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爲什麼能上北大讀書筆記範例

  我爲什麼能上北大讀書筆記篇一:《站着上北大》讀後感

《站着上北大》這本書其實我以前都不知道他的,只是在圖書館無聊時偶然間發現的,因爲本人那時想要學習了所以想着這本勵志書可能會對我有用吧,就借回來了,剛開始只是偶爾看一點,不過我發現越看我越想往下看。

我爲什麼能上北大讀書筆記範例

書皮上就是一張很感人的圖片,主人公甘相偉穿着保安服像尺子一樣站在北大門口。甘相偉的家庭很不好,他出生五年後父親就死了,之後他母親的精神也到了邊緣差一點崩潰。但因爲兩個孩子堅持了下來。而一個家庭失去了頂樑柱考一個女人又怎麼能支撐呢?這時他的三爹不顧自己已經訂婚,毅然決定來照顧他們。甘相偉小時候學習很好,但因爲高二時退學一段時間又加上大學聯考失利,沒有考上夢寐以求的北大,就在一個不太好的學校學習了法律。他沒有以挫折失敗爲理由藉口放棄自己心中的那片神聖。他想着上三流的大學也要做一流的學問。在工作期間他爲了夢想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去北大當保安,一邊工作一邊學習。

在書中其實並沒有多少他刻苦努力學習的部分,但是卻有其他人的,他的同事大隊長的。從側面反應出了他自己的學習精神,天下沒有伸手就可以夠到的午餐。成功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是時間加汗水,努力多學習得到的。站的多高才能看的多遠,接觸的人羣,學習的環境對我們都要很大的影響,正所謂成功是不能隨隨便便的,把每件小事都做好的人,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我爲什麼能上北大讀書筆記篇二:《搖着輪椅上北大》讀後感

近幾天,我看了一本書,名叫《搖着輪椅上北大》。這本書寫的是郭暉從一個國小未畢業的殘疾人,完全依靠自學成爲北京大學博士生所經歷的事。

下面,就讓我來講一講她的經歷吧!剛開始她有一雙仙子般靈活的腿,跳舞、體育都是她的強項。那麼她又是怎麼坐上輪椅的呢?一天,她的腿破了,紮了幾針卻傳染上了結核,忽然有一天她的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覺,從此就坐上了輪椅。在這種情況下,擁有何等的意志才能搖着輪椅上北大呀!別人一定會說,我不行。但郭暉卻說出了令人驚歎的兩個字我行。 剛坐上輪椅,郭暉也曾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後來在一位醫生的勸說下,他又重新試着拿起了書本,這一舉就再也放不下了,她的內心重新燃起了火焰,她的翅膀重新飛向了書海,她雖然失去了康復的希望,但又有了成功的可能。十幾年來,郭暉以信心爲腿,以堅強爲腳,她以世上獨有的姿態,創造了生命的奇蹟、創造了中華的驕傲。

郭暉雖然外表是一個嬌小的小女孩,實際上她是一個女英雄。她經過了十幾年的苦讀,自學了英語、日語、法語、拉丁語、古希臘語,可以想一下,她是多麼勤奮、刻苦。勤奮幫她補上了天資不聰的特點,刻苦幫她實現了考上北大的夢想。她經歷了風風雨雨卻從未退回。她的堅強令人感動、她的意志令人讚美、她的信心令人驚歎!她用辛勤的勞動和汗水,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和敬佩。那麼我們呢,我們是個健全的人,我們能超過她麼,我相信我們只要有信心、努力、勤奮就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爲中華爭一點光,盡一份力。

郭暉的成長經歷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努力、什麼是堅強、什麼是意志、什麼是勤奮、什麼是刻苦。她在磨練中成長,在痛苦中長大,卻從不抱怨什麼。希望大家都讀一讀這本書,成爲好學生。

  我爲什麼能上北大讀書筆記篇三:北大授課讀後感

《北大授課——中華文化四十七講》以歷史發展爲順序,從中華文化最初的記憶——神話傳說開始,歷經了不同的朝代和時期,以餘秋雨教授講解,其學生討論、發表觀點的形式,向我們展現了不同時期中華文化的發展和爲其做出重大貢獻的人,讓我們領略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讀完《北大授課》後,我頗有感想。首先是老子的思想給了我很大的啓發。老子崇尚“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用即是大用”這些理念概括起來就是“爭無爭”,爭取做到沒有任何刻意的爭取,順應自然的發展,不去做過多的干涉。老子的思想主張追求原始的美,不去刻意改變世間的自然之美——這是一種無與世爭的態度,但這放到社會中,要求大多數人追求“無爲”,顯然不切實際,也是非常不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但我們也可以學習老子的學說積極的地方。過度地追求或是強調某件事物的時候,就會偏離本意,甚至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這就叫做“物極必反”。譬如說,許多女生爲了追求“美”,每天在自己的臉上塗抹,塗抹成虛假而又雷同的形象,這就是走向了不美。因此,在追求某種事物的時候,我們要把握“度”,更加註重它的本質,同時也要應該留一些空間給它原始、自然的一面。不過度張揚、也不要“無爲”,不走兩個極端,這纔是真正能做好一件事應有的態度。反對極端主義和單邊主義,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思想成果“中庸之道”的核心。事實證明

“中庸”在大多數時候能夠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值得我們認真得領悟和學習。

《北大授課》向我們剖析了歷代文化繁榮發展的各種因素。綜合各種因素,我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文化事業的發展需要“包容”。包容,包含了寬容與接受,在這裏,我們可以把其理解爲:促進共同繁榮。包容,不僅體現在領導者的包容,放寬文化交流的限制,也在於社會中的個體樂於文化的交流。這一點,歷史上許多時期也印證了這一觀點。比如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景象。那時,社會各界的文人才子創立自己的'學說,闡釋着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並建立相關的行爲準則,這一時期是中華文化最繁盛的時期之一,產生了不少優秀的思想結晶,仍對現在人們的思想觀念有着重要的影響。如此難得的時期,與當時的君主主張的寬鬆的思想政策和各學說互相之間是獨立、平等的存在是離不開的。除此之外,中華文化還經歷另一個繁盛的時期:唐王朝。唐代,積極地吸納西域的文化,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信仰,也可以隨時改變。各種宗教文化交雜在一起,但又不存在文化歧視和排斥。唐代的中國文化,因不提純而偉大。以上的兩個例子證明了,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需要一種特殊的集體心理——包容。

反觀當下,令人可惜的是,中國人缺少這種品質。經濟全球化帶來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不少“學者”和“博士”認爲,爲了保護中華文化,要堅決抵制外來文化的“入侵”,並主張不過洋節。這種抵制外來文化的行爲,不僅不利於文化之間的交流,固守前人留下的東西

會讓中華文化從封閉走向腐朽。清朝的例子不是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了嗎?文化是要發展的,中華文化正是從古至今不斷髮展才會有今天的成果。況且,文化交流不僅有利於中華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優秀之處,也有利於中華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因此,在當今時代發展趨勢下,我們需要懷有包容的心態,積極地促進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的交流。

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通過《北大授課——中華文化四十七講》,我更深入地瞭解了中華文化的發展歷程,也受到了不少的啓發。中華文化經過幾千年歷史的洗禮,很好地保存到今日。傳承文化這一重任落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這不僅是歷史的選擇,也是我們應當承當的使命。最後,我向餘秋雨先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