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通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觸過隨筆,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通用15篇】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

不知不覺已經擔任203班班主任2個多月了,抓班級質量感覺應當是從學習、紀律、衛生這幾個方面抓起,還好學習方面沈教師、陳教師抓得嚴,我就能夠一心抓我班的紀律與衛生。我班是學校裏數得着的紀律差、衛生亂,當然孩子是相當聰明,之前有次學校規定學生課間不能跑。我又根據我班班情加了一條不能用手碰到或嚇到同學,借過下課時,班級學生讓我哭笑不得,學生做遊戲雙手交叉貼於胸前,用胳膊肘碰別人,不跑了,改成跳,你有多少種措施,孩子們就有多少種鑽空子的方法,當然這個制度,我是持中立態度的。

說說班級紀律,最近採用一種每課一評價的評價表,教師每節課打分,分別是5,3,1,若全部都是5,那能夠獎勵一節課的自由支配時間,每有一個3分,就有這一節課的`5分鐘教師支配時間,超過8個,就是一節課教師支配時間。第一週試行時,超過10個3顆星,所以我來了個先甜,給學生們點兒甜頭,並分配好紀律組長,進行監督。第二層是月獎勵紀律最好的大組成員每人獲得代幣5枚,兩個方面同時進行,並進行頒獎典禮,學生印象比較深刻,每一天早上我都會反饋前一天的紀律情景,兩個月過去了,好了異常多,尤其是在課堂上,好了很多。

針對個別學生,異常是後進生,採用多鼓勵,發現一點兒有點兒就拼命表揚的方式,多多少少有些效果,“之前一天被批評多次”此刻一天只被批評一次“等等。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2

本人做班主任已五年,從剛開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現在漸漸進入角色,我常常在反思。班主任,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喚醒學生心靈的智者。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應該學會用溫柔而靈巧的“教育之手”,去觸摸孩子稚嫩的心靈,去喚醒埋藏在他們心底的良知和潛能,促進其自主地成長和發展。

喚醒,是生命與生命的交融,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教師需要喚醒學生心靈中最美好的東西,使他們懂得在創造生活的過程中,享受幸福的人生。一直很欣賞亞米契斯的作品《愛的教育》,翻譯者夏丐尊先生曾經說過:“書中敘述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感,社會之同情,都已近於理想的世界,雖是幻影,使人讀了體會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爲世間要如此纔好,於是不覺就感動了流淚。”確實,書中所飽含的教益、慰藉和激盪的情愫讓人深深感動。對於自己的學生,我想也應該用愛去打開他們的心靈,教他們感受愛、學會愛。

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時常擁有感恩之情,便會時刻擁有感恩之心,人生便會充滿智慧與幸福。可是看看現在的孩子,很多都像是患了愛的麻痹症,不懂得感恩。例如,孩子上學忘帶東西,家長送來時,有一些孩子居然連說聲“謝謝”都不會,甚至還抱怨送來不及時。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也讓我驚異於孩子們對愛的匱乏和感悟了。當我們認爲爲孩子做一些小事好像理所當然的時候,你是否意識到,我們的教育似乎失落了什麼。

爲什麼現在的孩子對愛的感受近乎麻木呢?

1、父母對子女教育缺乏正確科學的理解

家長對子女過分溺愛,重物質滿足,輕道德教育;更有許多父母認爲分數決定一切。一說到培養孩子成才,就聯繫到智力開發,一講到家庭教育,就死盯住孩子的學習。這樣一來,許多孩子思想品德的引導和教育就被忽略了,導致孩子沒有感恩意識,根本不理解父母的真心付出和良苦用心,反而認爲父母的任何作爲都是理所當然的而坦然受之。這樣就不難理解出現類似“留學生刺傷母親”的事件了。

2、不良的社會環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社會上一些惡劣的風氣不斷蔓延,對人格和觀念都沒有定型的兒童造成嚴重影響。一些忘恩負義、不講誠信的新聞、事件屢屢發生,加上一些影視傳媒在宣傳導向上的偏斜,都在混淆着兒童的視聽,造成兒童的盲目模仿,價值觀傾斜,道德失範,這些都是兒童不懂感恩的重要外部原因。孩子們置身於這種社會環境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他們不懂得要去感激父母、感激師長、感激社會,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對父母、對師長、對社會的感激之情。

3、學校教育缺乏正確的引導

在學校教育方面,長期以來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以考試成績爲考覈導向,重視孩子的智力教育,忽視了人格教育。而缺乏對孩子人格的正確引導教育結果是使孩子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他們的心裏,考得好分數考個好大學纔是自己唯一的追求,而自己所得到的來自父母、師長、同學、朋友的關愛似乎是一種應該。

殊不知,愛是需要回應和反饋的。那麼,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學會以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生活呢?

有人說:“生活中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發現愛的眼和感受愛的心。”是的,愛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可是我們的孩子卻很少去發現。許多孩子,萬千寵愛集於一身,以至於覺得父母、師長、同伴爲自己的付出都是應當的,不思回報,不知感恩。因此,要讓孩子學會感恩,首先就要他們長有一雙能發現愛的眼睛。

《遊子吟》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詩,有心人把它譜成了一首曲子。“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孩子們都會唱這首歌,而且很樂意唱。於是,我就以此爲內容,開展了一次感恩教育活動。班隊課上,我找來這首歌,讓孩子們跟着樂曲唱起了歌,並把歌詞抄在了黑板上。唱完了歌,我問他們:“你們知道這首歌講了什麼故事?”很多孩子都不知道。於是,我就向孩子們介紹孟郊的這首詩,告訴他們這是在歌頌偉大的母愛。一些孩子也紛紛開始講述起媽媽對自己的愛。有的說:“我的媽媽也會給我縫衣服。”有的說:“每天,媽媽都要早早起牀給我做飯,特別是到了冬天,誰都不願意離開那溫暖的被窩,可是,媽媽爲了讓我吃上早飯,早早地就起來了。”還有的說:“媽媽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送我上學,接我回家。我知道了,這就是媽媽對我的.愛。”……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向同伴們述說着媽媽的愛,於是,一個人的體會,就變成了大家的體會,一個人的感動,就變成了全班人的感動。

在語文課堂上,也有讓孩子們感受愛的機會。記得三年級下冊有《媽媽的賬單》一課。通過學習,孩子們認識到,生活中一個小小的舉動,一句平常的話語,都傾注着愛。他們被課文中的故事所吸引,更被故事中的人物所感動。孩子們也回憶起一年級上過的課文。回憶《看電視》這篇課文時,有個孩子說:“以前,我從不讓奶奶看戲曲節目,就是自己看動畫片,奶奶都是讓着我的。以後,我再也不這樣了。”在《月亮的心願》中,珍珍這個人物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孩子們的心中,他們覺得珍珍關心媽媽,是自己學習的好榜樣。特別是《胖乎乎的小手》這篇課文,孩子們知道了原來幫爸爸拿拖鞋,幫奶奶洗手絹這些小事情也包含了無限的愛,於是,他們對愛的感觸也細膩了不少。在說說你覺得還有什麼事情也包含着愛時,孩子們的感悟就多了起來:有幫爸爸媽媽端茶的,有幫爺爺奶奶捶背的,有老師讓我們注意冷暖的,也有同學借自己鉛筆橡皮的,還有不認識的大哥哥給自己撿書本的。

的確,孩子們都是有感情的,他們缺少的只是一顆感受愛的心。讓我們這樣啓迪孩子:“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爲他們使你獲得生命;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爲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幫助你的人,因爲他們使你度過難關;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爲他們給你溫暖;感激鼓勵你的人,因爲他們給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爲他們開化你的矇昧;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爲他磨練了你的心志!”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3

"當教師真累,當班主任更累。”所有當教師者都有此同感。記得20xx年畢業剛當班主任那會兒,那時的孩子可能“見識少”,班主任一嚇唬,家長一邊倒(全向着教師),全班就都乖乖的了。此刻是網絡時代,什麼都是開放的,家長與學生的見識也是與時俱進,簡單粗暴倒被小瞧了。於是,對於一些難管的學生,教師們變換了思維,要麼放任冷暴力;要麼“哄”應付一節課再說。可是,班主任能這樣應付嗎?顯然不行,既然不行,那麼就拿出真心來吧。對此,有幾點感悟:

多讚美,少批評

由於性格的原因,也怕學生翹尾巴,我很少“誇張地”表揚學生,更不會不厭其煩地表揚,相反,對犯錯誤的同學,我“提醒”得很及時,我相信他們在小事上能做到“寵辱不驚”,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是,我錯了。

一生在週記中寫到“教師開始表揚一部分同學了,我豎着耳朵聽,沒有我,但沒想到在批評的同學名單中竟然有我,我很難過。”

又一生在週記中寫到“教師說我好做面子活,我承認,我也決心改正。那次聽寫,我只是下意識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結果教師發現了,當堂點名說我。其實我什麼也沒看到。”

這是一個優秀生和一箇中等生的週記。雖然我批評的話不重,並且也是有根據的,但他們顯然不能理解。由此,我明白,再怎樣着,孩子畢竟還是孩子,他們也僅有十一二歲,認可和讚美,他們十分在乎和渴望,教師的批評或多或少會讓他們受挫。

此後,我儘量改變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學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揚。比如劉輝,對學習其實沒有一點興趣,作業要麼抄,要麼應付,但他的作業總按時上交。

教師的讚美是一座橋,能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之河;教師的讚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讚美也是實現以人爲本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作爲教師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各班總有幾個學生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既不反對抗議,又不踊躍參加;雖然學業平平,卻不名落孫山。一般狀況下,既得不到教師的`表揚,也得不到教師的批評,是一些容易被教師忽視“遺忘”的學生。我班的王文龍同學就是這樣一個似乎沒有什麼特色的學生。在我教他的這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幾乎沒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變了我對他的看法,好象也改變了他自我。那是一次課間操,由於下課稍微晚了點,學生都急急忙忙的往外擠,我站在講臺上,維持着秩序正好門後面的拖把倒了,學生光顧着擠,好像沒有注意到橫在地上的掃把。這時,王文龍同學擠了過來,告訴大家看着點,別拌倒。然後拿起來了。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做完操回教室後,立刻在班級表揚了他,並盡力讚美了他關心羣衆,爲他人着想的好行爲。此後,我又從幾件小事裏發現他性格中閃光的地方,並及時給予表揚,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和昇華。漸漸地我發現

他變了,上課認真,作業完成得很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件事給我啓示頗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開始注重以人爲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把讚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之發揚光大。

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能夠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構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羣衆氛圍。請多給學生一點讚美吧,因爲他明天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讚美之中。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4

我進教室聽課或跟班的話,一向都是和某坐的,我們班一共55個孩子,所以就多出來一個,據班主任教師講,某是主動要求自我坐的。這是一個很有思想的男孩子,笑起來兩個眼睛彎彎的,每次我去他都會很主動地給收拾桌子。大多數時候,很想一個人,靜靜的,可是偶爾的時候,卻感覺自我與周遭格格不入,很孤獨,卻執拗地想堅持那種極致的平靜,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我是這樣的生活狀態,而某比這要好很多,性格很好,可是我還是能夠感受到他偶爾流淌出來的孤獨。有時候懷念的並不是過去的.一些人一些事,而是當年的自我。在班裏的時候,會莫名的感到一種寧靜。

早讀完第一節是語文課,王教師是一位很有主見的教師,兒子今年念九年級,據說還不會騎自行車,因爲幼兒園、國小、國中都是在自家小區裏上的。和她相處的這些天,我越發喜歡她了。歲月會毀滅絕世的容顏,卻也會沉澱下廣博的睿智,她對語文這門學科的理解是很深刻的,其教學的思想性、邏輯性、人文性,讓我發現,於高二的學生而言,語文也能夠是一位裙裾飄搖的妙齡少女,在峭壁f巖間款步行走。每週的語文常規作業是練字、寫隨筆、摘抄,基本沒有其他作業。可是,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有很高的要求,會推薦很多名著,每週會推薦一到兩部電影,每週一節讀書交流課。高二校級活動很豐富,話劇節、大合唱、辯論賽、運動會……學校對學生本事的培養是很重視的。

剛上課,我提筆記錄,筆帽飛了出去,看了眼地上的筆帽,看了眼講臺上聲情並茂的王教師,我默默低下頭繼續做聽課筆記。沒想到,隔了個過道的朱晨陽同學,居然趴下去給我撿起筆帽,輕輕放在我的手邊,然後繼續認真聽課。一下子,在這個轉冷的秋季,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我感到了溫暖,很是純淨。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5

和同行們交流時,話題最多而且近於無奈的就是“問題學生”的教育。似乎這個羣體成爲學校教育中“頑症”,大有回天乏術之遺憾。“問題學生”是學校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的受教育羣體,他們人數不多,但在班級管理乃至整個學校教育中所造成的後果和產生的影響卻是很突出的。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教師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然而往往感到事半功倍,有時還會事與願違。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教師就產生了“只要不鬧亂子就行”的想法而放棄對他們的教育與引導,儘管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同時也放棄了教師自己的責任。“問題學生”的產生有諸多方面的原因,因爲其特殊,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及關心教育工作的人士的關注和探究,也因爲其特殊,我們往往有一種先入爲主的潛在心理,在潛意識中對“問題學生”形成了一種固有的成見,因而對他們一絲一毫的不好的變化過於敏感,相反地對他們一絲一毫的進步卻顯得有點遲鈍,甚至還有點瞧不上眼,這是造成“問題學生”對教師產生牴觸情緒的原因之一。應當說,作爲一名教師,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更要有一顆平常心。

記得在一次“發現他的閃光點”主題班會上,我讓學生談談生活在自己周圍的平常人身上的閃光點,其中有一位學生講了這樣一件事:他們那兒有一名國中生,有偷偷摸摸的毛病,只要看到同學中誰有“好東西”,他總要想辦法偷到手,老師們討厭他,同學們都防着他,父母姐妹也覺得很丟人。有一次,一位國小生不慎掉進了河裏,被路過的他發現了,水流很急,他不會游泳,情急之中他折斷一顆小樹,邊順着河沿跑邊想辦法往外拉國小生,終於把他從河中拉了出來,事後他沒有告訴任何人,直到國小生的家長找到學校,老師們都還不相信他能這樣做。發言的學生認爲,儘管他身上有不好的毛病,但他懂得在危急時刻想辦法救人,這就是他的閃光點,說明他還是一個不錯的國中生。這件事在全班同學中引起了很強的反響,更引起了我的深思。“小偷身上也有閃光點”,這是人們很少關注到的問題。在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上,我們是不是過分地強調了他們的學習或品行方面的問題,而忽視了他們身上表現出閃光點呢?我們是不是過分地自信於“窺一斑而見全豹”反而變成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呢?我試着換一個角度來重新觀察班上的幾個調皮的學生,慢慢地我發現他們還真有一些出衆的地方,他們中有的組織能力比較強,有的口才比較好,還有一個對班集體的事特別熱心。有了這些發現,我便用其所長,讓他們中的兩個當班幹部,另外的兩個,一個成爲班裏的文藝骨幹,另一個就成了我的小助手,經常向我提一些班級管理中的問題和建議。儘管這樣做引起了一些任課老師的不理解,班幹部中也有反對意見,我仍然堅持實行。一學期後,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任課老師的認可。當然這中間也有過反覆,關鍵在於班主任要做好協調、引導和幫助。

孟子說:“人恆過,然後能改。”我認爲,對待好學生也好,對待“問題學生”也好,教師都要有一顆平常心,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爲他們的進步而驕傲,爲他們的成長而自豪,對他們的過失,公平地去對待、化解和消除,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逐步糾正。“無限風光在險峯”,也得人們一步一步地去攀登,對待“問題學生”的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嚴格要求與悉心呵護並不矛盾,紀律要求是必要的,但可以降低一定的標準,讓他們通過適當的努力就能夠達到,這樣會逐漸引起他們的'興趣,這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行爲習慣、引導他們逐步步入正常的學習生活是有益的。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象真正的朋友一樣去細心地發現他們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哪怕是很小的一點,微如螢火,也要細心地呵護,並能引導他們逐步將之發揚。絕不能把“問題學生”當成時時刻刻都想“犯錯誤”的人嚴加看管,或者揪住他們身上的一些毛病不撒手,“好心”地經常“提醒”,使他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這樣做只會讓他們遠離集體、遠離友情、遠離學校,最終產生厭學情緒,埋下棄學的隱患。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無論是社會還是教育界都在呼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標準應當是讓每一個孩子都平等地能接受良好的而不帶歧視性的教育,那麼對待“問題學生”就更要公平教育,因爲他們也是國家的未來。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6

這學期我仍然承擔數學教學工作,還擔任四年級(2)班的班主任工作。憑經驗到了四年級班主任應該鬆口氣了,可沒想到這學期讓我更費心了。丟三落四,不完成作業的學生更多了。如何有效完成教學任務?我認爲還是着手抓班風與學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學期我着重做了下面幾方面的工作:

一、親近學生,做學生的朋友。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只要瞭解學生,親近學生,只要你真心地喜歡學生,學生就會喜歡你。此班是我從一年級帶來的,在長期接觸中,我瞭解學生年個性,接受能力強的孩子佔少一半,多一半的學生都比較慢,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太高。很多學生行爲習慣不太好。上課好動,不注意聽講,自我約束能力差。在衛生也缺乏自覺性。而且有一部分學生比較懶惰,缺乏耐心,學習上沒有上進心,經常有不交作業、不寫作業現象。 針對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我沒有急於採取措施,而是本着“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的思想,尋找時間、尋找機會接近學生,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從生活上、學習上體貼和關心他們,和他們進行思想交流,讓他們感受到我對他的親近和愛,敢於和我接近,願意聽我的話,接受我的批評、教育。

二、繼續加強學生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是順利開展班主任工作、形成良好班集體的基礎。而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學生思想認識的加強上來落實。因此,在本學期的班主任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從學生的思想教育入手,重點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

第一、養成教育。學生的養成教育不僅僅是課堂常規訓練,還包括站如鬆的姿勢訓練、坐如的鐘姿勢姿訓練,行爲的規範教育,法制與社會公德等教育。由於學生的年齡小,自我約束力差,所以對行爲習慣的培養是常抓不懈。開學初組織全班學生學習有關規範內容,督促學生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制定可行的班規。平時,發現某些同學或者某個小組做得好的及時表揚,在班中樹立榜樣,發現不良現象及時糾正。在班裏實行班幹部分工負責制,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培養學生處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班級的事務劃分成許多片區,讓每個學生承包一個崗位,每月總結、評比,對於認真履行職責的學生給予物質獎勵。對有些學生多講、多提醒、多督促。隨地亂扔垃圾的現象杜絕了,說髒話的人少了,按時完成作業多了,上課不注意聽講的不好行爲少了。半個學期來,大部分學生都能自覺遵守行爲規範,維護集體榮譽。

第二,集體主義教育。集體主義精神要求個人的行爲融入集體之中,個人要服從集體。由於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影響,學生自我意識較強,缺乏顧全大局的意識和行爲的自覺性。我從接手以來,利用學校組織的課間操集體活動,從站姿、列隊訓練入手,體操小教練課餘時間負責糾正不規範的動作,使行與列成一線。通過參與學生體驗到成功,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樹立集體意識,學生團結協作、互幫互學,增進友誼,大家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集體意識,大大增進了集體的凝聚力。在各種活動中,我班學生表現的都很令我滿意。

第三,學習重要性教育。開學一段時間後我就發現我們班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意識差,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的目的不明確,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因此,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好好學習,多學知識和技能。一是加強和家長聯繫,瞭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對學習自覺性差的學生,共同教育、幫助;二是安排好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結對子,負責督促、檢查學習任務完成情況;三是注意對他們的教育方法。採取鼓勵與表揚相結合的方式。“激勵勝於頌揚,表揚勝於批評”。在日常工作中,我總是告訴學生:“你是最棒的!”“你很聰明!”“老師相信你能做好。”“加油!老師爲你們喝彩。”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薰陶,情的感染。儘量剋制自己,以免態度粗暴。同時,給予他們生活上的關心和學習上的幫助,經常與他們談心,講解學習的重要性,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期會考試有幾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強,進步很大。

三、做好家訪工作。

老師要教好學生,除了做好校內的教育、管理外,還得做好校外的工作,要與家長聯繫,取得家長協助,才能把學生教育好。平時我都注意做好這個工作,特別是那些頑皮、學習習慣不太好的同學,都會與家長共同管教。徵對七、八個男生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做事總是拖拖拉拉,我及時聯繫家長,對家長提出加

強對孩子的監督管理和家庭輔導的要求。經過老師、班委和家長的多次溝通與教育,這一部分學生現在改變很大,調皮搗蛋的行爲少了,按時完成作業了多了,學習成績也相應提高了。

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班風己經形成,學風濃厚,同學之間團結友愛、刻苦學習、互相幫助、遵守紀律的良好局面,形成一個具有較強凝聚力、核心力和向心力的集體。

總之,國小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複雜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地捧着一顆“愛心”,加深自己的理論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夠幹得非常出色而遊刃有餘的。在下學期工作中,我將揚長避短,竭盡全力,把四年級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7

下課了,坐在第一桌的小月仰起小臉說:“老師,求你了,別讓我和小澤一桌了。”我問;“那你想和誰一桌呢?”還沒等小月張口,鄰座的一名男生大聲說:“老師,他想和小明一桌。”女孩趕忙矢口否認連說沒有。那個小男生寸步不讓地說:“那你總回頭去看小明。”周圍的另外兩名男生也隨聲附和着。小月委屈地哭了。上課鈴響了,我望着滿臉淚痕的小月,再望望剛纔七嘴八舌的幾名男生,我笑了笑,用手撫摸着小月的頭,輕輕地安慰了一句便離開了教室。

下午大課間是我的自習課,我沒有像往常一樣組織孩子們上語文課,而是決定和孩子們就今天發生的事進行一次交流。首先,我很隨意地和大家談起我與英語老師的一次談話。“那天,我和李老師談起了小明,我們都認爲他是個吸引女生眼球的男孩,當時還逗他一句,到中學一定要把握好自己。”隨後,我問女生:“咱班哪個女生喜歡小明?”女生們先是面面相覷,繼而陸續地舉起了手。我接着說:“是啊,像這樣優秀的男孩誰不喜歡呢?喜歡,這是一個多麼動聽的字眼,又是一個多麼美好的情感啊!可是,如果我單獨問哪個女生喜歡小明,你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嗎?”同學們微笑着搖着頭。藉此我和孩子們進行了傾心的交流。主要從兩個角度談的:一是:你們到了青春期對異性多一些關注是正常的,喜歡某位異性也是一種正常情感,那說明你喜歡的人身上有許多優點,不僅你喜歡,會有許多人喜歡。我舉了一個例子,就拿打籃球來說吧,女生看男生打球,都喜歡能投球的,跑得快的,能搶籃板的`······,有誰會說,我就喜歡投大眼藍的?孩子們狂笑。二是:每一個同學都應該把這種情感視爲最純潔、最美好的情感,而不是用開玩笑的口吻去歪曲他。如果誰把這種情感歪曲了,說明誰的思想不夠純潔。

接下來我又讓孩子們做了一個動作,都回頭看,最後一桌的學生回頭向前看。之後,我問孩子們:“剛纔你的視線裏大概有幾個學生?”大家回答有6------7個。“那這一回頭之間,他人一定看得出來你是爲誰回頭的嗎?”孩子們給出的回答是否定的。緊接着我問道:“那麼,誰又能斷定小月回頭就是在看小明呢?”直到這時,孩子們才恍然大悟。那幾個剛纔生口舌的孩子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通過剛纔的交流,大多數孩子應該對異性之間的喜歡持正確認識。至少個別孩子會明白,開這種玩笑會讓人認爲自己的思想本身有問題,而且還有可能與同學鬧糾紛。那以後,班級再也沒有人說男女之間的閒話。

反思:到了高年級,異性之間這種相互傾慕的情感十分正常,有時同學之間的相互取笑也在所難免。作爲教師,既不可因正常而放任自流,更不能因孩子還小而大驚小怪。儘管他們還似懂非懂,我們也要及時地進行正面的疏導,讓這種美好的情感成爲一種永遠的記憶,成爲積極向上的一種動力。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8

現在制約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不是經驗和技巧,而是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欠缺和凝滯。

由於教育對象的時代性、教育資源廣泛性、教育方法的多樣性,教師每天都需要學習,在學習中生活,在學習中工作,在學習中提升,以學習求發展,用學習讓自己做一名有故事的老師,有故事的老師有愛、有志、有識、有趣、有恆!

有愛。教師“愛”學生。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在教學實踐中,要把對學生的嚴格管理寓於對學生的關愛之中,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學生的成長進步,這就需要老師用愛心去呵護,用愛心去啓迪,用愛心去點亮每個學生的人生燈塔。老師還是能夠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帶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做學生思想工作過程中,真心的體貼、溫馨的話語,耐心細緻工作態度,就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啓迪着學生的心靈,淨化着學生的靈魂,開啓着學生理想的心扉,成爲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工程”。長期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學生最歡迎的是充滿愛心、有人情的老師。愛,是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一把鑰匙。老師應該以無私的愛心感化學生,以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用師愛的雨露滋潤每個學生的心田,讓師愛伴隨每個學生成長。所以老師教育的追求是“成人”而非“成事”、是“養成”而非“速成”、是“內化”而非“灌輸”。

有志,則不甘爲下流,不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然而,教師的“職業倦怠”早已讓很多老師成了“撞鐘的和尚”,他們過一天算一天,教師的職業倦怠從何而來?梁啓超先生在《教育家自家田地》裏道出了教師“職業倦怠”的根本原因:

一點新學說都不講求,拿着幾年前商務印書館編的教科書上堂背誦一遍完事;今日如此,明日也如此,今年如此,明年也如此,學生們聽着個個打盹,先生如何能不倦?

教師如何克服“職業倦怠”?梁啓超同樣給出了一個好方子:

當先生的常常拿“和學生賽跑”的精神去做學問,教那一門功課,教一回自己務要得一回進步,天天有新教材,年年有新教法,怎麼還會倦?你想學不厭嗎?只要誨人不倦,自然會學不厭。把功課當做無可奈何的敷衍,學生聽着有沒有趣味有沒有長進一概不管,那麼當然可以不消自己更求什麼學問。既已把誨人當作一件正經事,拿出良心去幹,那麼,古人說的:“教然後知困”,一定會發見出自己十幾年前在師範學校裏聽的幾本陳腐講義不夠用,非拼命求新學問,對付不來了,怎麼還會厭?還有一個更簡便的法子:只要你日日學,自然不厭。只要你日日誨人,自然不倦。趣味這樣東西,總是愈引愈深,最怕是嘗不着甜頭,嘗着了一定不能自己。像我們不會打球的人,看見學生們大熱天打得滿身臭汗,真不知道他所爲何來;只要你接連打了一個月,怕你不上癮?所以真肯學的人自然不厭,真肯誨人的人自然不倦。這又可以把孔子的話顛倒過來說:總要“行之以忠”,當然會“居之無倦”了。

所以,有志的老師雖嘴不敢豪言“爲中國的教育事業樹立光輝典範”,但心中總覺要有“爲中國教育留下一幀身影”的理想。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教師不僅要做一個閱讀者,也要做一個行萬里之人,不斷學習,敢於跨界,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改變行爲,知行合一。在教育的路上,愛心是合格教師的底線,智識是成爲優秀教師的上限。

著名教育家馬可連柯說過:“學生可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淺薄無知。”是的,如果教師專業知識不紮實,教學中必然會捉襟見肘,窮於應對。蘇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師的知識面比教學大綱寬廣得多,他才能成爲教學過程的精工巧匠。”我認爲對老師來說,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業務進修和廣泛的學習,跟蹤學科學術動態,瞭解新觀點,掌握新信息,不斷更新知識,站在學科的前沿,努力完成由經驗型教師到研究型教師的轉化。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1931年在清華的就職演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教師要通過學習使自己走向高貴,人生的主要使命就是使自我成長,成爲與其潛能相等的人。學校教育所承擔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終生的讀書人,教育工作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人的發展。教師必須自己先讀書,才能帶領學生讀書,將人類文明的薪火由書本傳遞給一代又一代的學生,這是一種責無旁貸的義務,更是一種無以言說的幸福。對於一名教師來說,最大的危險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虛,沒有精神財富的儲備。教師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上課,而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教師應該無限地渴望讀書,充滿真情地教書,教師自己也必須成爲一本書。爲人師者,工資高低都要買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交情深淺都可以送書。

有趣。一個教師可以不那麼風趣幽默,但一定要是一個真正的陪伴者,在陪伴學生的'過程中讓學生髮現生活之趣,感受成長之趣。

作爲教師,對一些本身就有趣的知識,我們不能把它教得無趣。眼光定律告訴我們:用嚴肅的眼光看有趣的事情,看着看着,有趣也變無趣了。事實上,年級越高,知識的趣味性似乎越低。教師如果原封不動地轉手教給學生,學生的學習將是暗淡、乏味的;沉重又沉悶的學習氣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一位教師說:“如果教室變成了快樂積極的場所,教師肯定做對了某些事情。”許多學生忘記了過去教師教的“正經”,卻忘不了過去教師說的“不正經”,就是最好的證明。美國心理學大師赫伯·特魯認爲:“幽默是一種引導自己獲得快樂的能力,是一種生活態度、處世方式和人生智慧。”我想說,在教育中,幽默也是一種教學態度、教學方式和教學智慧。如果教師是一個有趣的人,那麼他必將成爲學生眼裏最可愛的人。海特說:“幽默是一個好教師最優秀的品質之一。幽默有多種功用。最明顯的功用就是它能使學生富有生氣和積極注意。在教學中,幽默的真正目的要更爲深入更有價值得多。它在快樂之中把教師和學生聯結在一起。”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有恆者事竟成,爲師之道在於持之以恆,堅持閱讀、堅持寫作、堅持夢想,才能成就自己的精彩。

有恆就是永葆激情,激情是成就事業的基石。教育是一項偉大的事業,需要一大批永葆激情的教師。教師只有永葆激情,才能走進學生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靈魂塑造靈魂,用智慧開啓智慧;激情是一種狀態,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情懷,是一種素質,更是一種境界。教師有無激情,關係着工作態度、關係到工作效率,關係着幸福指數。擁有激情,教師纔會精神振奮,工作有力,激情四射,不計得失,對學生傾注心血和汗水,迸發教育智慧,激情是工作的靈魂。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恆,不可以做巫師。’善夫!”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貴有恆。有恆的教師是一個勤奮、謙虛、善學、善思的教師。教師的激情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學習與實踐,需要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做一名有恆的教師,應時常反思自己:自己的授課方式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教育學生的方法是否得當,自己還有哪些方面的教育構想,思考改進完善措施。教師要善於反思,反思每一次講課、每一次感動、每一個遺憾、每一次困惑,反思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並把這些反思寫下來。只有時時反思自己,思想在學習中不斷豐富,經驗在實踐中不斷積累,激情在反思中不斷迸發,教學在改進中不斷成熟。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9

教國小二年級,我就已經深刻感受到了當一名國小教師的不易。以往看新聞報道說教師又打了某某學生時,輿論基本會站在學生的一面,而大力譴責該教師職業道德的缺失。我不認爲教師打了學生就是職業道德的缺失,遇到真正調皮鬧心的學生,我敢斷言,很多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局外人或許也免不了對學生大打出手。

調皮搗蛋是國小生的天性,也是他們心裏發展必經的階段。對新教師來說,由於尚缺少經驗,教學中遇到孩子們的不停吵鬧時,再怎樣心軟的教師也會變得“兇狠”,輕者扯大嗓門高喊“安靜!”,重者則直接動手打罵學生了。這兩者都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因爲吶喊或者打罵之後,學生們調皮搗蛋的性子並不會立刻改正,它們依然會在下一節課上繼續自我的行爲,並且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完全不會記得之前因爲調皮而捱打過。這時候,很多教師選擇了一種方式,那就是讓自我變得兇狠一些,動不動便出手打學生,明白學生學乖了,害怕自我了,每一節課的表現也就自然好些了。

這種方法估計不少新教師會用到,對於一些富有幾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來講,想要有效組織好課堂教學,這一招依然很有效。因而我看到的實際情景是,很多教學經驗相對較舊的老教師對學生的打罵甚至能夠用“無以復加”來形容,只要學生稍微懂一下教師就立刻面露兇相,直到嚇得學生再也不敢搗亂了爲止。經過這種方式,教師是將課上下去了,但我不明白學生在心裏會怎樣評價這位教師。換做是我,我也許會一輩子都記得該教師,但這種銘記只會是恨。

做教師如果做到這一步真能夠說是失敗的,懂得教育規律的人都明白愛動愛鬧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階段,即便是那些常常動手打學生的教師,他們小的'時候多半也和此刻這些孩子們一樣愛動愛鬧。如此對學生下“狠手”或許是爲了報復當初自我的教師對自身的兇狠吧?

在我看來,完全不打罵學生幾乎不可能,但經過讓學生害怕自我來樹立教師的權威則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每一位有經驗的教師總是能夠很好地處理孩子的天性和有效組織課堂教學之間的矛盾,經過提升自我課堂的趣味性和講授的方式,來贏取學生們的欣賞和喜愛。喜歡一個人或許很難,但厭惡一個人卻很容易,對學生來講,一旦他真正的喜歡上了你,那課堂上他的表現可就同日而語了。

不要讓學生怕你,而要讓學生喜歡你。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0

進入一年級,對於直通班的孩子來說是一個轉折點,也是學生行爲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如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班主任的引導工作很關鍵。

一年級的工作是瑣碎的,更需要我們的細心和耐心。新生剛入學開始,就要每天寸步不離開學生,由於學校面積較大,人數多,而一年級的孩子又是學校中的弱勢羣體,對於國小的生活感到好奇和陌生。所以接下來近期工作目標就是對他們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從日常的一點一滴做起,從坐姿、站姿到如何上下樓梯,從握筆到寫字,從原來稚嫩的回答“是”“對”到現在引導他們能夠說詞語,說完整的句子,一點一點邊教知識邊注意培養。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讓他們在心理上暗示自己已經長大,已經是一名一年級的國小生了,進而在行動上嚴格要求自己。

如果說課堂上的習慣孩子們正在一天天的進步的話,最讓我頭疼的還是班級的衛生問題。56個孩子,個個都是家裏的小皇帝,在家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長們真可謂是疼愛有加,這樣一來,在集體生活中,孩子們的自理問題就凸顯了出來,有的`孩子連自己的物品都整理不好,又怎麼去保證整個班級的環境衛生?自開學來,似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同樣的情景:下課鈴響,我急匆匆趕回教室,這一路也許不過二十秒鐘,但我的腦子卻在不停地旋轉:孩子們在幹些什麼呢?走進教室,還好他們都愉快地做着自己的事,看見我來了,幾個小不點兒不停地與我說着話,“嘰嘰喳喳”聲不絕於耳。一切正常,頓時心裏也就踏實了許多。然後又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掃視教室,桌椅橫七豎八,地上也是星星點點的大小紙片,雖然我也曾對學生們提出過:讓我們大家一齊動手,把我們的“家”裝扮得整潔、美麗,但是效果卻不盡如人意。想必是這些孩子太小,自理能力有限,但似乎那紙屑在他們的眼裏就變成了透明的,於是自己一邊說,還要一邊快速地整理桌椅、撿拾紙片,幾分鐘後教室的面貌就有了改變,心想至少讓下一節上課的老師走進我們班級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吧。久而久之,這自然而然地也成了我每天工作的一部分了。

偶然一次與朋友聊天,說到:勤快的媽媽有個懶孩子,細細回想,這話真是不假。感嘆之餘不禁使我想到:作爲老師,如果總是這樣“身體力行”包攬一切,無形中不也同樣培養出一批懶散的學生嗎?看來我對他們行爲習慣上的過度諒解與包容是不對的,雖是一些小習慣但也是不容我們教育者忽視的。沒有必要的磨練,小雛鷹們將來又如何獨自翱翔天際?

於是開始制定相關的培養計劃:

一、課間五部曲

第二天下課時,孩子們很自覺站好了隊,這時我對他們豎起了大拇指:“你們排隊進步真大,又快又好,太棒了!”孩子們個個臉上洋溢着歡喜之情,站的比剛纔更直了,於是我又話鋒一轉:“可是再請大家回頭看看與你們朝夕相伴的桌椅們,他們的隊伍怎樣呢?”隊伍裏一片寂靜,我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心急,對於他們發現問題是需要時間的,我一定得耐心等待。一秒鐘、十秒鐘……最終還是沒有讓我等得太久,從隊伍中走出了兩個心明眼亮的孩子進教室去整理起了自己的課桌椅,這時原先靜悄悄的隊伍已變得不再安靜,更多的孩子也加入了整理清掃的隊伍中。熱火朝天的場面結束了,我讚歎道:“太好了,看來還是你們行,瞧,原先這些不守規矩的桌椅在你們的指揮下整整齊齊的站好了,把我都比下去了,如果以後桌椅再不整齊了,你們可要及時幫助他們排好隊,好嗎?”一陣熱烈的呼應:“好!”於是我趁熱打鐵,又設立了課間五部曲:1.換書本2.擺桌子3.放椅子4.撿垃圾5.安安靜靜出教室,大家一邊說一邊做,班級的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

二、評選清潔天使

爲了激勵和約束學生,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隊,以小隊爲單位進行比賽,每個小隊每週推選出一名衛生做的最好的同學,從課前準備到課桌的整理,從物品擺放到地面清潔,看哪個同學做的最徹底,最好的在展板上加星,並授予“清潔天使”稱號。在這種有效的激勵小制度下,孩子們勞動中爭先恐後,我的工作也隨之“輕鬆”了。

三、設立衛生監督員

在每名同學經營好自己的“試驗田”的同時,設立小組衛生監督員,由小組成員推選出進步最大的同學擔任“衛生監督員”,每節下課主動檢查小組內成員的衛生,不但起到了監督作用,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們能奮發向上,努力做好自己的衛生管理工作。

四、家校同步,實行“我是愛勞動的好孩子”家庭教育計劃。

及時和家長溝通,實行家校同步,在家裏開展“我是愛勞動的好孩子”活動,凡是能夠主動幫助家人做事的同學,家長也要及時反饋,可已小紅花的形式進行獎勵,5個小紅花可以換1個小紅星,張貼在班級的展板上,月底比比看,誰是最愛勞動的好孩子。

一個月下來,孩子們自覺性強了,桌椅擺放的整齊了,每天中午都爭着搶着做值日,在衛生清掃時,我看見的只是灰塵,再沒有果皮紙屑了,當每週一的值周工作總結時,孩子們都豎着耳朵聽,瞬間,那張張笑臉便洋溢着快樂和滿足。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1

今年我再次接任了一年級班主任的工作。面對31張陌生的小面孔,我感到責任的重大。對於剛從幼兒園到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對他們的將來起着決定性的作用。經過近一個月來的所見所聞,使我深深意識到,當一個一年級的班主任是最不容易,也是最艱苦的。

從新生剛入學開始,班主任就寸步離不開學生,一年級的孩子對於國小的生活感到好奇和陌生。所以第一天或者說接下來的兩週或一兩個月重要的是對他們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從日常的一點一滴做起,首先教他們坐姿,如何站,如何上下樓梯,如何用餐,如何向老師打招呼,如何回答老師的提問。第一節課,他們不知道如何起立,當你叫起立後,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在玩東西,有的在與同學打逗……讓你哭笑不得,於是必須告訴他們聽到口令,全體迅速站起,放下手中的一切東西,擡頭挺胸,看着老師,用宏亮的聲音向老師道一聲:“老師好!”坐下的時候,必須坐端正,兩手放在桌上,認真聽老師講課,有事要舉手,如何舉,手形如何,舉哪隻手,當回答老師問題時要如何做,如何握筆,如何寫字等等,一點一點邊教知識邊注意培養。從一開始就必須使他們意識到與學前的不同。

班上有一名叫xxx的孩子,行爲習慣特差,每天上課總要撩打周圍的同學,看到前面有人也是一樣把別人推開,行爲非常地霸道。看到孩子這樣的行爲,我慢慢地給他講道理,說:“現在你是國小生了,要遵守國小生守則,不可以把別人推開你先走,要做個文明的國小生。”結果孩子根本聽不進我說的話,看到孩子軟硬不吃,只能通過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配合老師共同教育好孩子。家長卻一點都不配合老師共同去教育好孩子。但對於這個孩子我並不放棄,卻採取了多種方法去教育他,改變他。使他最近行爲習慣稍微改了一些。

班上還有一個孩子叫xxx,他家長主要就是讓孩子適應國小的生活與學習,孩子的學習能力有問題而且又不會寫字,每天上課就在下面撕紙巾,要不就在下面影響旁邊的孩子聽課。記得有一次我在講評練習冊時,他竟然在那裏拿着紙巾在空中甩來甩去,全班同學都朝他的方向看去,看到孩子的這種行爲我真是哭笑不得,又苦惱又着急。真怕這個孩子如果長時間這樣下去到時就影響到全班學生的學習,經過與家長的溝通,家長及其配合我共同教育孩子該如何去遵守國小的課堂紀律。經過觀察孩子只是一段時間纔會出現剛纔所說的現象。要是每天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真的快要瘋了。

班上的孩子對於打掃衛生方面還是比較積極的`,總是爭先恐後地去做,擦黑板也如此。教給孩子的一些關於上課時的課堂紀律的兒歌,每一週的班會課總要提醒孩子們要注意的事項。對於一年級的工作既是瑣碎的又是婆婆媽媽的,每時每刻都要把孩子們的桌子擺齊,放學後還要把教室衛生打掃,桌子擦乾淨,窗臺、開關盒擦乾淨才感覺到總算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每天同樣的工作一如既往的開展着,這就是一年級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有時講到口乾舌燥,嗓子發啞。不過,望着一個個天真可愛的小臉孔,看到他們一天天進步,你會感到苦累值得。

其實一年級的學生就象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什麼,他就是什麼樣子。所以老師要有一顆博愛的心,愛每一個學生。微笑必不可少,嚴厲也不能無,恩威要掌握好度。這個年齡的孩子模仿能力是最強的,老師的一言一行對他們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言傳身教在這個階段尤其重要。因此做爲老師必須身正心正,品行正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細節決定成敗,這就是一年級班主任默默無聞的工作,瑣碎平凡的生活。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2

如今的孩子,“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呵護有加,唯恐孩子受一點委屈。殊不知,過分的寵愛,阻礙了孩子自立自強的健全人格的發展,而適度的挫折教育,則能培養孩子堅韌的品質,完善孩子的人格。愛默生曾說過:“挫折是人生前進的動力和重要啓示,在逆境中,人才能真正展示自身的實力。所以,父母觀念要轉變,要有意識地給孩子創造挫折教育,從生活中的點滴開始,爲孩子製造一些障礙,鍛鍊他們的本事,讓孩子經歷風吹雨打,不再是溫室裏的花草。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挫折是每個人都會遭遇到的',你不能繞它而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酸甜苦辣都會伴隨而來。作爲父母,要指導孩子如何正確應對挫折,並戰勝挫折,從挫折中學到更多經驗,使孩子成爲生活的強者。失敗和挫折的風霜,會讓孩子的人生腳步更加堅實而寬廣,在失敗與挫折中,他會慢慢感悟生命,把人生之路綿延成收穫之旅,幸福之道。

人生境遇複雜,人生中有淚有笑,有悲有喜,如果孩子能夠在失望與絕望中不斷超越自我,他的人生纔是最美的。也許孩子會一度憂傷,但在戰勝挫折後,他的生命卻所以而更可愛,他也會所以而學會應對挫折,利用挫折,使自我的一生更容易獲得幸福。

魏書生以往說過,一個人首先要適應環境,享受完美人生。生活不能沒有夢想,可是人類不能以夢想主義的目光苛求生活。對待教學,對待學生,我認爲也同樣是一個道理。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3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足。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的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爲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集體的臉面,更是社會大家庭。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集體形象,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係。作爲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就國小生而言,最本質的是學會做人,也就是要講文明懂禮儀。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的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爲所致。

當我們身爲遊客的時候,總是依着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是市民的時候,又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當我們是行人的時候,往往是怎麼就近就怎麼直路,管他有沒有紅燈,管他人沒有人行道。討厭那些沒按規章開車的人;當我們開車的時候,總是搶車道、鑽空,討厭那些在馬路上亂闖的行人。當我們是消費者的時候,經常把個人怨氣往服務人員上撒,還總說他們態度不好;當我們是服務人員的時候,又總是把個人的情緒帶到工作上來,卻總怨顧客大挑剔。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爲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作爲子女的時候,總是不願意耐心地和父母交流,總是大方地花着父母的血汗錢,總是大聲地把父母的話送上天,對於父母的生日,天才曉得。當我們身處校園的時候,總是不注意三輕,總是在自習課上大吵大鬧,總是在樓道內相互嬉戲,因而影響班級考評撓亂學習秩序。當我們在校園內遇到領導老師,我們又是否真正做到鞠躬、讓路呢?這一切的一切,全是因爲我們太自私,沒有做到律己,沒有做一尊重別人。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國小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應該,改正自我。嚴於律己。應義不容辭地履行義務,帶好頭,做好文明的標兵。毫不疑問,我們的每位國小生若都能講文明,懂禮儀,那麼我們的國小生,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必然會煥然一新,我們大家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氛圍中。

但是,如何才能做一名文明的國小生呢?

遇到師長、來賓,主動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起;愛護公物,不亂寫亂劃;在與同學的交往中,能和睦相處,友好合作。做到得理讓人,失理道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沒關係”化解衝突,還要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字文明禮貌用語常掛嘴邊。

在家裏,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面對父母長輩的批評,能認真聽取,不發脾氣,不頂撞。家裏來了客人,熱情、大方、有禮貌地招待。

在外面,遵守交通法規,不亂扔果皮紙屑,保護環境衛生;尊老愛幼,幫助別人,時時處處爲別人着想,做到“與人爲善,心中有他人”。

同學們,“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不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名講衛生、懂禮貌、守紀律、愛學習的文明的國小生,爲構建和諧、文明校園而努力吧!

爲了我們自己;爲了我們的班級;爲了我們的校園,爲了我們的社會,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講文明、懂禮儀。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4

早讀加上一節空堂,終於改完了全班63本日記。我改得較細緻,部分日記還加了簡短的評語,尤其對於後來插、並、轉來的新生。

批改結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我意料之外。多數同學字數明顯增多,語句流暢性大大增強,看起來像有模有樣的國小生日記了,不似一年級時那樣一兩句,很單薄。新來我班的大多數同學寫了三言兩語,標點不打或亂打的現象比比皆是,個別人連日記格式也稀裏糊塗,搞不清爽。不過,也有寫得很棒的,如原一(2)班的段良燕、一(1)班的慶子碩,不僅字跡娟秀,而且內容精彩,篇幅較長。

有幾個老生我以爲第一炮肯定不會叫我失望,因爲他們原來是尖子,可惜實際情形令我大跌眼鏡。如章濛濛,暑期還在北京《語言文字報》上發表了一篇日記《遊青島》,昨晚的練筆卻僅有75個字,還出現了三個錯別字,內容淡而無味。

傍晚放學前,我就第一篇日記的'批改情況向全班作了通報,表揚了高分習作的作者,不點名地批評了類似章濛濛一樣能寫好卻因態度不認真糊弄了事的同學。看得出效果產生了,受到表彰的對象小臉放光,自豪之情溢於言表;而章濛濛等幾人卻悄悄低下了頭,不知道是慚愧還是後悔。

國小班主任教育隨筆15

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要一味得指責,他犯了錯誤,只要他明白自我錯哪了,就不要一向批評他,說一些難聽的.話,其實每個初次犯錯的孩子內心是難過的,你批評他,他就覺得內心受到了傷害,不喜歡你,進而就不聽你話了。

你用鼓勵來代替批評,結果就不一樣了,我們班有個小胖子,經常不寫作業,我批評過他幾回,沒用,於是要求他在我辦公室裏寫完作業才能玩,堅持了幾次,之後又不寫了。我爲此很苦惱,之後我直接對他說,其實你是一個好孩子,因爲你很有禮貌,見到教師就會問好,教師很高興,好孩子就應當把作業寫完,教師相信你能夠把作業寫完的。果然,這幾天的作業,他都有寫完,雖然基礎比較差,很多題目做錯,可是從原先不寫,到此刻開始寫,本身就是一個提高,值得表揚。