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棄憂鬱美文欣賞

一本本的安妮寶貝、饒雪漫在校園裏橫行;當在寫作文的時候開始習慣性的加上幾句無中生有的哀愁;當朋友第一次向我提出“藍色憂鬱文字”這個名詞時,我開始意識到:我們的青春正在被憂鬱所吞噬。

拋棄憂鬱美文欣賞

最近一直在讀《貝多芬傳》。真叫人感慨不已。命運怎麼忍心將這麼多的苦難加於一個人身上。貧窮是不要說的了。還有疾病。這個“惡魔”十分執著着不肯放鬆,從出生到逝世,一刻也未曾放鬆。但貝多芬也不是那種輕易服輸的人,他的目光永遠是那麼頑強。音樂就是他戰鬥的武器。他的音樂中,沒有“藍色憂鬱音樂”。他用音樂築造着一個他一個人的世界。那裏有健康、幸福、還有愛情。

如果說他這麼能夠忍受苦難,是因爲他是一個沒有正常感情的人。那就大錯特錯了。他曾寫過一封沒有日期的信:

“我的天使,我的一切,我的我……我愛你,像你的愛我一樣,但還要強得多……你的愛使我同時成爲最幸福和最苦惱的人。——愛我呀!——今天,——昨天,——多少熱烈的憧憬,多少眼淚對你,——你,——你,——我的生命——我的一切!”

他熱愛生活,渴望愛情。但是同樣愛情也將他遺棄了。即使如此,他的樂曲還是沒有一支是寫憂鬱的。明澈如水的《第一交響曲》反映着一種年青人的天真。《第四交響曲》反映出他對愛情的熱情……

貝多芬他天性是快樂的,他渴望快樂。貝多芬的一生受着衆多的苦難,我們所受到的又有他的多少分之一呢?這麼多的苦難都要貝多芬憂鬱,他仍然嚮往着快樂。我們沒有受到什麼苦難,卻偏偏自己去尋找憂鬱。

在動盪的年代,人們選擇麻木,將自己封鎖。因爲只有麻木才能讓他們減少痛苦,減少對現實的埋怨。而現在,人民生活安康,生活的問題又不由我們擔心,強大的情感空虛壓迫着我們的神經。我們空虛,我們就容易被一些無中生有的藍色憂鬱所左右。

我曾經對朋友說過:偉人的出現是一代代的,我們這一代都將成爲有用的.人。以前講這句話時,也就是吹吹牛皮。我們的未來還是沒有決定,誰又能夠說得準呢?但現在這牛皮也吹得有點底氣不足了。偉人的出現的確是一代代的,因爲他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的。但我們現在,我的憂鬱影響你,你的憂鬱又影響我。一個個的都憂鬱了,我不知道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一個文人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一個魯迅拯救了中國這隻病雞。而現在的文人,大文人,小文人整天都是哀聲嘆氣,多愁善感,憂來鬱去。我不知道這隻剛剛纔好了一點的病雞將會怎樣!而我也不知道我們國傢什麼命運。

不知道,是假的。只是不願意去想及罷了。

趨着我還沒有完全被憂鬱所攻佔,我用盡我全身的力氣發出一聲呼籲:

拋棄憂鬱文字吧!拋棄憂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