不強求你要跟我一樣去看淡一些事情,只是當我看到你爲一件事這麼苦惱之後心裏也很着急啊…  記住一點,要學會去理解不同的意見,可以不接受,而不是一聽到別人說出不同的意見之後就惱怒…其實我有時候會犯關心則亂的毛病,你是第二個讓我覺得我自己管的有點多的人,而且讓我覺得跟你聊天很累,有時候又會很難堪。  你或許會覺得我有時候很囉嗦,很煩。其實我以前蠻喜歡跟你聊天的,因爲你讓我不開闊的心變得開闊,讓我懂得一些以前我根本就不可能接觸到的道理,可是現在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跟你聊天了,因爲每次聊天,你總是會粗暴的打斷我。有時候我在想,你是不是覺得我說的話從來就沒有道理可言,所以你從來就不願意聽進去,甚至都不想聽我說。  只是你要記住一點,如果這個人不是你,我一句話都不會說,連聽都不會聽的…當然,如果你覺得我管的太多,以後我不再管你就是了。  我也不是個沒心沒肺的人,我也有自己會很心煩的事。  可是我會學着去把自己想要做到的事分類:目前可以通過努力去做到的事;目前辦不到的事。然後就一心一意的去一件一件的完成…小記散文隨筆6

一些註定要遇見的,自會在某個拐角遇見。有怨的,有仇的,有恨的,有愛的。遇見後,會怎麼走,也自有定數。天地本就混沌,人間豈有圓滿的清明?能一笑泯了前世的恩仇的,自然是好。只是,世間的事,哪有那麼輕易就了了的呢?

多少年後,我們都將相擁相擠,在一塊,親親密密,化爲泥土,化爲沙粒。那時,我們誰還會有恨呢?誰還會有慾望呢?我們都只不過是泥土上的一顆種子,收得多少,全靠個人的造化。怨不得別人。等到我們生命裏所有茬的莊稼都收割淨,我們的氣數也就進入秋季,進入寒冬,開始向黃土靠攏了。能夠於紅塵中遇見,即是緣,何必苛求呢?何必要去爭求我們這一生收穫太少,你掠奪了我,我被你侵襲了呢?

一杯清茶的緣份,也是值得珍惜的。我們終歸是在一起喝過一杯清茶的。說不定斯時,也有鳥語,也有花香,也有流泉。芳草萋萋,綠樹婆娑。眸子裏會有藍天,有白雲,有淺淺的笑意。這就夠了。清茶過後,能繼續同行的,牽着手,便如此同行下去。兩個人,走坎坷的路,邊走邊唱,不寂寞。不能夠繼續同行的,說一聲珍重,道一聲再見,揮揮手,從此一別經年,或永不再見,但花的清芬自會留存在心底。便是走了一程,再決定分手的,也不應有恨有怨。更應該值得珍惜。這一路走來,我們看過多少花落花開,聽過多少鳥啼流泉啊。爲何要怨恨交加?爲何要將所有的絲絲縷縷全部扯斷,扯得鮮血淋漓,骨頭零散了去?緣份自是天定,是玄妙的,不可強求。

有的人,初次見面,便如同至交,像是交了幾世的知己。即便在以後的歲月裏很少相見,骨子裏也會有一種想念,也會時時於某個清晨或夜晚,憶起那乾淨而透明的時光。這是奇妙的。有的人僅僅通過網絡文字互相交往,也會有相見恨晚之感。這也不能不歸結於緣份。而有的人,相交數年,也無話可談,甚至內心裏滲透冰冷與厭惡。這隻能說他們無緣相處。有的人,交往初始時,山也清朗,水也清朗,過了一段時間,就沉積了落葉與泥沙,互相埋怨指責,甚至惡語相向,成爲死敵的,也有。這也還是造化的功夫不夠吧?

一直走,一直走。我不知道我要到哪裏去。只是沿着這條環城公路,就這麼毫無目的地走着。微風不時送來野草的清香與鳥兒的啼鳴。空氣中流動着一種泥土的味道。

或許,我一直都在試圖尋找什麼吧?

路過農人的莊稼地。莊稼地裏有碧綠的菜蔬。只是,炊煙沒有,被山遮住了。便是能看見炊煙,也只是稀薄的幾縷。許多泥瓦房子,也逐漸在改造了。它們都在長成高樓。我想:炊煙,會日漸地稀薄了。我並不想去惆悵。真的。這都是大勢所趨。是進步。只是,我真的惆悵。以前是踩着泥土路。而現在是石子路,每一步,都沙沙地響着。過段時間,一定會變成水泥路或柏油路的。一直鋪向天邊。可能通不向田園吧,若干年後。

我甚至看見一對情侶,在菜地裏,牽着手嬉戲。他們也一定是愛着這一份清靜的吧?許多年後,當青澀褪淨,不知他們是否還會想起,曾經的這段光陰?不時有他們的打鬧聲傳來,真的是很悅耳的。只是,這樣的歡鬧,好像離我遠了些。或許,我老了吧?

山上,到處是挖土機挖掘的痕跡,露出山體蒼黃的腹部。它們很快都會變成一幢又一幢的樓房的。今年清明節,我們便是沿着這些機耕路走着的。墳就在路的上方,基本不用爬山的。或許,這些墳地也會很快消失吧?我們家的墳地已經遷過一次了。野花野草的氣味好像也在走遠。麥笛聽不着了,早就聽不着了。吹笛的人,早已流落到異鄉。打豬草的女孩也不見了,她們匯入了城市的血液。

我一直摘着些細小的白花,在手裏攥着,像攥着我的童年。我甚至想牽着一隻手。只是,陪伴我的只有風,只有野外的氣息,間或幾聲蛙鼓,幾聲蟲鳴,和逐慚黯淡下來的夜色。手臂常常要試圖去挎住什麼。這挺滑稽的。當夜色完全披蓋下來時,我也就慢慢地往回趕了。我溶入不了夜色,我沒有翅膀,我不能用我黑色的眼睛找到一些黑色裏的光明。我也不是蘆葦,我不能像蘆葦那樣去呼吸夜的靈氣,我更不能像蘆葦那樣去思想。我必須回去,我不能讓家人着急。

小記散文隨筆7

說是菜園,其實是校園裏一片閒置的土地,由於還未打成操場,長滿了肆無忌憚的野草,大有佔領整個操場之勢。閒着也是閒着,某一日老師們忽然心血來潮,開始打起它的主意,準備讓它派上用場,爲清貧的老師們作點貢獻。

老師們經過多次激烈討論後,一致同意種上一些蔬菜之類的作物,甚至建議種上一些小花、小草。說是菜園又是花園,既滿足了腸胃的需求,又讓視覺得到了美的享受,何樂而不爲?主意一定,大家說幹就幹,你一片我一塊地把空地給瓜分完了。

可是要把荒地改造成菜園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滿地雜草叢生,到處亂磚碎石,且被人畜踩踏得非常堅硬。看來不花點兒工夫是不可能夢想成真。老師們七手八腳地先將雜物清理乾淨,然後再去清除雜草。說起容易做起難,大家可沒少花工夫,沒少流汗水。隨着鋤頭在手中上下舞動,新鮮的泥土在眼前一層層鋪開,聞着泥土的芳香,做着收穫的夢想,所有的勞累都變得微不足道,幹勁越來越大、信心越來越足。經過幾天的努力,土塊終於被平整出來了。面對初具規模的菜園,滿腦子想的都是勞動最光榮,成就感也就撲面而來。

一年之計在於春。暮春時節,要播種了。大家到學校旁的老鄉家借來牛和犁,準備翻土。可是不知爲什麼,那牛總是不聽使喚,滿地亂跑。我們只好分工協作:一個在前面牽牛,一個在後面掌犁。可還是不輕鬆,其結果,土未犁完,犁卻被拉斷了。好在樸實的老鄉說什麼也不要我們賠償,要不就折本了。剩下的,再也不敢勞駕那代表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的老黃牛了,大家只好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鋤頭一鋤一鋤地挖完。這時候,學生們從家裏給送來了秧苗,有辣椒、茄子、黃瓜、西紅柿等,看見老師笨手笨腳的樣子,學生們幫着給種了。一週過後,菜園看起來倒是像模像樣了。

大家鬆了口氣,這才感受到勞動不是件容易的活兒。的確不假,春暖花開的季節,要趕時間鬆土、下種、施肥、除草,每道農活都不敢掉以輕心,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前功盡棄。就拿栽種洋芋來說吧,種子下土了,每天往土裏跑,就希望哪天眼前一亮,看到自己的傑作。可是望穿秋水,也看不見一丁點兒。實在等不及了,就悄悄用手剖開泥土看過究竟,一看,只見種子已經長出了白白胖胖的嫩芽。於是趕緊蓋好土,怕別人看見泄露天機似的。從此心裏就踏實多了,只等它破土而出的那一天。果然不出所料,一場春雨過後,從泥土裏羞羞答答地冒出許多又綠又嫩的新芽。這些新芽,就像剛出生的嬰兒,白白胖胖,充滿了生機活力,一天一個樣。老師們心裏竊喜,茶餘飯後便來到菜園,這塊瞧瞧,那塊望望,評頭論足,誰的長勢棒,誰的氣色好。

從此,大家有了一份牽掛。每天都要溜到菜園,看看是不是又長高了,或者有什麼驚喜發現。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每每望着似火的驕陽,大家就忙着給菜園澆水,還抽空給菜園鬆土、施肥、除草。爲了更好地伺候這些寶貝,我們還特意向經驗豐富的老鄉學習本領,一經點撥,終於懂得了怎樣鬆土、施肥、除草的常識。不學不知道,真沒想到這裏面還有不少學問呢。嘴上不說,心裏卻對他們佩服不已,同時也爲自己生於農村,長於農村而不知稼穡感到一絲絲羞愧。

盛夏到來的時候,菜園裏雖然沒種上花草,倒是開了不少的野花,與各種蔬菜的花朵相映成趣,吸引了許多蜂蝶在花兒上翩翩起舞,這又成爲校園一景,讓人彷彿置身於花園,但這是真真切切的菜園。這時候,拿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菜園邊躺下,品讀美麗的文字,呼吸清香的空氣,享受這份難得的閒適,的確是一件幸福的事兒。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每當三五好友光臨,不用再到鄰居家找菜,也不用擔心沒有好菜而感到愧對好友,只須跑到菜園裏,不一會兒就有了收穫,裝了滿滿一籃,有洋芋、辣椒、茄子、黃瓜、西紅柿等等,大家三下五除二就備齊了幾個菜,然後圍坐在小小的宿舍裏,品着小酒,嘗着小菜,敘着舊情,箇中滋味不足與外人道也。不過我想,好友因我的真情而快樂,我因能夠用自己的雙手給好友帶來快樂而快樂,此乃人生之一大樂事也。(陳忠友)

小記散文隨筆8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已經記不清了,浮山漸漸成爲我生活中的一部分,閒暇時爬爬浮山,也是不錯的鍛鍊身體方式;沒事時坐在辦公室裏看着浮山發呆,也是上佳的活動心情的辦法。在教室裏、辦公室裏,一擡頭,浮山就撲進眼中。既不蒼茫也不巍峨的浮山,卻是那樣親切地每天出現在眼前,讓你心中感到那麼實在、踏實。有那麼一天,在教室裏,我講到了青島,講到了青島文化,就那麼無意間、不經意地擡了下頭,心中怦然心動,哦,浮山,這應該就是心中的浮山……

沿浮山西側挺進,置身於山野之間,你感受到的首先是山的自然、清新、質樸。綠鬆、黃櫨、紅楓點綴着浮山,溝溝壑壑,青翠可愛,或睛天碧日,或浮雲繚繞,大海成爲相得益彰的映照,更加顯出靚麗動人的姿態。浮山少古蹟,因而她更趨自然;浮山未開發,所以她更爲質樸、可愛。浮山溝澗之間的無數泉眼,汩汩流動着地底的清水。清早進山打水的人們,享受的是山裏的空氣、泉裏的水,感動的是與浮山交流的情感對話。每每遇到進山打水者,看到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生活的享受,寫着親近自然的心滿意足。

經過一段崎嶇蜿蜒的山路,漸登漸高的浮山讓你不覺產生登高俯視青島全貌的空闊感和遼遠感。你可能會因登高而氣喘吁吁,也可能會因爲小路難走而心生倦意,但爬上一個山坡,你轉身俯視時,心就開闊了、放鬆了。面前的那些山頭,你就會躍躍欲試,興奮的心情豁然而出。浮山不是高山,只有海拔不到400米,但浮山從海邊拔地而起,雄奇之勢與碧波盪漾的黃海形成恰到好處的映襯。站在浮山頂上的某個山峯、崖壁或奇形石上,你都會產生■受天風,衣袂飄然,領受抖落衣襟凡塵的灑脫的感受。那裏沒有名人的題字,沒有命名,沒有石刻,你無法在浮山上找到浮山歷史演變的滄桑,只有那些遊人的即興之作,塗鴉着浮山的素面朝天。不知何人塗寫在峭壁上一首《浮山行(其一)》絕句,雖然風雨浸蝕得字跡有些模糊,但可以從中看到一點遊人的雅興:“滄桑無語幾經年,青翠依舊十里山,淨土一杯今安在,滿目斜陽映杜鵑。”我不知道作者是否當年在浮山有留下過什麼故事,也不知道他是否重遊浮山有感而發,些許的滄桑感與浮山的質樸恰好構成了映襯,斑駁的字跡與岩石融爲一體,古樸中透着些原始的意味。

浮山不高,也無神仙之類的傳說。荒山野嶺,雜樹橫生,片片紅葉,叢叢茅草,着實讓人感覺有些荒蕪和雜亂。浮山腳下有庵,卻叫“荒草菴”,既無盛名,也無人關注,而一個“荒”字卻還原了浮山的本色。不過,浮山上的“雲洞”讓人產生了許多想象。站在洞前,看着洞內修煉者曾經用過的簡單用具,洞壁上的佛像,以及洞前善男信女們許願並系在樹上的紅綢,你會想象起修煉者的模樣,感受着佛家的哲學人生。現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爲性全先生題寫的對聯刻在洞門兩側:“蘚崖直上飛雙屐,雲洞前頭岸幅巾”。因爲缺少文字記載,我們不知道這幅門聯,是否就是爲洞中主人專門題寫的。當然,蔡元培幾次來到青島,與青島結下了各種緣份,也許是某一天與某位高僧暢談之後題寫了這幅對聯。這成爲我們想象浮山的一點緣由。回頭再看,雲洞也是如此清明、乾淨,如同浮山一樣,不求功名,只願本真的存在,在鬧市之側,尋一塊靜然之地,參悟人生的要義。

站在浮山上,無需登高望遠,便有胸納千溝萬壑,目極大海遼遠之感。向東遠望,拔地而起的嶗山越發讓人覺得蒼茫有力;向西看去,湛山一脈,從城市的中心蜿蜒而來。看看這樣的山脈、人脈和文脈,我突然想到,我們常常將浮山視爲嶗山的餘脈,從地理學上說可能是如此,但我們如果從小魚山、太平山、湛山、浮山、午山最後到嶗山,這一脈山嶺從西向東,從低到高,逐漸拔起,形成了嶗山獨特的魅力。因而,我更願意把浮山看作青島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中轉站,從小魚山開始,現代大學教育和城市文化,已經凝聚爲一種精神貫通於城市的街道小巷、角角落落,文化的脈絡已經形成,經由太平山、湛山,逐漸提升着這種精神,到浮山這裏,城市的人文與海山的自然形態結合在一起,文明的浮躁與自然的原生態發生了碰撞,青島文化的血脈得到了新的承傳,浮山因爲一所大學創建而與青島對接起來,向東延伸,經過午山等山脈的傳承,一點點提起了山的氣勢,聚集而成嶗山之雄奇。在這其中既有本土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也有來自於異域的基督教文化,既有現代城市文化,也有本色本土的鄉土文化,種種文化,串聯起了青島文化的獨特風格。

環視浮山,座座山峯連成所謂“浮山九點”,這真是再恰當不過形象描繪了,山頂拔起的九個連成一片的“點”,層層疊疊、纏纏綿綿、綿延不斷。如果不是親身攀登,你可能體驗不到“九點”之挺拔險峻之勢,也不會有乘風浮雲、海山如畫的感受。這時,你纔會真切地感受到沒有故事、沒有傳說、沒有記載、沒有歷史的浮山,正是你心目中值得期待、值得記憶的山,你可能會由此聯想到一位詩人的詩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小記散文隨筆9

真正出乎意料的是,養了7年的龍血樹居然在驕陽似火的八月開花了!花朵一嘟嚕一嘟嚕的,六片嬌柔細嫩的鵝黃色花瓣努力地舒展着,彷彿吹彈可破。六莖赤紅的花蕊環伺着中間的一莖,各自頂着一粒黃色的粉冠驕傲地挺立着。花朵夜綻而晝合,極小心、極謹慎,如羞怯一笑、繼而又頷首低眉的村女,美得讓人唏噓,讓人不敢有輕慢褻瀆之念。

說來慚愧,知道她的名字也是剛纔的事情。

種這株龍血樹至今已有7年,說是種,其實這7年來,她居於陽臺一隅,如棄兒一般。當時連盆帶回家共有三株,身高皆10餘釐米,攜手並肩,如孿生仨胞,枝繁葉茂,綠意盎然。後來也許是共生環境過於促狹,一鉢之土不足以三株分享,也是物競天擇,強者生存,其中兩株體弱者先後夭折,遺一支獨存。存活者竟意氣風發,枝幹益粗,長葉益密,臨欄踞於陽臺一側,俯瞰其餘植株,居然有飄然搖曳之姿、獨領風騷之意。然而,因爲其他兩株的夭折,讓我感覺她有謀殺之嫌,始終對她喜歡不起來。

數年來,我始終嫌棄乃至於有些厭惡她。長時間的不澆水施肥,以至於盆土長期結板乾裂,枝幹也慢慢地皸裂,表皮的裂口如一張張空洞而焦渴的大嘴,絕望地喘息着。葉子佈滿積塵,無精打采地耷拉着,如垂頭喪氣的暮年的老嫗。偶有從根底或枝幹上探頭探腦的嫩芽,也被我刀削斧斫,以致留下銅錢大小的黑色的疤痕和醜陋的結瘤。其間數次還差點被我連根拔起,意欲除之而後快。

然而,就在前兩天,她居然從枝幹的中心慢慢地抽出細細的一支,彎彎曲曲地,倔強地向空中延伸。像一隻手,從樹心裏伸出的一隻手,不屈不撓地向空中伸展。像胎兒的手臂發育出手指一般,細枝上又分出無數的細枝,每一支細枝上結滿了米粒般大小的苞子,一串一串的,趁夜,靜靜地綻放出不易察覺的花朵,隱隱地散發出淡雅的似有若無的清香。天明之後,花瓣又悄悄地閉合,好像什麼也沒發生過。

今晚,夜已深,妻兒已熟睡於室內。獨自坐在陽臺上,守着這一株滿身傷痕而不計前嫌、用生命爲我奉獻着純潔如霜的笑靨的'龍血樹,我想起了逝去的雙親,曾經自己也施與他們多少無端的傷害,他們何曾不如此一生無怨無悔、默默地奉獻着。想着想着,不禁羞愧不已,悲從中來。

小記散文隨筆10

曾幾何時我也是一位酷愛買書的,家裏書房書架上排列着只百八十本書籍,尤其以散文書籍爲主。在我的心田裏也有一個小小的慾望就是滿足一下自己的文學夢。慚愧啊區區幾十本書也敢在簡書裏曬啊。

在我上國小五六年級的時候老師發給我們一本自己村上的作家蔣坤元的第一本散文籍夢裏水鄉,簡直是如獲至寶啊,因爲夢裏水鄉是我第一本課外書。他寫的散文都是樸實無華我們農村裏喜聞樂見的事,頗受我們國小生的喜愛。那時候老師經常要我們學習蔣坤元的寫作熱情,熱愛讀書熱愛寫作。經常要求我們把他的散文當作我們寫作文的範文來寫。

在夢裏水鄉里有一篇短文小記寫的是他大年七年級原本要去走親戚留吃飯的,不知一個人興致勃勃地跑到新華書店買去了,而且一擲千元成捆成捆的書買往家裏。自從讀了這一篇散文對我心裏深有感觸,萌生了對買書的樂趣。雖然我那時候還是個國小生更沒有經濟來源購買心愛的書,他的好幾本散文書籍我都從人家那裏得來的,買書就在我幼小的心裏就萌生開來了。

自從我二十歲開始上班打工賺錢了有一定的經濟來源了就開始買書了,卻還記得我用自己的工資買的第一本書就是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鬆的自傳體痛並快樂着,白巖鬆以他特有的主持人風格來講述他的人生經歷。

自那以後我對買書的熱情可謂一發不可收始散文小說傳記都愛買來看看,雖然我談不上讀萬卷書,走萬里,藏萬冊書。一時間一頭熱酷愛買書,總愛往觀前街的新華書店閒逛逛,如有一兩本愛不釋手的書就會毫不猶豫買下來,而且特意辦了張會員卡以便優惠購書。

我愛買書有一個小故事小插曲。那是07年的金秋十月,在秋高氣爽沁人心脾的季節裏我和媽媽來到觀前街玄妙觀燒香拜佛,拜完佛後才十一點不到,我和媽媽就在觀前街上閒逛逛,當逛到新華書店門口時裏面散發着的書香墨味使人挪不動腳步了,我對媽媽說你在門口稍等個十來分鐘我去買本書就出來。

一進書店有席地而坐靜下心來慢慢翻閱的,也有站立在書架旁邊隨手翻閱起來。我在沉浸在書的海洋裏遨遊,每一本書都讓我難以取捨,恨不得全部把書買下來。有一本中國作家協會主席鐵凝的散文隨筆從夢想出發映入眼簾。從夢想出發,從文字開始,我的夢想不就是寫點文字來寄託我的精神思想嘛。

等我愉快的手捧着還散發着墨香味的心愛書籍走出書店時媽媽卻一時半會找不到了,東找西找急出一身汗來,心急如焚的我該怎麼辦,她又沒有手機。在觀前街上急找了小半圈終於在一家專賣店裏找到了,差點哭出來的我對媽媽講叫不要亂走這麼多人走丟了怎麼辦。但是都怪我自己誰讓我一時興起丟下媽媽去書店買書的呢。

雖然我不會一下子買很多書,我會慢慢的有空閒時候往書店添置我心愛的書籍,而且我有一個小小的習慣會在買來的每一本書的扉頁上籤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

那些文學大家把自己置身於四壁散發出書香味的心愛書房裏,彷彿在書的海洋裏汲取能量。

前些年新房裝修我特意叫木匠師傅在書房間靠南牆做靠壁書架,也讓我那些爲數不多的心愛書籍有個安家容身之處。女兒說這書架上做的這麼漂亮我買好多書把書架排的滿滿的都是我愛看的書。

是啊!我大女兒也愛看書愛買書,跟我一樣養成嗜書如命的習慣。只是我現在很少去書店實體店買書,偶爾也會在淘寶上淘上幾本物廉價美的散文書來看看。

書是看不完的,也是買不完的。只是在看書買書途中豐富我的精神世界。如果把我看書買書寫字的唯一愛好被無情的剝奪的話,那我在這世界還有什麼愛好樂趣可言呢?

小記散文隨筆11

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昔日上山擔柴時的經歷。

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我們這一帶住在淺山腳下的農村人,做飯全靠燒柴,而淺山被我們平日裏割草積肥開荒種地早已搞得光禿禿的,要想打柴就得到幾十裏以外的深山老林裏去挑。

擔柴可是個力氣活,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幹得了的,年老體弱的空身跑一趟也也累得骨頭散了架,得身強力壯才行。

擔柴多在嚴冬與初春。那時秋葉已落春芽未萌,柴木水分少;蛇蟲蟄伏,危險少 ;天寒地凍,農活少,生產隊裏好請假。

那時候我十八九歲,星期天或者假期從學校回到山村,爲減輕家裏的負擔,便欣然加入了這季節性的挑柴大軍。

清晨,天剛矇矇亮我就起了身,吃過母親早已爲我做好的飯菜,揣上兩個玉米麪窩頭,扛着桑木扁擔帶着皮繩斧頭,和幾個同伴說笑着就向深山進發。

山路蜿蜒崎嶇凹凸不平,三十多里路就耗去了三個多小時的工夫。好不容易纔到了打柴的地方,我們得先從山頂下到溝底,再到原始老林裏砍伐乾枯的樹枝。我們一般不砍伐活的樹木,這倒不是我們當時環保意識有多麼高,而是因爲乾枯的樹枝沒有什麼水分,能夠多挑回去一些。砍柴並不像詩人說的那樣浪漫和詩意,可費勁了。坡地上長滿油莎草,溼滑溼滑的,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輕則摔痛屁股,重則扎破衣裳弄傷皮膚。我們就這樣小心翼翼地在這溼滑的林地裏尋尋覓覓,直到太陽偏西人影東移,才能夠砍拾夠要挑的柴。

這時候我們還不能夠休息,得趕緊把這些柴分成大體相等的兩捆,分別用藤條束緊,然後找準每一捆的重心所在把扁擔扎進去,再用皮繩把柴捆與扁擔緊緊固定在一起。我們把這道工序叫做關擔。這可是個技術活,找不準柴捆的重心,柴擔就不能平衡,挑起來就費勁;扁擔與柴捆固定不緊,不能成爲一體,鬆鬆垮垮的,那在山路上更是寸步難行。

整理好柴擔之後我們便挑着向山頂挺進。坡陡路滑,步步驚魂,一不小心就可能滾到坡底,我們只好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往山上挪。我們得一手把着扁擔,一手輕輕地前後擺動保持平衡。沉重的擔子壓在肩上,呼呼地喘着粗氣,額頭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流,每往上挪一步都像登天一樣難。小路又陡又窄,不容你停步歇肩,只能一步一步往上挺,這時我才真正知道了什麼是“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死向前”。我咬着牙,喘着氣,默唸着毛主席語錄“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不停地往上挪着挪着,感覺着過了好長好長時間才終於爬上山頂。放下擔子,我像死屍一般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任山風吹拂汗溼的頭髮和衣服,甭提有多舒服。

上到了山頂就等於闖過了鬼門關,後面的路雖然還很長,但比起剛纔那段來說簡直就是康莊大道了。緩過了勁,我們爬起來挑着擔子往回走。這時候我們不再擔心腳下的路,雖然仍是一手把着扁擔,但另一隻手臂卻可以自如地擺動,腳步也輕快了許多。扁擔兩頭的柴捆隨着我們的步點一上一下地顫悠着,同伴中有人竟唱起了《扁擔謠》“桑木扁擔兩頭軟,挑着擔子上了山;桑木扁擔兩頭挺,挑着擔子快如風;桑木扁擔兩頭翹,寧挑擔子不坐轎……”歌聲中白雲朵朵頭上過,年輕的朋友在一起,真的比什麼都快樂。

《扁擔謠》雖然唱出來莊稼人的豪氣,但百十斤重的擔子卻是實實在在壓在肩膀上的,何況是幾十裏的山路,不可能一口氣挑到家。於是,我們在走了一段之後便會停下來歇歇肩,補充補充能量。大家拿出棒子麪窩頭,艱難地啃起來。窩頭凍得成了邦邦硬的冰疙瘩,喉嚨又幹得直冒火,好不容易用牙齒磨下的一點窩頭屑又很難嚥下去,沒辦法,爲了有足夠的氣力走完回家的路,只能一點一點地啃,一點一點地咽。要是歇肩的地方有水泉,那就不管手乾淨不乾淨捧起來喝個夠,只可惜這樣的山泉一路上只有一兩處。

同伴們都是挑柴的行家裏手,我一個在校的中學生,身單力薄的,沒法和他們比,頭一次上山就狼狽不堪。我砍柴慢,關擔技術不過關,走不幾步擔子兩頭的柴捆就歪斜了,得重新捆紮。擔子重,肩膀疼,腰痠腿軟走不動,害得大家走走等等。我看着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催他們趕緊走,不要等我。同伴們在我再三催促下走了,我就這樣三步一歇五步一停地往家挪。到了距離村子還有六七裏的吊坡水庫壩頭時,我的柴捆不幸又鬆了,扁擔跟着一翻我便癱倒地上。我像剛剛被人從水庫撈出來似的,渾身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牢牢貼在身上,骨頭也痠疼痠疼的散了一地,怎麼也爬不起來。這時候,天早黑了,四周黑漆漆伸手不見五指,山峪裏的冷風嗖嗖地颳着,風聲裏似乎還有什麼動物的窸窸窣窣聲,令人毛骨悚然。但我就這麼躺着,即使來的是一隻三天沒有得到食物的狼,我也不會跑的。但半個時辰過去了,狼終竟沒有出現,我似乎又有了一點力氣,於是便掙扎起來整理好柴擔,一瘸一拐地上路。

就這麼走啊走啊,忽然夜空裏傳來了父母焦急的呼喚聲……

後來,我成了這條山路上的常客。

再後來,我們這一帶成了豫西地區出了名的蘋果之鄉。每年冬季果樹修剪下來的果樹枝條,在果園旁邊堆得像座山,一年到頭做飯根本用不完,再也沒有人們上山挑柴了。再後來,爲了環保,我們用上了沼氣和液化氣,用上了電磁爐,挑柴的扁擔上落滿了厚厚的塵土……

早已退休的扁擔默默地靠在牆角,往來的燕子停在它旁邊呢喃,似乎在說:如今富裕了,但那股艱苦奮鬥的精氣神可不能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