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書隨筆

我與書隨筆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是高爾基先生說的,我非常愛這句話,也非常愛讀書。書是人類的精神糧食,我這個愛讀書的人,手裏有書便是廢寢忘食。

我與書隨筆

小時候,我很愛看書,不過,不同的是,我愛看的是漫畫書,小人書,這些書很好笑,是我自認的“開心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在新華書店看到了一本《格林童話》,這本書讓我對書有了新的瞭解。使我深受啓發:海的女兒讓我悲傷,白雪公主讓我對她的遭遇黯然落淚,對她與王子幸福完美的結局而開心快樂……剛開始讀的時候,我不知如何品位書中的好詞佳句,而是一直囫圇吞棗,有不求甚解之意,隨着年齡的增長,我不但對書中的內容有了興趣,對書中的優美詞句也有了興趣,於是我想出了摘抄法,用於摘抄優美詞句,以便以後寫作文時寫得更加生動形象。

我與書還發生了一個故事呢!在我10歲生日時,媽媽給我買了一本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水滸傳》,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書呀!晚上,我顧不上渾身痠痛,就坐在沙發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父母洗完澡見我看得如此傳神,就讓我盡情的去遨遊書海,自個兒去睡了。當我在書中看到了魯達拳打鎮關西時,我爲他擁有正義而高興,爲他的暴躁而害怕他有一天受到傷害,我對書中的各個情節都如醉如癡,全然不知“世外桃源”,到了午夜時分,我才趕忙去睡覺,在夢中,我看見書飛了起來,變成了一股旋風,把我吸了進去,在書中,一百單八將在向我揮手致敬,歡呼着我的到來,不但如此,他們還將他們的武功,計謀等特長傳授給了我,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把他們教我的全部學會了。可是,就在這時,爸爸把我搖醒了,爸爸問我爲什麼這麼高興,我笑而不語。

書,你是我的良師益友。書,我愛你!

我與書隨筆2

書是人類文明締造者,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書這個蘊含着豐富營養的東西,讓我們從一無所知走向知識的淵博!

從小,我便與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從我記事那天起,我就和書交上了朋友,那時不曉得書中有什麼黃金屋、顏如玉,只覺得有趣,我幼小的心靈早已被那些稀奇古怪的圖畫吸引,每天都一本正經地坐在地上,像模像樣地翻來翻去,欣賞那些圖畫。

上幼兒園時,我就纏着媽媽講故事,在月明人靜地晚上,媽媽就給我講《龜兔賽跑》、《大灰狼》、《醜小鴨》等,媽媽講得有聲有色,還伴着動作,我簡直入了迷,着了魔似的靜靜地坐在那裏,當媽媽描述大灰狼時,我嚇得渾身發抖,當聽到烏龜獲勝後,我心裏那個高興勁別提了,一會兒,我又會爲醜小鴨感到難過……這些故事,我都不知聽了多少遍了,可是我還是百聽不厭。只要媽媽一講故事,我就不會哭哭鬧鬧。媽媽說:“講故事是哄我不哭的不二法寶。”

上了一年級之後,我就開始自己讀書了。媽媽給我買了本注音版的《伊索寓言》,我愛不釋手,媽媽回憶說:“那天下午,我到書房裏一點一滴地拼讀着那本書,讀了一篇後,就跑出來炫耀。而後爸爸說‘一人小男孩,靜靜地讀着書,直到夕陽夕下,太陽收起最後一絲光,才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櫃子裏。’說我聽後不好意思地笑了。”

現在,我五年級了,已經讀了許許多多,各種各樣地書。我陶醉在知識與書的世界中:我曾去過狼牙山,與五壯士一起,將帶着憤怒的石頭,砸向敵人,爲了保護主力部隊,跳下了山崖;我又去過古代,在《古文見解》裏領略古人的智慧;我還走進童話世界,與小白兔一起賽跑,和小松鼠玩捉迷藏,還智懲可惡的大灰狼;也爲小裁縫做過祈禱……

我與書隨筆3

從我記事起,媽媽就經常給我講故事,讓我可以很好的進入夢鄉。然而也就是這樣的經歷,再加上年齡的增長,我與書接下了不解之緣,我總是要把書當做我生活一個必不可少的伴侶。

我天天都要在家裏讀書。吃飯讀,睡覺讀,就連上個廁所也要讀。記得我上國小4年級時,發了許多新書,我對它特別感興趣。正看着看着,突然覺得肚子痛,沒辦法,只好去上廁所,手裏還揣着剛發的語文書。正看得津津有味,爸爸就叫我洗腳。我邊燙着腳邊看着書,突然我一失手,完了完了!新發的語文書“撲通”一聲——掉水裏了。哎~我可憐的新書,這可怎麼辦哪?爸爸也挺生氣,好好的書就這麼毀了。還是湊和地用吧。後來,我又把我的溼書放進冰箱裏晾着,過幾個小時就幹了。

我不光愛看書,而且還愛惜書。每次只要買了或發了新書,我回到家就立即給它穿上漂亮新衣,目的就是爲了保護它的身體。我看着這些令我愛不釋手的書,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愛書,因爲它能增長知識;我愛書,因爲它能陶冶情操;我愛書,因爲它能讓我領略到世界各地的無限風光:金字塔的輝煌,長城的雄偉壯觀,桂林山水的清秀,凱旋門的宏偉……還讓我懂得要有一顆愛國之心,懂得愛國,愛人民,孝敬父母,對待朋友,珍惜生命和友誼,做個誠實而正直的人……總之,書無奇不有,讓我得到的益處非常多。

孤獨的時候,書是陪我玩耍的朋友;鬱悶的時候,書是照在我心上燦爛的陽光;失意的時候,書是點燃我自信的.熊熊火焰。走進書中,我與書中的人物進行心靈交流,在書中尋找自己,也在書中完善自己。細細品書,我感受着文字之美,也找到自己需要的精神食糧。

現在,我依舊很喜歡書,我與書就像朋友一樣,在它的身上我不僅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也在書中收穫着一份又一份的快樂。我愛書,書就是我精神的一個好伴侶,鼓舞着我不斷地進步着。

我與書隨筆4

我從前最不喜歡讀書了,但是現在我卻愛上了書,那必須從那一件事說起。

有一次,我姐姐的作文得了全班第一名。她放學後來我家讓爸爸給她複習功課。複習完功課客廳只剩我們兩個了,姐姐飛快抓起一本小說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我不解地問姐姐:“姐姐,那些爛書不好看,咱們玩一會兒吧!”“你看過這些書嗎?”“沒看過。”我說。“這些書特別好看,我就是看課外書才得了作文第一!”姐姐自豪的說。

果然,我一看小說就着迷了,那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故事,寫的很精彩,跟真的一樣,例如《夏洛的網》,講的是一隻善良的小豬要被拉到屠宰場宰殺,它無意中結交了一隻小蜘蛛,名字叫夏洛,以後夏洛怎樣幫助小豬的故事。當然,我的作文也得到了很大的幫助,老師在班裏表揚了我。

我愛讀書!

我與書隨筆5

我出生在湖南湘西一個貧苦的家庭,祖輩們世代爲農,祖父是我們村爲數不多的幾個會識書認字的老人。但祖父沒趕上好時代,家裏並沒有因爲祖父肚裏懷墨而有所改善,父親不得不外出謀生,因此我斷奶後便跟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這也使我很幸運的受到祖父的教育,從小比同齡孩子認得更多的字,開始與書建立起了不解之緣。

記得很小的時候,總愛瞞着祖父偷偷的溜到村口的大榕樹下和村裏的同伴一起玩“打板”。因爲技術不到家,四五個人在一起玩,最後輸的總是我,爲此我經常把寫過的作業本撕下來折做“板”,有時甚至在學期末把課本也撕下折做“板”……紙終究包不住火,在一次我把祖父枕頭下那本厚厚的《資治通鑑》撕下大幾頁時,一向祥和的祖父怒了,把我拎到堂屋 ,叫我對着堂屋的神臺跪着,隨後他從房裏裏找了本破舊的《弟子規》,叫我拿着背,背不下就讓我一直跪着。那一刻我才領悟到祖父的威嚴,明白祖父對書的愛護與珍惜。後來發生了什麼我已記得不太清楚了,也不記得《弟子規》有沒有背下,只記得從那之後,我再也不會去撕書玩“打板”了,那顆敬畏書本的“心”深深紮根在身體裏了。

稍微大點的時候祖父便讓我去讀四大名著,而且還要我在他規定的時間裏看完。記得那時家裏剛買電視,流行六小齡童所演的《西遊記》正流行,看着精彩的打鬥場景,使我對原著產生反感,最終沒有在祖父規定的時間裏看完原著。那時我已準備好接受祖父的懲罰,但祖父得知後,並沒有生氣,反而在農活鬆閒時間與我一起看,這期間我跟祖父一起討論劇情,每次討論到精彩部分祖父都會講一些電視上沒有的小情節,那些小情節往往很能勾起我的興趣。通過與祖父的探討,我知道了電視上拍的比原著少了很多內容,這使我慢慢的轉變觀念,自覺抵制起電視的誘惑,開始了對原著的追捧,一種熱愛閱讀的性格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

在隨後的美好少年時光裏,因爲祖父的緣故,我看了各種各樣的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有祖父枕頭下那本被我撕下了好幾頁的《資治通鑑》,以及祖父衣櫥裏的《百家姓》、《呂氏春秋》、《西廂記》、《儒林外史》、《開國十大元帥》……可能與祖父所處的年代有關,,我從小便很少外國名著,但這卻恰恰培養了我對中國文化的一中特殊熱愛,對中國漢子的一種獨有親切感。

青春的匆匆到來,伴隨着祖父的悄悄離去,在這懵懂迷茫的青春裏,我時常在鄉下的小院裏仰望着滿天繁星,思索着書中的真諦。一顆星子閃爍 ,我彷彿看見了祖父,看見了祖父在遙遠的天邊向我講述着他與書的故事……

夜深了,一切都是靜悄悄的,只有祖父翻書的嘩嘩聲在耳邊依稀響起。我知道,我與書的緣分纔剛剛開始……

我與書隨筆6

世間的交際網有千百張,而書與我卻像是這千百張網的主網,交織不斷。

幼時,我與書,它是啓蒙的故事,是想象的動畫,是開始埋藏在我心底裏的漢語言音律。比如,國小生的我,讀唐朝胡令能的《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就感到,它給我帶來的就是一幅活靈活現的美麗圖畫:頂着一頭亂髮的小童,於青草間垂釣,路人問路還沒發問,就搖手示意不要打擾、唯恐魚兒被嚇跑……出現在我面前的是“散發”、“小兒”、“垂釣”,這幾個詞便是靜止的畫面;“草”是畫面的色彩;而“搖手”又使靜止的畫面活了。那時,目睹了這一切的我會想:他釣到魚了嗎?回去吃不吃?爲什麼他可以散着發?路人問路要到哪裏去?……一個接着一個的問題讓我浮想聯翩。那時候讀書就像那樣,總給我帶來許多問題,卻總又讓我不小心把衆多的問題變成一個個小故事。而那時的我,便是在想象的海洋裏肆意翱翔。同時,又與一個個漢字成了朋友,待到呼喚他們時候,不經意間就有母語的韻感。那從脣齒間吐出的音,就像小麻雀們在鄉間地面與樹梢間跳躍,那麼自在,那麼歡快。也許從那時起,書與我便已結下不解之緣。

再大些時,我與書,它便是小說和故事裏的人與人之間相緣相愛,情節錯綜複雜。從《格林童話》裏靜靜聆聽,到《水滸》、《三國》的策馬飛揚;從《簡愛》的水中沉浮自定,到《穆斯林葬禮》高山上眺望沉思……書中變化莫測的情節、震撼人心的文字,所帶來的愉悅、甚至於悲傷或者憤怒都變成了一朵朵蒲公英或是一艘艘小小的帆船,載着我的眼睛,飄着或是流着,去了我的精神世界,讓我去體會那其中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那時候,我與書,便覺得它是多彩的蛛絲爲我編織了一個異彩紛呈的世界。

更大些時,我與書,它變成了我的師者。於春秋百子身上去學仁愛,福禍,非攻;於司馬遷的正史裏去辯功過得失,公道是非;於雜書怪談的市井裏去尋江湖義氣,俠膽忠奸……它似一位導師,牽引着我打開了這世間知識之窗,讓我好奇的目光去探索這個世界奧祕;它又似一位歷經滄桑的智者,訴說着過往古今 ,如數萬年不變的北斗,一直指引着前行的方向,點化了人生路上的一個個陷阱。書,在無聲中給人們予支撐的信念,成了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明燈那跳躍的火焰將寂寞、仇恨、醜陋都燒爲灰燼,化爲青煙,最後了無蹤跡。明燈那熠熠生輝之光,將生機、和諧、善良普撒人間萬物,讓人們看到明日那最美的晨曦。那時候, 我與書,便感到它用書網編成了我站立的土地。

現在與未來,我與書,它是使思想豐富、智慧增益、思維拓展的法寶。蕭伯納曾經說過:“好書讀得越多越讓人覺得無知。”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書是那深谷裏的密林,一入其中,就愈發迷戀它的美,就愈發想去探索那密林深處所擁有着怎樣的祕密,愈發覺得自己知之甚少、愈要發奮讀書,去實踐、去創新、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這時候, 我與書,它我來說就是一張永不能完成的網。

書作爲一張網,已經遍佈我的整個人生。而它——還將耕作不休。

我與書隨筆7

什麼叫祕書?按照詞典的解釋:“掌管文檔、安排事務並協助機構或部門負責人處理日常工作的人員”.我於XX年才3月正式開始接觸黨政辦的工作也就開始涉足祕書工作崗位,雖然我工作時間不長,但感受頗深。

祕書是一個複雜廣泛的羣體。從國內到國外,從軍隊到地方從黨政機關到工礦企業,從國營單位到個體戶,到處都有祕書。而且,祕書及祕書工作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起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爲一個街道從事祕書工作的人員,其最爲重要的職能是承上啓下、上傳下達,也可進一步理解爲關係協調、工作協調。協調就是溝通信息,通報情況,解決矛盾。街道是政府直面羣衆的最直接機構,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涉及到若干不同方面、不同人員,他們的情況、利益、看問題的角度、認知水平都會有差異,有差異就會有分歧,有分歧就會有矛盾。因而需要進行科學的協調,統一人們的認識,進而解決各種矛盾。

大部分人應該看過一部反映祕書題材的電影《杜拉拉昇職記》,電影中在豪華的辦公室、嚴謹的工作間,強勢雷厲的職場達人身着好萊塢頂級時尚女魔頭帕翠西亞。菲爾德精心打造的品牌服裝,指尖在鍵盤上輕輕敲擊,就完成一個又一個華麗的轉身。但實際的祕書工作絕不是這樣的,電影來源於祕書工作生活,但它是經過藝術加工的;祕書工作既不像電影中所表現的那般有眩目的誘惑力,但也絕不像有些人常說的“祕書就是爲領導端茶倒水”的粗淺概念。

剛到黨政辦時,如何擬好一份文件、寫好一份宣傳稿、做好一個上傳下達的通訊員、當好辦公室主任,是我面對的挑戰。工作中的我是誠惶誠恐,總覺得自己的學識太膚淺、文字太無力、經歷太蒼白、思維太單調;下筆時思路凝滯,文風混亂,抒情不像抒情、議論不像議論、記敘不像記敘、報告不像報告,時時造出些“四不像”.怎麼辦?街道老同志說了一句經典話:多學、多問!一個單位,本就有它該維護的地位和尊嚴;一份宣傳稿,是爲單位自身樹形象的;一份文件,是單位各個機構運轉正常的程序鏈;一份回覆、一份報告、一份請示都是上下級、或同級部門之間信息交流的載體;不論在哪個環節出錯,都會影響工作。所以,當接觸這些時,不能隨心所欲、憑空想象,一定要嚴格按照上級文件,本單位實情和範本模式去寫,去做,不懂就要問。在工作中我就留了個心眼注重做到以下幾個點:學理論、記觀點;學文件、記重點;領導要求,記要點;學歷史,記故典。時刻以:“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來鞭策自己學。

慢慢我的工作步入了正軌,但,比起別人寫的東西,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祕書工作做好這麼難麼?都因爲光在辦公室裏閉門造車引發的。現在我們各級都在推行“一線工作法”就是針對轄區居民羣衆所關注、關心的工作重點、難點和熱點,貼近實際、貼近羣衆的工作方法。做祕書工作也一樣,寫文章,不能喊上兩句口號、說上兩句套話、打上兩聲哈哈,文章就通順了。李時珍因爲嘗百草才能成就《本草綱目》,徐霞客因爲跋涉萬里才能書就《徐霞客遊記》,祕書工作要把文章寫好,也得認真推行“一線工作法”,到居民羣衆中去,實地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拿到第一手素材,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纔會豐滿、立體、有血有肉。也只有這樣實地調查,才能做到吃透上級的精神,又吃透本地的實情,充分了解基層實際,寫出好的材料,爲街道工作開展提供良好的素材和依據。

“業精於勤荒於嬉”,祕書工作內容豐富,項目繁多,不勤難以熟悉業務,不勤更難以勝任工作。除通過學習優化自身的文化素質練好文字功底之外,還要積累更多的其它工作經驗。

在街道做好祕書工作要“想得到”,黨政辦公室工作無小事,是對辦公室性質特別、職能重要而言,當我們面對大量繁雜的事務,立足於抓大事,是明智的,但是對於一些小事也不能不顧及,要想得到,抓了西爪也要想到抓芝麻,什麼都不能遺漏,對辦公室工作講,小事辦好了就是小事,小事辦不好就會影響全局,貽誤工作,就是大事。

要“做得細”機關工作無小事,辦公室工作更是無小事,因此我們在工作中要細心,細緻,要從細小的事抓起。對任何一件經辦的工作,都要嚴謹細緻,來不得半點敷衍和虛假,在每個時期,面對每一件大小事情,都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堅持認真再認真,細緻再細緻的原則。

要“抓得實”每一句話,每一個電話,每一件小事都要據實情,講實話,創實效,不能夠圖虛名,舍小而求大,要樹立實事求是幹工作的念頭,實事求是反映大小情況,包括聽取社區意見,聽取羣衆看法,向領導反映情況等,都要全面真實,無論工作的大還是小,要一步一個腳印,不能做表面文章。

要“抓得準”辦公室工作千頭萬緒,要避免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頭腦裏必須有一張清晰規則的運行圖,即便是小事情,對哪個該爲,哪個不該爲,哪個是重點,哪個是次要,都應一清二楚,不能亂爲,就要知重知輕,避免力量均衡使用。不亂爲,就是要知上知下,吃透了上情,辦事纔有方向,纔有主心骨;摸透了下情,辦事纔有的放矢,纔會迎刃而解,不亂爲,就要知規知矩,不管事情再多才多再雜再細,採用什麼方法解決,都不能忘了規矩,該請示的要請示。

要“巧用功”舉輕若重,對有些看似小事的經常性工作要用笨功夫去抓苗頭,建章立制,寫在本子上,貼在牆上,記要心上,抓在手上,形成規矩;用巧功夫去抓,舉一反三,抓一項,帶動幾項。

我想,只有這樣打好文字基礎,做好日常工作,才能真正做好祕書工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