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讀書筆記【熱】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朝花夕拾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熱】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

讀百草園,總想起小時候,我家樓下也有一個碧綠的小菜畦。每一天經過菜畦,總有幾株狗尾巴草用它那調皮的小手撓我的腳踝,使我不得不駐足觀望,再好好挑逗它們一番。不少農民在那翡翠般的作物之間澆水施肥。我和小夥伴們曾養過小兔子和小狗。小狗走了,兔子也沒有留下。

如今那片碧綠的小菜畦已經成爲了停車場。魯迅的文字打開了我心底封存已久的回憶。在這快速發展的年代,偶爾停下腳步回想往事,不禁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感。

讀三味書屋,魯迅在其中折臘梅,尋蟬蛻。不由得想起兒時上幼兒園的場面。拍盡相冊上的灰塵,翻開一頁,那照片似乎有點泛黃,邊角也微微卷起,拍攝地貌似有點模糊,但仍然能依稀地分辨出小小的.我。

那時的我真是幼稚,手上的動作分明就在模仿鎧甲勇士。隨着年齡的增長,心智慢慢成熟,處事漸漸老練。但很多事情卻失去了童年的樂趣。也警示我們要珍惜一分一秒,充實生活。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2

初讀魯迅先生的作品,就像品一杯淡雅的茶。開始時可能會覺得很平淡,但回味後,脣齒間都是餘香。初讀時,你也許感到有一些不知所云。細細想來,才能感到其中之真諦,然後便能深深震撼你的心靈。亦如這本《朝花夕拾》,我感受到的是信念的力量。

朝花夕拾中,寫魯迅先生年少時發生的一些故事,如二十四孝圖中那些孝子的事,父親生病就醫時……但細讀下來並不是只有故事這麼簡單,更多的是想透過故事來揭露社會。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使大衆清醒。

站在這樣一個和平年代,去看戰爭年代的魯迅,去看他的朝花夕拾,我覺得這本書滿含着無奈。一場大火之中,所有人都被困在了火海之中,所有人都在沉睡之中,但卻有些人醒了,他希望讓周圍的人能清醒,然後一起逃出去。可週圍的人卻無法喊醒,魯迅無疑是這早醒的'人,他也想用他的文字使人們清醒,但這卻收效甚微。

即使是這樣,魯迅先生也不願意放棄,從《朝花夕拾》中,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信念,一種堅信,堅信着中國能夠站起來的信念。在今時今日的我們身上有看到信念嗎?有的人是有的,但大多數人身上是沒有的,你沒有自己堅信的東西,沒有指路標,那必然會迷路,《朝花夕拾》中傳遞的信念給了我很大的啓迪,讓我明白了很多,希望更多人能從中參悟出更多的道理,指引更多人在信念的光輝下不斷前行。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3

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時候,“夕”表示晚年時期,詞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來撿,《朝花夕拾》就是魯迅先生在晩年回憶童年時期、少年時期、青年時期的人和事。魯迅先生說,這些文章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回憶文”。朝花夕拾作爲“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醜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最初讀《朝花夕拾》是在兒時在國小課本里便出現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至今還不能忘記百草園裏的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皁英樹紫紅的桑椹,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裏去了的模樣。也記得三味書屋的壽鏡吾先生會用戒尺和罰跪懲罰不守規矩的學生們的嚴厲。同時,百草園便也成了我童年的美好向往,總希望自己也能在那個樂園裏玩耍,以至於後來在爺爺家的院子裏的青石牆上,我也寫下了“百草園”三個大字,從此,我也有了自己的百草園。每每來到那方土地,我也十分歡喜,玩的不亦樂乎。

也是因爲這篇國小課本里的文章,我也買來了《朝花夕拾》閱讀,那個時候看文章,總對《阿長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這類文章感興趣,因爲魯迅用溫柔細膩的筆觸寫故人,寫故鄉,寫大自然的微小世界,寫生活中我們注意不到的那些靈性。這些文字每一篇都是一首詩,都是一件藝術品。一個有文學天賦的人,才能具有的發現自然的眼睛和對溫情的敏感。哪怕已經過去快100年了,三言兩語就可以將彼時彼刻作者的眼見和心境完全地送達讀者的心底。所謂躍然紙上,指的就是這樣的文字吧。而當世人提起他時,多半的印象是一個鬥士。在這本書中清晰體現這種矛盾的存在,《狗·貓·鼠》《後記》一改記人記事那溫柔的筆觸,諷刺並不幽默,也並不一針見血,只讓人覺得偏激和刻薄。可見魯迅先生的確是愛憎分明,性情剛直。

他以筆爲刀,刀刀刺痛要害,痛徹地解剖着諸病纏身的中國。他棄醫從文,卻是民族精神的醫生。他所揭露的中國人的虛僞醜陋,至今仍然振聾發聵。

這次有幸可以來到周老師的工作室上課,放眼望去,周老師的工作室不大,但是於我而言,裏面的每件物品充滿了樂趣,比如喝茶就可以看到嶗山的茶杯,古典又沁人心脾的音樂,再比如周老師一直在做的紙上種花系列和用燒紙來製作的拾紙救夫系列。剛好在這次周濱老師的課程中,他提到“玩紙”這個概念,讓我體會到了紙的大不同。就是用紙這個材料來表達書的意境,而讓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兒時就讀過的《朝花夕拾》。而朝花夕拾用紙來表現存在它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在於所收集的文字並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共性和主題,因而可能是瞭解魯迅的這種兩面性最適合的一本書了。魯迅同時有着敏感溫柔和暴戾刻薄的天性,在面對不同的人時,他便表現出不同的樣子。然而,他帶着愛去寫時,字字生動,筆筆含情。帶着恨去寫時,便成了文人相輕,偏頗尖刻。

他這剛直性格和以筆爲刀的犀利言語讓我想到了用直線和折線的的元素來表達整本書的性格。首先想到的`是把“朝花夕拾”這四個字做一下字體的再設計,用直線組成的三角形的元素貫穿到朝花夕拾之中,線條利落,棱角分明,代表着魯迅先生剛正不阿的性格,在拐角處有曲線的元素代表着他最初的赤子之心。

在最初的設計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比如圖形設計太具象,人物體現太鮮明。同時,感謝周老師在比較迷茫的時候給我靈感,找到了摺紙這個方法,度過了瓶頸。摺紙這個方法在排版上是個難題,經過後來不斷的嘗試也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把製作分爲兩次,首先用第一張紙折後作爲排版的參照,然後導入軟件中進行設計排版。最後打印出來進行二次摺紙。

在設計排版的過程中,對某些小章的標題也進行了微妙的設計,比如在《阿長與山海經》的標題上就把“山”字在原有的字形上把兩邊切掉,使得它呈現一個三角形的形狀。一則是讓字變得更形象,二則是與這次在整個作品中都貫穿的三角形元素相呼應。

在材料的選擇上,選擇了比較古樸的道林紙,有原始的質感,比較符合朝花夕拾的回憶感。在封皮的選擇上,選擇了紅色的特色手工工藝凹凸紙,體現了回憶的熱烈和魯迅以筆爲刀,刀刀帶血的文字的鋒利。在封皮上也有三角形元素的設計,與內頁進行呼應。

設計和打印環節都製作完畢,剩下的就是摺紙和裝訂這兩個環節了。摺紙是一次充滿樂趣的體驗,與以前摺紙的不同在於不在漫無目的的去摺紙,而是更深刻的瞭解了紙和整個作品的內容和表達的涵義從而去進行摺紙。沿着設計好的文字把每一張紙都折起來像是重新賦予了他們靈魂一般神奇。我想這就是“玩紙”的樂趣所在吧。

最後,這次《朝花夕拾》讀書筆記的製作過程讓我從認識“紙”到了解“紙”再到“玩紙”,對紙產生了興趣,感謝周老師的悉心指導與最後的裝訂,可以說是我們共同完成了這次的作品。通過這次課,也開拓了我的思維,讓我在創作階段有了更多的靈感,獲取了更多的知識。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4

這週末我讀了魯迅的《朝花夕拾》,瞭解到了大文豪魯迅的童年。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他自己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事,用語言真情流露出來。說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不是很好,他做的很多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他並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爲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裏,這本書向我們描繪了清末明初的生活畫卷,封建的社會制度對人民的壓迫。

書中不僅有這些,同樣也有隻屬於孩子們的童年快樂。

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兒時的樂園也就是百草園了,在這裏,他可以掘土抓蟲、採花玩耍,他可以捉蚯蚓、戲蛐蛐,也聽着恐怖而又神祕的“赤練蛇”的故事。這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姥姥家的快樂生活,我也會像魯迅一樣,挖土、捉蚯蚓,玩一切自認爲好玩的遊戲,而童年的快樂生活過的就是這麼快,轉瞬即逝,只留下回憶的背影,像電影一樣,只有一幕幕的回放。或許魯迅也端坐在桌前,凝神回憶童年,動筆寫下了這《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讀後感。《朝花夕拾》中的故事,都是魯迅的回憶,回憶那兒時的美好,回憶青年時的意氣風發,不管記憶如何,那都是過去的純真、單純時期所經歷的`事。越是經歷沉澱、年齡越大,就越喜歡回憶。雖然回憶美好,但不可能重新經歷,生活還是要繼續,時間還在無情的前進,或許一段美好回憶,就是對現在忙碌自己的一點慰藉吧。

魯迅寫《朝花夕拾》,我覺得不僅是對封建的多個方面的抨擊、不滿、指責,也是他自己對自己的一點安慰和過去美好的留存。

翻翻《朝花夕拾》,你會感慨良多,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散文集。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5

我已經改變態度,對貓頗爲客氣,倘其萬不得已,則趕走而已,決不打傷它們,更何況殺害。這是我近幾年的進步。經驗既多,一旦大悟,知道貓的偷魚肉,拖小雞,深夜大叫,人們自然十之九是憎惡的,而這憎惡是在貓身上。假如我出而爲人們驅除這憎惡,打傷或殺害了它,它便立刻變爲可憐,那憎惡倒移在我身上了。……其實這方法,中國的官兵就常在實做的,他們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因爲這麼一來,就要不被重視,審視與因失其用處而被裁汰。

無常

耳所習聞的.只有什麼“人生無常”之類的話。大概這意思傳到中國之後,人們便將他具象化了。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6

書裏寫出不同人物的特徵,深受讀者讚揚。

書中最精彩的就是狂人日記那一篇,它講的是舊社會上有一羣吃人的`惡魔,他們吃人,可是他們也被別人吃。作者在這個吃人的社會中存活了下來,但是作者還是在這個社會中看過吃人的。作者是多麼希望有一個全新,美好的社會一個不吃人的社會。

我們現在的這個社會,每個人都勤奮工作,不像舊社會只知道強奪,不工作。新社會的每個人都熱愛工作,因爲誰都不想要一個搶奪、吃人的社會,所以人人都在守護這一個和平美好的社會,新舊社會大不一樣了!新社會中不會有吃人的現象,沒有打架的情景,更沒有騙取,盜用糧食的情況,一個又一個的可怕的情景都消失不見了。

新社會多好,我喜歡這個和平的新社會。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7

這幾天,我閱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勾勒了一幅幅令人觸目驚心的封建社會畫面,理性的批判了封建社會的種。種不合理制度。回憶起孩童時代發生的往事,把內心深處的情感蘊含在文章中,以濃厚的時代氣息來警示社會、諷刺當時的黑暗社會。其中有一篇《父親的病》,更是讓我回味無窮、不禁拍手叫好。

這篇文章對“名醫”進行了細緻的勾勒,於是,在我們面前便出現了一位唯利是圖、貪圖利益,沒有盡到自己職責的.虛僞的“名醫”,他看病時極爲不耐煩,待人冷漠無情,病人不適時,還百般推卸責任,致使作者到最末尾時發出了“覺得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錯誤”的感慨。

是呀!那個時代的人們,心靈都被黑暗所籠罩,他們貪得無厭,爲利益矇蔽了雙眼,不擇手段,使很多人都深受其害,魯迅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個,在父親臨死前,作者眼睜睜看着親人受到煎熬,卻無能爲力,使得作者加深了對庸醫的憎恨,同時也加深了對黑暗社會不公的怨恨。

再看看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吧!現實社會中,種。種的陰暗面層出不窮。大到一項工程被商家偷工減料,謀取暴利;小到學生寫作業不認真,丟三落四,自欺欺人。我們一定會因爲作業寫不好,卻不放在心上,對父母、老師的批評不屑一顧吧?這些事情,如果任其發展,那終會釀成大錯。如果每個孩子都這樣做,那10年以後的社會會是什麼樣子呢?20年以後呢?那與以前的封建社會又有什麼區別呢?所以說,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要絕對的認真與負責,幹一件事情,就不要滿腦子的想着偷工減料,那樣最後只有自食其果,悔之晚矣!

在讀《朝花夕拾》的時候,緊緊的跟隨作者,重新的回味着那黑暗舊社會的點點滴滴。我們要慶幸自己生活在新社會,生長在紅旗下,所以我們更應該以我做起,拋下自己的種。種不良行爲,共同建設我們的國家,讓明天更加美好。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8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裏有苦也有笑,但在自己的心裏大多數會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在魯迅寫的"朝花夕拾"裏就是寫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憶。

魯迅的"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將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難忘的人和難忘的事,用語言真情的流露出來。說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時所難忘的經歷。在他童年裏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長輩的認同。這使他感到很難過,但是他沒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來了。他則是將這些長輩的不認同改爲動力,寫進這部"朝花夕拾"裏。他要告訴我們,在童年中的.無奈釋放出來。同時也給家長們一個理解和同情的心態對待我們像魯迅在童年裏那種不被長輩重視的警鐘。

在"朝花夕拾"中,給我最深的一篇則是"狗,貓,鼠".在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題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內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魯迅在童年裏與一隻仇貓的敘事。作者與貓的關係和對貓的討厭。這說明魯迅在童年裏的無知與單純。也寫出作者在童年與一隻貓的搏鬥好勝心。

從魯迅寫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過的,但這也時時刻刻充滿着美好的回憶。魯迅的童年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們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魯迅一樣的,童年和青年過得好或壞它都會留給予們回憶,所以魯迅和我們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9

讀魯迅的文章,我深切體會到了他童年所散發出的童真童趣的氣息,感受到了他對自由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曾幾何時,我已經離童年遠去,但我還時常夢見自己五彩繽紛的童年。回憶起那些童年瑣事,還時常記憶猶新,忍俊不禁。在繁忙的學習中擡起頭來,天空上的童年已是一個遙遠的夢。重溫魯迅的童年,就彷彿自己的童年正在我眼前微笑。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0

一直很佩服魯迅,佩服他這個人,也佩服他精煉深刻的文字。在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名叫《五猖會》,記敘了作者兒時欲觀看盛大的五猖廟會,興奮的不得了。但在出發的時候,父親卻讓魯迅背誦一字也不懂的《鑑略》。

因爲東關離縣城遠,大清早大家就得起來。前夜預訂好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陸續搬下去了。兒時的魯迅笑着跳着,催他們搬得快些。忽然,工人臉色變得很謹肅了,小魯迅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他身後。父親叫他把書拿來,他忐忑着,拿着書來到父親面前。父親教他讀,“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背出來就讓他去看會,否則不準去。這猶如一盆冷水澆在了魯迅的頭上,他讀着,強記着。

太陽升得很高了,魯迅纔有把握的.走進了父親的書房,夢似的就背完了。父親這才答應讓他去。工人們把他抱起來,彷彿在祝賀他的成功一般,但魯迅卻並沒有他們那般興奮,開船後,水路中的風景,盒子裏的點心,以及五猖會的熱鬧,這一切對他都失去了意義。這篇文章描述了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衝突,“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魯迅說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顧及孩子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

孩子和父母之間有一層隔閡,讓他們彼此都很難進入對方的心裏,去領悟對方的感受與想法,這也造成了一種愛的衝突。這在我們看來是很不可理喻的,但這也是父母的一種望子成龍之心。當今社會更是如此,獨生子女日益增多,家長們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也就扼殺了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時間,把他們大量的精力都花在了題山書海當中。因此,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隔閡也就越來越厚,造成了父母心愁,孩子叛逆。父母“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我相信孩子們都能夠理解,可教育的方式不只一種,你們的一個小小的錯誤往往就會成爲我們人生路上最大的一塊絆腳石啊。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1

《朝花夕拾》是一部經典的散文集,也是魯迅先生寫的回憶錄。魯迅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該書共收回憶性散文10篇雖然是回憶性文章,但都反映着當時社會鬥爭的痕跡和他自己的思想軌跡。

本書記述了作者童年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以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

作者以清新、平易、深情的筆調,描繪了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的有趣片斷。

我最喜歡的是一篇是《阿長與山海經》,每個孩子的童年都在讀故事和聽故事裏成長。都有自己難忘的“長媽媽”。在這篇故事裏,魯迅先生懷着真摯的.感情,細緻描寫長媽媽的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麻煩的禮節”的性格。

“她常常對我講‘長毛’”。……“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讓作者對長媽媽充滿了尊敬和感激。魯迅先生用細膩的筆觸記述了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長媽媽去世後,魯迅深情地爲她呼喚:“仁厚黑暗的地母呵,願在你懷裏永安她的魂靈!”這種刻骨銘心的人間摯愛,顯露了魯迅心靈世界的最爲柔和的一面。

還有一篇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想先生筆下的《百草園》幾乎是所有孩子的夢想中的童年樂園。無論是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還是在樹葉里長吟的鳴蟬,從草間竄向雲霄的雲雀,低唱的油蛉、彈琴的蟋蟀、能從後竅噴出煙霧的斑蝥……哪一個不是我們的最愛!就算是園裏有相傳的美女蛇,卻百倍增添了我的好奇!魯迅先生把這些描繪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還有在雪地中捕鳥的情景讓我彷彿置身於令人神往的百草園!

這本書是不朽的經典之作,有極高的藝術品味,其中的深刻與思想深度和對我們後世的教育意義讓我們品味不盡。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2

我個人覺得“貓”這一意象是分虛實的。實的部分,自然指的是實實在在的、生物上的貓了。魯迅先生說的一些理由,比如貓愛欺辱獵物、形象嬌媚等也可以說明其道理。

然而,真正精髓的在於貓的虛指,魯迅先生顯然在用貓指代某些人,看似在批判貓的劣,其實是在含沙射影地貶某些人。比如貓愛玩弄獵物這種習慣,“頗與人們的幸災樂禍,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還有其嬌柔媚態像極了那些諂媚之人的醜態。

中間講述關於魯迅先生的隱鼠倒是頗爲有趣的,還有墨猴也很有意思,這裏想必是魯迅先生的某一個生活片段了。正因爲隱鼠被貓叼了去,所以讓魯迅先生惡了貓,於是仇貓的話柄也傳了出去。值得注意的是其實有一句:“這作戰繼續得頗長久,此後似乎貓都不來近我了。但對於它們縱使怎樣戰勝,大約也算不得一個英雄;況且中國畢生和貓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韜略,戰績,還是全部省略了罷。”這裏如果用虛指的`話,可以翻譯爲魯迅先生與御用文人爭鬥的韜略或者功績終究是會被遺忘的——事實上,的確如此,而且不僅在以爲樣,還有人妄圖敲碎民族的脊樑。

於文末,先生仍不忘再諷刺一波:“經驗既多,一旦大悟,知道貓的偷魚肉,拖小雞,深夜大叫,人們自然十之九是憎惡的,而這憎惡是在貓身上。假如我出而爲人們驅除這憎惡,打傷或殺害了它,它便立刻變爲可憐,那憎惡倒移在我身上了。”這一點在當今網絡社會頗爲相似,人們紛紛同情裝可憐的犯人,只要犯人淚流滿面,懺悔罪行,說些“我窮”或者“家有老母”的話就能博得大衆眼淚,遂而將逮捕他的警察同志蔑爲“不知冷暖的殘酷者”,着實悲哀。所以無怪乎“其實這方法,中國的官兵就常在實做的,他們總不肯掃清土匪或撲滅敵人,因爲這麼一來,就要不被重視,甚至於因失其用處而被裁汰。我想,如果能將這方法推廣應用,我大概也總可望成爲所謂“指導青年”的“前輩”的罷,但現下也還未決心實踐,正在研究而且推敲。”

最後帖一段這一篇我最愛的話,也是魯迅先生不修善的宣言:

“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着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3

深深的草叢裏蟄伏的蟋蟀,黑乎乎的小手中攥着的覆盆子,白茫茫的雪地上簡陋的捕鳥篩子。坐在三味書屋裏的他,跟着先生一起搖頭晃腦,心緒卻早已飛到了兒時玩耍的小園子裏了。

那充滿詩情畫意的小園子,便是百草園了。而他,就是家喻戶曉的魯迅。這篇我最喜歡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收錄於魯迅的文集《朝花夕拾》。魯迅先生將《朝花夕拾》當作一把鋒利的劍,奮力地划向了腐朽的舊社會,表達了他對舊社會,舊中國的批判與不滿。

生氣盎然的百草園,是作者兒時的天堂,有着“兩個黃鸝鳴翠柳”的靈動,有着“春色滿園關不住”的生機,有着“清泉石上流”的靜謐。而當魯迅去讀書的私塾——三味書屋中,卻沒有了這種歡樂,只剩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枯燥與乏味了。百草園好比我們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而三味書屋就像框框條條的欄杆,禁錮着我們的思想。魯迅先生運用了這二者強烈的反差,表達了他對古老封建教育的不滿。

相比之下,我們不需要被那框框條條的規矩限制着,而是擁有更爲廣泛和自由並更優越的學習條件。但畢竟“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並不是說完全摒棄規規矩矩的教育思想,我們也要有基本的學習規範,也要學習基本的經典文化。在今天,現代的教育豐富多彩,既有書本上豐富多彩的知識,又有生活中精彩紛呈的實踐:有悅耳動聽的音樂,有妙趣橫生的科學,變幻莫測的'數學,還有耐人尋味的歷史……如此美好的學習時光,我們豈能不好好珍惜?

所以,作爲21世紀的少年,我們不能只“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不僅要進行知識的獲取,更要有各種能力的培養。自從大學聯考的改革,考試不再是語數英的天下,更是各種興趣能力的培養。“文理不分家”的改動更是突出了對各種科目共同進步的關注,強調了廣泛閱讀的重要性。魯迅先生的夢想,在今天基本上是得以實現了。所以我們要和三味書屋與百草園相結合,快樂的學習,廣泛的學習,做一個符合國家現代發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少年!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4

對《朝花夕拾》極相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約略地記得百草園是魯迅小時候家裏的後花園,那裏有很多的蟲子,蟲子的名字都很陌生,不過總是很有趣。對於三味書屋的`記憶便是老師引領我們分析魯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的書屋佈局,分析的結果大概總不過這樣幾種:從四周向中間,或反之,從上到下,或反之,或由遠及近,或反之。然後模仿習作寫自己的教室。

油然生起一種沉重感:我不知道爲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也許是因爲拔何首烏毀了泥牆罷,也許是因爲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樑家去了罷,也許是因爲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罷,……都無從知道。

先生在大段回憶性的寫實中夾了這樣一小段不是議論的議論:究竟爲什麼讀書呢?父母沒說,自己也不清楚。孩提時代的魯迅對於父母爲什麼要送自己去讀書的理解便是如此:要限制你的淘氣,爲了你的安全,找一個管束你的地方。所以要被送到“全城中稱爲最嚴厲的書塾”。然而,也許其實連父母關於爲什麼讀書也是不清楚的罷。古人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然高在哪裏?爲什麼高?終是迷茫。關於爲什麼讀書,周總理有一句名言:爲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曾經被奉爲圭臬。然這標尺究竟太高,非普通大衆所能持有。即如我問女兒:你爲什麼讀書呢?女兒沉吟半晌,回答我說:不知道。做一件事,十幾年,幾十年地去做,然爲什麼要做卻不知道,這不是很奇怪的事麼?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朝花夕拾》值得再回味的。

朝花夕拾讀書筆記15

《朝花夕拾》又名《舊事重提》,是魯迅所寫的唯一一部回憶散文集,也是一個“從記憶裏抄出來的”的“回憶文”。在這部作品中,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於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舊勢力、舊文化進行了抨擊和嘲諷。

全書共十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

《阿長與〈山海經〉》中,寫了魯迅先生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故事。一方面寫長媽媽的嘮叨,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另一方面又寫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的'特點。長媽媽千方百計、克服困難買來了《山海經》,作者對她深深地感念。字裏行間作者飽含着深情,既讚頌了長媽媽的善良、勤勞,同時也反映了下層勞動人民的悲慘命運。

如果細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們就能感受到那不時從字裏行間中透露出來的天真爛漫。

全文描述了色調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的兩大場景: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作者寫百草園,以“樂”爲中心,採用白描的手法,以簡約生動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奇趣無窮的兒童樂園,在文章裏面穿插了“美女蛇”的傳說和冬天雪地捕鳥的故事,動靜結合,詳略得當,趣味無窮。

三味書屋則是一個跟百草園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寫出了三味書屋的生活,說它是“全城中稱最嚴厲的書塾”。但作者並未把三味書屋寫得死氣沉沉,而是通過寫課間學生溜到後園玩耍,老書塾先生在課堂上入神讀書,學生們趁機偷樂兩個小故事的敘述,使三味書屋也充滿了諧趣。表現了兒童不可壓抑的快樂天性。

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回憶文章,但那些往事卻一點也不單調。魯迅先生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爲一體,充滿了詩情畫意。文章大都採用了歷史視角和現實視角交叉、幼兒和少年視角與成年視角融合、民俗表現與學術思考的視角交織的顯著特點。在寫人敘事中,常常把回憶往事和抨擊現實結合,又用側擊的方法將諷刺流露出來。

《朝花夕拾》是一首聲情並茂的詩;是一曲宛轉悠揚的歌;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讓我們沉迷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